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關于一種圓形凸粒陶瓷襯板,其主要是在一橡膠本體上嵌設有多個圓形耐磨陶瓷單元塊,所述圓形耐磨陶瓷單元塊上表面具有多個圓形凸粒,以此利用該圓形耐磨陶瓷單元塊作為皮帶接觸的部件,提供所承載的壓力均勻分布,降低圓形耐磨陶瓷單元塊因受壓而碎裂的情形,并能利用圓形耐磨陶瓷單元塊周邊無尖銳的端角,不致使皮帶表面受損。(*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輸送帶,特別涉及該輸送帶中設于皮帶傳動輪表面的圓形凸粒陶瓷襯板。
技術介紹
目前應用于礦石、砂石等物料運送的皮帶式輸送機中,為使其皮帶傳動輪在帶動皮帶運轉的過程中,能夠增強皮帶傳動輪帶動皮帶的能力,均會在傳動輪表面裝設有可拆換式的襯板,利用襯板作為皮帶磨擦接觸的物件,另一方面,在襯板磨耗后,通過襯板的可拆構造,不須拆下皮帶傳動輪的狀態下,能夠直接自皮帶傳動輪上針對已磨耗的襯板加以拆換,而能降低皮帶傳動輪的維修費用。為增加襯板的耐磨性能以及減少皮帶打滑現象,如圖7及圖8所示,現有襯板大多采用耐磨橡膠40A、40B為主體,并在其上嵌設多個表面具有凸粒的陶瓷塊41A、41B的復合構造,并以該多個陶瓷塊41A、41B作皮帶的磨擦接觸物件,提高襯板與皮帶間的磨擦力以及襯板的耐磨能力。但現有襯板中在耐磨橡膠40A、40B所嵌設的陶瓷塊41A、41B呈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或正方形等四邊形塊體,當襯板應用于皮帶傳動輪上,因襯板上的四邊形陶瓷塊41A、41B質地硬而脆,且四邊形陶瓷塊41A、41B強度分布不均,故在皮帶傳動輪帶動皮帶運轉時,與皮帶直接接觸而承受應力的四邊形陶瓷塊41A、41B易因受力不均而碎裂。再者,四邊形陶瓷塊41A、41B雖嵌入于襯板的耐磨橡膠40A、40B,但耐磨橡膠40A、40B對于四邊形陶瓷塊41A、41B無法提供完整的包覆性,在皮帶高張力的互壓作用下,四邊形陶瓷塊41A、41B周邊角隅部分易脫離耐磨橡膠40A、40B而凸出,或因四邊形陶瓷塊41A、41B破裂,而致四邊形陶瓷塊41A、41B周邊四個端角部分易刮傷皮帶。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圓形凸粒陶瓷襯板,希以此技術解決現有襯板中嵌入橡膠本體的四邊形陶瓷塊體易裂,且橡膠本體對四邊形陶瓷塊體的包覆不完整,以及輸送帶運轉中,皮帶高張力的作用于皮帶傳動輪時,四邊形陶瓷塊體的端角易刮傷皮帶等問題。為達成所述目的,本技術所提出的圓形凸粒陶瓷襯板包含有一橡膠本體;以及多個圓形耐磨陶瓷單元塊,所述耐磨陶瓷單元塊各包含有一圓形塊體以及多個圓形凸粒,所述多個圓形凸粒間隔排列地成形于該圓形塊體上表面,所述多個圓形耐磨陶瓷單元塊分布嵌入所述橡膠本體上,且圓形凸粒凸出于所述橡膠本體頂面。以此該圓形凸粒陶瓷襯板主要利用橡膠本體中嵌設有多個具有圓形凸粒的圓形耐磨陶瓷單元塊的組合構造,使其通過圓形耐磨陶瓷單元塊作為皮帶接觸的部件,能提供使承載的壓力均勻分布,降低圓形耐磨陶瓷單元塊因受壓而碎裂的情形,即便是圓形耐磨陶瓷單元塊破裂,因圓形耐磨陶瓷單元塊周邊無尖銳的端角,而不致使皮帶表面受損。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圓形凸粒陶瓷襯板的第一優選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圖2是圖I所示圓形凸粒陶瓷襯板第一優選實施例的俯視平面示意圖。圖3是圖I所示圓形凸粒陶瓷襯板第一優選實施例的側視平面示意圖。圖4是圖I所示圓形凸粒陶瓷襯板第一優選實施例裝設于皮帶輪上局部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圓形凸粒陶瓷襯板的第二優選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圖6是圖5所示圓形凸粒陶瓷襯板的第二優選實施例裝設于皮帶輪上局部示意圖。圖7是現有第一種可拆換式陶瓷襯板的俯視平面示意圖。圖8是現有第二種可拆換式陶瓷襯板的俯視平面示意圖。附圖標號說明1A、1B圓形凸粒陶瓷襯板10基板11固定邊20A、20B橡膠本體21長條凸部22銜接部23溝槽24長條凸緣25連接邊部30耐磨陶瓷單元塊31圓形塊體32圓形凸粒2皮帶傳動輪3固定條40A、40B耐磨橡膠41A、41B陶瓷塊具體實施方式以下配合附圖及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技術為達成預定技術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如圖I至圖3所示,揭示本技術圓形凸粒陶瓷襯板的第一優選實施例,由圖式中可以見及該圓形凸粒陶瓷襯板IA包含有一基板10、一橡膠本體20A以及多個圓形耐磨陶瓷單元塊30,其中所述的基板10可為不銹鋼等金屬材質制成的矩形板體,所述基板10界定有一成形區與位于成形區兩側直側邊的固定邊11。所述橡膠本體20A是耐磨性橡膠材質所成形且設于所述基板10的成形區表面,基板10兩側直側邊的固定邊11凸出該橡膠本體20A兩側邊,所述橡膠本體20A包含有多個平行于基板10直側邊方向延伸的長條凸部21,以及成形于兩相鄰長條凸部21之間的銜接部22,銜接部22的厚度小于長條凸部21的厚度,兩相鄰長條凸部21之間相對于銜接部22上方形成一溝槽23。所述橡膠本體20A中,可在銜接部22的上表面形成有一條(含)以上的長條凸緣24,長條凸緣24沿平行于長條凸部21方向延伸,用以使銜接部產生補強功用,在本優選實施例中,所述橡膠本體20在銜接部22上表面形成有兩條呈間隔排列的長條凸緣24,所述長條凸緣24頂部低于橡膠本體20A的長條凸部21頂面。所述多個圓形耐磨陶瓷單元塊30分布嵌入所述橡膠本體20A的每一長條凸部21中,每一耐磨陶瓷單元塊30各包含有一圓形塊體31以及多個圓形凸粒32,所述圓形凸粒32間隔排列地成形于圓形塊體31上表面,在本優選實施例中,圓形凸粒32呈矩陣式排列,其中更以多個圓形凸粒32呈行列數量相等的方式排列,如以4個圓形凸粒呈2行2列方式排列,或以9個圓形凸粒32以3行3列方式排列等,所述多個圓形耐磨陶瓷單元塊30是沿橡膠本體20A的直側邊方向呈直線方式分布,且以其圓形塊體31嵌入橡膠本體20A的長條凸部21中,使圓形塊體31上表面與橡膠本體20A的長條凸部21上表面平齊,圓形凸粒32凸出于橡膠本體20A的長條凸部21上表面,其中以矩陣方式排列的圓形凸粒32的行排列方向平行于橡膠本體20A的直側邊方向為較佳。本技術圓形凸粒陶瓷襯板IA第一優選實施例應用于輸送帶的皮帶傳動輪前,如圖3所示,所述圓形凸粒陶瓷襯板IA可通過橡膠本體20A在兩相鄰長條凸部21之間的溝槽23底面的較小厚度的銜接部,而能在加工機具搭配模具作用下,易于彎曲而自基板10短側邊方向觀之呈弧形,使基板10底面能與輸送帶的圓柱狀皮帶傳動輪外周面的弧度相應。如圖4所示,將多個圓形凸粒陶瓷襯板IA分別沿平行于皮帶傳動輪的軸向插入于皮帶傳動輪2外周面預設的每兩固定條3之間,所述圓形凸粒陶瓷襯板IA的基板10的弧形底面平貼于皮帶傳動輪2外周面,所述圓形凸粒陶瓷襯板IA以其橡膠本體20A所嵌入的多個圓形耐磨陶瓷單元塊30表面的多個耐磨陶瓷圓形凸粒32與皮帶磨擦接觸,用以帶動皮帶運轉。當欲自皮帶傳動輪2上拆換該圓形凸粒陶瓷襯板IA時,將磨損的圓形凸粒陶瓷襯板IA沿皮帶傳動輪的軸向自兩固定條3間抽出,再將新的圓形凸粒陶瓷襯板IA裝上皮帶傳動輪2上的兩固定條3之間,使圓形凸粒陶瓷襯板IA拆換具有簡便的功效。如圖5所示,揭示本技術圓形凸粒陶瓷襯板的第二優選實施例,由圖式中可見該圓形凸粒陶瓷襯板IB包含有一橡膠本體20B以及多個圓形耐磨陶瓷單元塊30,其中所述橡膠本體20B是由耐磨性橡膠材質所成形的矩形體,所述橡膠本體20包含有兩連接邊部25、多個間隔排列于該兩連接邊部25之間的矩形長條凸部21,以及成形于每兩相鄰長條凸部21之間的銜接部22,所述連接邊部25與銜接部22的厚度小于長條凸部21的厚度,每兩相鄰長條凸部21之間相對于銜接部22上方形成有一溝槽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圓形凸粒陶瓷襯板,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橡膠本體;以及多個圓形耐磨陶瓷單元塊,所述耐磨陶瓷單元塊各包含有一圓形塊體以及多個圓形凸粒,所述多個圓形凸粒間隔排列地成形于該圓形塊體上表面,所述多個圓形耐磨陶瓷單元塊分布嵌入所述橡膠本體上,且圓形凸粒凸出于所述橡膠本體頂面。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東勝,
申請(專利權)人:駿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