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同步發電調度應用系統,包括網絡防火墻、主站計算服務器、主站應用服務器、反向隔離裝置、非實時VPN、子站應用服務器;所述主站計算服務器部署在電網安全Ⅱ區,并通過網絡防火墻與處于電網安全Ⅰ區的能量管理系統經由數據通訊網絡雙向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發明專利技術在確保電網和電廠運行安全的前提下,遵循現有的發電調度方式和管控模式,并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自動化平臺,運用現代計算機技術,實現了火電廠同步發電調度應用。該同步發電調度應用系統,不僅增強了火電廠生產管理人員結合生產實際情況更多地參與負荷優化調度,提高全廠運行經濟性,從而優化電力生產,也進一步拓寬了電力調度生產管理思路。(*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種同步發電調度應用系統
本技術涉一種電力行業節能發電力調度系統,具體為一種同步發電調度應用系統。
技術介紹
隨著各行各業節能減排工作的大力推進,為國民經濟提供重要能源支持的電力行業同樣也面臨著節能降耗的要求。節能發電調度工作不僅在近年來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 同時也在具體應用中得到實質性的突破,其中根據火電機組實際能耗水平安排發電計劃是典型的應用之一。據國內外統計資料表明,開展負荷的優化分配可節約O. 1% I. 5%的燃料消耗,能取得非常可觀的經濟效益。目前,電網對火電廠機組的調度絕大部分采用AGC (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自動發電控制,簡稱AGC)直調方式,即對全廠計劃總負荷按照機組數量平均分配, 將平均分配的負荷值作為各機組的計劃負荷發給每臺機組,直接調度每臺機組負荷。這種調度方式對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起到了積極有效的促進作用,但是由于目前的負荷調度方式沒有考慮機組間的經濟性差異以及機組的實際生產運行狀況,因此沒有在發電廠內部實現各臺機組的最佳經濟負荷分配,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發電機組的運行壽命和檢修成本,不能適應當前低碳經濟和節能減排政策的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同步發電調度應用系統,以實現火電廠同步發電調度,為優化電力生產和開展節能發電調度提供參考指導和決策支持。本技術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同步發電調度應用系統,包括網絡防火墻、主站計算服務器、主站應用服務器、反向隔離裝置、非實時VPN、子站應用服務器;所述主站計算服務器部署在電網安全II 區,并通過網絡防火墻與處于電網安全I區的能量管理系統經由數據通訊網絡雙向連接; 主站計 算服務器與電網安全II區的主站應用服務器進行雙向連接;處于電網安全III區的主站煤耗系統經反向隔離裝置將業務數據單向傳遞至主站應用服務器;同時主站應用服務器與部署在電廠安全II區的子站應用服務器通過非實時VPN進行雙向通訊。本技術實現負荷優化分配的基本原理是在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前提下,根據從能量管理系統中采集到的全廠計劃總負荷值以及子站應用服務器采集的機組調節速率、機組負荷上下限等約束條件,并以從主站煤耗系統中獲取的機組負荷-煤耗特性數據為優化分配的依據,按照機組能耗水平分配發電負荷,使得全廠總煤耗量最低,實現節能降耗的目標。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I、安全性本技術整體設計方案滿足電力二次安全防護規定,涉及的核心組成部分都部署在電網安全II區或電廠安全II區。并且電網側各安全區之間通過有效的安全防護裝置確保不同安全區之間通信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此外主站與子站之間的通訊通道為現有信息化系統的專設通道,有效地保證了電廠和電網之間通訊的連續性、穩定性;2、穩定性為了保證該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本技術對系統內各硬件設備運行情況、各主要軟件程序運行情況和業務數據都進行實時的監控。此項技術將系統內所有需要監控的設備(包括軟硬件設備,業務數據等)按位置關系以及附屬關系形式進行分層次, 實現層次與層次的之間的各監控設備的互相監控與設備運行情況信息的傳遞,并且最終將這些信息輸出到客戶端以及報警裝置;3、準確性本技術涉及的外部電力信息化管控系統有兩個,即能量管理系統和主站煤耗系統,這兩個系統是電網側已建信息化系統。現有技術方案實現了三個系統之間的整合。通過這種高度整合的方式,不僅完成了對主站煤耗系統的二次開發應用,同時也確保了用于負荷優化分配計算的基礎依據的準確性;4、經濟性本技術通過采用從子站應用服務器采集電廠側機組的約束條件, 充分考慮了機組實時運行工況情況,因此優化分配結果更能反映機組的真實情況,避免了現有調度方式的缺點,有利于電廠機組以及電網的安全運行。通過優化分配計算引擎,采用優化算法,避免了機組的頻繁往復調節,減少了機組的壽命損耗,有利于機組的經濟運行, 從而實現電廠機組的節能發電調度。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框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實現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 闡述本技術。如圖I所示,一種同步發電調度應用系統,包括網絡防火墻、主站計算服務器、主站應用服務器、反向隔離裝置、非實時VPN以及子站應用服務器。其中主站計算服務器部署在電網安全II區,并通過網絡防火墻與處于電網安全I區的能量管理系統經由數據通訊網絡雙向連接;主站計算服務器與電網安全II區的主站應用服務器進行雙向連接,實現業務數據交換;處于電網安全III區的主站煤耗系統經反向隔離裝置將業務數據單向傳遞至主站應用服務器;同時主站應用服務器與部署在電廠安全II區的子站應用服務器通過非實時 VPN進行雙向通訊,實現業務數據的上傳、下發。所述同步發電調度應用系統分為兩個部分,分別是主站和子站。子站實施例子站由子站應用服務器和非實時VPN通信裝置構成。子站應用服務器位于電廠安全II區,主要是用來采集單元內各機組的約束條件,包括機組的調節速率,機組負荷上下限等。同時完成機組負荷-煤耗數據的接收和確認,并進行節能統計分析,提供模擬分配計算試驗平臺,方便用戶更好地掌握機組實時生產情況,并制定相應的生產管理策略。非實時 VPN通信裝置主要負責主站與子站之間的通訊,其兩端分別與子站應用服務器、主站應用服務器相連,完成業務數據的上傳下達,實現主站與子站間的數據同步。主站實施例電網安全III區的主站煤耗系統中的負荷-煤耗歷史數據穿過反向隔離裝置傳輸到電網安全II區的主站應用服務器。采集到的負荷-煤耗數據由主站應用服務器中的機組耗量特性分析程序統一處理,包括穩定工況的判斷、數據二重篩選、統計學分析最終擬合出反映機組能耗水平的耗量特性曲線。電網能量管理系統在電網安全I區,它提供機組的實時負荷監測數據以及全廠96 點計劃總負荷曲線數據。這些數據經電網安全I區和安全II區之間的網絡防火墻實現與主站計算服務器進行數據通訊。同時主站應用服務器將子站同步的機組約束條件以及由負荷-煤耗數據擬合的機組耗量特性曲線送入主站計算服務器。主站計算服務器根據獲取的全廠96點計劃總負荷曲線數據、機組耗量特性曲線和機組約束條件等基礎數據完成全廠負荷的最優化分配。優化分配的結果數據一方面傳至能量管理系統,供其按照原有自動發電控制通道執行負荷調度,達到同步發電調度應用的效果;同時分配結果數據經主站應用服務器下發至子站應用服務器。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技術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術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 解,本技術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技術的原理,在不脫離本技術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技術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技術范圍內。本技術的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權利要求1.一種同步發電調度應用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網絡防火墻、主站計算服務器、主站應用服務器、反向隔離裝置、非實時VPN、子站應用服務器;所述主站計算服務器部署在電網安全II區,并通過網絡防火墻與處于電網安全I區的能量管理系統經由數據通訊網絡雙向連接;主站計算服務器與電網安全II區的主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同步發電調度應用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網絡防火墻、主站計算服務器、主站應用服務器、反向隔離裝置、非實時VPN、子站應用服務器;所述主站計算服務器部署在電網安全Ⅱ區,并通過網絡防火墻與處于電網安全Ⅰ區的能量管理系統經由數據通訊網絡雙向連接;主站計算服務器與電網安全Ⅱ區的主站應用服務器進行雙向連接;處于電網安全Ⅲ區的主站煤耗系統經反向隔離裝置將業務數據單向傳遞至主站應用服務器;同時主站應用服務器與部署在電廠安全Ⅱ區的子站應用服務器通過非實時VPN進行雙向通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麟夫,劉權,舒暢,姜鑫,吳勇才,李保華,肖洪鋼,唐新華,易文哲,
申請(專利權)人:湖南大唐先一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