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油茶籽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從油茶籽粕中提取油茶蛋白的方法。
技術介紹
油茶系山茶科山茶屬植物,是我國重要的油料作物。我國有豐富的油茶資源,年產油茶籽120余萬噸。油茶籽榨油后餅粕中含有約12%~15%的蛋白質,其利用率相當低,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植物蛋白質在生物酶法條件下,水解生成的多肽及氨基酸等物質,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與功能特性,因此該法已成為研究熱點。很多種植物蛋白質酶解后產生的多肽除了具有易被人體消化吸收的特性外,還具有很強的抗氧化、降低膽固醇等功能特性。到目前為止,未見國內外有關油茶籽多肽的研究報道。因此,開展對油茶籽多肽保健功能活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從油茶籽粕中提取油茶蛋白的方法。實現資源的充分利用,變廢為寶,減少污染的綠色經濟目的。???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油茶籽蛋白中提取油茶籽多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提取工藝路線為:油茶籽蛋白→粉碎→過篩→加水得懸浮液→熱變性處理?→調pH值→復合酶酶解→滅酶→離心→取上清液→樹脂脫鹽→SephadexG-25柱層析→離心→取上清液冷凍干燥→油茶籽多肽,具體包括以下步驟:(1)將油茶籽蛋白粉碎,按底物濃度?2.8-3.0%,加水混合,90℃熱變性處理15-20?min后降溫至60℃以下,先調節PH值為5.5-6.0,靜置3-4小時,再調節PH為8.0-8.5,靜置3-4小時;然后再調節pH值為7.0,按每克底物向其中加入4000-5000?u的中性蛋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油茶籽蛋白中提取油茶籽多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提取工藝路線為:油茶籽蛋白→粉碎→過篩→加水得懸浮液→熱變性處理?→調pH值→復合酶酶解→滅酶→離心→取上清液→樹脂脫鹽→SephadexG?50柱層析→離心→取上清液冷凍干燥→油茶籽多肽,具體包括以下步驟:(1)將油茶籽蛋白粉碎,按底物濃度?2.8?3.0%,加水混合,90℃熱變性處理15?20?min后降溫至60℃以下,先調節PH值為5.5?6.0,靜置3?4小時,再調節PH為8.0?8.5,靜置3?4小時;然后再調節pH值為7.0,按每克底物向其中加入4000?5000?u的中性蛋白酶和4000?5000?u的木瓜蛋白酶,在53?54℃攪拌酶解2?3h,酶解后將溫度升至80?85℃滅酶4?6min,然后用轉速為3000?4000r/min的離心機離心分離10?15min,取上清液;(2)上清液采用樹脂柱脫鹽,過濾,得濾液;(3)?所得濾液用葡萄糖凝膠SephadexG?50柱層析,凝膠經過蒸餾水浸泡,煮沸活化40?50分鐘后冷卻裝柱,以蒸餾水為洗脫液,得層析液;(4)然后離心分離層析液;(5)取上清液冷凍干燥得到油茶籽多肽。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油茶籽蛋白中提取油茶籽多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提取工藝路線為:油茶籽蛋白→粉碎→過篩→加水得懸浮液→熱變性處理?→調pH值→復合酶酶解→滅酶→離心→取上清液→樹脂脫鹽→SephadexG-50柱層析→離心→取上清液冷凍干燥→油茶籽多肽,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將油茶籽蛋白粉碎,按底物濃度?2.8-3.0%,加水混合,90℃熱變性處理15-20?min后降溫至60℃以下,先調節PH值為5.5-6.0,靜置3-4小時,再調節PH為8.0-8.5,靜置3-4小時;然后再調節pH值為7.0,按每克底物向其中加入4000-5000?u的中性蛋白酶和4000-5000?u的木瓜蛋白酶,在53-54℃攪拌酶解2-3h,酶解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仁寬,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新世界綠洲茶油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