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精細化學品生產線自動控制技術領域的一種層狀結晶二硅酸鈉生產線自動控制系統。該生產線的自控系統采用DCS分級控制系統,結合網絡技術建立的包括管理系統、操作系統、控制系統和分布于煤氣制造和集輸工段、泡花堿溶解工段、噴霧干燥工段、高溫結晶工段和粉碎包裝工段的監控儀表。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對整個生產線的各個工藝階段全過程進行監控,實現生產控制和調優的自動化,并及時把測試所得信息反饋到生產線上,大大提高自動化程度,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產率,實現產品生產的環?;a業化、規模化。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精細化學品生產線自動控制
,具體是一種層狀結晶二硅酸鈉生產線自動控制系統。技術背景層狀結晶二硅酸鈉是一種無磷助洗劑,屬新材料
中的精細化學品類功能精細化學品。層狀結晶二硅酸鈉在生產工藝上采用溶解噴霧、高溫結晶兩步法工藝,并使內燃法實現余熱利用。圍繞該工藝本申請人專利技術了其完整的生產線,主要由煤氣制造和集輸工段、泡花堿溶解工段、噴霧干燥工段、高溫結晶工段和粉碎包裝工段組成。但是由于在整個生產線的各個工藝階段,需要對中間和最后產品的質量進行監控,實現生產控制和調優, 并及時把測試所得信息反饋到生產線上,這就要求對原材料的性能、生產工藝的進行優化, 以提高自動化程度,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產率,以而滿足產品的市場需求,實現產品生產的環保化、產業化、規模化。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就是為了把已有生產線進行全過程自動化改造提升,而提出的一種層狀結晶二硅酸鈉生產線自動控制系統。本專利技術的總體設計思想是根據工藝裝置的規模及要求,生產流程特點,對生產過程中的重要參數采用集中顯示控制與就地檢測相結合的方案。主控制系統采用DCS集散控制系統,對整個生產工藝過程中近50個模擬量輸入,10個模擬量輸出及近百個開關量輸入、輸出信號實行監控。整個監控包括溫度、壓力、流量、物位、稱重、開關報警等近200個點。對生產過程中的參數采用集中顯示控制與就地檢測相結合的方案。重要的控制參數采用先進的自動調節系統,過程中核心的高溫結晶系統采用PLC控制,以保證結晶爐的質量。層狀結晶二硅酸鈉生產線自動控制系統,生產線由煤氣制造和集輸工段、泡花堿溶解工段、噴霧干燥工段、高溫結晶工段和粉碎包裝工段組成。其中,煤氣制造和集輸工段包括氣動管線17、濕式除塵裝置29、減壓閥21、三通閥25和輸水管線26連接組成的。泡花堿溶解工段包括泡花堿溶解罐34、輸料泵36、輸料機組4、泡花堿料倉39、軟水塔30、減壓閥21、蒸汽鍋爐23、火焰燒嘴37、三通閥25和蒸汽管線40、氣動管線17。噴霧干燥工段包括過濾裝置35、輸料泵36、調膜裝置18、噴霧干燥塔19、磁性檢測儀42、余熱交換器16、物料混合裝置13、減壓閥21和管線。 高溫結晶工段包括減壓閥21、火焰燒嘴37、結晶爐窯I、埋刮板機裝置2、風機3、 輸風管線46、爐內檢測儀11、尾氣管線43和輸料管道47。粉碎包裝工段包括粉碎機組5、分篩裝置6、輸送機組4、稱重料斗10和包裝機組7。該生產線的自控系統采用DCS分級控制系統,結合網絡技術建立的包括管理系統、操作系統、控制系統和分布于各個工段的監控儀表。其中,針對煤氣制造和集輸工段的監控儀表包括在與煤氣GS連接的氣動管線17上連接氣壓閥38、溫度指示儀表TI113、氣動閥28、壓力指示儀表PI113后接入減壓閥21、濕式除塵裝置29,氣壓閥28在能源中斷時閥保持原位,氣動閥38在能源中斷時直通閥關閉,在氣壓閥38上設置壓力控制儀表PY111,壓力指示儀表PI113與壓力指示調節控制儀表PIC113、計算儀表PY101、壓力記錄調節儀表PRC103相連,溫度指示儀表TI113采用藏孔板的方式安裝在氣動管線上,并與溫度指示控制儀表TIC111、溫度計算儀表TY111、溫度記錄調節儀表TRC111相連;在與水源WS連接的三通閥25輸出兩支路,一支路接入泡花堿溶解工段,另一支路的輸水管線26上連接電磁閥E、流量指示控制儀表FI103、電動調節閥27、三通閥25后分兩路分別連接電動調節閥、流量指示調節控制儀表FIC102A和流量指示調節控制儀表FIC102B接入濕式除塵裝置29,流量指示儀表FI103與流量指示調節控制儀表FIC102、流量自控儀表FY101、流量記錄調節儀表FRC101相連,在電動調節閥27上設置流量傳感儀表FT110,在流量指示調節控制儀表FIC102A和流量指示調節控制儀表FIC102B之間并接流量控制器FICA107,濕式除塵裝置4輸出煤氣總管線上設置氣動三通調節閥,一部分煤氣進行結晶爐窯,另部分進入蒸汽鍋爐;針對泡花堿溶解工段的監控儀表包括來自制造和集輸工段的氣動管線17連接氣動三通調節閥31后的一支路連接壓力表、保護氣動閥20、流量累計調節儀表FICQ217至減壓閥21,在減壓閥21至蒸汽鍋爐23的火焰燒嘴37氣動管線上連接溫度指示儀表TI219、壓力自控儀表PY214、氣動閥PC,減壓閥21上設壓力自控儀表PCV212,氣動閥PC上設壓力自控儀表PCV200,溫度指示儀表TI219、壓力自控儀表PY214分別連接溫度指示調節儀表TIC211、壓力指示調節儀表PIC215后并接壓力記錄儀表PRCA216;在火焰燒嘴37上設置火焰檢測儀表BE220,并與火焰調節控制儀表BIC222、火焰報警儀表BAHL223連接后接入儀表連鎖機構PRC219;在蒸汽鍋爐23上設置壓力檢測儀表PE227、指示壓力儀表PI228,并與壓力檢測指示調節儀表PIC228、壓力指示報警儀表PICA231連接后接入儀表PQICA231;在連接蒸汽鍋爐23至泡花堿溶解罐34的蒸汽管線40上連接自力式壓力控制閥22、氣動閥38、壓力指示儀表PI234、溫度指示儀表TI240、安全監控儀表TSE245、壓力三通調節閥41,在自力式壓力控制閥22上設置壓力傳感儀表PT232,在氣動閥38上設置壓力自控儀表PY233,壓力指示儀表PI234、溫度指示儀表TI240分別與壓力記錄調節儀表PRC238、溫度指示調節控制儀表TIC243連接后并接到壓力指示控制報警儀表PICA235;接自水源WS的三通閥25輸出管線上連接電磁閥E并在電磁閥E上設置流量指示儀表FI202、流量自控儀表FY201、流量計算儀表FY216、流量記錄調節儀表FRC216后由三通閥分成兩支路,一支路接流量自控儀表FCV224、電動調節閥24到蒸汽鍋爐,另一支路連接指示調節控制儀表FIC205、電磁閥E、流量傳感儀表FT203到軟水塔30,在指示調節控制儀表FIC205和流量傳感儀表FT203之間連接流量記錄調節功能儀表FRC204,在電磁閥24上設置指示調節控制儀表FIC225,并通過指示調節控制儀表FIC225分別與蒸汽鍋爐23的儀表PQICA231和火焰燒嘴37的儀表連鎖機構PRC219聯動;在軟水塔30上設置液位傳感儀表LT207,并與液位檢測儀表LE209、液位指示報警LIA208連接;在軟水塔30與泡花堿溶解罐34之間的管線上設置電磁閥33;在泡花堿溶解罐34上設置濃度指示儀表DI261、時間程序指示儀表KI262,并與濃度指示調節儀表DIC263、時間程序指示調節儀表KIC264連接后并接濃度指示調節報警儀表DICA260;針對噴霧干燥工段的監控儀表包括在過濾裝置35上設置密度指示儀表DT305, 并與時間程序控制儀表KIC307、濃度指示調節控制儀表DIC307連接;調膜裝置18上設置分析調節儀表AIC312、濃度傳感儀表DT310并連接到濃度指示調節儀表DIC311和濃度控制報警儀表DICA313;噴霧干燥塔19的下部設置溫度自控制儀表TY324B, 并與溫度調節儀表TIC326B、溫度記錄儀表TRC327B相連,在噴霧干燥塔19的中上部設置水分控制器M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層狀結晶二硅酸鈉生產線自動控制系統,生產線由煤氣制造和集輸工段、泡花堿溶解工段、噴霧干燥工段、高溫結晶工段和粉碎包裝工段組成,其中,煤氣制造和集輸工段包括氣動管線【17】、濕式除塵裝置【29】、減壓閥【21】、三通閥【25】和輸水管線【26】連接組成的;泡花堿溶解工段包括泡花堿溶解罐【34】、輸料泵【36】、輸料機組【4】、泡花堿料倉【39】、軟水塔【30】、減壓閥【21】、蒸汽鍋爐【23】、火焰燒嘴【37】、三通閥【25】和蒸汽管線【40】、氣動管線【17】;噴霧干燥工段包括過濾裝置【35】、輸料泵【36】、調膜裝置【18】、噴霧干燥塔【19】、磁性檢測儀【42】、余熱交換器【16】、物料混合裝置【13】、減壓閥【21】和管線;高溫結晶工段包括減壓閥【21】、火焰燒嘴【37】、結晶爐窯【1】、埋刮板機裝置【2】、風機【3】、輸風管線【46】、爐內檢測儀【11】、尾氣管線【43】和輸料管道【47】;粉碎包裝工段包括粉碎機組【5】、分篩裝置【6】、輸送機組【4】、稱重料斗【10】和包裝機組【7】;其特征在于,該生產線的自控系統采用DCS分級控制系統,結合網絡技術建立的包括管理系統、操作系統、控制系統和分布于各個工段的監控儀表;其中,針對煤氣制造和集輸工段的監控儀表包括:在與煤氣【GS】連接的氣動管線【17】上連接氣壓閥【38】、溫度指示儀表【TI113】、氣動閥【28】、壓力指示儀表【PI113】后接入減壓閥【21】、濕式除塵裝置【29】,氣壓閥【28】在能源中斷時閥保持原位,氣動閥【38】在能源中斷時直通閥關閉,在氣壓閥【38】上設置壓力控制儀表【PY111】,壓力指示儀表【PI113】與壓力指示調節控制儀表【PIC113】、計算儀表【PY101】、壓力記錄調節儀表【PRC103】相連,溫度指示儀表【TI113】采用藏孔板的方式安裝在氣動管線上,并與溫度指示控制儀表【TIC111】、溫度計算儀表【TY111】、溫度記錄調節儀表【TRC111】相連;在與水源【WS】連接的三通閥【25】輸出兩支路,一支路接入泡花堿溶解工段,另一支路的輸水管線【26】上連接電磁閥【E】、流量指示控制儀表【FI103】、電動調節閥【27】、三通閥【25】后分兩路分別連接電動調節閥、流量指示調節控制儀表【FIC102A】和流量指示調節控制儀表【FIC102B】接入濕式除塵裝置【29】,流量指示儀表【FI103】與流量指示調節控制儀表【FIC102】、流量自控儀表【FY101】、流量記錄調節儀表【FRC101】相連,在電動調節閥【27】上設置流量傳感儀表【FT110】,在流量指示調節控制儀表【FIC102A】和流量指示調節控制儀表【FIC102B】之間并接流量控制器【FICA107】,濕式除塵裝置【4】輸出煤氣總管線上設置氣動三通調節閥,一部分煤氣進行結晶爐窯,另部分進入蒸汽鍋爐;針對泡花堿溶解工段的監控儀表包括:來自制造和集輸工段的氣動管線【17】連接氣動三通調節閥【31】后的一支路連接壓力表、保護氣動閥【20】、流量累計調節儀表【FICQ217】至減壓閥【21】,在減壓閥【21】至蒸汽鍋爐【23】的火焰燒嘴【37】氣動管線上連接溫度指示儀表【TI219】、壓力自控儀表【PY214】、氣動閥【PC】,減壓閥【21】上設壓力自控儀表【PCV212】,氣動閥【PC】上設壓力自控儀表【PCV200】,溫度指示儀表【TI219】、壓力自控儀表【PY214】分別連接溫度指示調節儀表【TIC211】、壓力指示調節儀表【PIC215】后并接壓力記錄儀表【PRCA216】;在火焰燒嘴【37】上設置火焰檢測儀表【BE220】,并與火焰調節控制儀表【BIC222】、火焰報警儀表【BAHL223】連接后接入儀表連鎖機構【PRC219】;在蒸汽鍋爐【23】上設置壓力檢測儀表【PE227】、指示壓力儀表【PI228】,并與壓力檢測指示調節儀表【PIC228】、壓力指示報警儀表【PICA231】連接后接入儀表【PQICA231】;在連接蒸汽鍋爐【23】至泡花堿溶解罐【34】的蒸汽管線【40】上連接自力式壓力控制閥【22】、氣動閥【38】、壓力指示儀表【PI234】、溫度指示儀表【TI240】、安全監控儀表【TSE245】、壓力三通調節閥【41】,在自力式壓力控制閥【22】上設置壓力傳感儀表【PT232】,在氣動閥【38】上設置壓力自控儀表【PY233】,壓力指示儀表【PI234】、溫度指示儀表【TI240】分別與壓力記錄調節儀表【PRC238】、溫度指示調節控制儀表【TIC243】連...
【技術特征摘要】
1.層狀結晶ニ硅酸鈉生產線自動控制系統,生產線由煤氣制造和集輸エ段、泡花堿溶解エ段、噴霧干燥エ段、高溫結晶エ段和粉碎包裝エ段組成,其中,煤氣制造和集輸エ段包括氣動管線17、濕式除塵裝置29、減壓閥21、三通閥25和輸水管線26連接組成的;泡花堿溶解エ段包括泡花堿溶解罐34、輸料泵36、輸料機組4、泡花堿料倉39、軟水塔30、減壓閥21、蒸汽鍋爐23、火焰燒嘴37、三通閥25和蒸汽管線40、氣動管線17;噴霧干燥エ段包括過濾裝置35、輸料泵36、調膜裝置18、噴霧干燥塔19、磁性檢測儀42、余熱交換器16、物料混合裝置13、減壓閥21和管線;高溫結晶エ段包括減壓閥21、火焰燒嘴37、結晶爐窯I、埋刮板機裝置2、風機3、輸風管線46、爐內檢測儀11、尾氣管線43和輸料管道47;粉碎包裝エ段包括粉碎機組5、分篩裝置6、輸送機組4、稱重料斗10和包裝機組7;其特征在于,該生產線的自控系統采用DCS分級控制系統,結合網絡技術建立的包括管理系統、操作系統、控制系統和分布于各個エ段的監控儀表;其中, 針對煤氣制造和集輸エ段的監控儀表包括在與煤氣GS連接的氣動管線17上連接氣壓閥38、溫度指示儀表TI113、氣動閥28、壓カ指示儀表PI113后接入減壓閥21、濕式除塵裝置29,氣壓閥28在能源中斷時閥保持原位,氣動閥38在能源中斷時直通閥關閉,在氣壓閥38上設置壓力控制儀表PY111,壓カ指示儀表PI113與壓カ指示調節控制儀表PIC113、計算儀表PY101、壓カ記錄調節儀表PRC103相連,溫度指示儀表TI113采用藏孔板的方式安裝在氣動管線上,并與溫度指示控制儀表!1(111、溫度計算儀表1¥111、溫度記錄調節儀表11^111相連;在與水源WS連接的三通閥25輸出兩支路,一支路接入泡花堿溶解エ段,另ー支路的輸水管線26上連接電磁閥E、流量指示控制儀表FI103、電動調節閥27、三通閥25后分兩路分別連接電動調節閥、流量指示調節控制儀表FIC102A和流量指示調節控制儀表FIC102B接入濕式除塵裝置29,流量指示儀表FI103與流量指示調節控制儀表FIC102、流量自控儀表FY101、流量記錄調節儀表FRC101相連,在電動調節閥27上設置流量傳感儀表FT110,在流量指示調節控制儀表FIC102A和流量指示調節控制儀表FIC102B之間并接流量控制器FICA107,濕式除塵裝置4輸出煤氣總管線上設置氣動三通調節閥,一部分煤氣進行結晶爐窯,另部分進入蒸汽鍋爐; 針對泡花堿溶解エ段的監控儀表包括來自制造和集輸エ段的氣動管線17連接氣動三通調節閥31后的一支路連接壓カ表、保護氣動閥20、流量累計調節儀表FICQ217至減壓閥21,在減壓閥21至蒸汽鍋爐23的火焰燒嘴37氣動管線上連接溫度指示儀表TI219、壓カ自控儀表PY214、氣動閥PC,減壓閥21上設壓カ自控儀表PCV212,氣動閥PC上設壓カ自控儀表PCV200,溫度指示儀表TI219、壓カ自控儀表PY214分別連接溫度指示調節儀表TIC211、壓カ指示調節儀表PIC215后并接壓カ記錄儀表PRCA216;在火焰燒嘴37上設置火焰檢測儀表BE220,并與火焰調節控制儀表BIC222、火焰報警儀表BAHL223連接后接入儀表連鎖機構PRC219;在蒸汽鍋爐23上設置壓力檢測儀表PE227、指示壓カ儀表PI228,并與壓カ檢測指示調節儀表PIC228、壓カ指示報警儀表PICA231連接后接入儀表PQICA231;在連接蒸汽鍋爐23至泡花堿溶解罐34的蒸汽管線40上連接自力式壓カ控制閥22、氣動閥38、壓カ指示儀表PI234、溫度指示儀表TI240、安全監控儀表TSE245、壓カ三通調節閥41,在自力式壓カ控制閥22上設置壓力傳感儀表PT232,在氣動閥38上設置壓カ自控儀表PY233,壓カ指示儀表PI234、溫度指示儀表TI240分別與壓力記錄調節儀表PRC238、溫度指示調節控制儀表TIC243連接后并接到壓カ指示控制報警儀表PICA235;接自水源WS的三通閥25輸出管線上連接電磁閥E并在電磁閥E上設置流量指示儀表FI202、流量自控儀表FY201、流量計算儀表FY216、流量記錄調節儀表FRC216后由三通閥分成兩支路,一支路接流量自控儀表FCV224、電動調節閥24到蒸汽鍋爐,另ー支路連接指示調節控制儀表FIC205、電磁閥E、流量傳感儀表FT203到軟水塔30,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琳慶,蓋志明,張茂強,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勝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