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水輔助注塑成型工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將注塑機料筒加熱到300-315℃;模具溫度加熱到80-100℃;水溫加熱到60-80℃;步驟二、原材料注射滿型腔的60-80%;步驟三、開始注水,水壓力為10-20Mpa,保持此壓力5-10s;步驟四、壓縮空氣將產品中的水吹出,壓力為0.6-0.8Mpa,保持此壓力10-15s;步驟五、開模,取出產品,加工完成。本發明專利技術提高了加工效率和產品的質量,節省材料,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可以很好的加工直徑較大的中空制品。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車用管路的成型工藝,尤其涉及一種通過水輔助注塑成型的工藝方法。屬于汽車零部件
技術介紹
目前,汽車上的管子有兩種加工方法,一種是擠出成型,另一種是注塑成型。擠出的方式主要是使用模頭或者模塊制造出直管,再通過成型設備將直管加工至要求的形狀,然后在管子上裝配一些零部件形成管路系統。有時需設計成三通的管路,那必須在管子之間裝配一個三通接頭(或三通閥),才能實現。若要將管路系統固定在車身或者車內其他零部件商就需要在管子的指定位置上裝配管夾等固定件來固定管路。而注塑的工藝則是直接通過注塑模具將管子一次成型,一步到位,做成一體式的(包括三通結構以及固定的支架)。與擠出方式相比,注塑成型不但節省了時間,而且省去了幾道工序,同時也降低了很大成本,一般采用氣體輔助注塑成型,氣體輔助注塑成型(GAIM)是一種將惰性氣體注入制件特定的熔融區域以形成空心制品的技術。該技術始于20世紀80年代,具有可減小翹曲變形、凹痕,提高表面質量,減輕制品質量,縮短成型周期,可成型壁厚差較大的制品等優點。目前GA頂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汽車、家電、家具、日常用品等的制造領域。但是GAM技術不能生產大直徑制品的缺點,限制了它的應用。另外對于直徑相對較大的介質導管的生產,GAIM工藝仍存在相對較大的制品壁厚,又由于氣體從內部傳遞熱量,導致冷卻時間增加,因而熔體發泡的危險增加,為了避免發泡,氣體的保壓時間或者氣體的壓力釋放時間被延長,當然,這樣也增加了循環時間。當制件的直徑超過40 mm時,在氣道形成后,還會存在熔體沿著模壁向下流動的危險。因此,GAIM難以應用于直徑較大的中空制品的成型。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提高了加工效率和產品的質量,節省材料,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可以很好的加工直徑較大的中空制品O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生產準備 將注塑機料筒加熱到300-315°C ;模具溫度加熱到80-100°C ;水溫加熱到60_80°C ; 步驟二、注入材料 將上述注塑機料筒內的原材料由模具的一端注入,注射滿模具的型腔; 步驟三、型腔注水 向上述注有原材料的模具另一端注入溫度為60-80°C的溫水,溫水壓力為10-20Mpa,保持此壓力5-10s ; 步驟四、氣壓排水 向上述注有原材料和溫水的模具型腔內通入壓縮空氣,在壓縮空氣的作用下將水排出,壓縮空氣的壓力為O. 6-0. 8Mpa,保持此壓力10_15s ; 步驟五、開模 將上述模具打開,取出產品,加工完成。水輔助注塑成型技術的加工原理 水和氣體之間主要的差異是氣體具有可壓縮性,而水不能。正是由于相對于氣體,水的粘度和不可壓縮性使得水能夠在中空成型中起作用。在注射期間,以水不會蒸發的方式注射時,水的前沿象一個移動柱塞那樣作用在制件的熔融芯上,從水的前沿到熔體的過渡段,固化了一層很薄的塑料膜,它象一個高粘度的型芯,進一步推動聚合物熔體,從而將制件掏空。水壓推動它前進的同時,水還對熔體進行冷卻。最后利用重力或者壓縮空氣將水從制件中排出,流進一個儲罐,水可以再循環使用。水輔助注塑成型能極大地縮短制品的成型周期,可用于生產輕質、堅固的中空制品,并具有良好的外觀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 1、水輔助注塑成型是將一定溫度的高壓水注入模腔內熔體的芯部,因此水可直接從制品壁厚的芯部對制品進行冷卻,而且這種冷卻是隨著制品形狀由內到外均勻作用的,冷卻充分,效果好,因此可大大縮短制品的成型周期; 2、水輔助成型中注入模腔的熔體,是在高達近10-20Mpa的水壓力作用下緊貼模腔壁流動與冷卻固化的,制品的整個成型收縮與冷卻定型過程始終受到來自制品芯部的水壓力的作用,制品壁厚密度高,冷卻均勻,收縮一致,表面平整無縮痕,沒有翹曲與扭曲變形,夕卜觀質量好; 3、由于水輔助成型所用的水溫度遠低于熔體溫度,因此注入模腔的水與高溫熔體接觸的界面會因熔體溫度迅速降低而立即形成一層光滑的高粘度固化膜,固化膜內側的水在壓力作用下向外均勻施壓,使尚未凝固的制品壁厚受壓而減薄,但水不會穿透固化膜進入壁厚,同時水流前鋒面的熔體在水壓力作用下向前推移使更多的熔體向前流動,從而獲得壁厚較薄且內表面光滑的制品; 4、水輔助成型可成型比氣體輔助成型所能達到的壁厚更薄的制品,因而節省材料,減輕制品重量,降低成本,實驗表明水輔助注射成型可節省材料30% 40%。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生產準備 將注塑機料筒加熱到300-315°C ;模具溫度加熱到80-100°C ;水溫加熱到60_80°C ; 步驟二、注入材料 將上述注塑機料筒內的原材料由模具的一端注入,注射滿模具的型腔; 步驟三、型腔注水 向上述注有原材料的模具另一端注入溫度為60-80°C的溫水,注入定量的溫水(按照產品的大小來定),溫水壓力為10-20Mpa,保持此壓力5-10s ; 步驟四、氣壓排水 向上述注有原材料和溫水的模具型腔內通入壓縮空氣,在壓縮空氣的作用下將水排出,壓縮空氣的壓力為O. 6-0. 8Mpa,保持此壓力10_15s ; 步驟五、開模 將上述模具打開,取出產品,加工完成。權利要求1.一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生產準備將注塑機料筒加熱到300-315°C ;模具溫度加熱到80-100°C ;水溫加熱到60_80°C ; 步驟二、注入材料將上述注塑機料筒內的原材料由模具的一端注入,注射滿模具的型腔;步驟三、型腔注水向上述注有原材料的模具另一端注入溫度為60-80°C的溫水,溫水壓力為10-20Mpa, 保持此壓力5-10s ;步驟四、氣壓排水向上述注有原材料和溫水的模具型腔內通入壓縮空氣,壓縮空氣的壓力為 O. 6-0. 8Mpa,保持此壓力 10_15s ;步驟五、開模將上述模具打開,取出產品,加工完成。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將注塑機料筒加熱到300-315℃;模具溫度加熱到80-100℃;水溫加熱到60-80℃;步驟二、原材料注射滿型腔的60-80%;步驟三、開始注水,水壓力為10-20Mpa,保持此壓力5-10s;步驟四、壓縮空氣將產品中的水吹出,壓力為0.6-0.8Mpa,保持此壓力10-15s;步驟五、開模,取出產品,加工完成。本專利技術提高了加工效率和產品的質量,節省材料,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可以很好的加工直徑較大的中空制品。文檔編號B29C45/57GK102990881SQ201210531800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2日專利技術者袁志偉 申請人:江陰標榜汽車部件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水輔助注塑成型工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生產準備將注塑機料筒加熱到300?315℃;模具溫度加熱到80?100℃;水溫加熱到60?80℃;步驟二、注入材料將上述注塑機料筒內的原材料由模具的一端注入,注射滿模具的型腔;步驟三、型腔注水向上述注有原材料的模具另一端注入溫度為60?80℃的溫水,溫水壓力為10?20Mpa,保持此壓力5?10s;步驟四、氣壓排水向上述注有原材料和溫水的模具型腔內通入壓縮空氣,壓縮空氣的壓力為0.6?0.8Mpa,保持此壓力10?15s;步驟五、開模將上述模具打開,取出產品,加工完成。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袁志偉,
申請(專利權)人:江陰標榜汽車部件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