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輪胎專用天然橡膠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備料;復合;混煉;冷卻;稱重;包裝。本發明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是:采用本工藝生產的輪胎專用膠,在產品各項性能指標及質量的穩定性上較國產標準膠有了較大的改善,同時在產品生產規模上也有很大提高,這得益于原材料采購的多樣性及不受地域限制;從而解決了國產標準膠在性能指標和產品的穩定性方面不能滿足輪胎生產要求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橡膠生產加工工藝,尤其涉及一種輪胎專用天然橡膠加工工藝。
技術介紹
我國目前天然橡膠主要是以標準全乳膠(SCR WF)生產為主,其余是少量的標準10號膠(SCR 10)和20號膠(SCR 20),而且我國目前的標準膠生產上,往往只滿足于對通常的“六項指標”的質量控制,而對其他的物理機械性能指標方面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尤其是硫化速度、拉伸性能、耐疲勞性能、生熱性能等,同時,在產品的一致性也較差,無法滿足輪胎工業的發展需求。從國內標準膠的現行工藝來看,國產標準膠主要存在的問題目前國內用來生產全乳膠的鮮膠乳基本上都是通過加入大量氨水來保存,但鮮膠乳加入氨水后,會增加膠乳的吸氧速度,加速橡膠的氧化,同時也加工后會使銨鹽殘留于橡膠中,從而對橡膠的物理機械性能產生負面影響;鮮膠乳加酸凝固凝固前,往往需要在膠乳中加入大量水來稀釋膠乳,以便降低膠乳的凝固濃度,接著膠塊的壓縐脫水、錘磨造粒過程中,又用大量的水沖洗,這一過程會使天然橡膠中的非膠物質大量流失;而這些非膠物質中包含有天然防老劑、天然硫化促進劑;這些非膠物質的流失會降低橡膠的硫化速度,對天然橡膠的硫化特性產生不良影響,從而影響硫化膠的物理機械性能;甚至有些膠廠在加工過程中,為了追求降低成本或其他目的,使用了一些嚴重損害天然橡膠性能的化學藥品,如硫酸、氯化鉀、氯化亞錫亞硫酸氫鈉等等;因此,國產標準全乳膠主要存在幾個質量問題1.拉伸強度偏低。2.定伸應力,耐疲勞性能和生熱性能差。3.硫化特性不好,主要表現為硫化速度慢,不適應輪胎生產高速硫化的工藝要求。4.生膠門尼粘度偏高,輪胎企業使用前需要經過塑煉及使用增塑齊U,不利于降低生產成本。5. —致性較差,受限于收膠模式的影響,膠乳沒有得到大規模統一混合凝固;因此,生膠質量不穩定; 而對于國產雜標膠方面也存在很多問題,由于雜膠裸露堆放時間較長,受到陽光的暴曬和外界金屬離子的污染,氧化分解較嚴重,因此在加工過程中,塑性初值,塑性保持率及門尼粘度等偏低,同時加工前已經部分氧化,所以對溫度較為敏感,烤膠過程如果溫度過高,塑性初值、塑性保持率、門尼等指標會降低,如果采取低溫烤膠,則會出現夾生現象;同時受限于收膠模式、產量低的影響,加工過程不能采取摻合工藝,導致雜標膠(即SCRlO/SCR20)的一致性很差,滿足不了輪胎企業的工藝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是為了解決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種輪胎專用天然橡膠加工工藝。本專利技術的上述目的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輪胎專用天然橡膠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備料原材料各級別煙片膠、縐片膠、國產10號/20號標準膠進入倉庫后,進行分類、分級、檢測,合格原料進入備料區,根據檢測的結果計算出所要生產的產品配方重量百分比,并根據配方把原材料切割成膠塊; 復合將切割好的膠塊運輸進入干攪擠出機進行混合,經過干攪機動刀、定刀和膠料的磨合,使各種膠料均勻的混合在一起; 混煉通過干攪擠出機的定刀、動刀與膠料的摩擦產生熱量,使之內部溫度在短時間內升高并控制在120°C左右,各種膠料在高溫攪動下熔融、混合、分散,從而得到一致性較高并且兼容各種生膠特性的膠料; 冷卻膠料從干攪擠出機出來后進入冷卻段,采用強制性通風冷卻,使從干攪擠出機里擠出的膠料迅速冷卻至常溫; 稱重膠料冷卻后,進行稱量打包,打包規格可以是每包凈重40KG,包型規格為600mmX 400mmX 200mm,打包后復稱,再經金屬探測儀檢測是否達標; 包裝達標后,用厚度為30 μ m 50 μ m,維卡耐熱度小于95°C的聚乙烯薄膜做內袋,聚丙烯編織袋做外袋雙層包裝,包裝好后運至成品區堆放。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是采用本工藝生產的輪胎專用膠,在產品各項性能指標及質量的穩定性上較國產標準膠有了較大的改善,同時在產品生產規模上也有很大提高,這得益于原材料采購的多樣性及不受地域限制;從而解決了國產標準膠在性能指標和產品的穩定性方面不能滿足輪胎生產要求的問題。附圖說明 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工藝流程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詳述 如圖1所示,一種輪胎專用天然橡膠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備料原材料各級別煙片膠、縐片膠、國產10號/20號標準膠進入倉庫后,進行分類、分級、檢測,合格原料進入備料區,根據檢測的結果計算出所要生產的產品配方重量百分比,并根據配方把原材料切割成膠塊; 復合將切割好的膠塊運輸進入干攪擠出機進行混合,經過干攪機動刀、定刀和膠料的磨合,使各種膠料均勻的混合在一起; 混煉通過干攪擠出機的定刀、動刀與膠料的摩擦產生熱量,使之內部溫度在短時間內升高并控制在120°c左右,各種膠料在高溫攪動下熔融、混合、分散,從而得到一致性較高并且兼容各種生膠特性的膠料; 冷卻膠料從干攪擠出機出來后進入冷卻段,采用強制性通風冷卻,使從干攪擠出機里擠出的膠料迅速冷卻至常溫; 稱重膠料冷卻后,進行稱量打包,打包規格可以是每包凈重40KG,包型規格為600mmX 400mmX 200mm,打包后復稱,再經金屬探測儀檢測是否達標;包裝達標后,用厚度為30 μ m 50 μ m,維卡耐熱度小于95 °C的聚乙烯薄膜做內袋,聚丙烯編織袋做外袋雙層包裝,包裝好后運至成品區堆放。本專利技術與現有國產標準膠的生產工藝及使用原材料有一些技術上的區別,在此進一步逐一分析 1、本專利技術工藝生產的輪胎專用膠與國產標準膠在選用原材料上有較大的區別,一般國產標膠使用的原材料是鮮膠乳或膠園凝膠、膠線等濕料作為原材;而輪胎專用膠使用的原材料確實各種類各級別的生膠(干料),如各級別煙片膠、各級別縐片膠、國產10號/20號標準I父等等; 2、所使用的加工設備也不同,目前國產標準膠的生產設備一般是壓薄機、破碎機、縐片機、撕粒機等;而本專利技術工藝生產的輪胎專用膠使用的設備是一臺干攪擠出機,其工作原理是把各種生膠喂料進干攪擠出機,通過干攪擠出機的定刀、動刀與膠料的摩擦產生熱量,使之內部溫度在短時間內升高到120°C左右,各種膠料在高溫攪動下熔融、混合、分散,從而得到一致性較高并且兼容各種生膠特性的產品; 3、本專利技術工藝生產輪胎專用膠,由于原料使用的是各種類、各級別生膠,同國產標準膠生產使用的濕料相比較,具有以下優點使用各種生膠作為原材料,可以在生產前通過各項質量性能檢測,數據可靠,可用來指導生產,同時可以預測生產的輪胎專用膠的各項質量性能指標,因此,此工藝生產輪胎專用膠具有產品質量的可預見性及可控制性,從而可以通過質量調控來滿足輪胎企業的生產工藝要求;而相比較生產標準膠使用的濕料來說,由于缺乏原料數據的作為生產依據,因此,產品質量的可預見性及可控制性較低。4、本專利技術工藝生產輪胎專用膠,由于可以采用的原材料種類多、數量大;可以大批量的通過質量調控來統一生產加工,因此,可以避免國產標準膠生產時遇到的受限于收膠模式、產量低而導致的一致性差的問題; 5、由于本專利技術工藝生產的輪胎專用膠是使用干攪擠出機生產,內部溫度可高達120°C左右,各種膠料在高溫攪動下熔融、混合、分散,因此可以很好地解決了國產雜標膠夾生的問題;同時通過質量調控塑性初值、塑性保持率、門尼粘度等偏低也得到很好的解決,從而達到輪胎企業的質量要求; 6.由于生產時,干攪擠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輪胎專用天然橡膠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備料:原材料各級別煙片膠、縐片膠、國產10號/20號標準膠進入倉庫后,進行分類、分級、檢測,合格原料進入備料區,根據檢測的結果計算出所要生產的產品配方重量百分比,并根據配方把原材料切割成膠塊;復合:將切割好的膠塊運輸進入干攪擠出機進行混合,經過干攪機動刀、定刀和膠料的磨合,使各種膠料均勻的混合在一起;混煉:通過干攪擠出機的定刀、動刀與膠料的摩擦產生熱量,使之內部溫度在短時間內升高并控制在120℃左右,各種膠料在高溫攪動下熔融、混合、分散,從而得到一致性較高并且兼容各種生膠特性的膠料;冷卻:膠料從干攪擠出機出來后進入冷卻段,采用強制性通風冷卻,使從干攪擠出機里擠出的膠料迅速冷卻至常溫;稱重:膠料冷卻后,進行稱量打包,打包規格可以是每包凈重40KG,包型規格為600mm×400mm×200mm,打包后復稱,再經金屬探測儀檢測是否達標;包裝:達標后,用厚度為30μm~50μm,維卡耐熱度小于95℃的聚乙烯薄膜做內袋,聚丙烯編織袋做外袋雙層包裝,包裝好后運至成品區堆放。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文勇,
申請(專利權)人:云南西雙版納維盛橡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