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耐高壓旋轉補償器,主要由具有端法蘭的外套管、一端伸入外套管中的內管、套在內管外并與外套管的端法蘭通過螺栓組件連接的密封壓蓋、固定連接在外套管左端的接管組成;內管左端外壁上設有環形外凸臺,在外套管內表面中部設有環形內凸臺,在內管上環形外凸臺和外套管內表面環形內凸臺之間的密封腔內裝有密封件;本發明專利技術改進之處:在內管上環形外凸臺與密封件之間設有金屬密封環;密封壓蓋上與密封填料接觸的面為圓錐面;在密封壓蓋端法蘭右端面與螺栓組件右端緊固螺母之間設有彈簧。本發明專利技術能自動補償密封間隙,耐高壓,顯著減少密封件磨損,有效延長使用壽命,特別適合輸送高壓介質的熱網管道中。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管道補償裝置,具體地講,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熱力管道補償器。
技術介紹
熱力管道因輸送介質溫度或壓力的變化,引起管道產生軸向推力及變形,為保證 管網的安全運行,常規情況下在管網中設置必要的管道補償裝置來吸收軸向推力及補償變 形。目前,在管網中應用于較多的是一種補償量大、吸收能力強的旋轉補償器。現有旋轉補 償器在輸送高壓介質時存在密封性能不可靠的問題,中國專利CN200610041301. 4公開了 一種“管道用耐高壓旋轉補償器”,它包括芯管、密封壓蓋、密封座、連接管,芯管的一端插入 連接管中,連接管與密封座的一端固定連接并套裝在芯管上,在芯管上設有環形外凸臺,在 密封座上設有環形內凸臺,密封壓蓋套裝在芯管上并插入密封座的另一端中與環形密封件 相抵,密封壓蓋和密封座通過連接件相連,其特征是在密封座與芯管之間形成一個密封腔, 在所述密封腔中安裝有端面密封件。但這種結構的旋轉補償器也存在不足,僅依靠密封件 自身的彈性作用進行密封,當管路內介質壓力過高、密封件磨損時,依然難免泄漏;使用過 程中,芯管上環形外凸臺端面與端面密封件直接接觸,端面密封件很快磨損,磨損后無法自 動補償,端面密封軸向間隙加大,無法保證高壓時的密封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結構簡單,能自動補償密封間隙,顯著減少 密封件磨損,有效延長補償器使用壽命,耐高壓的耐高壓旋轉補償器。本專利技術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技術目標。耐高壓旋轉補償器,主要由具有端法蘭的外套管、一端伸入外套管中的內管、套在 內管外并與外套管的端法蘭通過螺栓組件連接的密封壓蓋、固定連接在外套管左端的接管 組成;所述內管左端外壁上設有環形外凸臺,在外套管內表面中部設有環形內凸臺,所述內 管上環形外凸臺位于接管和外套管內表面環形內凸臺之間,在內管上環形外凸臺和外套管 內表面環形內凸臺之間的密封腔內裝有密封件;所述密封壓蓋套裝在內管上并插入外套管 的右端與安裝在內管外壁、外套管右端孔之間的密封填料相抵;在內管上環形外凸臺的內 表面設有環形凹槽并嵌裝滾珠與內管外壁構成滾動配合;其改進之處在于在所述內管上 環形外凸臺與密封件之間設有金屬密封環;所述密封壓蓋上與密封填料接觸的面為圓錐 面,該圓錐面的大直徑端朝向密封填料;在所述密封壓蓋端法蘭右端面與螺栓組件右端緊 固螺母之間設有彈簧。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彈簧為蝶形彈簧。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積極效果1.結構簡單,易于實現。2.在內管上環形外凸臺與密封件之間設有金屬密封環,補償器在使用過程中,內 管上環形外凸臺直接與金屬密封環接觸,這樣,主要由金屬密封環承受磨損,而金屬密封環比較耐磨。3.在密封壓蓋端法蘭右端面與螺栓組件右端緊固螺母之間設有彈簧,能在密封件 磨損后自動補償,保證密封效果。4.密封壓蓋上與密封填料接觸的面為圓錐面,這樣在壓緊過程中密封填料同時受 到軸向和徑向擠壓,使得密封填料緊緊抱住內管外壁,提高密封可靠性,提高補償器壓緊能 力。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根據附圖并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附圖所示的耐高壓旋轉補償器,主要由具有端法蘭的外套管2、一端伸入外套管2 中的內管12、套在內管12外并與外套管2的端法蘭通過螺栓組件9連接的密封壓蓋10、固 定連接在外套管2左端的接管I組成;內管12左端外壁上設有環形外凸臺3,在外套管2 內表面中部設有環形內凸臺7,內管12上環形外凸臺3位于接管I和外套管2內表面環形 內凸臺7之間,在內管12上環形外凸臺3和外套管2內表面環形內凸臺7之間的密封腔內 裝有密封件6,為了改善密封件6的磨損情況,本專利技術在內管12上環形外凸臺3與密封件6 之間設有金屬密封環4。在內管12上環形外凸臺3的內表面設有環形凹槽并嵌裝滾珠6與 內管12外壁構成滾動配合。密封壓蓋10套裝在內管12上并插入外套管2的右端與安裝在內管12外壁、外套 管2右端孔之間的密封填料8相抵,為了改善密封填料8的密封性能,本專利技術作了如下改 進密封壓蓋10上與密封填料8接觸的面為圓錐面,該圓錐面的大直徑端朝向密封填料8, 這樣在壓緊過程中密封填料8同時受到軸向和徑向擠壓,使得密封填料8緊緊抱住內管12 外壁,提高密封可靠性和耐壓性能。為實現密封件磨損后自動補償,本專利技術在密封壓蓋10端法蘭右端面與螺栓組件9 右端緊固螺母之間設有彈簧11,彈簧11為壓縮彈簧,本實施例中,彈簧11為蝶形彈簧。權利要求1.一種耐高壓旋轉補償器,主要由具有端法蘭的外套管(2)、一端伸入外套管(2)中的內管(12)、套在內管(12)外并與外套管(2)的端法蘭通過螺栓組件(9)連接的密封壓蓋(10)、固定連接在外套管(2)左端的接管(I)組成;所述內管(12)左端外壁上設有環形外凸臺(3),在外套管(2)內表面中部設有環形內凸臺(7),所述內管(12)上環形外凸臺(3)位于接管(I)和外套管(2)內表面環形內凸臺(7)之間,在內管(12)上環形外凸臺(3)和外套管(2)內表面環形內凸臺(7)之間的密封腔內裝有密封件(6);所述密封壓蓋(10)套裝在內管(12)上并插入外套管(2)的右端與安裝在內管(12)外壁、外套管(2)右端孔之間的密封填料(8)相抵;在內管(12)上環形外凸臺(3)的內表面設有環形凹槽并嵌裝滾珠(6)與內管(12)外壁構成滾動配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內管(12)上環形外凸臺(3)與密封件(6)之間設有金屬密封環(4);所述密封壓蓋(10)上與密封填料(8)接觸的面為圓錐面,該圓錐面的大直徑端朝向密封填料(8);在所述密封壓蓋(10)端法蘭右端面與螺栓組件(9)右端緊固螺母之間設有彈簧(1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壓旋轉補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11)為蝶形彈簧。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耐高壓旋轉補償器,主要由具有端法蘭的外套管、一端伸入外套管中的內管、套在內管外并與外套管的端法蘭通過螺栓組件連接的密封壓蓋、固定連接在外套管左端的接管組成;內管左端外壁上設有環形外凸臺,在外套管內表面中部設有環形內凸臺,在內管上環形外凸臺和外套管內表面環形內凸臺之間的密封腔內裝有密封件;本專利技術改進之處在內管上環形外凸臺與密封件之間設有金屬密封環;密封壓蓋上與密封填料接觸的面為圓錐面;在密封壓蓋端法蘭右端面與螺栓組件右端緊固螺母之間設有彈簧。本專利技術能自動補償密封間隙,耐高壓,顯著減少密封件磨損,有效延長使用壽命,特別適合輸送高壓介質的熱網管道中。文檔編號F16L27/08GK102996962SQ201110265710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8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8日專利技術者劉 文, 葉吉祥, 劉根喜 申請人:江蘇寶金來管道成套設備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耐高壓旋轉補償器,主要由具有端法蘭的外套管(2)、一端伸入外套管(2)中的內管(12)、套在內管(12)外并與外套管(2)的端法蘭通過螺栓組件(9)連接的密封壓蓋(10)、固定連接在外套管(2)左端的接管(1)組成;所述內管(12)左端外壁上設有環形外凸臺(3),在外套管(2)內表面中部設有環形內凸臺(7),所述內管(12)上環形外凸臺(3)位于接管(1)和外套管(2)內表面環形內凸臺(7)之間,在內管(12)上環形外凸臺(3)和外套管(2)內表面環形內凸臺(7)之間的密封腔內裝有密封件(6);所述密封壓蓋(10)套裝在內管(12)上并插入外套管(2)的右端與安裝在內管(12)外壁、外套管(2)右端孔之間的密封填料(8)相抵;在內管(12)上環形外凸臺(3)的內表面設有環形凹槽并嵌裝滾珠(6)與內管(12)外壁構成滾動配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內管(12)上環形外凸臺(3)與密封件(6)之間設有金屬密封環(4);所述密封壓蓋(10)上與密封填料(8)接觸的面為圓錐面,該圓錐面的大直徑端朝向密封填料(8);在所述密封壓蓋(10)端法蘭右端面與螺栓組件(9)右端緊固螺母之間設有彈簧(11)。...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文,葉吉祥,劉根喜,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寶金來管道成套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