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兼顧導熱與絕緣耐壓的裝置,包括讓LED晶粒與導熱層直接熱傳遞的鏤空結構以及疊設在導熱層遠離LED晶粒一側的絕緣耐壓結構,該絕緣耐壓結構完全覆蓋于該導熱層,并該絕緣耐壓結構的邊緣與導熱層之間的最小距離大于基于相應安全電壓而對應的標準爬電距離。本發明專利技術一方面通過設置鏤空結構和絕緣耐壓結構使得能兼顧起到導熱和絕緣耐壓的功效,同時還通過設置大于標準爬電距離而使得絕緣耐壓的功效能夠具體實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LED應用領域,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兼顧導熱與絕緣耐壓的裝置。
技術介紹
基于LED具有節能、環保、壽命長、啟動速度快等諸多傳統光源無法比擬的優勢,其正被廣泛推廣。其中高功率LED為未來最重要的環保光源之一,其市場需求巨大,比如目前應用較廣的為多晶數組型封裝光源。傳統LED封裝結構一般均具有從表及里依次疊設的防焊層、噴錫層、銅箔層、粘附絕緣層以及鋁層,該銅箔層上蝕刻有電路,該LED晶粒直接與銅箔層相連,該粘附絕緣層一方面用于將銅箔層粘附在鋁層上,另一方面也必須避免銅箔層與鋁層電性導通,即達到絕緣的功效,該鋁層則主要起到提高導熱效果的作用,即為導熱層。上述傳統LED導熱結構能·滿足小功率LED的應用,但是在面對高功率LED時則往往會存在散熱效果不佳的問題,從而影響它的壽命及光通量等因素。針對上述問題,本申請人曾于2011年11月10日向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遞交了申請號為201110354239. 5的專利技術專利申請,其涉及一種LED兼顧導熱和絕緣耐壓的裝置,其主要包括鏤空結構和絕緣耐壓結構,該鏤空結構用于讓LED晶粒與導熱層直接熱傳遞,該絕緣耐壓結構則疊設在導熱層遠離LED晶粒的一側,如此通過LED晶粒與導熱層的直接接觸能迅速將LED晶粒處的熱量轉移,并達到較佳的導熱性能,而通過該絕緣耐壓結構能讓整個裝置滿足使用時所需的耐壓條件,即達到兼具導熱性能和耐壓性能的功效。如圖I、圖IA至圖ID所示,在實現絕緣耐壓結構91與導熱層92之間的連接時,該絕緣耐壓結構91可以采用導熱塑膠等材質,而該導熱層92則可以為鋁基板或銅基板或者均溫板,人們往往會通過在導熱層92與絕緣耐壓結構91上設置貫通孔921、911,并通過緊固螺絲93的方式而將導熱層92和絕緣耐壓結構91固定在底座上。但是,由于貫通孔911、921的設置以及該緊固螺絲93的連接,會使得絕緣耐壓結構91的耐壓作用不具有實際效用,即會由于緊固螺絲93的導通作用或者因絕緣耐壓結構91上貫通孔911導致導熱層92與底座之間最短距離的縮短,由此使得上述兼顧導熱與絕緣耐壓的裝置無法被有效實施。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人針對現有業界普通存在無法解決兼顧導熱與絕緣耐壓裝置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產生。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兼顧導熱與絕緣耐壓的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會因為使用導熱結構從而失去絕緣耐壓功效的缺陷。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解決方案是一種兼顧導熱與絕緣耐壓的裝置,包括讓LED晶粒與導熱層直接熱傳遞的鏤空結構以及疊設在導熱層遠離LED晶粒一側的絕緣耐壓結構,其中該絕緣耐壓結構完全覆蓋于該導熱層,并該絕緣耐壓結構的邊緣與導熱層之間的最小距離大于基于相應安全電壓而對應的標標準爬電距離。進一步,該兼顧導熱與絕緣耐壓的裝置還包括多個連接裝置,每一連接裝置均包括鎖固件和絕緣粒,該絕緣粒形成有中通孔,該鎖固件貫通絕緣粒而可固定在底座上,該絕緣粒設置在鎖固件與導熱層之間。進一步,該絕緣粒具有上端緣和下端緣,該上端緣的外徑大于下端緣的外徑,且兩者之間呈階梯狀,該絕緣粒的上端緣抵靠在導熱層上。進一步,該兼顧導熱與絕緣耐壓的裝置還包括多個連接裝置,每一連接裝置均具有一鎖固件;該導熱層上還形成有多個第一貫通孔;該絕緣耐壓結構則形成有多個分別與第一貫通孔一一對應的第二貫通孔,該絕緣耐壓結構還形成有環形遮擋緣,該環形遮擋緣沿第二貫通孔的圓周方向突出成型,并嵌設入第一貫通孔內而覆蓋第一貫通孔的內壁,該鎖固件具有頭部和桿部,頭部與導熱層相抵靠,桿部則通過環形遮擋緣和第二貫通孔而固 定在底座上。進一步,該絕緣耐壓結構具有形成在四周邊緣的包覆部,該包覆部貼附在導熱層邊緣上。進一步,該鏤空結構為形成在防焊層、銅箔層和粘附絕緣層上的通孔,該LED晶粒通過該通孔直接與導熱層相連;該粘附絕緣層選自FR4、CEMU CEM3或絕緣膠;該LED晶粒的散熱焊盤通過噴錫層而與導熱層相連。進一步,該導熱層為經鍍鎳或噴錫處理的鋁基板、銅基板或者均溫板。進一步,該絕緣耐壓結構為氮化鋁板或者導熱塑膠。進一步,該絕緣耐壓結構為表面經鍍膜形成納米陶瓷絕緣鍍膜或表面經陽極處理形成保護膜的鋁基板、銅基板或者均溫板。進一步,該絕緣耐壓結構上納米陶瓷絕緣鍍膜或保護膜的厚度大于或等于LED基座耐壓值/基本耐壓值*單位厚度值,該單位厚度值為預先測得的一個基本耐壓值所對應納米陶瓷絕緣鍍膜或保護膜的厚度。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專利技術涉及的一種兼顧導熱與絕緣耐壓的裝置,其通過設置鏤空結構和絕緣耐壓結構使得能兼顧起到導熱和絕緣耐壓的功效,同時其通過讓絕緣耐壓結構完全覆蓋于該導熱層,并讓絕緣耐壓結構的邊緣與導熱層之間最小距離大于標準爬電距離,從而使得絕緣耐壓效果能具有實際效用。附圖說明圖I為
技術介紹
中絕緣耐壓結構與導熱層的分解示意 圖IA為圖I中絕緣耐壓結構沿A-A剖切線的剖視 圖IB為圖I中絕緣耐壓結構與導熱層疊合后的組合示意 圖IC為圖I中絕緣耐壓結構與散、導熱層固定后的示意 圖ID為圖IC中B-B線的剖視 圖2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中絕緣耐壓結構與導熱層的分解示意 圖2A為圖2中絕緣耐壓結構與導熱層疊合后的組合示意 圖2B為圖2中絕緣耐壓結構與導熱層固定后的示意圖;圖2C為圖2B的側視 圖3為本專利技術第二實施例中絕緣耐壓結構與導熱層的分解示意 圖3A為圖3中絕緣耐壓結構與導熱層疊合后的組合示意 圖3B為圖3中絕緣耐壓結構與導熱層固定后的示意 圖3C為圖3B的側視 圖4為本專利技術第三實施例中絕緣耐壓結構與導熱層的分解示意 圖4A為圖4中B-B線的剖視 圖4B為圖4中絕緣耐壓結構與導熱層疊合后的組合示意圖; 圖4C為圖4中絕緣耐壓結構與導熱層固定后的示意 圖4D為圖4C中C-C線的剖視 圖5為本專利技術第四實施例中絕緣耐壓結構與導熱層的分解示意 圖5A為圖5中D-D線的剖視 圖5B為圖5中絕緣耐壓結構與導熱層疊合后的組合示意 圖5C為圖5中絕緣耐壓結構與導熱層固定后的示意 圖為圖5C中E-E線的剖視圖。圖中 裝置100導熱層I 絕緣耐壓結構 2連接裝置3 鎖固件31絕緣粒32 中通孔321上端緣322 下端緣323標準爬電距離h 連接裝置4鎖固件41 頭部411桿部412 第一貫通孔42第二貫通孔43 環形遮擋緣44包覆部45 LED晶粒200 絕緣耐壓結構 91貫通孔911 導熱層92貫通孔921 緊固螺絲93。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進一步解釋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闡述。如圖2、圖2A、圖2B和圖2C所示,其示出的為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兼顧導熱與絕緣耐壓的裝置100的第一實施例,其是針對UL認證而進行的設計。該裝置100包括鏤空結構以及絕緣耐壓結構2,該鏤空結構讓LED晶粒200與導熱層I直接熱傳遞,該絕緣耐壓結構2疊設在導熱層I遠離LED晶粒200的一側;該鏤空結構為形成在防焊層、銅箔層和粘附絕緣層上的通孔,從而讓該LED晶粒200通過該通孔而直接與導熱層I相連。具體地,該粘附絕緣層可以選自FR4、CEMU CEM3或絕緣膠,而該LED晶粒200的散熱焊盤則通過噴錫層而與導熱層I相連;該導熱層I則可以為經鍍鎳或噴錫處理的鋁基層、銅基層或者均溫板,本實施例采用鋁基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兼顧導熱與絕緣耐壓的裝置,包括讓LED晶粒與導熱層直接熱傳遞的鏤空結構,以及疊設在導熱層遠離LED晶粒一側的絕緣耐壓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絕緣耐壓結構完全覆蓋于該導熱層,并該絕緣耐壓結構的邊緣與導熱層之間的最小距離大于基于相應安全電壓而對應的標準爬電距離。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歐陽偉,歐陽杰,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日月照明電器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