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制造單位成本率優異、可以大面積化、柔軟性優異且可見光透射率高的近紅外反射膜及設有近紅外反射膜的近紅外反射體。該近紅外反射體為在支承體上交替層疊了高折射率層和低折射率層的近紅外反射膜,其中,相鄰的該高折射率層和低折射率層的折射率差為0.3以上,且該高折射率層及低折射率層的至少1層含有金屬氧化物及增粘多糖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低成本且可以大面積化、光學特性及膜物性優異的近紅外反射膜 及設有近紅外反射膜的近紅外反射體。
技術介紹
近年來,隨著對節能關心程度的提高,從減少施加于冷氣設備的負荷的觀點考慮, 對通過安裝于建筑物及車輛的窗玻璃上而遮斷太陽光的熱線透射的近紅外反射膜的要求 提聞。目前,作為近紅外反射膜,提出了用蒸鍍法、濺射法等干式制膜法制作交替層疊高 折射率層和低折射率層而形成的層疊膜的方法。但是,對干式制膜法而言,存在如下課題 從需要大型真空裝置的方面來看,制造成本高,難以大面積化,另外,多在高溫下進行處理, 支承體被限于耐熱性原材料等。針對上述問題,作為采用濕式涂布法進行制作的方法,公開了使用紫外線固化型 樹脂的方法(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2)、使用TiO2溶膠/SiO2溶膠交替進行層疊的方法(例 如,參照專利文獻3)。但是,在使用紫外線固化型樹脂的成膜方法中,由于形成的膜過硬,因此,柔軟性 不足,另外,在使用溶膠形成膜的方法中,由于形成的膜僅通過金屬氧化物粒子間的凝聚而 粘結,因此,膜脆,在成膜階段難以處理及輸送,生產效率變差。進而,現狀是在用作夾層玻 璃的中間膜的情況下,在玻璃的曲率加工時發生斷裂,無法充分地得到期望的性能。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9-86659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4-125822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3-266577號公報
技術實現思路
專利技術要解決的課題 本專利技術是鑒于上述問題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近紅外反射膜及設有近紅外反射膜的近紅外反射體,所述近紅外反射膜的制造成本性能優異、可以大面積化,柔軟 性優異,且可見光透射率高。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本申請專利技術人等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進行了潛心研究,在該過程中發現為了通過濕 式涂布方式構成高折射率層和低折射率層中的至少I層,使用含有金屬氧化物微粒和增粘 多糖類的涂布液形成高折射率層和低折射率層的交互層疊膜,由此可得到在維持可見光的 透射率的狀態下反射近紅外線、進而具有制造過程中的操作適性及輸送適性、生產率優異、 在夾層玻璃的曲率加工時也可應對的近紅外反射膜。即,本專利技術的上述課題通過以下的方案來實現。1、一種近紅外反射膜,其在支承體上交替層疊有高折射率層和低折射率層,其中, 相鄰的該高折射率層和低折射率層的折射率差為O. 3以上,且該高折射率層及低折射率層 的至少I層含有金屬氧化物及增粘多糖類。2、如上述I所述的近紅外反射膜,其中,所述增粘多糖類為選自羅望子膠、瓜爾 膠、塔拉膠、刺槐豆膠及阿拉伯半乳聚糖中的至少I種。3、如上述I或2所述的近紅外反射膜,其中,所述含有金屬氧化物及增粘多糖類的 高折射率層或低折射率層還含有乳液樹脂。4、如上述廣3中任一項所述的近紅外反射膜,其中,所述含有金屬氧化物及增粘 多糖類的高折射率層或低折射率層所含的該增粘多糖類為2種以上。5、一種近紅外反射體,其中,上述廣4中任一項所述的近紅外反射膜設于基體的 至少一個面上。專利技術效果根據本專利技術,可以提供一種近紅外反射膜及設有近紅外反射膜的近紅外反射體, 所述近紅外反射膜的制造成本性能優異、可以大面積化,柔軟性優異且可見光透射率高。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對用于實施本專利技術的方式詳細地進行說明。本專利技術人鑒于上述問題進行了潛心研究,結果發現,一種在支承體上交替層疊了 高折射率層和低折射率層的近紅外反射膜,其中,相鄰的該高折射率層和低折射率層的折 射率差為O. 3以上,且該高折射率層及低折射率層的至少I層含有金屬氧化物及增粘多糖 類,由此,可以實現制造單位成本率優異、可以大面積化、柔軟性優異且可見光透射率高的 近紅外反射膜,直至完成了本專利技術。以下,對本專利技術的近紅外反射膜的構成要素及用于實施本專利技術的方式等進行詳細 的說明。《近紅外反射膜》本專利技術的近紅外反射膜的特征在于,具有在支承體上交替層疊了折射率不同的高 折射率層和低折射率層的多層層疊體,優選JIS R3106-1998所示的可見光區域的透射率為 50%以上,且在波長900nnTl400nm的區域中具有反射率超過50%的區域。高折射率層和低折射率層的折射率之差越大,越能夠以少的層數提高紅外反射 率,從這種觀點考慮是優選的,本專利技術的特征在于,相鄰的該高折射率層和低折射率層的折 射率差為O. 3以上,優選為O. 4以上,進一步優選為O. 45以上。特定波長區域的反射率由相鄰的2層的折射率差和層疊數來確定,折射率的差越 大,越能夠以少的層數得到相同的反射率。關于該折射率差和需要的層數,可以使用市售的 光學設計軟件進行計算。例如,為了得到紅外反射率90%以上,折射率差小于O. 3時,需要 超過20層以上的層疊,不僅生產率降低,而且層疊界面中的散射變大,透明性降低,另外, 沒有故障地進行制造也非常困難。從提高反射率和減少層數的觀點考慮,雖然折射率差沒 有上限,但實質上1. 40左右為界限。以下,對本專利技術的近紅外反射膜中的高折射率層和低折射率層的基本構成概要進行說明。在本專利技術的近紅外反射膜中,關于高折射率層和低折射率層的層數,沒有特別限制,從上述觀點考慮,優選的層數的范圍為100層以下,更優選為40層以下,進一步優選為 20層以下。另外,本專利技術的近紅外反射膜的特是相鄰的該高折射率層和低折射率層的折射率差為O. 3以上,但如上所述分別具有多層高折射率層和低折射率層的情況下,優選全部的折射率層滿足本專利技術中規定的要點。其中,關于最表層,可以為本專利技術中規定的要點以外的構成。另外,在本專利技術的近紅外反射膜中,高折射率層的優選折射率為1.8(Γ2.50,更優選1. 90 2· 20。另外,低折射率層的優選折射率為1.1 (Tl. 60,更優選1. 30 1· 50。另外,在本專利技術的近紅外反射膜中,優選至少在高折射率層中添加金屬氧化物,更優選在高折射率層和低折射率層這兩層中添加。另外,優選在高折射率層、低折射率層的至少一層中添加增粘多糖類,更優選在高折射率層和低折射率層這兩層中添加增粘多糖類。在本專利技術中,高折射率層、低折射率層的折射率可以根據下述方法求出。制作在基體材料上以單層涂設了測定折射率的各折射率層的樣品,將該樣品切割成IOcmX IOcm后,根據下述方法求出折射率。作為分光光度計,使用U-4000型(日立制作所公司制),對各樣品的測定側的背面進行糙面化處理后,用黑色的噴霧進行光吸收處理, 防止背面的光的反射,在5度正反射的條件下測定25點可見光區域(400nnT700nm)的反射率并求出平均值,由該測定結果求出平均折射率。[支承體]作為應用于本專利技術的近紅外反射膜的支承體,優選膜支承體,膜支承體可以為透明的,也可以為不透明的,可以使用各·種樹脂膜,可以使用聚烯烴膜(聚乙烯、聚丙烯等)、 聚酯膜(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氯乙烯、三醋酸纖維素等,優選為聚酯膜。作為聚酯膜(以后稱為聚酯),沒有特別限定,優選為以二羧酸成分和二醇成分作為主要構成成分且具有成膜性的聚酯。作為主要構成成分的二羧酸成分,可以舉出對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鄰苯二甲酸、2,6-萘二羧酸、2,7-萘二羧酸、二苯基砜二羧酸、二苯基醚二羧酸、二苯基乙烷二羧酸、環己烷二羧酸、二苯基二羧酸、二苯基硫醚二羧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0.07.24 JP 2010-1665921.一種近紅外反射膜,其在支承體上交替層疊有高折射率層和低折射率層,其中,相鄰的該高折射率層和低折射率層的折射率差為O. 3以上,且該高折射率層及低折射率層的至少I層含有金屬氧化物及增粘多糖類。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近紅外反射膜,其中,所述增粘多糖類為選自羅望子膠、瓜爾膠、塔拉膠...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鈴木伸一,荒井健夫,
申請(專利權)人:柯尼卡美能達控股株式會社,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