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一種電網濾波電路結構,屬于電力系統(tǒng)技術領域;該電路結構包括至少三個電容、至少兩個電感、兩個無感電阻和一個開關,第一電容和第一電感連接形成第一串聯(lián)支路,第二電容和第二電感連接形成第二串聯(lián)支路,上述第一串聯(lián)支路與第二串聯(lián)支路連接形成并聯(lián)電路,上述并聯(lián)電路一端連接開關;所述的第一電容和第一電感的連接點與第二電容和第二電感的連接點之間連接由兩個無感電阻組成的串聯(lián)支路,上述兩個無感電阻之間連接點處連接第三電容的一端,第三電容的另一端連接所述并聯(lián)電路的另一端;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降低有功損耗、提高對指定的特征諧波的濾波效率,能夠防止與指定特征諧波相鄰次數諧波放大,同時能夠覆蓋濾除各種高次諧波。(*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電力系統(tǒng)
,具體涉及一種電網濾波電路結構。
技術介紹
濾波電路常用于濾去整流輸出電壓中的紋波,一般由電抗元件組成,如在負載電阻兩端并聯(lián)電容器C,或與負載串聯(lián)電感器L,以及由電容、電感組成的各種復式濾波電路。常用的濾波電路有無源濾波和有源濾波兩大類。若濾波電路元件僅由無源元件(電阻、電容、電感)組成,則為無源濾波電路。無源濾波的主要形式有電容濾波、電感濾波和復式濾波(包括倒L型、LC濾波、LCji型濾波和RC π型濾波等)。若濾波電路不僅由無源元件,還由有源元件(雙極型管、單極型管、集成運放)組成,則為有源濾波電路。有源濾波的主要形式是有源RC濾波,也被稱作電子濾波器。圖I為現有的二階濾波電路結構電路原理圖,采用電感L與負載電阻R先并聯(lián),再串聯(lián)電容C的結構實現。圖2為現有的三階濾波電路結構電路原理圖,采用電容C2與負載電阻R先串聯(lián),再并聯(lián)電感L,再與電容Cl串聯(lián)的結構實現。以上兩種濾波電路中負載電阻兩端電壓大,導致流經負載電阻的電流大,電路有功損耗高。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裝置存在的不足,本技術提出一種電網濾波電路結構,以達到降低有功損耗,提高濾波效率,防止與指定的特征諧波相鄰次數諧波放大和覆蓋濾除各種高次諧波的目的。一種電網濾波電路結構,包括至少三個電容、至少兩個電感、兩個無感電阻和一個開關,其中,第一電容和第一電感連接形成第一串聯(lián)支路,第二電容和第二電感連接形成第二串聯(lián)支路,上述第一串聯(lián)支路與第二串聯(lián)支路連接形成并聯(lián)電路,上述并聯(lián)電路一端連接開關;所述的第一電容和第一電感的連接點與第二電容和第二電感的連接點之間連接由兩個無感電阻組成的串聯(lián)支路,上述兩個無感電阻之間連接點處連接第三電容的一端,第三電容的另一端連接所述并聯(lián)電路的另一端。本技術的優(yōu)點本技術相對現有濾波電路結構而言,能夠降低有功損耗、提高對指定的特征諧波(奇次諧波或者偶次諧波)的濾波效率,能夠防止與指定特征諧波相鄰次數諧波(例如指定特征諧波1、3、5次諧波,其相鄰次數諧波為2、4、6次諧波)放大,同時能夠覆蓋濾除各種聞次諧波。附圖說明圖I是現有的二階濾波電路結構電路原理圖;圖2是現有的三階濾波電路結構電路原理圖;圖3是本技術一種實施方式濾波電路原理圖;圖4是本技術第一種實施方式下的一種濾波電路原理圖;圖5是本技術第二種實施方式下的一種濾波電路原理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實施方式做進一步說明。如圖3所示為本技術一種實施方式電網濾波電路原理圖,包括至少三個電容C1、C2和C3、至少兩個電感LI和L2、兩個無感電阻Rl和R2,一個開關K,其中,第一電容Cl和第一電感LI連接形成第一串聯(lián)支路,第二電容C2和第二電感L2連接形成第二串聯(lián)支路,上述第一串聯(lián)支路與第二串聯(lián)支路并聯(lián)形成并聯(lián)電路,上述并聯(lián)電路一端連接開關K ;所述的第一電容Cl和第一電感LI的連接點a與第二電容C2和第二電感L2的連接點b之間連接由兩個無感電阻Rl和R2構成的串聯(lián)支路,上述兩個無感電阻Rl和R2之間連接點c處連接第三電容C3的一端,第三電容C3的另一端接地。·本技術的第I種實施方式如圖4所示,其中,包括五個電容Cl、C2、C3、C4和C5,三個電感L1、L2和L3,四個無感電阻R1、R2、R3和R4。其中,電容Cl 一端與電感LI 一端串聯(lián)形成第一支路,電容Cl與電感LI的連接點為a;電容C2與電感L2串聯(lián)形成第二支路,其連接點為b ;電容C3與電感L3串聯(lián)形成第三支路,其連接點為e ;上述三條支路連接形成并聯(lián)電路;并且在連接點a與連接點b之間連接一個由無感電阻Rl和R2組成的串聯(lián)支路;在連接點b與連接點e之間連接一個由無感電阻R3和R4組成的串聯(lián)支路;在所述無感電阻Rl和R2之間的連接點c連接電容C4的一端,R3和R4之間連接點d連接電容C5的一端,上述電容C4和C5的另一端接地。本實施例的一種濾波電路結構,能夠同時濾除三種相鄰的奇次諧波或者偶次諧波,例如1、3、5次諧波或者2、4、6次諧波,同時能夠覆蓋濾除各種高次諧波。本技術的第2種實施方式如圖5所示,包括七個電容C1、C2、C3、C4、C5、C6和C7,四個電感LI、L2、L3和L4,六個無感電阻Rl、R2、R3、R4、R5和R6。其中,電容Cl 一端與電感LI 一端串聯(lián)形成第一支路,其連接點為a ;電容C2與電感L2串聯(lián)形成第二支路,其連接點為b ;電容C3與電感L3串聯(lián)形成第三支路,其連接點為e ;電容C4與電感L4串聯(lián)形成第四支路,其連接點為g ;上述四條支路連接形成并聯(lián)電路,所述并聯(lián)電路的一端連接開關K ;在上述連接點a與連接點b之間連接一個由無感電阻Rl和R2組成的串聯(lián)支路,在連接點b與連接點e之間連接一個由無感電阻R3和R4組成的串聯(lián)支路,連接點e與連接點g之間連接一個由無感電阻R5和R6組成的串聯(lián)支路;所述無感電阻Rl和R2之間的連接點c連接電容C5的一端,無感電阻R3和R4之間連接點d連接電容C6的一端,無感電阻R5和R6之間連接點f連接電容C7的一端,上述電容C5、C6和C7的另一端接地。實施例2的一種濾波電路結構,能夠同時濾除四種相鄰的奇次諧波或者偶次諧波,例如1、3、5、7次諧波或者2、4、6、8次諧波,同時能夠覆蓋濾除各種高次諧波。權利要求1.一種電網濾波電路結構,包括至少三個電容、至少兩個電感、兩個無感電阻和一個開關,其中,第一電容和第一電感連接形成第一串聯(lián)支路,第二電容和第二電感連接形成第二串聯(lián)支路,上述第一串聯(lián)支路與第二串聯(lián)支路連接形成并聯(lián)電路,上述并聯(lián)電路一端連接開關;所述的第一電容和第一電感的連接點與第二電容和第二電感的連接點之間連接由兩個無感電阻組成的串聯(lián)支路,其特征在于上述兩個無感電阻之間連接點處連接第三電容的一端,第三電容的另一端連接所述并聯(lián)電路的另一端。專利摘要本技術一種電網濾波電路結構,屬于電力系統(tǒng)
;該電路結構包括至少三個電容、至少兩個電感、兩個無感電阻和一個開關,第一電容和第一電感連接形成第一串聯(lián)支路,第二電容和第二電感連接形成第二串聯(lián)支路,上述第一串聯(lián)支路與第二串聯(lián)支路連接形成并聯(lián)電路,上述并聯(lián)電路一端連接開關;所述的第一電容和第一電感的連接點與第二電容和第二電感的連接點之間連接由兩個無感電阻組成的串聯(lián)支路,上述兩個無感電阻之間連接點處連接第三電容的一端,第三電容的另一端連接所述并聯(lián)電路的另一端;本技術能夠降低有功損耗、提高對指定的特征諧波的濾波效率,能夠防止與指定特征諧波相鄰次數諧波放大,同時能夠覆蓋濾除各種高次諧波。文檔編號H02J3/01GK202797974SQ20122051054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9月29日專利技術者肖惕, 劉學寶 申請人:沈陽鼎盛中貝機電設備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網濾波電路結構,包括至少三個電容、至少兩個電感、兩個無感電阻和一個開關,其中,第一電容和第一電感連接形成第一串聯(lián)支路,第二電容和第二電感連接形成第二串聯(lián)支路,上述第一串聯(lián)支路與第二串聯(lián)支路連接形成并聯(lián)電路,上述并聯(lián)電路一端連接開關;所述的第一電容和第一電感的連接點與第二電容和第二電感的連接點之間連接由兩個無感電阻組成的串聯(lián)支路,其特征在于:上述兩個無感電阻之間連接點處連接第三電容的一端,第三電容的另一端連接所述并聯(lián)電路的另一端。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肖惕,劉學寶,
申請(專利權)人:沈陽鼎盛中貝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