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飛機,其氣動外形和螺旋槳的朝向都可以改變,飛行姿態,飛行方式更加機動靈活,可垂直起降,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機翼設計成可下折型,以合頁或其它方式連接,機翼與機身連接部位設計成契形,水平飛行速度越快機翼與機身聯結越牢固,機翼上設置限流薄板,機翼以短桿控制收展,短桿同時具有支撐的作用,可降低對機翼的要求;螺旋槳采用筒式螺旋槳,置于機身兩側的重心所在部位,螺旋槳可180度旋轉,以實現直升直降,快速水平飛行,機頂尾部設置左右分別可調角度的水平翼,和可旋轉的豎翼,以調整飛行狀態,機底設置有彈簧機輪,便于停放,機頂設置成簸箕形,水平飛行時產生負壓,前端設置成斜面形,另設一可調角度斜面板,以合頁連接于前面板,以支撐桿調節角度,車底后端設置斜面翼,本發明專利技術成本低,駕駛安全,具有很好的開發潛力。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航空飛行器,包括機身,機翼,筒式螺旋槳,發動機,機輪及其它電子設備,與現有飛機大體相同,在這基礎上,結合了新的結構設計,使之成為一種可以改變飛行狀態的飛機。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飛機的機身兩側有固定機翼,機翼的下方布置有螺旋槳,螺旋槳的朝向是固定的,本專利技術是在技術專利一種新型飛機,專利號ZL 200720000872. 3的基礎上進行改進,使之成為一種性能更優越的航空飛行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飛機,其氣動外形和螺旋槳的朝向都可以改變,飛行姿態,飛行方式更加機動靈活,不受場地限制,可垂直起降,也可快速水平飛行,具有廣泛的適應性.本專利技術的機翼設計成可下折型,以合頁或其它方式連接,機翼與機身連接部位設計成契形,水平飛行速度越快機翼與機身聯結越牢固,機翼上設置限流薄板,可提高升力10%左右,由此設置可起到加強筋作用,機翼可作成薄板型的,機翼前沿折邊,節約材料,也可不要此設置,采用普通機翼,機翼以短桿控制收展,短,桿同時具有支撐的作用,可降低對機翼的要求;螺旋槳采用筒式螺旋槳,普通螺旋槳也可,置于機身兩側的重心所在部位,螺旋槳可180度旋轉,以實現直升直降,快速水平飛行,空中停泊及后退;機翼及螺旋槳根據不同需要可以設置多組于不同適當位置;機頂尾部設置左右分別可調角度的水平翼,和可旋轉的豎翼,以調整飛行狀態,水平翼和豎翼也可置于前端或分別置于前后端;機底設置有彈簧機輪,便于停放,也可設置成可驅動輪,可以象車一樣駕駛,也可設置成浮箱式起落架外加小車輪.機頂設置成簸箕形,水平飛行時產生負壓,前端設置成斜面形,另設一可調角度斜面板,以合頁連接于前面板.以支撐桿調節角度,車底后段設置斜面翼,此幾項設置皆起到機翼的作用,配合水平尾翼和豎翼,可以不要機翼實現直置升直降水平快速飛行;采用下折式機翼時,也可不要上述車頂簸箕形,前端外加斜面板,車底尾端斜面板三種設置;同時采用所有設置更好.本專利技術可根據不同需要可制成小型私家飛機,大型運輸機,大型客機,軍用飛機,尤其適于艦載機,將推出航空母艦推出軍事舞臺,一艘航母可建造幾艘載機艦,航母變革將成為必然.本專利技術成本低,駕駛安全,不受場地限制,不需機場,必將取代現有飛機.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原理示意圖.圖2是下折翼與機身的契形連接放大示意圖.圖3是下折翼的桿式收展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參照圖1,圖2,圖3,本專利技術是一種飛機,具有可下折的機翼3,機翼3與機身I以合頁8等方式連接,接觸部位設置成契形,契形凹端15,凸端16,機翼3上設置限流薄板4,機頂設計成有折邊5的簸箕型,水平飛行時產生負壓,機身前面板設置成斜面形,另設可調角度的斜面板9,以合頁連接與前面板,以支撐桿調節角度,10是透視窗,11是簸箕形折邊,12是有彈簧13的小車輪,可設置成驅動輪駕車一樣,方便停放,6是左右可分別調角度的水平翼和可旋轉的豎翼,7是斜面板,5,9,7,6配合前斜面可以不要機翼3水平快速飛行,由機翼3也可以不要5,9,7 ;14是機窗,2是可180度旋轉的筒式螺旋槳,也可使用普通螺旋槳,以實現直升直降,水平快速飛行,空中停泊及后退,17是控制機翼收展的支撐桿.本專利技術成本低,駕駛安全,不需機場,具有很好的開發潛力.權利要求1.一種飛機,其特征是其氣動外形和螺旋槳的朝向都可以改變,飛行姿態,飛行方式更加機動靈活,不受場地限制,可垂直起降,也可快速水平飛行,具有廣泛的適應性,本專利技術的機翼設計成可下折型,以合頁或其它方式連接,機翼與機身連接部位設計成契形,水平飛行速度越快機翼與機身聯結越牢固,機翼上設置限流薄板,可提高升力10%左右,由此設置可起到加強筋作用,機翼可作成薄板型的,機翼前沿折邊,節約材料,也可不要此設置,采用普通機翼,機翼以短桿控制收展,短,桿同時具有支撐的作用,可降低對機翼的要求;螺旋槳采用筒式螺旋槳,普通螺旋槳也可,置于機身兩側的重心所在部位,螺旋槳可180度旋轉,以實現直升直降,快速水平飛行,空中停泊及后退;機翼及螺旋槳根據不同需要可以設置多組于不同適當位置;機頂尾部設置左右分別可調角度的水平翼,和可旋轉的豎翼,以調整飛行狀態,水平翼和豎翼也可置于前端或分別置于前后端;機底設置有彈簧機輪,便于停放,也可設置成可驅動輪,可以象車一樣駕駛,也可設置成浮箱式起落架外加小車輪,機頂設置成簸箕形,水平飛行時產生負壓,前端設置成斜面形,另設一可調角度斜面板,以合頁連接于前面板,以支撐桿調節角度,車底后段設置斜面翼,此幾項設置皆起到機翼的作用,配合水平尾翼和豎翼,可以不要機翼實現直置升直降水平快速飛行;采用下折式機翼時,也可不要上述車頂簸箕形,前端外加斜面板,車底尾端斜面板三種設置;同時采用所有設置更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飛機,其特征是機身與機翼的契形聯結適合于專利一種新型飛機ZL 200720000872. 3的連接。全文摘要一種飛機,其氣動外形和螺旋槳的朝向都可以改變,飛行姿態,飛行方式更加機動靈活,可垂直起降,本專利技術的機翼設計成可下折型,以合頁或其它方式連接,機翼與機身連接部位設計成契形,水平飛行速度越快機翼與機身聯結越牢固,機翼上設置限流薄板,機翼以短桿控制收展,短桿同時具有支撐的作用,可降低對機翼的要求;螺旋槳采用筒式螺旋槳,置于機身兩側的重心所在部位,螺旋槳可180度旋轉,以實現直升直降,快速水平飛行,機頂尾部設置左右分別可調角度的水平翼,和可旋轉的豎翼,以調整飛行狀態,機底設置有彈簧機輪,便于停放,機頂設置成簸箕形,水平飛行時產生負壓,前端設置成斜面形,另設一可調角度斜面板,以合頁連接于前面板,以支撐桿調節角度,車底后端設置斜面翼,本專利技術成本低,駕駛安全,具有很好的開發潛力。文檔編號B64D27/26GK102991668SQ201110291060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16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16日專利技術者趙文志 申請人:趙文志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飛機,其特征是其氣動外形和螺旋槳的朝向都可以改變,飛行姿態,飛行方式更加機動靈活,不受場地限制,可垂直起降,也可快速水平飛行,具有廣泛的適應性,本專利技術的機翼設計成可下折型,以合頁或其它方式連接,機翼與機身連接部位設計成契形,水平飛行速度越快機翼與機身聯結越牢固,機翼上設置限流薄板,可提高升力10%左右,由此設置可起到加強筋作用,機翼可作成薄板型的,機翼前沿折邊,節約材料,也可不要此設置,采用普通機翼,機翼以短桿控制收展,短,桿同時具有支撐的作用,可降低對機翼的要求;螺旋槳采用筒式螺旋槳,普通螺旋槳也可,置于機身兩側的重心所在部位,螺旋槳可180度旋轉,以實現直升直降,快速水平飛行,空中停泊及后退;機翼及螺旋槳根據不同需要可以設置多組于不同適當位置;機頂尾部設置左右分別可調角度的水平翼,和可旋轉的豎翼,以調整飛行狀態,水平翼和豎翼也可置于前端或分別置于前后端;機底設置有彈簧機輪,便于停放,也可設置成可驅動輪,可以象車一樣駕駛,也可設置成浮箱式起落架外加小車輪,機頂設置成簸箕形,水平飛行時產生負壓,前端設置成斜面形,另設一可調角度斜面板,以合頁連接于前面板,以支撐桿調節角度,車底后段設置斜面翼,此幾項設置皆起到機翼的作用,配合水平尾翼和豎翼,可以不要機翼實現直置升直降水平快速飛行;采用下折式機翼時,也可不要上述車頂簸箕形,前端外加斜面板,車底尾端斜面板三種設置;同時采用所有設置更好,...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文志,
申請(專利權)人:趙文志,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