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感測裝置與感測方法,所述感測裝置包括第一掃描線、第二掃描線、讀取線、第一感測單元及第二感測單元。第一感測單元耦接至第一掃描線、第二掃描線及讀取線,且用以感測第一能量。第一感測單元響應于第一掃描線上的第一掃描信號而輸出對應于第一能量的第一讀取信號至讀取線。第二感測單元耦接至第二掃描線及讀取線,且用以感測第二能量。第二感測單元響應于第二掃描線上的第二掃描信號而輸出對應于第二能量的第二讀取信號至讀取線。第二掃描信號協同第一掃描信號以重置第一感測單元。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感測裝置及感測方法。
技術介紹
隨著感測技術的演進,平板式感測單元陣列已被廣泛地應用于許多不同的領域中,例如應用于光學圖像傳感器、數字X光照相傳感器(digital radiography sensor,DRS)、觸控屏幕傳感器...等。平板式感測單元陣列的主要元件-主動陣列基板-的結構類似于平面顯示器中的結構,例如類似于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thin film t 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 TFT-IXD)中的薄膜晶體管陣列基板。為了進一步提升感測效果,目前的感測技術乃朝向大面積感測、低能量感測能力的提升及高解析度發展。然而,提高解析度將會縮小傳感器的像素面積,進而降低了傳感器對于入射能量的感測靈敏度。此外,低入射能量會降低傳感器將此能量所轉換而成的電信號的強度。再者,大面積感測容易因傳感器的電阻電容耦合(RC coupling)而產生噪聲。一般而言,在已知主動陣列基板上的一個像素僅包含單一的薄膜晶體管以作為讀取與重置的開關,如此的結構無法達到信號的增益以改善噪聲問題。已知具有像素放大器的設計則只能解決上述這些問題的一部分,但無法解決全部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提出一種感測裝置,其包括第一掃描線、第二掃描線、讀取線、第一感測單元及第二感測單元。第一感測單元耦接至第一掃描線、第二掃描線及讀取線,且用以感測第一能量。第一感測單元響應于第一掃描線上的第一掃描信號而輸出對應于第一能量的第一讀取信號至讀取線。第二感測單元耦接至第二掃描線及讀取線,且用以感測第二能量。第二感測單元響應于第二掃描線上的第二掃描信號而輸出對應于第二能量的第二讀取信號至讀取線。第二掃描信號協同第一掃描信號以重置第一感測單元。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實施例提出一種感測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驟。提供第一感測單元與第二感測單元以分別感測第一能量與第二能量。致使第一感測單元響應于第一掃描信號而輸出對應于第一能量的第一讀取信號。致使第二感測單元響應于第二掃描信號而輸出對應于第二能量的第二讀取信號。第二掃描信號協同第一掃描信號以重置第一感測單元。為讓本專利技術的上述特征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的感測裝置的電路示意圖。圖2為圖I的感測裝置的波形圖。圖3繪示圖I中的感測元件的一個實例。圖4為圖I中的判讀單元的局部電路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的感測方法的流程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100 :感測裝置110、110a、110b、110c :掃描線112、112a、112b、112c :掃描信號120、120a、120b、120c :讀取線200、200a、200b、200c、200d :感測單元205、205a、205b :接點·206 :端點210 :感測元件220 :存儲元件230 :放大元件240 :重置元件300 :驅動單元400 :判讀單元410 :運算放大器420 電容器430 :開關元件440 :模擬數字轉換器E、E1、E2:能量P1、P2、P3、P4 :時間R、R1、R2:讀取信號SllO S130:步驟Tl:電流輸入端T2、T7:控制端Τ3:電流輸出端Τ4、Τ6:第一端T5、T8:第二端VH:高電位V :電位VL:低電位Vref:參考電壓AVU AVr :壓差M2、M2,:電壓變化具體實施例方式圖I為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的感測裝置的電路示意圖,而圖2為圖I的感測裝置的波形圖。請參照圖I與圖2,本實施例的感測裝置100包括多條掃描線110、多條讀取線120及多個感測單元200。在圖I中繪示三條掃描線110a、IlOb及110c、三條讀取線120a、120b及120c及四個感測單元200a、200b、200c及200d為例,而在本實施例中,感測單元200、掃描線110與讀取線120的電路結構可往圖I的上方、下方、左方與右方重復出現。舉例而言,掃描線110從圖I的上方至下方依序從第I條掃描線110、第2條掃描線110排列至第K條掃描線110,其中K為大于或等于3的正整數。圖I中的掃描線IlOaUlOb與IlOc分別為第N條掃描線110、第N+1條掃描線110及第N+2條掃描線110,且N為小于或等于K-2的正整數。讀取線120從圖I的左方至右方依序從第I條讀取線排列至第J條讀取線,其中J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數。圖I中的讀取線120a、120b與120c分別為第M-I條讀取線120、第M條讀取線及第M+1條讀取線,其中M為小于或等于J-I的正整數。當J = 2時,則可去掉讀取線120a。每一感測單元200耦接至兩相鄰的二掃描線110,且耦接至相鄰的讀取線120。舉例而言,感測單元200a耦接至掃描線110a、掃描線IlOb及讀取線120b,而感測單元200b耦接至掃描線110b、掃描線IlOc及讀取線120b。此外,每一感測單元200用 以感測施加于其上的能量E。舉例而言,感測單元200a用以感測能量E1,而感測單元200b用以感測能量E2。感測單元200a響應于掃描線IlOa上的掃描信號112a而輸出對應于能量El的讀取信號Rl至讀取線120b。感測單元200b響應于掃描線IlOb上的掃描信號112b而輸出對應于能量E2的讀取信號R2至讀取線120b。此外,掃描信號112b協同掃描信號112a以重置感測單元200a。另外,掃描線IlOc上的掃描信號112c協同掃描信號112b重置感測單元200b ο在本實施例中,每一感測單元200 (如感測單元200a、200b、200c或200d)包括感測元件210、存儲元件220、放大元件230及重置元件240。感測元件210用以感測能量E,并將所感測到的能量E轉換為數據信號。存儲元件220耦接至相鄰的掃描線110與感測元件210,且用以存儲數據信號。舉例而言,感測單元200a的感測元件210用以感測能量E1,并將所感測到的能量El轉換為數據信號,而感測單元200a的存儲元件220耦接掃描線IlOa與感測單元200a的感測元件210,且用以存儲從能量El轉換而來的數據信號。放大元件230耦接至存儲元件220、上述相鄰的掃描線110及相鄰的讀取線120,其中放大元件230響應于來自上述相鄰的掃描線110的掃描信號112而輸出對應于上述數據信號的讀取信號R至讀取線120。此外,重置元件240耦接至存儲元件220、上述相鄰的掃描線110及另一相鄰的掃描線110 (即下一級掃描線110),且重置元件240用以響應于來自上述相鄰的掃描線110 (如重置元件240的在圖中的上方的掃描線110)的掃描信號112及上述另一相鄰的掃描線110(即下一級掃描線110,亦即重置元件240的在圖中的下方的掃描線110)的掃描信號112而重置存儲元件220。舉例而言,感測單元200a的放大元件230耦接至感測單元200a的存儲元件220、掃描線IIOa及讀取線120b,其中感測單元200a的放大元件230響應于來自掃描線IlOa的掃描信號112a而輸出對應于感測單元200a的存儲元件220所存儲的數據信號的讀取信號R至讀取線120b。此外,感測單元200a的重置元件240稱接至感測單元200a的存儲元件220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感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掃描線;第二掃描線;讀取線;第一感測單元,耦接至所述第一掃描線、所述第二掃描線及所述讀取線,且用以感測第一能量,其中所述第一感測單元響應于所述第一掃描線上的第一掃描信號而輸出對應于所述第一能量的第一讀取信號至所述讀取線;以及第二感測單元,耦接至所述第二掃描線及所述讀取線,且用以感測第二能量,其中所述第二感測單元響應于所述第二掃描線上的第二掃描信號而輸出對應于所述第二能量的第二讀取信號至所述讀取線,且所述第二掃描信號協同所述第一掃描信號以重置所述第一感測單元。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穎德,林政偉,許智杰,
申請(專利權)人: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