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五工位電機轉子平衡機,包括:機架和機械手,所述機械手設置于機架上,所述機架上設置有送料裝置,所述機架和機械手之間設置有初測平衡裝置、復測平衡裝置、第一切削滑臺和第二切削滑臺,所述機械手包括機械臂和多個夾持裝置,所述多個夾持裝置分別位于初測平衡裝置、復測平衡裝置、第一切削滑臺和第二切削滑臺的上方。通過上述方式,本發明專利技術五工位電機轉子平衡機,能夠提高加工效率,并且自動化工程高,穩定性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機械加工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五工位電機轉子平衡機。
技術介紹
電機是重要的生產和生活用品。其中的電機轉子在制造過程中,由于受材料、制造工藝及裝配的影響,存在著初始不平衡量。帶有過大不平衡量的電機轉子在高速旋轉工作時會產生振動、帶來噪音、縮短產品壽命、甚至帶來危險,因此必須對電機轉子進行動平衡校正處理。目前國內的電機轉子平衡工藝都還處于勞動密集性產業范疇,多疏的轉子生產企業還是采用檢測,手工去重復檢測,再去重復的平衡方法,該方法高度依賴于公認的操作經驗,勞動強度高,生產效率低,平衡精度差,無法滿足市場日益提高的產品品質要求。隨著全自動繞線機,插片機等自動設備的普及,平衡工藝的落后就已經成為打造精品轉子過程的瓶頸所在。另一方面,由于平衡工作人員培養的周期較長,而成熟公認由于其一定技術含量,具有較大的流動性,這樣也制約了企業的發展。因此,需要提出一種自動化程度高,加工效率高,穩定性好的電機轉子平衡機。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五工位電機轉子平衡機,能夠提高加工效率,并且自動化工程高,穩定性好。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五工位電機轉子平衡機,包括機架和機械手,所述機械手設置于機架上,所述機架上設置有送料裝置,所述機架和機械手之間設置有初測平衡裝置、復測平衡裝置、第一切削滑臺和第二切削滑臺,所述機械手包括機械臂和設置于機械臂下方的多個夾持裝置,所述多個夾持裝置分別位于初測平衡裝置、復測平衡裝置、第一切削滑臺和第二切削滑臺的上方。在本專利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機架上還設置有控制柜和觸摸屏,觸摸屏與控制柜相連接,所述控制柜分別與送料裝置、初測平衡裝置、復測平衡裝置、第一切削滑臺和第二切削滑臺控制連接。在本專利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切削滑臺和第二切削滑臺上設置有切削裝置。在本專利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送料裝置包括傳送鏈輪和電機,所述電機驅動傳送鏈輪,所述送料裝置下方設置有上料裝置。在本專利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機械手上連接有旋轉裝置,所述旋轉裝置上連接有升降裝置。在本專利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夾持裝置數量為5個,所述5個夾持裝置繞機械臂中心均勻分布,所述夾持裝置包括兩個夾持臂,所述夾持臂呈L型。在本專利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機架底部設置有多個調節螺母。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五工位電機轉子平衡機,能夠提高加工效率,并且自動化工程高,穩定性好。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五工位電機轉子平衡機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不意圖;圖2是圖I所示五工位電機轉子平衡機的主視圖;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機架,2、機械手,3、送料裝置,4、初測平衡裝置,5、復測平衡裝置,6、第一切削滑臺,7、第二切削滑臺,8、機械臂,9、夾持裝置,10、觸摸屏,11、傳送鏈輪,12、電機,13、旋轉裝置,14、升降裝置,15、夾持臂,16、調節螺母。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請參閱圖I和圖2,一種五工位電機轉子平衡機,包括機架I和機械手2,所述機械手2設置于機架I上,所述機架I上設置有送料裝置3,所述機架I和機械手2之間設置有初測平衡裝置4、復測平衡裝置5、第一切削滑臺6和第二切削滑臺7,所述機械手2包括機械臂8和設置于機械臂8下方的多個夾持裝置9,所述多個夾持裝置9分別位于初測平衡裝置4、復測平衡裝置5、第一切削滑臺6和第二切削滑臺7的上方。另外,所述機架I上還設置有控制柜和觸摸屏10,觸摸屏10與控制柜相連接,所述控制柜分別與送料裝置3、初測平衡裝置4、復測平衡裝置5、第一切削滑臺6和第二切削滑臺7控制連接,通過操作觸摸屏10來驅動控制柜對送料裝置3、初測平衡裝置4、復測平衡裝置5、第一切削滑臺6和第二切削滑臺7進行控制。另外,所述第一切削滑臺6和第二切削滑臺7上設置有切削裝置,切削裝置對電機轉子進行切削。另外,所述送料裝置3包括傳送鏈輪11和電機12,所述電機12驅動傳送鏈11輪, 所述送料裝置3下方設置有上料裝置,上料裝置將傳送鏈輪11上的電機轉子托起,供機械手夾取。另外,所述機械手I上連接有旋轉裝置13,所述旋轉裝置13上連接有升降裝置 14。另外,所述夾持裝置9數量為5個,所述5個夾持裝置9繞機械臂中心均勻分布, 所述夾持裝置9包括兩個夾持臂15,所述夾持臂15呈L型。另外,所述機架I底部設置有多個調節螺母16,通過調節螺母調整機體的高度,使復測平衡裝置5和初測平衡裝置4的高度一致。本專利技術五工位電機轉子平衡機具體工作原理如下將多個電機轉子放置于送料裝置3上,升降裝置14帶動機械手2下降,上料裝置上升將電機轉子托起至夾持裝置9所在水平面,然后夾持裝置9夾取電機轉子,旋轉裝置12帶動機械手2旋轉,夾持裝置9移動至初測平衡裝置4上方,然后升降裝置12帶動機械手I下降到適當位置,松開夾持裝置9,對電機轉子進行初測,該夾持裝置9回到初始位置,初測完成之后在初測平衡裝置4上方的夾持裝置9再次重復上述過程夾持電機轉子,將其移動至第一切削滑臺6進行切削,切削完成后,由位于第一切削滑臺6上的夾持裝置9夾持電機轉子至第二切削滑臺7進行切削,然后位于第二切削滑臺7上的夾持裝置9在夾持電機轉子至復測平衡裝置5進行復測,復測完成之后,將電機轉子夾取送回送料裝置3上,由送料裝置3將加工完成的電機轉子送出。區別于現有技術,本專利技術五工位電機轉子平衡機,能夠提高加工效率,并且自動化工程高,穩定性好。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專利技術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專利技術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專利技術的專利保護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五工位電機轉子平衡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和機械手,所述機械手設置于機架上,所述機架上設置有送料裝置,所述機架和機械手之間設置有初測平衡裝置、復測平衡裝置、第一切削滑臺和第二切削滑臺,所述機械手包括機械臂和設置于機械臂下方的多個夾持裝置,所述多個夾持裝置分別位于初測平衡裝置、復測平衡裝置、第一切削滑臺和第二切削滑臺的上方。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五工位電機轉子平衡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上還設置有控制柜和觸摸屏,觸摸屏與控制柜相連接,所述控制柜分別與送料裝置、初測平衡裝置、復測平衡裝置、第一切削滑臺和第二切削滑臺控制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五工位電機轉子平衡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削滑臺和第二切削滑臺上設置有切削裝置。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五工位電機轉子平衡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裝置包括傳送鏈輪和電機,所述電機驅動傳送鏈輪,所述送料裝置下方設置有上料裝置。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五工位電機轉子平衡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械手上連接有旋轉裝置,所述旋轉裝置上連接有升降裝置,所述升降裝置設置在機架上。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五工位電機轉子平衡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裝置數量為5個,所述5個夾持裝置繞機械臂中心均勻分布,所述夾持裝置包括兩個夾持臂,所述夾持臂呈L型。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五工位電機轉子平衡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底部設置有多個調節螺母。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五工位電機轉子平衡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和機械手,所述機械手設置于機架上,所述機架上設置有送料裝置,所述機架和機械手之間設置有初測平衡裝置、復測平衡裝置、第一切削滑臺和第二切削滑臺,所述機械手包括機械臂和設置于機械臂下方的多個夾持裝置,所述多個夾持裝置分別位于初測平衡裝置、復測平衡裝置、第一切削滑臺和第二切削滑臺的上方。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管勻,黃雪峰,張開彥,
申請(專利權)人:常州鼎唐電機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