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碳硫分析儀
,尤其涉及一種高頻紅外碳硫分析儀。
技術介紹
碳硫分析儀是指能測定鋼、鐵、合金、鑄造型芯砂、有色金屬、水泥、礦石、焦炭、催化劑及其它材料中碳、硫兩元素的質量分數的儀器。目前市場上的碳硫分析儀多采用動力氣體或化學試劑對物質的碳和硫含量進行檢測,少數的碳硫分析儀利用在高純氧氣中燃燒樣品得到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氣體,當特定波長的紅外光通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氣體后,能產生強烈的光吸收,此吸收規律由朗伯——比爾定律得出,并經公式換算得到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百分比含量,從而可間接得到材料中碳硫元素的百分比含量,在對樣品加熱過程中一般會加吹氧裝置,但吹氧裝置會使坩堝內的熱量散失,且使用吹氧裝置會將粉末狀的樣品吹走,樣品燃燒不充分嚴重影響到對物質含碳、硫百分比含量的測量。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高頻紅外碳硫分析儀。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高頻紅外碳硫分析儀,包括吸收室、燃燒室和分析主機,所述吸收室內設有吸收池、紅外燈、濾光片和紅外光傳感器,且吸收室底部內壁上設有吸收池,所述吸收池內安裝有紅外燈,且吸收池的頂部連接有濾光片,濾光片上設有紅外光傳感器,且紅外光傳感器與分析主機連接,所述燃燒室的出氣口連接有導管,且導管延伸至吸收池的內壁上,所述燃燒室的頂部鉸接有頂蓋,且頂蓋的頂部螺紋連接有延伸至燃燒室內部的螺桿,所述燃燒室外壁上固定有吹氧裝置,吹氧裝置包括氧氣瓶、連接在氧氣瓶出氣口的控制閥門和與控制閥門連接的導管,且燃燒室底部內壁上設有坩堝,坩堝的頂部設有坩堝蓋,且坩堝蓋與螺桿連接,所述坩堝內壁 ...
【技術保護點】
高頻紅外碳硫分析儀,包括吸收室(1)、燃燒室(2)和分析主機,所述吸收室(1)內設有吸收池、紅外燈、濾光片和紅外光傳感器,且吸收室(1)底部內壁上設有吸收池,所述吸收池內安裝有紅外燈,且吸收池的頂部連接有濾光片,濾光片上設有紅外光傳感器,且紅外光傳感器與分析主機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燒室(2)的出氣口連接有導管,且導管延伸至吸收池的內壁上,所述燃燒室(2)的頂部鉸接有頂蓋(3),且頂蓋(3)的頂部螺紋連接有延伸至燃燒室(2)內部的螺桿(4),所述燃燒室(2)外壁上固定有吹氧裝置(5),吹氧裝置(5)包括氧氣瓶、連接在氧氣瓶出氣口的控制閥門和與控制閥門連接的導管,且燃燒室(2)底部內壁上設有坩堝(7),坩堝(7)的頂部設有坩堝蓋(6),且坩堝蓋(6)與螺桿(4)連接,所述坩堝(7)內壁上設有熱反射膜(8),且熱反射膜(8)的內壁上設有導熱板(9),所述導熱板(9)上連接有導熱鰭片(10),且導熱鰭片(10)上設有電加熱器(11),所述熱反射膜(8)、導熱板(9)、和電加熱器(11)均為碗狀結構,且導管延伸至電加熱器(11)內側。
【技術特征摘要】
1.高頻紅外碳硫分析儀,包括吸收室(1)、燃燒室(2)和分析主機,所述吸收室(1)內設有吸收池、紅外燈、濾光片和紅外光傳感器,且吸收室(1)底部內壁上設有吸收池,所述吸收池內安裝有紅外燈,且吸收池的頂部連接有濾光片,濾光片上設有紅外光傳感器,且紅外光傳感器與分析主機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燒室(2)的出氣口連接有導管,且導管延伸至吸收池的內壁上,所述燃燒室(2)的頂部鉸接有頂蓋(3),且頂蓋(3)的頂部螺紋連接有延伸至燃燒室(2)內部的螺桿(4),所述燃燒室(2)外壁上固定有吹氧裝置(5),吹氧裝置(5)包括氧氣瓶、連接在氧氣瓶出氣口的控制閥門和與控制閥門連接的導管,且燃燒室(2)底部內壁上設有坩堝(7),坩堝(7)的頂部設有坩堝蓋(6),且坩堝蓋(6)與...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夏贊貴,邢平,崔究晶,
申請(專利權)人:南京寧博分析儀器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