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液晶顯示器領域,公開了一種移位寄存器、相應的柵極驅動電路及液晶顯示器,其中,該移位寄存器包括預充電模塊、上拉模塊、下拉驅動模塊、下拉模塊及復位模塊,每個移位寄存器可以雙向掃描,即既可以正向掃描,也可以反向掃描,從而降低了包含移位寄存器的液晶顯示器的生產成本,并且提高了液晶顯示器的產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液晶顯示器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移位寄存器、柵極驅動電路與液晶顯示器。
技術介紹
隨著液晶顯示技術的不斷成熟,以及TFT-LCD (Thin FilmTransistor-LiquidCrystal Display,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價格的不斷下降,采用液晶顯示屏作為生活中多種電子設備的顯示屏或者裝飾用的電子顯示裝置,已經逐漸成為一種液晶顯示屏消費的發展方向。現有技術的液晶顯示屏已被廣泛用于各種各樣的電器中,如液晶電視、手機等。 液晶顯示器向具有特定分子結構的液晶施加電功率以改變液晶分子排列。液晶分子結構中的變化導致例如雙折射、光旋轉功率、分色性、光散射的光學屬性中的變化。液晶顯示器利用如此的光學屬性的變化來顯示圖像。液晶顯示器一般包括液晶顯示面板、掃描驅動(Gate Driver)器和數據驅動(SourceDriver)器。其中,液晶顯示面板包括對盒設置的CF (Color Filter,彩膜)基板和TFT陣列基板,以及夾在兩基板之間的液晶層,掃描驅動電路和數據驅動電路分別與陣列基板上的TFT開關元件相連。液晶顯示器由矩陣形式排列的多個像素所組成,具體是由水平和垂直兩個方向的像素矩陣構成的。液晶顯示器的驅動主要包括數據驅動器和柵極驅動器,其中,數據驅動器將輸入的顯示數據及時鐘信號定時順序鎖存,轉換成模擬信號后輸入到液晶顯示面板的數據線,柵極驅動器將輸入的時鐘信號經過移位寄存器轉換,切換成開啟/關斷電壓,順次施加到液晶顯示面板的柵級線上。液晶顯示器進行顯示時,通過柵極驅動電路輸出柵極輸入信號,逐行掃描各像素。傳統液晶顯示器的運作原理是利用外部驅動晶片來驅動面板上的像素以顯示影像,但為了減少元件數目并降低制造成本,近年來逐漸發展成將驅動電路結構直接制作于顯示面板上,例如將柵極驅動電路以C0F(Chip On Film,覆晶薄膜)或者COG(Chip On Glass,覆晶玻璃)的封裝方式設置在液晶顯示面板中,也可以用a-si TFT構成集成電路單元形成在液晶顯示面板中。圖I為現有技術中液晶顯示器的功能結構示意圖,包括多條柵極線GLO-CLn+1、一移位寄存器,該移位寄存器包括有多級串接的移位寄存單元SRO-SRn+1,每一級移位寄存單兀都有信號輸入端、信號輸出端、電壓輸入端、時鐘信號輸入端及復位端,每一級的輸出端分別耦接于對應的柵極線GLO-CLn+1。依據時鐘信號CHK、CHK和起始時鐘信號VST,移位寄存器可分別通過移位寄存單元SRO-SRn+1依序輸出柵極驅動信號至相對應的柵極線GLO-CLn+1。參閱圖I所示,柵極驅動器具有多個移位寄存器,從移位寄存器連續輸出信號并施加到柵線上,即移位寄存器被用來驅動液晶顯示器的柵極總線。移位寄存器的每一級具有一個信號輸入端、一個信號輸出端,兩個電壓源端和一個時鐘信號端。移位寄存器與時鐘信號源相連接,從而將時鐘信號源產生的時鐘信號施加到移位寄存器上,將起始電壓輸入到移位寄存器中,并且在第一個移位寄存器之后,將前一個移位寄存器的輸出信號輸入到下一個移位寄存器中,作為下一個移位寄存器的起始電壓。柵極驅動器中的移位寄存器用于產生掃描柵線中的掃描信號。現有技術下,大多數的移位寄存器只能實現單向掃描,生成包含移位寄存器的液晶顯示器成本較高,工序復雜,生產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移位寄存器、相應的柵極驅動電路及液晶顯示器,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下生成包含移位寄存器的液晶顯示器成本較高,工序復雜,生產效率較低的問題。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移位寄存器,包括預充電模塊、上拉模塊、下拉驅動模塊、下拉模塊、復位模塊;其中,預充電模塊,連接第一電壓源和信號輸入端,用于在所述信號輸入端控制下對所述上拉模塊進行預充電;上拉模塊,連接時鐘信號源和信號輸出端,用于在上拉結點電壓控制下接通所述時鐘信號源與所述信號輸出端,所述上拉結點為上拉模塊與所述預充電模塊連接點;下拉驅動模塊,連接所述上拉結點、第三電壓源和第二電壓源,用于在上拉結點電壓控制下接通下拉結點與第三電壓源,所述下拉結點為下拉驅動模塊與下拉模塊連結點;下拉模塊,連接所述上拉結點、所述下拉結點、第三電壓源和信號輸出端,用于在下拉結點電壓控制下接通所述上拉結點與第三電壓源,所述信號輸出端與第三電壓源;復位模塊,連接第四電壓源、復位端和所述上拉結點,用于在復位端信號控制下接通所述上拉結點與所述第四電壓源。具體地,所述預充電模塊包括第一晶體管,該第一晶體管的柵極與信號輸入端相連,該第一晶體管的源極與第一電壓源相連,該第一晶體管的漏極與所述上拉結點相連;所述上拉模塊包括第三晶體管,該第三晶體管的柵極與所述上拉結點相連,該第三晶體管的源極與時鐘信號源相連,該第三晶體管的漏極與信號輸出端相連。電容,連接在所述上拉結點與信號輸出端之間。所述下拉驅動模塊包括第五晶體管,該第五晶體管的柵極與該第五晶體管的源極相連,該第五晶體管的源極同時與第二電壓源相連,該第五晶體管的漏極與所述下拉結點相連;第六晶體管,該第六晶體管的柵極與所述上拉結點相連,該第六晶體管的漏極與第三電壓源相連,該第六晶體管的源極與所述下拉結點相連;所述下拉模塊包括第二晶體管,該第二晶體管的源極與所述上拉結點相連,該第二晶體管的漏極與第三電壓源相連,該第二晶體管的柵極與下拉結點相連;第七晶體管,該第七晶體管的柵極與所述下拉結點相連,該第七晶體管的漏極與第三電壓源相連,該第七晶體管的源極與信號輸出端相連;所述復位模塊包括第四晶體管,該第四晶體管的柵極與復位端相連,該第四晶體管的漏極與第四電壓源相連,該第四晶體管的源極與所述上拉結點相連。優選地,所述晶體管均為N型場效應晶體管,所述第五晶體管和所述第六晶體管的尺寸之比為預設值。一種柵極驅動電路,包括n個如權利要求I 一 4任一項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中,每個移位寄存器的第三電壓源輸入低電平信號,第二電壓源輸入高電平信號,其中,當任意一移位寄存器正向掃描時,該移位寄存器的第一電壓源輸入高電平信號,該移位寄存器的第四電壓源輸入低電平信號;當任意一移位寄存器反向掃描時,該移位寄存器的第一電壓源輸入低電平信號,該移位寄存器的第四電壓源輸入高電平信號;每個移位寄存器的信號輸出端分別連接到對應的信號輸出端;第一個移位寄存器的信號輸入端連接到起始信號輸入端;第m個移位寄存器的信號輸入端連接到第m-1個移位寄存器的信號輸出端,第m個移位寄存器的信號復位端連接到第m+1個移位寄存器的信號輸出端,其中,l〈m〈n。一種液晶顯示器,所述液晶顯示器包括上述的柵極驅動電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移位寄存器、相應的柵極驅動電路及液晶顯示器,其中,該移位寄存器包括預充電模塊、上拉模塊、下拉驅動模塊、下拉模塊和復位模塊,每個移位寄存器可以雙向掃描,即既可以正向掃描,也可以反向掃描,降低了生成包含移位寄存器的液晶顯示器的生產成本,同時,還降低了工序復雜度,提高了生產效率。附圖說明圖I為現有技術中液晶顯不器的功能結構不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移位寄存器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移位寄存器具體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器的正向掃描工作時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器的反向掃描工作時序圖;圖6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預充電模塊、上拉模塊、下拉驅動模塊、下拉模塊、復位模塊;其中,預充電模塊,連接第一電壓源和信號輸入端,用于在所述信號輸入端控制下對所述上拉模塊進行預充電;上拉模塊,連接時鐘信號源和信號輸出端,用于在上拉結點電壓控制下接通所述時鐘信號源與所述信號輸出端,所述上拉結點為上拉模塊與所述預充電模塊連接點;下拉驅動模塊,連接所述上拉結點、第三電壓源和第二電壓源,用于在上拉結點電壓控制下接通下拉結點與第三電壓源,所述下拉結點為下拉驅動模塊與下拉模塊連結點;下拉模塊,連接所述上拉結點、所述下拉結點、第三電壓源和信號輸出端,用于在下拉結點電壓控制下接通所述上拉結點與第三電壓源,所述信號輸出端與第三電壓源;復位模塊,連接第四電壓源、復位端和所述上拉結點,用于在復位端信號控制下接通所述上拉結點與所述第四電壓源。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睿,邵賢杰,王國磊,胡明,
申請(專利權)人: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肥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