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基于汽車被動式進入及啟動系統(CAPE)的車載無線充電系統,其包括:被集成在所述汽車被動式進入及啟動系統的電子控制單元中的無線充電驅動模塊以及基站模塊;所述無線充電驅動模塊與所述基站模塊相連接,并與所述汽車被動式進入及啟動系統的低頻天線中的一組線圈相連接。(*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無線充電系統,尤其涉及一種車載無線充電系統。
技術介紹
無線充電聯盟(WPC)成立于2008年,由來自亞洲、歐洲以及美洲的眾多電子元器件制造商和原始設備制造商組成。WPC致力于無線充電技術在全球范圍內的標準化,其發布的無線充電標準“Qi”使符合該標準的無線充電設備能夠相互兼容。任何符合“Qi”標準的移動終端設備,都可以用同樣符合“Qi”標準的無線充電器進行充電,甚至可以支持多部手機同時進行充電。·“Qi ”標準主要特性有(I)基于耦合線圈的近場電磁感應原理,將能量以無線的方式從基站傳輸給移動終端設備;(2)利用合適的次級線圈,可以傳輸約5瓦功率;(3)工作頻率范圍100 205khz ;(4)通過簡單的通信協議,使移動終端設備能夠控制整個能量傳輸的過程;(5)相當大的設計靈活性使得在移動終端設備中易于集成該系統;(6)非常小的待機功耗。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電子元件成本的降低,許多便攜式移動終端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必備的應用工具,例如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其使用頻率與日俱增,這也使移動終端電池的耗電量急劇增加,電池的續航能力顯著降低。例如著名的Apple公司出品的iPhone智能手機,幾乎每天都需要充一次電,以保證正常的使用。與此同時,汽車也漸漸進入我們的生活,呈現平民化的趨勢。人們在長途旅行或出差時,萬一移動終端電池耗盡,尤其是手機,將對人們的正常工作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F在部分汽車中已經出現了車載的手機充電器,但是由于不同品牌的手機充電接口有很大的區別,所以如果想在汽車上完成充電則必須攜帶與自己手機相匹配的充電器,并不是十分方便。而且由于車載電源有限,并不能實現多部手機同時充電。由此,有設想將無線充電系統引入汽車中,但倘若想要在汽車上實現無線充電,就勢必要在汽車中建立起一個基站,這對常規的汽車而言是有難度的。現如今,汽車被動式進入及啟動系統被越來越多地應用到汽車中,其區別于傳統車主動進入及啟動方式,車主從進入車內到啟動發動機整個過程不需要掏出汽車鑰匙。提高了汽車使用的便利性及舒適性。目前已經在國內市場得到廣泛應用,并成為新車型的一個賣點。該系統主要包含被動式進入和被動式啟動兩部分功能。被動式進入功能指用戶可以通過拉門把手直接打開車門,不需要按遙控鑰匙按鈕。被動式啟動指車主可以按車內啟動按鈕直接啟動發動機,只要汽車鑰匙位于車內即可,不需要像傳統車用遙控鑰匙轉動啟動旋鈕打火啟動。CAPE系統工作流程如下步驟一當CAPE系統接收到外部觸發信號(啟動停止按鈕或門把手觸摸信號)時,啟動低頻天線,將125kHz低頻信號發出,喚醒遙控鑰匙;步驟二 遙控鑰匙被喚醒后,通過315MHz或433MHz高頻信號對CAPE控制器進行應答;步驟三CAPE控制器獲得到合法的高頻信息反饋后,判斷當前汽車狀況,執行啟動發動機或打開車門等相應動作。根據以上情況,本技術提出了車載無線充電系統的設想,將電磁感應技術引入充電領域,并集成在汽車被動式進入及啟動系統中,實現了便攜式移動終端的無接點充電。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上述技術缺陷,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車載無線充電系統。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基于汽車被動式進入及啟動系統(CAPE) 的車載無線充電系統,其包括被集成在所述汽車被動式進入及啟動系統的電子控制單元中的無線充電驅動模塊以及基站模塊;所述無線充電驅動模塊與所述基站模塊相連接,并與所述汽車被動式進入及啟動系統的低頻天線中的一組線圈相連接。優選地,在本技術中,所述無線充電驅動模塊通過雙絞線與所述汽車被動式進入及啟動系統的低頻天線中的一組線圈相連接。優選地,在本技術中,所述無線充電驅動模塊以及所述基站模塊符合WPC‘Qi ”標準。本技術將無線充電技術與現有CAPE系統相結合,在CAPE系統上集成了無線充電模塊,并復用CAPE系統中的低頻天線作為充電器的初級線圈,實現對一部甚至多部移動終端設備進行無線充電,擴展了現有CAPE系統的功能。該技術將無線充電技術引入到汽車電子應用領域,提升了車載充電系統的便捷性和兼容性,使汽車技術進一步走近用戶,提高了汽車的舒適性以及用戶使用的便利性。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一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將結合具體實施例以及附圖進一步闡述本技術具有的優點。 請參見圖I,為本技術一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其提供一種基于汽車被動式進入及啟動系統(CAPE)的車載無線充電系統100。該CAPE系統的電子控制單元200包括了主控制器210,IMMO (電子防盜裝置)驅動器220,低頻驅動器230,以及IMMO基站240,其中IMMO驅動器220設置在主控制器210中,低頻驅動器230以及IMMO基站240則設置在一起并與主控制器210相連接。該CAPE系統中有若干組天線,圖中僅繪示出天線A1,A5以及低頻天線A6。在主控制器200中還集成有相互連接的且符合WPC “Qi”標準的WPC (無線充電)驅動模塊110和WPC基站模塊120。WPC驅動模塊110進一步集成在主控制器210中,而WPC基站模塊120與IMMO基站240相集成。WPC基站模塊120通過雙絞線250與低頻天線A6中的一組線圈130相連接。基于上述設置,上述優選實施例中將無線充電技術與現有CAPE系統相結合,在CAPE系統上集成了無線充電模塊,并復用CAPE系統中的低頻天線作為充電器的初級線圈,實現對一部甚至多部移動終端設備進行無線充電,擴展了現有CAPE系統的功能。該技術將無線充電技術引入到汽車電子應用領域,提升了車載充電系統的便捷性和兼容性,使汽車技術進一步走近用戶,提高了汽車的舒適性以及用戶使用的便利性。應當注意的是,本技術的實施例有較佳的實施性,且并非對本技術作任何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該領域的技術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術實現思路
變更或修飾為等 同的有效實施例,但凡未脫離本技術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技術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變化及修飾,均仍屬于本技術技術方案的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車載無線充電系統,基于汽車被動式進入及啟動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被集成在所述汽車被動式進入及啟動系統的電子控制單元中的無線充電驅動模塊以及基站模塊; 所述無線充電驅動模塊與所述基站模塊相連接,并與所述汽車被動式進入及啟動系統的低頻天線中的一組線圈相連接。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車載無線充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無線充電驅動模塊通過雙絞線與所述汽車被動式進入及啟動系統的低頻天線中的一組線圈相連接。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車載無線充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無線充電驅動模塊以及 所述基站模塊符合WPC “Qi ”標準。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一種基于汽車被動式進入及啟動系統(CAPE)的車載無線充電系統,其包括被集成在所述汽車被動式進入及啟動系統的電子控制單元中的無線充電驅動模塊以及基站模塊;所述無線充電驅動模塊與所述基站模塊相連接,并與所述汽車被動式進入及啟動系統的低頻天線中的一組線圈相連接。文檔編號H02J7/00GK202798077SQ20122046508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車載無線充電系統,基于汽車被動式進入及啟動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被集成在所述汽車被動式進入及啟動系統的電子控制單元中的無線充電驅動模塊以及基站模塊;所述無線充電驅動模塊與所述基站模塊相連接,并與所述汽車被動式進入及啟動系統的低頻天線中的一組線圈相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志浩,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海拉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