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有效成分可補充的化學除油設備,包括除油室,用于盛放除油溶液,設進料口,熱水進口,出水口;攪拌器,設置在所述除油室內;水泵,其第一進水管連通到所述除油室內;加熱器,其第二進水管連通所述水泵的第一出水管,其第二出水管連通到所述除油室內;進料管,連通管件,用于向所述管件內注入所述除油溶液,所述管件用于連通所述水泵與所述加熱器;出料管,連通所述管件,用于由所述管件內引出所述除油溶液。采用本發明專利技術對金屬件進行化學除油處理,不僅除油效率高,效果好,而且可以有效減少能耗。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有效成分可補充的化學除油設備。
技術介紹
在對金屬件進行表面處理,例如鍍鋅處理之前,首先需要除去金屬件表面的油污, 最主要的做法是化學除油,首先,將水引入除油槽中,并加入除油粉;然后將金屬件浸泡在除油槽內,通過皂化反應或乳化反應,從而除去金屬件表面的油污,然而,其實際處理過程卻較為緩慢,去除油污的效果不佳,亟待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有效成分可補充的化學除油設備,采用本專利技術進行化學除油處理,不僅除油效率高,效果好,而且可以有效減少能耗。為達此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有效成分可補充的化學除油設備,包括除油室,用于盛放除油溶液,設進料口,熱水進口,出水口 ;攪拌器,設置在所述除油室內;水泵,其第一進水管連通到所述除油室內;加熱器,其第二進水管連通所述水泵的第一出水管,其第二出水管連通到所述除油室內; 進料管,連通管件,用于向所述管件內注入所述除油溶液,所述管件用于連通所述水泵與所述加熱器;出料管,連通所述管件,用于由所述管件內引出所述除油溶液。 所述進料口設置密封所述除油室的端蓋,所述熱水進口以及所述出水口處均設置閥門。所述進料管的管徑等于出料管的管徑。基于以上技術方案的公開,本專利技術具備如下有益效果在本專利技術中,采用密閉的除油室結構,并輔以水泵和加熱器,使得在高溫狀態下, 在對金屬件進行浸泡除油的過程中,金屬件與液體之間發生劇烈摩擦,最大程度地促進乳化作用以及皂化作用,大大提高除油效率,同時,保溫可以減少除油過程中的能耗,同時,實時地補充除油溶液中有效成分的量,從而進一步保證除油效率以及除油效果。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實施例1提出一種有效成分可補充的化學除油設備,包括除油室1,除油室I設有用于引進金屬件的進料口 13,進料口 13處設有可密封除油室I的端蓋。除油室I還設有熱水進口 12,用于注入溶解除油粉的熱水,熱水進口 12處設有閥門。除油室I還設有出水口 11,用于將除去金屬件表面油污之后的廢液從除油室I內排出。除油室I內設攪拌器4,用于在除油過程中進行攪拌,攪拌可加劇金屬件表面與溶液之間的摩擦,有助于除油,雖然除油室I采用封閉結構,可以最大程度地防止溶液中熱量的散失,從而盡量減少能耗,但畢竟存在熱量散失,除油室I外設有水泵2,水泵2不斷抽取除油室I中的溶液,并將溶液傳輸給加熱器 3,并由加熱器3對傳輸過來的溶液進行加熱,然后使被加熱后的溶液重新回到除油室I中, 從而補充除油室I中損失的熱量,從而使除油室I中的溫度始終保持,有助于金屬件表面油污的除去,另外,溶液在被水泵2從除油室I中引出后,以及加熱完成,再被引入除油室I的過程中,會使除油室I內溶液運動,也有助于除油,化學除油過程中會消耗掉一定量的溶液中的有效成分,使得其除油效果越來越弱,為防止不能將金屬件表面的油污完全除盡,設計進料管5以及出料管6,進料管5引入與新鮮的除油溶液,出料管6引出等量的被使用過的除油溶液進行替換,使得在實際除油過程中,除油溶液始終保持其除油效率以及除油效果。在本專利技術中,采用密閉的除油室I結構,并輔以水泵2和加熱器3,使得在高溫狀態下,在對金屬件進行浸泡除油的過程中,金屬件與液體之間發生劇烈摩擦,最大程度地促進乳化作用以及皂化作用,大大提高除油效率,同時,保溫可以減少除油過程中的 能耗,同時, 實時地補充除油溶液中有效成分的量,從而進一步保證除油效率以及除油效果。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
的技術人員在本專利技術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及其專利技術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有效成分可補充的化學除油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除油室(I),用于盛放除油溶液,設進料口( 13),熱水進口( 12),出水口( 11);攪拌器(4),設置在所述除油室(I)內;水泵(2),其第一進水管連通到所述除油室(I)內;加熱器(3),其第二進水管連通所述水泵(2)的第一出水管,其第二出水管連通到所述除油室(I)內;進料管(5),連通管件(7),用于向所述管件(7)內注入所述除油溶液,所述管件(7)用于連通所述水泵(2)與所述加熱器(3);出料管(6),連通所述管件(7),用于由所述管件(7)內引出所述除油溶液。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成分可補充的化學除油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口 (13)設置密封所述除油室(I)的端蓋,所述熱水進口(12)以及所述出水口(11)處均設置閥門。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成分可補充的化學除油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管(5)的管徑等于出料管(6)的管徑。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一種有效成分可補充的化學除油設備,包括除油室,用于盛放除油溶液,設進料口,熱水進口,出水口;攪拌器,設置在所述除油室內;水泵,其第一進水管連通到所述除油室內;加熱器,其第二進水管連通所述水泵的第一出水管,其第二出水管連通到所述除油室內;進料管,連通管件,用于向所述管件內注入所述除油溶液,所述管件用于連通所述水泵與所述加熱器;出料管,連通所述管件,用于由所述管件內引出所述除油溶液。采用本專利技術對金屬件進行化學除油處理,不僅除油效率高,效果好,而且可以有效減少能耗。文檔編號C23G5/00GK102995042SQ20121048694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6日專利技術者吳長青 申請人:安徽長青電子機械(集團)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有效成分可補充的化學除油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除油室(1),用于盛放除油溶液,設進料口(13),熱水進口(12),出水口(11);攪拌器(4),設置在所述除油室(1)內;水泵(2),其第一進水管連通到所述除油室(1)內;加熱器(3),其第二進水管連通所述水泵(2)的第一出水管,其第二出水管連通到所述除油室(1)內;進料管(5),連通管件(7),用于向所述管件(7)內注入所述除油溶液,所述管件(7)用于連通所述水泵(2)與所述加熱器(3);出料管(6),連通所述管件(7),用于由所述管件(7)內引出所述除油溶液。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長青,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長青電子機械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