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觸控面板的3D感測方法及系統,用以感測一物體在一觸控面板上方的一3D坐標,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規劃該觸控面板使其具有一觸控分辨率;依所述觸控分辨率設定一感測值作用區,其中所述感測值作用區具有一感測值上限及一感測值下限;以及使一感測值分別與所述感測值上限及所述感測值下限做比較,以在所述感測值位于所述感測值上限及所述感測值下限之間時產生一3D坐標,及在所述感測值高于所述感測值上限或低于所述感測值下限時,重新規劃該觸控面板以改變所述的觸控分辨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是有關于一種觸控面板的觸控感測方法及系統,特別是一種觸控面板的3D感測方法及系統。
技術介紹
一般的觸控面板所提供的操作接口大抵為接觸式觸控接口。然而,當觸控面板的尺寸變大時,接觸式觸控的反應時間一般會因數據處理量變大而變長,從而無法跟上使用者的操控速度。另外,公知亦有利用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Projected Capacitive Touch-PCT)提供非接觸操作接口的作法,其原理說明如下當一物體由一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的上方向該觸控面板靠近時,該觸控面板所產生的感應信號會由弱變強;而當所述的感應信號高于·一臨界值時,該觸控面板即執行一 2維坐標計算。前述公知非接觸操作接口的作法雖可加快感測速度,惟由于其觸控面板一般乃以一固定的分辨率、一固定的掃瞄頻率、及一固定的臨界值偵測一非接觸操作,因而只能提供一 2維坐標平面,而無法增加該觸控面板的操作自由度,此乃其美中不足之處。因此,需要一種3D感測機制以增加觸控面板的操控自由度及反應速度。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觸控面板的3D感測方法,其可感測一物體在一觸控面板上方的一 3D坐標。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觸控面板的3D感測方法,其可依復數個3D坐標產生一手勢代碼。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觸控面板的3D感測系統,其可感測一物體在一觸控面板上方的一 3D坐標。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觸控面板的3D感測系統,其可依復數個3D坐標產生一手勢代碼。為實現上述的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的觸控面板的3D感測方法,用以感測一物體在一觸控面板上方的一 3D坐標,其中該3D坐標包括一 Z軸坐標,對應于該物體與該觸控面板的距離,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規劃該觸控面板使其具有一觸控分辨率;依所述觸控分辨率設定一感測值作用區,其中所述感測值作用區具有一感測值上限及一感測值下限;以及使一感測值分別與所述感測值上限及所述感測值下限做比較,以在所述感測值位于所述感測值上限及所述感測值下限之間時產生一所述的3D坐標,及在所述感測值高于所述感測值上限或低于所述感測值下限時,重新規劃該觸控面板以改變所述的觸控分辨率。所述的觸控面板的3D感測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驟依復數個所述3D坐標產生一手勢代碼。本專利技術提供的觸控面板的3D感測系統,用以感測一物體在一觸控面板上方的一3D坐標,其中該3D坐標包括一 Z軸坐標,對應于該物體與該觸控面板的距離,該系統具有一分辨率控制電路,用以規劃該觸控面板,使該觸控面板具有一觸控分辨率;一臨界值控制電路,用以依所述觸控分辨率設定一感測值作用區,其中所述感測值作用區具有一感測值上限及一感測值下限;一比較單元,用以使一感測值分別與所述感測值上限及所述感測值下限做比較, 以在所述感測值位于所述感測值上限及所述感測值下限之間時產生一第一比較結果,在所述感測值高于所述感測值上限時產生一第二比較結果,及在所述感測值低于所述感測值下限時產生一第三比較結果;其中所述第二比較結果及第三比較結果是用以驅動該分辨率控制電路,以改變所述的觸控分辨率;以及一觸控數據產生單元,用以反應于所述的第一比較結果以產生代表一 3D坐標的一組觸控資料。所述的觸控面板的3D感測系統,其中,具有一手勢判斷手段,其依復陣列所述觸控數據產生一手勢代碼。所述的觸控面板的3D感測系統,其中,所述的手勢代碼代表由點選對象、翻頁、移動對象、及縮/放對象的操作群組所選擇的操作。所述的觸控面板的3D感測系統,其中,該手勢判斷手段具有一中央處理單元。所述的觸控面板的3D感測系統,其中,該觸控面板是一電容式觸控面板。所述的觸控面板的3D感測系統,其中,所述感測值是一電壓值或一電流值。所述的觸控面板的3D感測系統,其中,所述的觸控數據與一輸入裝置的輸出數據結合以提供一復式操作接口。所述的觸控面板的3D感測系統,其中,所述的輸入裝置是一鼠標或一鍵盤。本專利技術可以提高觸控面板的操控自由度及反應速度。附圖說明圖I (a)為本專利技術由設定一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的一第一分辨率以感測一物體在該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上方Dl高度處的3D坐標的工作示意圖。圖1(b)為本專利技術由設定圖1(a)該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的一第二分辨率以感測一物體在該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上方D2高度處的3D坐標的工作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觸控面板的3D感測方法其一較佳實施例的流程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觸控面板的3D感測系統其一較佳實施例的方塊圖。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觸控面板的3D感測方法,以感測一物體在一觸控面板上方的一 3D坐標,其中該3D坐標包括一 Z軸坐標,其系對應于該物體與該觸控面板的距離,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規劃該觸控面板使其具有一觸控分辨率;依所述觸控分辨率設定一感測值作用區,其中所述感測值作用區具有一感測值上限及一感測值下限;以及使一感測值分別與所述感測值上限及所述感測值下限做比較,以在所述感測值位于所述感測值上限及所述感測值下限之間時產生一 3D坐標,及在所述感測值高于所述感測值上限或低于所述感測值下限時,重新規劃該觸控面板以改變所述的觸控分辨率。較佳的,該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依復數個所述3D坐標產生一手勢代碼。本專利技術進一步提出一種觸控面板的3D感測系統,以感測一物體在一觸控面板上方的一 3D坐標,其中該3D坐標包括一 Z軸坐標,其對應 于該物體與該觸控面板的距離,該系統具有一分辨率控制電路,用以規劃該觸控面板,使該觸控面板具有一觸控分辨率;一臨界值控制電路,用以依所述觸控分辨率設定一感測值作用區,其中所述感測值作用區具有一感測值上限及一感測值下限;一比較單元,用以使一感測值分別與所述感測值上限及所述感測值下限做比較,以在所述感測值位于所述感測值上限及所述感測值下限之間時產生一第一比較結果,在所述感測值高于所述感測值上限時產生一第二比較結果,及在所述感測值低于所述感測值下限時產生一第三比較結果;其中所述第二比較結果及第三比較結果是用以驅動該分辨率控制電路,以改變所述的觸控分辨率;以及一觸控數據產生單元,用以反應于所述的第一比較結果以產生代表一 3D坐標的一組觸控資料。較佳的,該系統進一步具有一手勢判斷手段,其依復陣列所述的觸控數據產生一手勢代碼。較佳的,所述的手勢代碼是代表由點選對象、翻頁、移動對象、及縮/放對象的操作群組所選擇的操作。較佳的,該手勢判斷手段具有一中央處理單元。較佳的,所述的觸控數據可進一步與一輸入裝置的輸出數據結合以提供一復式操作接口。較佳的,所述的輸入裝置是一鼠標或一鍵盤。較佳的,該觸控面板是一電容式觸控面板。較佳的,所述感測值是一電壓值或一電流值。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特征及其目的,結合附圖及較佳具體實施例的詳細說明如后。請一并參照圖1(a) 1(b),其繪示本專利技術在一電容式觸控面板上方定義出一 3D坐標空間的原理。如圖所示,當一物體20接近一電容式觸控面板300時,該電容式觸控面板300會在該物體20于其X-Y平面的投影處產生一感應值S,而在所述投影處的周圍會伴隨有噪聲N,其中所述感應值S是隨該物體20與該電容式觸控面板300的距離增加/減少而變低/變高,以及隨該電容式觸控面板300的等效電容變大/變小而變高/變低。所述感應值S可為一電壓值或一電流值。在圖1(a)中,該電容式觸控面板300的分辨率被規劃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觸控面板的3D感測方法,用以感測一物體在一觸控面板上方的一3D坐標,其中該3D坐標包括一Z軸坐標,對應于該物體與該觸控面板的距離,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規劃該觸控面板使其具有一觸控分辨率;依所述觸控分辨率設定一感測值作用區,其中所述感測值作用區具有一感測值上限及一感測值下限;以及使一感測值分別與所述感測值上限及所述感測值下限做比較,以在所述感測值位于所述感測值上限及所述感測值下限之間時產生一所述的3D坐標,及在所述感測值高于所述感測值上限或低于所述感測值下限時,重新規劃該觸控面板以改變所述的觸控分辨率。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杜彥宏,賈叢林,潘文杰,
申請(專利權)人:麗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