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養殖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鴿舍自動飼喂裝置。該裝置包括軌道、食槽、食槽架、驅動機構以及控制機構;所述軌道設置于鴿舍內的鴿籠側,所述食槽架可在所述軌道上行駛,所述食槽設置于所述食槽架上,所述食槽架與所述驅動機構連接,所述食槽架在驅動機構的驅動下沿所述軌道運動,所述驅動機構與所述控制機構連接,所述控制機構通過控制驅動機構控制所述食槽架的運動狀態。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控制機構控制驅動機構驅動的食槽架沿軌道的運動,從而控制食槽沿鴿籠的運動狀態,實現了對肉鴿的自動飼喂,為肉鴿的大規模養殖提供了條件。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養殖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鴿舍自動飼喂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肉類的消費要求越來越高,鴿肉由于具有很好的食用價值,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肉鴿養殖業作為一種新興產業,在目前發展中還存在著不少的限制因素和發展瓶頸。由于目前大多采用分散式小戶散養的方式,多為人工養殖,自動化程度低,技術水平不高,制約了發展,扶持大規模的養殖基地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由于養殖面臨環境污染,科學管理等諸多問題,采用信息化手段和智能裝備技術就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
技術實現思路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鴿舍自動飼喂裝置,用于實現肉鴿的自動化飼喂。(二)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鴿舍自動飼喂裝置,包括軌道、食槽、食槽架、驅動機構以及控制機構;所述軌道設置于鴿舍內的鴿籠側,所述食槽架可在所述軌道上行駛,所述食槽設置于所述食槽架上,所述食槽架與所述驅動機構連接,所述食槽架在驅動機構的驅動下沿所述軌道運動,所述驅動機構與所述控制機構連接,所述控制機構通過控制驅動機構控制所述食槽架的運動狀態。優選的,所述食槽架為多層結構,其層數與鴿舍中鴿籠的層數相同。優選的,所述食槽被分為連通的上食槽與下食槽兩層,下食槽延伸至鴿籠;所述上食槽用于儲存飼料,上食槽的飼料可自動添加到所述下食槽直接飼喂肉鴿。優選的,所述上食槽被分割為多個儲料單元,每個儲料單元底部分別設有與所述控制機構連接的閥門。優選的,所述下食槽上方設置有儲液單元,所述儲液單元底部設有與所述控制機構連接的閥門。優選的,所述控制機構包括采集單元以及與其連接的控制單元,所述采集單元實時采集所述食槽架及各個閥門的工作狀態信息并發送到所述控制單元,所述控制單元控制所述驅動機構及各個閥門的工作狀態。優選的,所述采集單元包括設置于所述食槽架上的超聲傳感器以及與各個閥門分別連接的料口傳感器。優選的,所述鴿舍自動飼喂裝置還包括與所述控制機構連接的報警器。(三)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通過控制機構控制驅動機構驅動的食槽架沿軌道的運動,從而控制食槽沿鴿籠的運動狀態,實現了對肉鴿的自動飼喂,為肉鴿的大規模養殖提供了條件。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一種鴿舍自動飼喂裝置的正面示意圖2是本專利技術一種鴿舍自動飼喂裝置的食槽部分的放大圖3是本專利技術一種鴿舍自動飼喂裝置的控制機構的模塊圖。圖中,I :食槽架;2 :食槽;3 :鴿籠;4 :電機;5 :第一鏈輪;6 :鏈條;7 :第二鏈輪; 8 :軌道;9 :超聲傳感器;10 :限位開關;11 :控制機構;201 :擋料板;203 :雜糧閥門;204 :顆粒料閥門;205 :儲液單元。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做進一步描述。如圖I中所示的一種鴿舍自動飼喂裝置,包括軌道8、食槽2、食槽架I、驅動機構以及控制機構11 ;軌道8設置于鴿舍內的鴿籠側,食槽架I可在軌道8上行駛,軌道8的設置使食槽架I的運動更加平穩,同時減少了行走時的噪音;食槽2設置于食槽架I上,食槽架I與驅動機構連接,食槽架I底部設有滾輪,驅動機構包括固定于食槽架I上的電機4, 電機4輸出軸端設置有第一鏈輪5,滾輪上設置有第二鏈輪7,電機4驅動第一鏈輪5轉動, 第一鏈輪5通過鏈條6帶動第二鏈輪7轉動,從而驅動食槽架I的運動;驅動機構與控制機構11連接,控制機構11通過控制驅動機構的運行與停止控制食槽架I的運動狀態。實際操作中,驅動機構驅動食槽架I沿軌道8運動,到達鴿籠位置或者軌道8末端時,發送信號到控制機構11,控制機構11控制與驅動機構連接的限位開關10使食槽架I停止移動,肉鴿進食,進食完畢后驅動機構再次驅動食槽架I到達下一個鴿籠位置,如此反復,直到對所有肉會鳥喂食完畢為止。其中,食槽架I為多層結構,其層數與鴿舍中鴿籠3的層數相同,每層的飼料都單獨的針對一層的鴿籠,便于使多層鴿籠的鴿子一次性得到飼喂。其中,食槽2被分為連通的上食槽與下食槽兩層,上食槽用于儲存飼料,上食槽的飼料可根據肉鴿的進食進度自動添加到下食槽,下食槽延伸至鴿籠3,其中飼料用于直接飼喂肉鴿。其中,上食槽2被擋料板201分割為兩個儲料單元雜糧儲料單元以及顆粒料儲料單元,分別用于存放玉米雜糧和顆粒飼料;雜糧儲料單元底部設置有雜糧閥門203,顆粒料儲料單元底部設置有顆粒料閥門204,雜糧閥門203以及顆粒料閥門204分別與控制機構 11連接,控制機構11分別定時控制雜糧閥門203以及顆粒料閥門204的開閉,實現定時分開投喂,解決鴿子挑食的問題。其中,下食槽上方設置有儲液單元205,儲液單元205可用于儲存水或者藥液;儲液單元205底部設有與控制機構11連接的閥門,在到達指定位置時,控制機構11控制閥門打開開始投喂,其余位置關閉。其中,控制機構11如圖3中所示,包括采集單元以及與其連接的控制單元;采集單元實時采集食槽架I的運動狀態和位置信息以及各個閥門的開閉狀態信息,并將信息通過串口發送給控制單元中的控制計算機,控制計算機根據接收的信息控制食槽架I的行走與停頓以及各個閥門的開閉狀態;控制單元的參數如飼喂行走路徑等的設定可以通過人機界面上的觸摸鍵盤動態修改。采集單元包括設置于食槽架I上用于采集食槽架I狀態信息的超聲傳感器9,超聲傳感器9將采集到的信息通過串口發送信號給控制單元中的控制計算機,采集單元還包括設置于各個閥門上用于檢測閥門開閉狀態信息的料口傳感器,料口傳感器通過信號采集器反饋信息到控制單元的下位機控制器,下位機控制器通過232串口同控制計算機進行通訊,下位控制器以單片機作為控制核心,控制計算機可以是電腦,用來遠程收集信息。鴿舍自動飼喂裝置還包括與控制機構11連接的報警器,當飼喂裝置停機或飼喂異常時發出報警聲音。以上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專利技術,而并非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有關
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還可以做出各種變化和變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也屬于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疇。權利要求1.一種鴿舍自動飼喂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軌道、食槽、食槽架、驅動機構以及控制機構;所述軌道設置于鴿舍內的鴿籠側,所述食槽架可在所述軌道上行駛,所述食槽設置于所述食槽架上,所述食槽架與所述驅動機構連接,所述食槽架在驅動機構的驅動下沿所述軌道運動,所述驅動機構與所述控制機構連接,所述控制機構通過控制驅動機構控制所述食槽架的運動狀態。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鴿舍自動飼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食槽被分為連通的上食槽與下食槽兩層,下食槽延伸至鴿籠;所述上食槽用于儲存飼料,上食槽的飼料可自動添加到所述下食槽直接飼喂肉鴿。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鴿舍自動飼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食槽被分割為多個儲料單元,每個儲料單元底部分別設有與所述控制機構連接的閥門。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鴿舍自動飼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食槽上方設置有儲液單元,所述儲液單元底部設有與所述控制機構連接的閥門。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鴿舍自動飼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食槽架為多層結構,其層數與鴿舍中鴿籠的層數相同。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鴿舍自動飼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機構包括采集單元以及與其連接的控制單元,所述采集單元實時采集所述食槽架及各個閥門的工作狀態信息并發送到所述控制單元,所述控制單元控制所述驅動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鴿舍自動飼喂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軌道、食槽、食槽架、驅動機構以及控制機構;所述軌道設置于鴿舍內的鴿籠側,所述食槽架可在所述軌道上行駛,所述食槽設置于所述食槽架上,所述食槽架與所述驅動機構連接,所述食槽架在驅動機構的驅動下沿所述軌道運動,所述驅動機構與所述控制機構連接,所述控制機構通過控制驅動機構控制所述食槽架的運動狀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偉,王秀,周建軍,鄒偉,范鵬飛,張睿,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農業智能裝備技術研究中心,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