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采用滾齒機加工多頭蝸桿的方法,它采用普通滾齒機作為加工蝸桿的加工機床,并通過滾齒機的滾刀來滾切展成加工蝸桿,當被加工的蝸桿頭數小于所采用的滾齒機能夠加工的最少齒數時,將原滾齒機的分齒掛輪傳動比計算公式除以一個調整變量n,使其傳動比小于4,從而確定出n的數值,將該n乘以原跨輪傳動比,得到一個新的跨輪傳動比,根據此新的跨輪傳動比即可確定出新的跨輪的齒數和搭配出分齒掛輪。(*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屬于蝸桿加工
技術介紹
目前,傳統的多頭蝸桿成形加工方法,一般都是將蝸桿毛坯先進行調質、然后將調質后的毛坯粗精車成光桿,然后再采用車削、銑削或螺磨的方法將該光桿進行蝸桿成形加工。由于現有技術中的這些蝸桿成形加工方法都是間斷性的分度加工方法,因此不僅存在著加工精度低和加工效率低的缺點,而且還存在著對于大螺旋角和大導程的蝸桿還無法加工的問題,因此現有的多頭蝸桿加工方法還是不夠理想。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都比較高、并且能夠加工大螺旋角和大導程蝸桿的,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是這樣實現的它包括先將蝸桿毛坯進行調質、然后將調質后的毛坯粗精車成光桿,其特征在于在將粗精車后的光桿進行蝸桿成形加工時,它采用普通滾齒機作為加工蝸桿的加工機床,并通過滾齒機的滾刀來滾切展成加工蝸桿,在采用普通滾齒機加工蝸桿時,將蝸桿作為一個大螺旋角少齒數的斜齒輪來加工,即將蝸桿頭數轉化為斜齒輪的齒數,將蝸桿的導程角轉化為斜齒輪的分度圓螺旋角,當被加工的蝸桿頭數大于所采用的滾齒機能夠加工的最少齒數時,按滾齒機加工常規斜齒輪的方法,將被加工的蝸桿的頭數作為滾齒機加工斜齒輪的齒數來分別調整搭配滾齒機的分齒掛輪a、b、c、d和其他掛輪組;當被加工的蝸桿頭數小于所采用的滾齒機能夠加工的最少齒數時,即當分齒掛輪組的傳動比i分大于4時,由于分齒掛輪無法搭配出該傳動比值,則必須按以下方法進行分齒掛輪a、b、c、d和跨輪e、f的搭配 即將原滾齒機的i分的分齒掛輪傳動比計算公式除以一個調整變量n,使得i分數值小于4,從而確定出n的數值,然后將該n的數值乘以原跨輪e、f的傳動比,這樣得到一個新的跨輪e、f的傳動比,根據此新的跨輪傳動比即可確定出新的跨輪e、f的齒數,這時分齒掛輪a、b、c、d的齒數搭配即可根據原滾齒機i分的分齒掛輪傳動比計算公式除以調整變量n后所得的小于4的傳動比配搭出;采用滾齒機加工的多頭蝸桿的頭數為2~1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與現有的蝸桿加工方法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都高、并且能夠加工大螺旋角和大導程蝸桿的優點。采用本專利技術時,對于精度為高于7級精度的蝸桿加工,如果使用普通滾齒機進行加工,可先用普通滾齒機滾切成形加工后再用螺磨精磨的方法進行加工,若采用精密滾齒機進行加工,則可以直接精滾成形;對于低于7級精度的蝸桿加工,可使用普通滾齒機直接滾切成形,無需后序再加工。本專利技術解決了目前蝸桿車削、銑削及螺磨等方法無法加工或雖可加工但加工精度低、效率低、產量低的問題。附圖說明附圖1為采用本專利技術加工蝸桿時的示意圖。在附圖1中1為滾齒機,2為滾刀,3為被加工的蝸桿工件,a、b、c、d為滾齒機的分齒掛輪,e、f為滾齒機的跨輪。具體實施例方式具體實施例方式先將蝸桿毛坯進行調質、然后將調質后的毛坯粗精車成光桿,采用Y3150普通滾齒機作為加工蝸桿的加工機床,并通過滾齒機的滾刀來滾切展成加工蝸桿,將蝸桿作為一個大螺旋角少齒數的斜齒輪來加工,即將蝸桿頭數轉化為斜齒輪的齒數,將蝸桿的導程角轉化為斜齒輪的分度圓螺旋角,當被加工的蝸桿頭數大于所采用的滾齒機能夠加工的最少齒數時,按滾齒機加工常規斜齒輪的方法,將被加工的蝸桿的頭數作為滾齒機加工斜齒輪的齒數來分別調整搭配滾齒機的分齒掛輪a、b、c、d和其他掛輪組;當被加工的蝸桿頭數小于所采用的滾齒機能夠加工的最少齒數時,例如被加工蝸桿的頭數Z等于7時,這時蝸桿的頭數小于所采用的Y3150普通滾齒機所能加工的最少齒數,由于Y3150普通滾齒機的分齒掛輪傳動比i分的計算公式為i分=48K/Z=48×1/7=6.86 (上式中K為Y3150普通滾齒機分齒掛輪傳動比計算公式的系數,其值為1;Z為被加工齒輪的齒數)這時i分大于4,這樣Y3150普通滾齒機的分齒掛輪無法搭配出該傳動比值,因此則必須按以下方法進行分齒掛輪a、b、c、d和跨輪e、f的搭配即將原滾齒機的i分的分齒掛輪傳動比計算公式除以一個調整變量n,使得i分數值小于4,從而確定出n的數值,然后將該n的數值乘以原跨輪e、f的傳動比,這樣得到一個新的跨輪e、f的傳動比,根據此新的跨輪傳動比即可確定出新的跨輪e、f的齒數,這時分齒掛輪a、b、c、d的齒數搭配即可根據原滾齒機i分的分齒掛輪傳動比計算公式除以調整變量n后所得的小于4的傳動比配搭出,即i分=(48K/Z)/n這里取n等于2,將其代入本實施例的分齒掛輪傳動比計算公式得i分=(48K/Z)/n=(48×1/7)/2=3.43∠4由于Y3150普通滾齒機的跨輪e、f的傳動比為e/f=36/36=1,將該傳動比值乘以所取的n值2,即得新的e/f的傳動比為e/f=1×2=2由此即可確定e和f的齒輪齒數;這時由于i分=3.43∠4,根據此分齒掛輪傳動比值,即可從Y3150滾齒機的分齒掛輪表查得分齒掛輪a、b、c、d的齒輪齒數,這樣即可在Y3150滾齒機上加工出7頭的多頭蝸桿,對于加工2~12頭的多頭蝸桿都可按上述方法進行加工。如采用其它型號的滾齒機加工多頭蝸桿,也可按上述方法確定出所選定的滾齒機的分齒掛輪傳動比和跨輪傳動比后進行加工。權利要求1.一種,它包括先將蝸桿毛坯進行調質、然后將調質后的毛坯粗精車成光桿,其特征在于在將粗精車后的光桿進行蝸桿成形加工時,它采用普通滾齒機作為加工蝸桿的加工機床,并通過滾齒機的滾刀來滾切展成加工蝸桿,在采用普通滾齒機加工蝸桿時,將蝸桿作為一個大螺旋角少齒數的斜齒輪來加工,即將蝸桿頭數轉化為斜齒輪的齒數,將蝸桿的導程角轉化為斜齒輪的分度圓螺旋角,當被加工的蝸桿頭數大于所采用的滾齒機能夠加工的最少齒數時,按滾齒機加工常規斜齒輪的方法,將被加工的蝸桿的頭數作為滾齒機加工斜齒輪的齒數來分別調整搭配滾齒機的分齒掛輪a、b、c、d和其他掛輪組;當被加工的蝸桿頭數小于所采用的滾齒機能夠加工的最少齒數時,即當分齒掛輪組的傳動比i分大于4時,由于分齒掛輪無法搭配出該傳動比值,則必須按以下方法進行分齒掛輪a、b、c、d和跨輪e、f的搭配即將原滾齒機的i分的分齒掛輪傳動比計算公式除以一個調整變量n,使得i分數值小于4,從而確定出n的數值,然后將該n的數值乘以原跨輪e、f的傳動比,這樣得到一個新的跨輪e、f的傳動比,根據此新的跨輪傳動比即可確定出新的跨輪e、f的齒數,這時分齒掛輪a、b、c、d的齒數搭配即可根據原滾齒機i分的分齒掛輪傳動比計算公式除以調整變量n后所得的小于4的傳動比配搭出。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采用滾齒機加工的多頭蝸桿的頭數為2~12。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它采用普通滾齒機作為加工蝸桿的加工機床,并通過滾齒機的滾刀來滾切展成加工蝸桿,當被加工的蝸桿頭數小于所采用的滾齒機能夠加工的最少齒數時,將原滾齒機的分齒掛輪傳動比計算公式除以一個調整變量n,使其傳動比小于4,從而確定出n的數值,將該n乘以原跨輪傳動比,得到一個新的跨輪傳動比,根據此新的跨輪傳動比即可確定出新的跨輪的齒數和搭配出分齒掛輪。文檔編號B23F5/00GK1397397SQ0213363公開日2003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02年8月16日 優先權日2002年8月16日專利技術者韓興華, 申曙光, 余泳 申請人:貴州群建齒輪有限公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采用滾齒機加工多頭蝸桿的方法,它包括先將蝸桿毛坯進行調質、然后將調質后的毛坯粗精車成光桿,其特征在于:在將粗精車后的光桿進行蝸桿成形加工時,它采用普通滾齒機作為加工蝸桿的加工機床,并通過滾齒機的滾刀來滾切展成加工蝸桿,在采用普通滾齒機加工蝸桿時,將蝸桿作為一個大螺旋角少齒數的斜齒輪來加工,即將蝸桿頭數轉化為斜齒輪的齒數,將蝸桿的導程角轉化為斜齒輪的分度圓螺旋角,當被加工的蝸桿頭數大于所采用的滾齒機能夠加工的最少齒數時,按滾齒機加工常規斜齒輪的方法,將被加工的蝸桿的頭數作為滾齒機加工斜齒輪的齒數來分別調整搭配滾齒機的分齒掛輪a、b、c、d和其他掛輪組;當被加工的蝸桿頭數小于所采用的滾齒機能夠加工的最少齒數時,即當分齒掛輪組的傳動比i↓[分]大于4時,由于分齒掛輪無法搭配出該傳動比值,則必須按以下方法進行分齒掛輪a、b、c、d和跨輪e、f的搭配: 即將原滾齒機的i↓[分]的分齒掛輪傳動比計算公式除以一個調整變量n,使得i↓[分]數值小于4,從而確定出n的數值,然后將該n的數值乘以原跨輪e、f的傳動比,這樣得到一個新的跨輪e、f的傳動比,根據此新的跨輪傳動比即可確定出新的跨輪e、f的齒數,這時分齒掛輪a、b、c、d的齒數搭配即可根據原滾齒機i↓[分]的分齒掛輪傳動比計算公式除以調整變量n后所得的小于4的傳動比配搭出。...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韓興華,申曙光,余泳,
申請(專利權)人:貴州群建齒輪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52[中國|貴州]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