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工業廢水的處理方法,它是在反應池內通過空氣攪拌使酸堿廢水充分中和,初步調整廢水由pH﹦1到pH﹦2-3,再加入Ca(OH)2或NaOH達到預期pH值6-9;中和反應后的污水泵入沉淀池,廢水中的懸浮物在沉淀池內沉淀,上清液流入氧化池;沉淀池的池底污泥排到污泥濃縮池儲存;上清液在氧化池通過曝氣,曝氣時間≥30min,使離子被氧化,流入二次沉淀池,懸浮物和氧化鐵經過在二次沉池沉淀后,上清液達到三級排放標準排放出去再利用。本發明專利技術設計工藝流程合理,變害為利;實現了廢水的循環使用,顯著減少了廢水的排放,節約了水資源;處理效率高,降低了處理成本;具有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工業廢水處理方法,特別是一種含酸廢水處理方法,適用于軋鋼行業酸洗生產線處理系統。
技術介紹
隨著企業產能的不斷擴大,工業產生的廢水量越來越大,環境治理問題日趨嚴重。企業采取了多項措施進行治理,但效果不明顯。特別是軋鋼生產線在每天的生產過程都需要用酸洗工件,在酸洗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棄酸性廢水。這不僅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并且大量的殘余酸會白白浪費。酸洗是指用酸液按照一定的濃度、溫度、速度清除鋼材表面上的氧化鐵皮的過程。鋼材表面上的氧化鐵皮都是不溶解于水的堿性氧化物,其厚度一 般在5 - 20um,由于它們的線膨脹系數比鋼小,在熱軋鋼卷冷卻時,表面形成許多微裂縫。當它們泡在酸液里或經酸液沖刷時,這些堿性氧化物就于酸液發生一系列化學反應,同時,碳素鋼或低合金鋼表面上的氧化鐵皮比較疏松,甚至有裂縫和孔隙(當氧化鐵皮較致密而無裂縫和孔隙時,可采用破磷機破磷),所以采用硫酸酸洗在酸液與氧化鐵皮起反應的同時,通過其裂縫和孔隙而與鋼鐵的基鐵起反應;采用鹽酸酸洗時,酸液能夠快速溶解氧化鐵皮,并很少侵蝕鋼鐵的基體。因此軋鋼行業清洗碳素鋼及低合金鋼的氧化鐵皮目前主要采用鹽酸酸洗目前常規含酸廢水處理,需要投放大量的Ca(OH)2或NaOH進行酸堿中和,達到預期處理效果。而Ca(OH)2價格較低,中和效果欠佳,NaOH中和效果好可價格較高,長期大量使用造成生產本上升。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具有廢水利用率高、排放量減少、成本低、排放達標的廢水處理方法。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公開了如下的
技術實現思路
一種工業廢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驟進行(1)使含酸堿廢水流入化學反應池,在反應池內通過空氣攪拌使酸堿廢水充分中和,初步調整廢水的pH值由PH= I調整到PH= 2-3,再加入Ca (OH)2或NaOH達到預期pH值6-9 ;中和反應后的污水泵入沉淀池,廢水中的懸浮物在沉淀池內沉淀,上清液流入氧化池;沉淀池的池底污泥排到污泥濃縮池儲存;上清液在氧化池通過曝氣,曝氣時間>30min,使二價鐵離子被氧化為三價鐵離子,流入二次沉淀池,懸浮物和氧化鐵經過在二次沉池沉淀后,上清液達到三級排放標準排放出去再利用;(2)二次沉淀池沉淀物回到化學反應池,沉淀池的池底污泥排入污泥濃縮池,泥漿泵出口壓力5 — 6kgf/cm2,將污泥濃縮池的污泥泵入壓濾機,污泥經壓濾機過濾,其壓力為O.8—IMpa壓成泥餅外運;泥漿壓濾水回到化學反應池。本專利技術更加具體的技術方案是(I)含酸廢水和含堿廢水一化學反應池(添加Ca (OH) 2或NaOH)—沉淀池一曝氣氧化池—二次沉淀池一上清液流一再利用。二次沉淀池沉淀物回到化學反應池。(2)沉淀池(污泥)一污泥濃縮池一泥漿泵一壓濾機一泥餅外運。泥漿壓濾水回到化學反應池。參見附圖1,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含酸廢水排入化學反應池1,同時將含堿廢水引入反應池1,在反應池內通過空氣攪拌使含酸廢水和含堿廢水充分中和,初步調整廢水的pH值(由pH = I調整到pH = 2-3),再加入Ca(OH)2或NaOH達到預期PH值(pH = 6=9);經過中和反應后的污水泵入沉淀池2,廢水中的懸浮物在沉淀池2內沉淀,上清液流入氧化池3;沉淀池2的池底污泥排到污泥濃縮池5儲存;廢水在氧化池3通過曝氣使鐵離子氧化,曝 氣時間> 30min,流入二沉池4,懸浮物和氧化鐵經過在二沉池4沉淀后,上清液達到三級排放標準(SS ( 400/1/PH = 6 - 9)排放出去再利用。二沉池4淀池沉淀物回到化學反應池I。沉淀池2的池底污泥排入污泥濃縮池5,泥漿泵6將污泥濃縮池5的污泥泵入壓濾機7,污泥經壓濾機7壓成泥餅外運。泥漿壓濾水回到化學反應池I。本專利技術的積極效果(I)利用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含堿廢水與含酸廢水的中和作用,實現變害為利;廢水利用率高、排放量減少,節約水資源;減少了 Ca(OH)2或NaOH的投放量(實際投放量只有原投放量的1/4一 1/5),降低了成本;排放達到三級排放標準(SS ( 400/1、PH = 6 — 9)。(2)本專利技術設計工藝流程合理,變害為利;實現了廢水的循環使用,顯著減少了廢水的排放,節約了水資源;處理效率高,降低了處理成本;具有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Mo附圖說明圖1為一種工業廢水處理方法處理流程示意圖;圖中化學反應池1、沉淀池2、曝氣氧化池3、二沉池4、污泥濃縮池5、泥漿泵6、壓濾機7。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更充分的解釋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提供下述制備方法實施實例。這些實施實例僅僅是解釋、而不是限制本專利技術的范圍。本專利技術所用試劑均有市售。實施例1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含酸廢水流入化學反應池1,同時將含堿廢水引入反應池1,在反應池內通過空氣攪拌使含酸廢水和含堿廢水充分中和,初步調整廢水的PH值(由pH = I調整到pH = 2-3),再加入Ca(OH)2或NaOH達到預期PH值(pH = 6=9);經過中和反應后的污水泵入沉淀池2,廢水中的懸浮物在沉淀池2內沉淀,上清液流入氧化池3 ;沉淀池2的池底污泥排到污泥濃縮池5儲存;廢水在氧化池3通過曝氣使鐵離子氧化(二價鐵離子被氧化為三價),曝氣時間60min,流入二沉池4,懸浮物和氧化鐵經過在二沉池4沉淀后,上清液達到三級排放標準(SS ( 400/1/PH = 6 - 9)排放出去再利用。二沉池4淀池沉淀物回到化學反應池I。沉淀池2的池底污泥排入污泥濃縮池5,泥漿泵6將污泥濃縮池5的污泥泵入壓濾機7,污泥經壓濾機7壓成泥餅外運。泥漿壓濾水回到化學反應池I。本方法顯著減少了廢水的排放,節約了水資源;變害為利處理效率高,降低了處理成本;具有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實施例2,按如下步驟進行(1)含酸、堿廢水流入化學反應池,在反應池內通過空氣攪拌使酸、堿廢水充分中和,初步調整廢水的pH值由pH = I調整到pH = 3,再加入Ca (OH)2或NaOH達到預期pH值6 ;中和反應后的污水泵入沉淀池,廢水中的懸浮物在沉淀池內沉淀,上清液流入氧化池;沉淀池的池底污泥排到污泥濃縮池儲存;上清液在氧化池通過曝氣,曝氣時間50min,使二價鐵離子被氧化為三價鐵離子,流入二次沉淀池,懸浮物和氧化鐵經過在二次沉池沉淀后,上清液達到三級排放標準排放出去再利用;(2)二次沉淀池沉淀物回到化學反應池,沉淀池的池底污泥排入污泥濃縮池,泥漿泵出口壓力6kgf/cm2,將污泥濃縮池的污泥泵入壓濾機,污泥經壓濾機過濾,壓力O. SMpa壓成泥餅外運;泥漿壓濾水回到化學反應池。實施例3,按如下步驟進行(1)含酸、堿廢水流入化學反應池,在反應池內通過空氣攪拌使酸、堿廢水充分中和,初步調整廢水的pH值由pH = I調整到pH = 3,再加入Ca (OH)2或NaOH達到預期pH值9 ;中和反應后的污水泵入沉淀池,廢水中的懸浮物在沉淀池內沉淀,上清液流入氧化池;沉淀池的池底污泥排到污泥濃縮池儲存;上清液在氧化池通過曝氣,曝氣時間80min,使二價鐵離子被氧化為三價鐵離子,流入二次沉淀池,懸浮物和氧化鐵經過在二次沉池沉淀后,上清液達到三級排放標準排放出去再利用;(2)二次沉淀池沉淀物回到化學反應池,沉淀池的池底污泥排入污泥濃縮池,泥漿泵出口壓力6kgf/cm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工業廢水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驟進行:????(1)使含酸堿廢水流入化學反應池,在反應池內通過空氣攪拌使酸堿廢水充分中和,初步調整廢水的pH值由pH﹦1調整到pH﹦2?3,再加入Ca(OH)2或NaOH達到預期pH值6?9;中和反應后的污水泵入沉淀池,廢水中的懸浮物在沉淀池內沉淀,上清液流入氧化池;沉淀池的池底污泥排到污泥濃縮池儲存;上清液在氧化池通過曝氣,曝氣時間≥30min,使二價鐵離子被氧化為三價鐵離子,流入二次沉淀池,懸浮物和氧化鐵經過在二次沉池沉淀后,上清液達到三級排放標準排放出去再利用;????(2)二次沉淀池沉淀物回到化學反應池,沉淀池的池底污泥排入污泥濃縮池,泥漿泵出口壓力5—6kgf/cm2,將污泥濃縮池的污泥泵入壓濾機,污泥經壓濾機過濾,其壓力為0.8—1Mpa壓成泥餅外運;泥漿壓濾水回到化學反應池。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于盛銅,宋書成,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市億博制鋼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