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雙回路助力轉向器的切換閥,屬汽車助力轉向器領域。它由切換閥閥體、切換閥閥芯、左堵頭、右堵頭和復位彈簧構成,切換閥閥體上設置有閥芯孔,閥芯孔的兩端分別通過密封墊圈裝有左堵頭和右堵頭,左堵頭和右堵頭之間的閥芯孔內通過復位彈簧裝有切換閥閥芯。本發明專利技術在主油泵正常工作時,切換閥閥芯右移,轉向助力缸借助轉向器轉閥和切換閥向車輛提供轉向助力;在應急轉向時,轉向助力缸則通過切換閥斷開與轉向器轉閥連通的油路,不再提供轉向助力,同時切換閥將轉向助力缸有桿腔和無桿腔連通,使轉向器在轉向時,轉向助力缸的活塞桿也可以隨轉向輪的轉向而移動,從而滿足車輛運行的安全性,進而滿足法定的安全要求。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雙回路助力轉向器的切換閥,屬汽車助力轉向器領域。
技術介紹
為滿足多軸大噸位車輛轉向需要,通常會配置一個轉向器和一個轉向助力缸。當轉向油泵或發動機出現異常時,因失去助力轉向動力源,可能引起轉向操作失控,甚至發生事故。在雙回路助力轉向系統中,主油泵由發動機驅動,應急泵則利用行進中車輪的慣性驅動。在帶轉向助力缸的雙回路轉向系統中,除需要助力轉向器和應急閥外,還需要切換閥。在正常情況下,轉向助力缸借助轉向器轉閥和切換閥向車輛提供轉向助力;當主油泵出現異常或發動機停轉,車輛處于應急轉向狀態時,應急泵僅向轉向器供油,而應急泵與轉向助力缸之間油路需要斷開,同時切換閥將轉向助力缸的兩腔連通,使車輛在轉向時,轉向助力缸的活塞桿可以隨轉向輪的轉向而移動,不會阻礙應急轉向的操作。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當轉向油泵或發動機出現異常時,可有效切斷轉向助力缸與轉向器轉閥間的油路,連通轉向助力缸的有桿腔和無桿腔,保證轉向助力缸在隨轉向輪轉向過程中,無桿腔多余的油可以通過一個回路與轉閥的回油口相通;從而提高車輛運行的安全性,滿足法定安全要求的用于雙回路助力轉向器的切換閥。本專利技術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的 一種用于雙回路助力轉向器的切換閥,它由切換閥閥體、切換閥閥芯、左堵頭、右堵頭和復位彈簧構成,其特征在于切換閥閥體上設置有閥芯孔,閥芯孔的兩端分別通過密封墊圈裝有左堵頭和右堵頭,左堵頭和右堵頭之間的閥芯孔內通過復位彈黃裝有切換閥閥芯,切換閥閥芯上設置有油液通道,閥芯孔上方的切換閥閥體上設置有上腔油口 A和下腔油口B ;閥芯孔下方的切換閥閥體兩端分別設置有控制油通道和回油口,控制油通道和回油口之間的切換閥閥體上設置有上腔油口 C和下腔油口 D,所述的上腔油口 A、下腔油口 B、控制油通道、回油口、上腔油口 C和下腔油口 D分別與閥芯孔連通。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該切換閥的閥芯上設置有液壓油通道,工作過程中,當主油泵的流量在額定范圍內時,閥芯向右移動,此時閥芯孔下方的上腔油口 C和下腔油口 D與閥芯孔上方的上腔油口 A和下腔油口 B分別連通,助力缸與轉向器均由主油泵供油,轉向系統處于正常工作狀態。當主油泵的流量低于設定的流量或流量為零時(發動機停轉),系統中的應急閥將主油泵自動切換應急泵供油,閥芯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向左移動,將閥芯孔下方的上腔油口 C和下腔油口 D與閥芯孔上方的上腔油口 A和下腔油口 B分別封閉,從而使轉向助力缸與應急泵之間的油路被切斷;同時閥芯孔上方的上腔油口 A和下腔油口 B通過閥芯孔連通,使得轉向助力缸上下腔相通。因此當轉向系統處于應急工作狀態時,應急泵的供油不會流向轉向助力缸,同時轉向助力缸的活塞桿也可以隨轉向輪的轉動而移動,不會阻礙應急轉向,從而提高車輛運行的安全性,滿足法定的安全要求。該切換閥的閥體采用通孔,便于加工。閥芯與閥芯孔之間的內泄漏油液通過轉閥回油口回到轉向油灌,同時當閥芯處于左位(應急轉向狀態)時,借助閥芯內部的油液通道, 使轉向助力缸的兩腔油口也直接與轉閥回油口連通,因此簡化了油道設計與加工。附圖說明附圖I為本專利技術正常工作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專利技術應急工作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左堵頭,2、密封墊圈,3、切換閥閥體,4、切換閥閥芯,5、上腔油口 A,6、下腔油口 B,7、復位彈簧,8、右堵頭,9、O形密封圈,10、回油口,11、下腔油口 D,12、油液通道, 13、閥芯孔,14、上腔油口 C,15、控制油通道。具體實施方式該用于雙回路助力轉向器的切換閥由切換閥閥體3、切換閥閥芯4、左堵頭I、右堵頭8和復位彈簧7構成。切換閥閥體3上設置有閥芯孔13,閥芯孔13的兩端分別通過密封塾圈2裝有左堵頭I和右堵頭8,左堵頭I和右堵頭8之間的閥芯孔13內通過復位彈黃7 裝有切換閥閥芯4,切換閥閥芯4上設置有油液通道12,閥芯孔13上方的切換閥閥體3上設置有通助力缸上腔的上腔油口 A5和通助力缸下腔的下腔油口 B6 ;閥芯孔13下方的切換閥閥體3兩端分別設置有控制油通道15和連通轉閥的回油口 10,控制油通道15和回油口 10之間的切換閥閥體3上設置有通轉向器上腔的上腔油口 C14和通轉向器下腔的下腔油口 D11,控制油通道15、回油口 10、上腔油口 C14和下腔油口 Dll上分別設置有O形密封圈9。上腔油口 A5、下腔油口 B6、控制油通道15、回油口 10、上腔油口 C14和下腔油口 Dll分別與閥芯孔13連通。該用于雙回路助力轉向系統的切換閥安裝時,先將切換閥閥芯4裝入切換閥閥體 3的閥芯孔13中,在切換閥閥體3的閥芯孔13左端裝入墊密圈2和左堵頭1,再在閥體3 的閥芯孔13右端裝入復位彈簧7、墊密圈2和右堵頭8。工作時,主油泵啟動后,其所供壓力油通過控制油通道15進入切換閥閥芯4的左端,油液在壓力作用下克服切換閥閥芯4右端復位彈簧7的彈簧力,推動切換閥閥芯4向右移動,當切換閥閥芯4移動到位后(見圖I)通過閥芯孔13,上腔油口 A5和下腔油口 B6分別與上腔油口 C14和下腔油口 Dll連通,從而使轉向助力缸在轉向器轉閥控制下,與轉向器協同助力轉向。當主油泵性能降低或發動機停轉等異常情況出現時,控制油通道15內的壓力油壓力降低或消失,切換閥閥芯4在復位彈簧7的彈簧力作用下向左移動(見圖2)通過閥芯 4,斷開上腔油口 A5和下腔油口 B6與上腔油口 C14和下腔油口 Dll之間的連通,同時通過閥芯孔13,上腔油口 A5和下腔油口 B6之間連通。當轉向器處于應急轉向時,轉向助力缸的油液在助力缸上腔和下腔之間流動,因助力缸兩腔面積不等,其無桿腔多余的油液通過閥芯內部油通道12和連通轉閥的回油口 10回流到轉向油罐,使轉向器的應急轉向不致受轉向助力缸的阻礙,從保證了轉向的安全性,滿足了其法定安全要求。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雙回路助力轉向器的切換閥,它由切換閥閥體(3)、切換閥閥芯(4)、左堵頭(1)、右堵頭(8)和復位彈簧(7)構成,其特征在于:切換閥閥體(3)上設置有閥芯孔(13),閥芯孔(13)的兩端分別通過密封墊圈(2)裝有左堵頭(1)和右堵頭(8),左堵頭(1)和右堵頭(8)之間的閥芯孔(13)內通過復位彈簧(7)裝有切換閥閥芯(4),切換閥閥芯(4)上設置有油液通道(12),閥芯孔(13)上方的切換閥閥體(3)上設置有上腔油口A(5)和下腔油口B(6);閥芯孔(13)下方的切換閥閥體(3)兩端分別設置有控制油通道(15)和回油口(10),控制油通道(15)和回油口(10)之間的切換閥閥體(3)上設置有上腔油口C(14)和下腔油口D(11),所述的上腔油口A(5)、下腔油口B(6)、控制油通道(15)、回油口(10)、上腔油口C(14)和下腔油口D(11)分別與閥芯孔(13)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雙回路助力轉向器的切換閥,它由切換閥閥體(3)、切換閥閥芯(4)、左堵頭(I)、右堵頭(8)和復位彈簧(7)構成,其特征在于切換閥閥體(3)上設置有閥芯孔(13),閥芯孔(13)的兩端分別通過密封墊圈(2)裝有左堵頭(I)和右堵頭(8),左堵頭(I)和右堵頭(8)之間的閥芯孔(13)內通過復位彈簧(7)裝有切換閥閥芯(4),切換閥閥芯(4)上設置有油液通道(12),閥芯孔(13)上方的切換閥閥體(...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傅早清,
申請(專利權)人:沙市久隆汽車動力轉向器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