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裝置創造主要由旋轉夾緊機構和可產生擺動運動的預荷機構組成,其中預荷機構主要由預荷夾緊部件和預荷施力部件組成,預荷夾緊部件夾緊棒料預斷料的一側,使預荷施力部件所產生的載荷通過預荷夾緊部件間接地作用于棒料上,使已切制出切槽的棒料在旋轉的同時進行擺動運動,棒料在旋轉和彎曲所產生的復合載荷的作用下沿切口處產生應力斷裂,斷口規則平整,降低了材料及工具的消耗,并提高了下料的效率。(*該技術在2006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創造屬于機加工領域中的斷料加工范圍。本專利技術創造的現有技術是前蘇聯專利SU795762,如附圖說明圖1所示,切槽刀先在棒料上切制出一環形切槽,預荷部分直接與棒料相接觸,施加載荷于預斷棒料的一側,使棒料沿缺口處斷裂,該技術的不足之處在于預荷滾輪與棒料之間存在較高速的相對轉動,產生較大的摩擦力,對棒料表面和預荷滾輪均受到嚴重的磨損,需經常更換,并且預荷點到切槽位置的距離受預斷棒料一側的棒料長度的限制,在斷裂較短的棒料時,必須加大預荷力,以剪切載荷為主,產生較大的熱量和噪音,斷口質量也不好。本專利技術創造的目的是通過采用旋轉彎曲的復合預荷方式,對于金屬棒料進行高效、精密的下料,并降低工具、棒料的消耗,降低噪音。本專利技術創造是一種旋轉彎曲式應力斷料機,它包括一個床身,一個主軸箱,一個可在床身上水平移動的預荷箱,一個切槽機構,本專利技術的特征在于它主要由安裝在主軸箱中的旋轉夾緊部件、安裝于預荷箱中的預荷機構組成,預荷機構由預荷夾緊部件和預荷施力部件組成,棒料的左端由旋轉夾緊部件夾緊并旋轉,使棒料預斷料的一側相對于其切口相當于一懸臂梁,棒料的右端由預荷夾緊部件夾緊,切槽機構使切槽刀作徑向進給運動,在棒料上切制出一V型環形切口,預荷施力部件在預荷夾緊部件上離切口一定距離的位置處與預荷夾緊部件相接觸,在棒料上切制完切口后,預荷施力部件垂直或基本垂直于棒料的軸線作直線運動,使棒料在旋轉的同時又作擺動運動,最后沿切口位置處斷裂;由上所述的旋轉彎曲式應力斷料機,切槽機構安裝在一燕尾槽上,切槽機構中有一油缸驅動切槽刀作徑向進給運動,其中主軸箱中的空心主軸與預荷箱的空心主軸同軸,本專利技術創造的特征在于其預荷機構主要由預荷夾緊部件和預荷施力部件組成,其中預荷夾緊部件主要由預荷筒、空心主軸、推力筒、定心夾頭、旋轉油缸組成,空心主軸裝在預荷筒中幾個軸承上,推力筒裝在空心主軸內并與空心主軸同軸,空心主軸與推力筒之間用鍵聯接,位于推力筒左側的端蓋上裝有一定心夾頭,定心夾頭與空心主軸同軸,其中推力筒左端端部的內表面為一圓錐孔面,定心夾頭的外表面為一圓錐面,推力筒與定心夾頭的圓錐面形成一個摩擦運動副,棒料可從推力筒的孔中穿過;預荷施力部件主要由活塞缸、活塞、活塞桿、聯接塊組成,活塞缸安裝在預荷箱的箱體上并可隨預荷箱在床身上水平移動,活塞桿的上端與活塞相聯,其下端與聯接塊相鉸接,聯接塊與預荷筒相聯接或相接觸。由上所述的旋轉彎曲式應力斷料機,其主軸箱中有一個主要由皮帶輪,齒輪等組成的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在空心主軸內與空心主軸同軸裝有一個推力筒,推力筒的左端與一旋轉油缸相聯,空心主軸與推力筒之間為鍵聯接,位于推力筒右端一側的端蓋上裝有一定心夾頭,該定心夾頭與空心主軸同軸,其中推力筒右端端部的內表面為一圓錐孔面,定心夾頭的外表面為一圓錐面,推力筒與定心夾頭的錐面形成一個摩擦運動副。本專利技術創造主要由旋轉夾緊機構和可產生擺動運動的預荷機構組成,其中預荷機構主要由預荷夾緊部件和預荷施力部件組成,預荷夾緊部件夾緊棒料預斷料的一側,使預荷施力部件所產生的載荷通過預荷夾緊部件間接地作用于棒料上,使已切制出切槽的棒料在旋轉的同時進行擺動運動,棒料在旋轉和彎曲所產生的復合載荷的作用下沿切口處產生應力斷裂,斷口規則平整,降低了材料及工具的消耗,并提高了下料的效率。圖1為本專利技術創造的現有技術的關鍵機構的工作簡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創造的關鍵機構的工作簡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創造的一個實施例的整機裝配簡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創造的一個實施例的主軸箱及切槽機構的裝配圖。圖5為上述本專利技術創造的實施例的預荷機構的裝配圖。如圖2、圖3所示,棒料3由送料機構(圖中未示出)送入主軸箱6中的推力筒5-3中,使棒料3在推力筒5-3中移動至預定斷料的位置時,旋轉油缸10動作,將推力筒5-3向右推動,使推力筒5-3的右端的圓錐孔形的內表面作用于定心夾頭5-1的圓錐形外表面,使定心夾頭5-1夾緊棒料3;在主軸箱6中的傳動機構包括皮帶輪6-7,隨皮帶輪6-7轉動的轉軸6-8,齒輪6-10與齒輪6-12裝在同一套軸上,同軸安裝在轉軸6-8上,在主軸箱6的底部裝一操縱軸6-9,在操縱軸6-9上裝有一撥叉6-11,撥叉6-11的上端插在齒輪6-10與6-12之間,空心主軸5-2安裝在主軸箱6的上部,齒輪6-5與6-6裝在同一套軸上,同軸安裝在空心主軸5-2上,撥叉6-11可使齒輪6-10與齒輪6-6嚙合,或使齒輪6-12與齒輪6-5嚙合,使空心主軸5-2得到不同的轉速。本專利技術創造的旋轉夾緊機構主要由定心夾頭5-1、推力筒5-3、旋轉油缸10和空心主軸5-2組成,推力筒5-3的左端與旋轉油缸10相聯接,推力筒5-3與空心主軸5-2同軸裝在空心主軸5-2內,與空心主軸5-2為鍵聯接,空心主軸5-2裝在主軸箱6上的軸承6-4上。切槽機構4主要由切槽刀4-1、刀架4-2、調節螺母4-3、油缸4-4、活塞4-5、活塞桿4-6、支架4-7、燕尾槽4-8組成,活塞桿4-6的上端與活塞4-5相聯,下端與調節螺母4-3相聯,活塞缸4-4裝在支架4-7上,支架4-7裝在燕尾槽4-8上,燕尾槽4-8裝在主軸箱6的箱體6-1上,切槽刀4-1可隨活塞桿4-6作徑向進給運動。下面用形象的傳動路線來敘述動態的過程棒料3→由送料機構送入推力筒5-3中→到達預定斷料位置→旋轉油缸10→推動推力筒5-3向右移動→推動定心夾頭5-1夾緊棒料3;皮帶輪6-7(轉動)→轉軸6-8→齒輪6-10或6-12(由撥叉6-11撥動決定)→齒輪6-6或6-5→空心主軸5-2→推力筒5-3→棒料3(轉動);油缸4-4中的活塞桿4-6向下移動→刀架4-2→切槽刀4-1(向下進給)→在棒料3上切制出V型環形切槽。如圖2和5所示,本專利技術創造的預荷機構是由預荷夾緊部件1和預荷施力部件2組成,其中預荷夾緊部件1包括預荷筒1-6、空心主軸1-9與預荷筒1-6同軸,裝在預荷筒1-6上的軸承1-5、1-7、1-8上,推力筒1-10與空心主軸1-9同軸,裝在空心主軸1-9內并與空心主軸1-9用一個鍵1-2聯接,推力筒1-10的右端與旋轉油缸8相聯,推力筒1-10的左端端部的內表面為一圓錐孔面,定心夾頭1-11與推力筒1-10同軸并裝在端蓋1-12上,定心夾頭1-11的外表面為一圓錐面;預荷施力部件2包括活塞缸2-3、活塞2-2、活塞桿2-1、聯接塊2-4,活塞缸2-3安裝在預荷箱9的箱體上部,活塞桿2-1的上端與活塞2-2相聯,其下端與聯接塊2-4相鉸接,聯接塊2-4與預荷筒1-6相聯接或相接觸;1-13為一端蓋。切槽機構4在棒料3上切制好環形切槽后,旋轉油缸8動作,將推力筒1-10向左推動,推力筒1-10作用于定心夾頭1-11使定心夾頭1-11將棒料3夾緊,棒料3繼續隨旋轉夾緊機構5旋轉,因定心夾頭1-11將棒料3夾緊,所以棒料3帶動定心夾頭1-11和推力筒1-10旋轉,推力筒1-10通過鍵1-2又帶動空心主軸1-9旋轉,在棒料3旋轉的同時,活塞缸2-3中的活塞2-2開始動作,帶動活塞桿2-1來回作直線運動,活塞桿2-1又帶動聯接在其下端的聯接塊2-4也作直線運動,聯接塊2-4推動預荷筒1-6作擺動運動,預荷筒1-6又帶動空心主軸1-9、推力筒1-10、棒料3在旋轉的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本專利技術創造是一種旋轉彎曲式應力斷料機,它包括一個床身7,一個主軸箱6,一個可在床身上水平移動的預荷箱9,一個切槽機構4,本專利技術創造的特征在于它主要由安裝在主軸箱6中的旋轉夾緊部件5、安裝于預荷箱9中的預荷機構組成,預荷機構由預荷夾緊部件1和預荷施力部件2組成,棒料3的左端由旋轉夾緊部件5夾緊并旋轉,使棒料3預斷料的一側相對于其切口相當于一懸臂梁,棒料3的右端由預荷夾緊部件1夾緊,切槽機構4使切槽刀作徑向進給運動,在棒料3上切制出一V型環形切口,預荷施力部件2在預荷夾緊部件1上離切口一定距離的位置處與預荷夾緊部件1相接觸,在棒料3上切制完切口后,預荷施力部件2垂直或基本垂直于棒料3的軸線作直線運動,使棒料3在旋轉的同時又作擺動運動,最后沿切口位置處斷裂;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芮執元,龔俊,黃建龍,劉克仁,魏慶同,郎福元,
申請(專利權)人:甘肅工業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62[中國|甘肅]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