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具有立柱翻轉結構的數控扇形齒輪插齒機,其結構主要包括:下床身;工作臺;中床身;立柱;主驅動機構;刀架機構,在中床身和立柱之間設置有立柱翻轉機構,該立柱翻轉機構是:立柱前部與位于中床身上的回轉鉸軸鉸接,立柱后部與位于中床身上的升降機構鉸接;所述刀架機構鉸接在立柱前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通過立柱翻轉機構來調整刀具的切削角,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加工出切削角在0°~10°范圍內的等速比或變速比的扇形齒輪,立柱翻轉結構簡單,精度高,效率高調整方便,是切削角調整最容易的一種方式。刀架機構剛性好,能實現高速切削。讓刀機構能保證讓刀準確性、同步不丟失不滯后,噪音極低只有70多分貝。(*該技術在2018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變齒厚外接圓柱齒輪(俗稱扇形齒輪)插齒機,特 別涉及的是加工汽車轉向器搖臂軸上扇形齒的具有立柱翻轉結構的數控扇 形齒輪插齒機。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的插齒機主要用于加工圓柱直齒,斜齒內外齒輪。而扇形齒 輪插齒機則專門用來加工帶有一定切削角的變齒厚外接圓柱齒輪。現有技術中,全機械傳動的扇形齒輪插齒機是由常規電氣系統與液壓系 統控制的,該類機床通常機械結構復雜,具有多個齒輪副、蝸輪副、皮帶 輪、凸輪、鏈輪、軸等組成的復雜傳動系統,這種機床絕大部分只能加工 等速比扇形齒輪,只有極少數擁有復雜靠模機構的機床才能加工出低精度 的變速比扇形齒輪。故機床生產周期長,用戶使用調整工作量大,剛性 差、精度差、效率低,難以滿足日益發展的市場需要。現有技術中,具有數控功能的扇形齒輪插齒機有以下兩種調整切削角的 方法1. 由工作臺實現翻轉方法。該機床為了加工出0。 10。切削角的扇形齒 輪,其工作臺被設計成四層結構,第一層結構負則實現徑向進給;第二層 結構負責實現切向進給;第三層結構負責翻轉作切削角調整,而第四層結 構負責實現圓周進給。這類機床的缺點主要是工作臺剛性不足,上述四層 工作臺形成疊床架屋的復雜結構,嚴重影響機床剛性和加工精度,再加上 該機床采用了摩擦式讓刀機構,由于摩擦發熱等原因,造成讓刀不穩定。 翻轉后的工作臺鎖不緊,造成工件的切削角不穩定,沖程次數底,生產率 低不能滿足客戶要求。2. 由刀架實現翻轉方法。該機床為了加工出0。 10。切削角的扇形齒 輪,采用翻轉刀架的方法。該方法是讓刀架在耳軸上轉出預定的切削角 度。相應移動驅動箱和主電機并調整讓刀機構,這些調整工作既復雜又費 時,需要由客戶的專業機床維修調整工來完成。該機床的優點是工作臺只 有兩層,第一層負責實現切向進給;第二層負責圓周進給。立柱作縱向移動,實現徑向進給。但讓刀機構是楔鐵式讓刀機構,不但噪音大,在高速 時有滯后現象。該類機床采用半防護,冷卻液和油煙霧不能有效全部防護。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具有高剛性、 高精度、高效率立柱翻轉機構,實現對切削角的調整,加工出帶有一定切削 角的變齒厚外接圓柱齒輪的具有立柱翻轉結構的數控扇形齒輪插齒機。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具有立柱翻轉結構的數控扇形 齒輪插齒機,其結構主要包括下床身;在下床身前部的上方設置有橫向移 動的工作臺;在下床身后部的上方設置有縱向移動的中床身;設置在中床身 上部的立柱;在立柱上部設置有主驅動機構;在立柱的前部設置有刀架機構, 在中床身和立柱之間設置有立柱翻轉機構,該立柱翻轉機構是立柱前部與 位于中床身上的回轉鉸軸鉸接,立柱后部與位于中床身上的升降機構鉸接; 所述刀架機構鉸接在立柱前部。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提供一種通過立柱翻轉機構,通 過立柱翻轉機構來調整刀具的切削角,本技術能加工出切削角在0° 10。范圍內的等速比或變速比的扇形齒輪,本技術立柱翻轉結構簡單, 精度高,效率高調整方便,是切削角調整最容易的一種方式。本技術刀架機構采用刀架支撐耳軸式聯接,滑枕、刀架滑座部件 剛性好,能實現高速切削。本技術讓刀機構采用雙凸輪、雙滾子拔叉式強制性讓刀結構,帶動 偏心軸作擺動。偏心軸的擺動通過讓刀連桿拉動刀架機構使其繞自身的刀 架支撐耳軸作擺動讓刀。這種強制式讓刀保證了讓刀的準確性,確保讓刀 同步不丟失不滯后,而且噪音極低只有70多分貝。附圖說明圖l是本技術主視圖2是圖1左視圖3是圖2的右視圖4是圖3中A-A剖視圖5是圖3的局部剖視圖6圖3中B-B剖視圖7是圖3的C-C剖視圖8是圖2中刀架機構局部放大圖9是圖8中D-D剖視圖IO是讓刀機構連接示意圖。 《附圖中序號說明》1:下床身 2:輔助支柱裝置3:刀座 6:中床身7:立柱 8:驅動箱 10:工作臺 20:立柱翻轉機構 21:小錐齒輪 22: 大錐齒輪23:升降絲杠24:回轉支架25:輔助支座 26:轉動支架 27:回轉支座 28:回轉軸 29:輔助支柱 30:鎖緊法蘭 31:搖 把 32:刻度尺 33:回轉鉸軸 34:升降機構 35:耳軸 36:鎖 緊槽 37:螺釘 38a:上輔助轉軸 38b:下輔助轉軸 39:螺母 70: 主驅動機構71:變頻電機72:小多楔帶輪73:多楔帶 74:大多楔 帶輪 75:曲柄軸 76:琵琶 80:刀架機構 81:球碗 82:刀 架滑座 83:滑枕84:球拉桿 85:螺釘 86:刀架支撐耳軸90: 讓刀機構 91:第l錐齒輪92:第2錐齒輪 93:讓刀機構主軸94: 第3錐齒輪 95:凸輪軸 96:第4錐齒輪 97:偏心軸 98:拔叉 99:讓刀連桿100:小軸 101:支座102:偏心凸輪 C、 d:滾子 a、 b:凸輪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進一步說明。 本技術提供一種利用立柱翻轉調整切削角的具有立柱翻轉結構的 數控扇形齒輪插齒機。如圖1至圖3所示,所述具有立柱翻轉結構的數控扇形齒輪插齒機的結 構主要包括下床身1;在下床身1前部的上方設置有橫向移動的工作臺10; 在下床身1后部的上方設置有縱向移動的中床身6;設置在中床身6上部的 立柱7;在立柱7上部設置有主驅動機構70;在立柱7的前部設置有刀架機 構80。本技術在中床身6和立柱7之間設置有立柱翻轉機構20,該立柱翻轉機構20是立柱7前部與位于中床身6上的回轉鉸軸33鉸接,立柱7后 部與位于中床身6上的升降機構34鉸接;所述刀架機構80鉸接在立柱7前 部。所述立柱翻轉機構20中的回轉鉸軸33貫通并被支撐在中床身6前部兩 側內孔中;回轉鉸軸33的兩端分別套裝在鎖緊法蘭30孔內,該鎖緊法蘭30 固定設置在中床身6兩側面;所述鎖緊法蘭30是一個帶鎖緊槽36的法蘭套, 螺釘37旋緊在鎖緊槽36上;鎖緊法蘭30外緣上有刻度尺32。如圖7所示,本技術還包括輔助支柱裝置2;所述輔助支柱裝置2 為二組,結構相同位置對稱的設置在立柱7后部的兩側與中床身6之間,每 組輔助支柱裝置2包括輔助支柱29、上輔助轉軸38a、下輔助轉軸38b。所述輔助支柱29向立柱7的前部傾斜,輔助支柱29的上端是錐體,其 下端為螺桿,輔助支柱29上端的錐體配裝在上輔助轉軸38a —端的錐孔中; 輔助支柱29下端螺桿貫通下輔助轉軸38b —端孔后被螺母39固定在下輔助 轉軸38b上。所述上輔助轉軸38a和下輔助轉軸38b的另一端分別貫通并餃 接在結構相同的兩個輔助支座25內,兩個輔助支座25分別安裝在立柱7和 中床身6上;在兩個輔助支座25的側面分別裝有鎖緊法蘭30,在鎖緊法蘭 30孔內分別套裝上輔助轉軸38a和下輔助轉軸38b的端部。如圖4所示,所述升降機構34的結構包括升降絲杠23、大錐齒輪22、 小錐齒輪21、回轉支座27。所述回轉支座27其截面呈U型槽固定在立柱7上,回轉軸28貫通并固 定在回轉支座27的U型槽上。所述升降絲杠23位于中床身6后側的中部, 該升降絲杠23上端插入回轉支座27的U型槽內與回轉軸28鉸接,升降絲 杠23的下端裝配在大錐齒輪22的中心螺孔內;大錐齒輪22與小錐齒輪21 嚙合,大錐齒輪22與小錐齒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有立柱翻轉結構的數控扇形齒輪插齒機,其結構主要包括:下床身(1);在下床身(1)前部的上方設置有橫向移動的工作臺(10);在下床身(1)后部的上方設置有縱向移動的中床身(6);設置在中床身(6)上部的立柱(7);在立柱(7)上部設置有主驅動機構(70);在立柱(7)的前部設置有刀架機構(80),其特征在于,在中床身(6)和立柱(7)之間設置有立柱翻轉機構(20),該立柱翻轉機構(20)是:立柱(7)前部與位于中床身(6)上的回轉鉸軸(33)鉸接,立柱(7)后部與位于中床身(6)上的升降機構(34)鉸接;所述刀架機構(80)鉸接在立柱(7)前部。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寶鋼,邢侃,袁自強,王威,劉新瑞,柴寶連,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第一機床總廠,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12[中國|天津]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