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航空集裝箱的接駁車。一種航空集裝箱的接駁車,包括由車頭、驅動機構和底盤組成的車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設置在底盤頂部位于所述車頭尾部的一側,所述底盤上沿車本體前進方向間隔設置有傳動輥和滑板,所述驅動機構能控制所述傳動輥的開關,所述底盤的前端兩側和后端兩側均設置有用于與升降平臺接駁的接駁槽口,所述底盤的前端和后端均設置有緩沖墊,所述底盤上前后各有一塊滑板上設置限位卡子。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操作方便,結構簡單,能解決飛機在裝卸貨物時發生擁擠狀態,提高工作效率。(*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航空集裝箱的接駁車
本技術涉及航空設備領域,特別是一種航空集裝箱的接駁車。
技術介紹
航空集裝箱是根據飛機貨艙的形狀設計的,以保證貨艙有限空間的最大裝載率。 所以空運集裝箱有部分是截角或圓角設計。而飛機的形狀又是由其空氣動力學特性決定的。所以,航空集裝箱不可能采用同一個標準。在航空運輸系統中,把航空集裝箱列為集裝器中的一個品種,利用飛機載運的集裝箱,其規格和型號甚多。目前,在給飛機裝卸集裝箱時都需要用到牽引車、吊機等多種裝卸設備,通過貨物車把集裝箱運到飛機進貨艙旁邊,再通過吊機把集裝箱吊到升降平臺上,這樣的工作狀態導致飛機旁邊出現擁擠狀態,嚴重影響了機場的秩序,給機場埋下了安全隱患,同時也降低了工作效率。綜上所述,特別需要一種航空集裝箱的接駁車,以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種能解決飛機在裝卸貨物時發生擁擠狀態的接駁車,使提高機場的工作效率。本技術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航空集裝箱的接駁車,包括由車頭、驅動機構和底盤組成的車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設置在底盤頂部位于所述車頭尾部的一側,所述底盤上沿車本體前進方向間隔設置有傳動輥和滑板,所述驅動機構能控制所述傳動輥的開關,所述底盤的前端兩側和后端兩側均設置有用于與升降平臺接駁的接駁槽口,所述底盤的前端和后端均設置有緩沖墊,所述底盤上前后各有一塊滑板上設置限位卡子。特別地,在所述設置有限位卡子的滑板上設置有供所述限位卡子上下活動的通孔。特別地,所述限位卡子通過驅動機構控制上下活動。特別地,所述驅動機構的外殼設置有散熱孔。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術方案,本技術操作方便,結構簡單,能解決飛機在裝卸貨物時發生擁擠狀態,提高工作效率。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一種用于裝卸飛機集裝箱的接駁車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一種用于裝卸飛機集裝箱的滑板另外一種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技術。實施例I參見圖I所示,一種航空集裝箱的接駁車包括由車頭I、驅動機構2和底盤3組成的車本體,驅動機構2安裝在底盤3頂部位于車頭I尾部的一側,車本體的另一側車壁上設置有工作臺階38,驅動機構2的外殼體上設置有散熱孔21,保證了驅動機構2的正常工作。車頭I上設置有駕駛室11,在駕駛室11的后面固定有一工作梯12,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工作梯12登上集裝箱頂。底盤3的底部安裝有一對主動車輪37和一對從動車輪37a,底盤3沿著車本體前進方向間隔設置有傳動輥31和滑板32,傳動輥31的開關通過驅動機構2控制,底盤3的前端和后端各有一塊滑板32上設置有通孔35,在每一道通孔35上均安裝有一個限位卡子 36,這樣就可以保證集裝箱放置在該接駁車上時不會松動。底盤3的前端兩側和后端兩側均設置有接駁槽口 33、33a,通過接駁槽口 33、33a實現該接駁車與升降平臺的接駁固定。本技術的工作原理如下參見圖I所示,當飛機40需要將貨物裝載時,駕駛該接駁車去到集裝箱現場,把兩個限位卡子36沿著通孔35下降到滑板32內,通過吊機把集裝箱吊放到該接駁車的底盤3 頂部,等集裝箱調整位置后,通過驅動機構2把兩個限位卡子36上升到滑板上,以固定集裝箱。然后通過該接駁車把集裝箱送到飛機40進貨艙旁邊,等到升降平臺下降到與該接駁車的底盤3高度一樣時,把接駁車前端或后端的兩個接駁槽口 33與升降平臺的接駁扣子對接,此時設置在底盤3的前端和后端的緩沖墊34、34a能保護接駁車和升降平臺,避免兩者磨損。然后通過驅動機構2把兩個限位卡子36滑到滑板32兩端,啟動傳動輥31,傳動輥31的滾動使集裝箱向升降平臺移動,等集裝箱整體被送上升降平臺后,就可以通過升降平臺把集裝箱送到飛機40的貨物艙內;整個操作工作方便快捷,同時保證了機場環境的流暢和工作效率,很好地解決了飛機40在裝載貨物時出現的擁擠情況。當飛機40需要卸載貨物時,其操作原理與工作過程與上述操作方法相似,等到升降平臺下降到與該接駁車的底盤3高度一樣時,把接駁車前端或后端的兩個接駁槽口 33與升降平臺的接駁扣子對接,然后通過驅動機構2把兩個限位卡子36滑到滑板32兩端,升降平臺將集裝箱送到底盤3頂部后,通過驅動機構2把兩個限位卡子36滑到滑板32中部,以固定集裝箱,最后將集裝箱送往貨物艙卸貨。參見圖2所示,本技術的另外一個實施例中,把滑板32上設置的通孔35轉換成限位卡子36相對應的滑槽35a,驅動機構2可以控制限位卡子36通過該滑槽35a左右滑動,其它結構均與實施例I相似或一樣。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技術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術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技術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技術的原理,在不脫離本技術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技術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技術范圍內。本技術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權利要求1.一種航空集裝箱的接駁車,包括由車頭、驅動機構和底盤組成的車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設置在底盤頂部位于所述車頭尾部的一側,所述底盤上沿車本體前進方向間隔設置有傳動輥和滑板,所述驅動機構能控制所述傳動輥的開關,所述底盤的前端兩側和后端兩側均設置有用于與升降平臺接駁的接駁槽口,所述底盤的前端和后端均設置有緩沖墊,所述底盤上前后各有一塊滑板上設置限位卡子。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航空集裝箱的接駁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設置有限位卡子的滑板上設置有供所述限位卡子上下活動的通孔。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航空集裝箱的接駁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子通過驅動機構控制上下活動。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航空集裝箱的接駁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的外殼設置有散熱孔。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航空集裝箱的接駁車。一種航空集裝箱的接駁車,包括由車頭、驅動機構和底盤組成的車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設置在底盤頂部位于所述車頭尾部的一側,所述底盤上沿車本體前進方向間隔設置有傳動輥和滑板,所述驅動機構能控制所述傳動輥的開關,所述底盤的前端兩側和后端兩側均設置有用于與升降平臺接駁的接駁槽口,所述底盤的前端和后端均設置有緩沖墊,所述底盤上前后各有一塊滑板上設置限位卡子。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術方案,本技術操作方便,結構簡單,能解決飛機在裝卸貨物時發生擁擠狀態,提高工作效率。文檔編號B64F1/32GK202807107SQ20122047742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7日專利技術者張青軍, 周梁偉 申請人:上海航福機場設備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航空集裝箱的接駁車,包括由車頭、驅動機構和底盤組成的車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設置在底盤頂部位于所述車頭尾部的一側,所述底盤上沿車本體前進方向間隔設置有傳動輥和滑板,所述驅動機構能控制所述傳動輥的開關,所述底盤的前端兩側和后端兩側均設置有用于與升降平臺接駁的接駁槽口,所述底盤的前端和后端均設置有緩沖墊,所述底盤上前后各有一塊滑板上設置限位卡子。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青軍,周梁偉,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航福機場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