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固液分離機械,尤其涉及一種濾袋振蕩下卸料離心機,屬于離心分離技術領域。其包括機座,機座一側安裝有電機,上端安裝有機殼,機殼的頂部還設置有機蓋;所述機座上安裝有軸承座,主軸設置于軸承座內部,主軸內部設置有一上下活動的導向桿,導向桿上端連接升降套,下端設置有一個彈性元件,所述升降套與活動法蘭剛性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克服了原有刮刀卸料方式存在的加工難度大,使用故障率高、可靠性差等缺點,整個工作過程通過程序全自動操作,不需要人工干預,其結構簡單、互換性好、裝拆方便、運行可靠性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固液分離機械,尤其涉及一種濾袋振蕩下卸料離心機,屬于離心 分離
技術介紹
目前普遍使用的自動離心機卸料基本上是采用刮刀卸料的方式,是將轉鼓在低速 狀態下,刮刀慢慢靠近轉鼓壁,逐步將轉鼓內離心分離后的固體料層刮削下來,由于是刮刀 和轉鼓壁存在相對運動,不可能無限制地接近轉鼓壁,考慮到安全,一般情況下會存在5_ 左右的殘余料層無法自動剝離,只能依靠人工清除,不僅降低了每批物料的回收效率,而且 增加了每批物料的分離時間,增加了更換物料批次時的工作量;現在有廠家生產的能清除 殘余料層的自動離心機,其內部結構復雜,加工難度大,使用故障率高、可靠性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靠性高的濾袋振蕩下 卸料離心機。按照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濾袋振蕩下卸料離心機,包括機座,機座上端安裝有 機殼,機殼的頂部還設置有機蓋;所述機座上安裝有軸承座,主軸設置于軸承座內部;機座 一側安裝有電機,所述電機與主動帶輪相連,從動帶輪與主動帶輪之間通過傳送帶連接,所 述主動帶輪、從動帶輪和傳送帶均設置于機座上;所述從動帶輪與主軸相連接;所述機座 下端設置有機腳,機座上還設置有出水管;主軸內部設置有一上下活動的導向桿,導向桿上端連接升降套,下端設置有一個彈性 元件,所述升降套與活動法蘭剛性連接;所述主軸的上方設置轉鼓,轉鼓內設置有一個活動 濾袋,機殼位于轉鼓的外側;所述機蓋上設置振蕩部件,導向桿正上方設置有可與導向桿頂端升降套接觸的軸,軸 與振蕩部件相連接,所述振蕩部件安裝于機蓋上,軸下端還設置有一個緩沖墊,機蓋一側內 部還設置有刮刀;所述機蓋上還設置加料管,加料管與轉鼓內的活動濾袋相連通。所述導向桿上部與主軸之間還設置有一個滑動套。所述出水管與轉鼓之間通過轉鼓和活動濾袋上設置的過濾孔連通。所述振蕩部件為氣缸,其控制方式為氣動、液壓、電動或手動。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優點本專利技術克服了原有刮刀卸料方式存在的加工難度大,使用 故障率高、可靠性差等缺點,整個工作過程通過程序全自動操作,不需要人工干預,其結構 簡單、互換性好、裝拆方便、運行可靠性高。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C截面結構放大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機座,2、主軸,3、軸承座,4、轉鼓,5、活動濾袋,6、活動法蘭,7、 從帶帶輪,8、升降套,9、導向桿,10、彈性兀件,11、振蕩部件,12、加料管,13、刮刀,14、機蓋, 15、傳動帶,16、主動輪,17、電機,18、機腳,19、出水管,20、機殼,21、滑動套,22、軸,23、緩沖墊。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2所示,濾袋振蕩下卸料離心機,包括機座1,機座I上端安裝有機殼20,機 殼20的頂部還設置有機蓋14 ;所述機座I上安裝有軸承座3,主軸2設置于軸承座3內部; 機座I 一側安裝有電機17,所述電機17與主動帶輪16相連,從動帶輪7與主動帶輪16之 間通過傳送帶15連接,所述主動帶輪16、從動帶輪7和傳送帶15均設置于機座I上;所述 從動帶輪7與主軸2相連接;所述機座I下端設置有機腳18,機座I上還設置有出水管19 ;主軸2內部設置有一上下活動的導向桿9,導向桿9上端連接升降套8,下端設置有一 個彈性元件10,所述升降套8與活動法蘭6剛性連接;所述主軸2的上方設置轉鼓4,轉鼓 4內設置有一個活動濾袋5,機殼20位于轉鼓4的外側;所述機蓋14上設置振蕩部件11,導向桿9正上方設置有可與導向桿9頂端升降套8接 觸的軸22,軸22與振蕩部件11相連接,所述振蕩部件11安裝于機蓋14上,軸22下端還設 置有一個緩沖墊23,機蓋14 一側內部還設置有刮刀13 ;所述機蓋14上還設置加料管12, 加料管12與轉鼓4內的活動濾袋5相連。所述導向桿9上部與主軸2之間還設置有一個滑動套21。所述出水管19與轉鼓4之間通過轉鼓4和活動濾袋5上設置的過濾孔連通。所述振蕩部件11為氣缸,其控制方式為氣動、液壓或電動。本專利技術濾袋振蕩下卸料離心機工作時,由電機17驅動主動帶輪16、傳動帶15、從 動帶輪7驅動主軸2并帶動轉鼓4旋轉,達到裝料轉速時,從加料管12向轉鼓4內部注入 物料,達到一定量時,轉速提高到最高轉速,物料中的液體穿過轉鼓4壁上的活動濾袋5和 轉鼓4上的過濾孔并從出水管19排出,固相被截留在活動濾袋5內部。降低轉鼓4的轉速達到卸料轉速,啟動刮刀13刮削下大部分濾餅層,刮刀13復 位,振蕩部件11動作,軸22快速伸出頂住升降套8帶動活動法蘭6及活動濾袋5的下口一 并快速向下運動;復位時,軸22收縮,活動法蘭6及活動濾袋5的下口在彈性元件10的作 用下向上運動,從而引起活動濾袋5振動,如此可多次往復循環,將濾餅徹底抖落,達到清 除濾餅的目的,整個工作過程通過程序全自動操作,不需要人工干預。顯然,本專利技術的上述實施例中所述振蕩部件可為氣缸或油缸等其它類似的方式替 代,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所作的舉例,但不用來限制本專利技術的范圍,所有等同的技術 方案也屬于本專利技術的范疇,本專利技術的專利保護范圍應由各項權利要求限定。權利要求1.濾袋振蕩下卸料離心機,包括機座(I),機座(I)上端安裝有機殼(20),機殼(20)的頂部還設置有機蓋(14);所述機座(I)上安裝有軸承座(3),主軸(2)設置于軸承座(3)內部;機座(I) 一側安裝有電機(17),所述電機(17)與主動帶輪(16)相連,從動帶輪(7)與主動帶輪(16)之間通過傳送帶(15)連接,所述主動帶輪(16)、從動帶輪(7)和傳送帶(15) 均設置于機座(I)上;所述從動帶輪(7)與主軸(2)相連接;所述機座(I)下端設置有機腳 (18),機座(I)上還設置有出水管(19);其特征是主軸(2)內部設置有一上下活動的導向桿(9),導向桿(9)上端連接升降套(8),下端設置有一個彈性元件(10),所述升降套(8)與活動法蘭(6)剛性連接;所述主軸 (2)的上方設置轉鼓(4),轉鼓(4)內設置有一個活動濾袋(5),機殼(20)位于轉鼓(4)的外側;所述機蓋(14)上設置振蕩部件(11),導向桿(9)正上方設置有可與導向桿(9)頂端升降套(8)接觸的軸(22),軸(22)與振蕩部件(11)相連接,所述振蕩部件(11)安裝于機蓋 (14)上,軸(22)下端還設置有一個緩沖墊(23),機蓋(14) 一側內部還設置有刮刀(13);所述機蓋(14)上還設置加料管(12),加料管(12)與轉鼓(4)內的活動濾袋(5)相連通。2.如權利要求1所述濾袋振蕩下卸料離心機,其特征是所述導向桿(9)上部與主軸(2)之間還設置有一個滑動套(21)。3.如權利要求1所述濾袋振蕩下卸料離心機,其特征是所述出水管(19)與轉鼓(4) 之間通過轉鼓(4)和活動濾袋(5)上設置的過濾孔連通。4.如權利要求1所述濾袋振蕩下卸料離心機,其特征是所述振蕩部件(11)為氣缸或油缸,其控制方式為氣動、液壓、電動或手動。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固液分離機械,尤其涉及一種濾袋振蕩下卸料離心機,屬于離心分離
其包括機座,機座一側安裝有電機,上端安裝有機殼,機殼的頂部還設置有機蓋;所述機座上安裝有軸承座,主軸設置于軸承座內部,主軸內部設置有一上下活動的導向桿,導向桿上端連接升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濾袋振蕩下卸料離心機,包括機座(1),機座(1)上端安裝有機殼(20),機殼(20)的頂部還設置有機蓋(14);所述機座(1)上安裝有軸承座(3),主軸(2)設置于軸承座(3)內部;機座(1)一側安裝有電機(17),所述電機(17)與主動帶輪(16)相連,從動帶輪(7)與主動帶輪(16)之間通過傳送帶(15)連接,所述主動帶輪(16)、從動帶輪(7)和傳送帶(15)均設置于機座(1)上;所述從動帶輪(7)與主軸(2)相連接;所述機座(1)下端設置有機腳(18),機座(1)上還設置有出水管(19);其特征是:主軸(2)內部設置有一上下活動的導向桿(9),導向桿(9)上端連接升降套(8),下端設置有一個彈性元件(10),所述升降套(8)與活動法蘭(6)剛性連接;所述主軸(2)的上方設置轉鼓(4),轉鼓(4)內設置有一個活動濾袋(5),機殼(20)位于轉鼓(4)的外側;所述機蓋(14)上設置振蕩部件(11),導向桿(9)正上方設置有可與導向桿(9)頂端升降套(8)接觸的軸(22),軸(22)與振蕩部件(11)相連接,所述振蕩部件(11)安裝于機蓋(14)上,軸(22)下端還設置有一個緩沖墊(23),機蓋(14)一側內部還設置有刮刀(13);所述機蓋(14)上還設置加料管(12),加料管(12)與轉鼓(4)內的活動濾袋(5)相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顧根生,許關紅,高銳,陳洪,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賽德力制藥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