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TJD軟鋼阻尼器,又稱TJD型軟鋼阻尼器,其包括一耗能件以及一承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件至少包括一芯材部分,所述承載件至少有一連接段,所述連接段分為第一連接部分與第二連接部分,并且所述第一連接部分與所述第二連接部分相對的端面處至少各有一個與所述芯材部分相適應的凹槽,所述芯材部分的兩端能夠分別插入所述第一連接部分與第二連接部分的凹槽,從而連接所述第一連接部分與第二連接部分。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提供一種TJD軟鋼阻尼器,其采用高強鋼作為承載件,減小了用鋼量;采用槽型插接,減小了芯板廢料;通過套筒延伸至承載件的一部分,增強了抗彎能力;避免了阻尼器現場分段拼接,實現了承載件與耗能件一體化。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建筑領域,尤其是建筑物結構支撐領域,具體地,涉及在建筑結構體系中用于支撐的軟鋼阻尼器。
技術介紹
耗能減震結構引入工程界以來得到了廣泛的研究與使用,耗能減震作為一種被動控制方式,其主要原理是通過在結構中設置特定的附加耗能元件,將地震動輸入給結構的能量引向耗能元件,從而吸收大部分地震動輸入能量,減輕結構的損傷程度。目前國內外研制開發了多種耗能元件,其中軟鋼類阻尼器以其經濟、實用性在土木界廣為推廣使用。軟鋼類阻尼器主要是通過鋼材屈服后能夠提供良好的塑性變形來實現耗能性能,以往阻尼器為 了提高其耗能能力采用阻尼器平面與結構平面垂直布置方式,因此軟鋼類阻尼器的初始剛度相對較小,只能體現其單一的耗能性能。而實際上鋼材不但有良好的塑性滯回耗能性能,在未屈服以前具有一定的初始剛度,如何利用鋼材的初始剛度,并在其屈服后發揮塑性耗能的雙重性具有重要意義。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TJD軟鋼阻尼器。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TJD軟鋼阻尼器,其包括一耗能件以及一承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件至少包括一芯材部分,所述承載件至少有一連接段,所述連接段分為第一連接部分與第二連接部分,并且所述第一連接部分與所述第二連接部分相對的端面處至少各有一個與所述芯材部分相適應的凹槽,所述芯材部分的兩端能夠分別插入所述第一連接部分與第二連接部分的凹槽,從而連接所述第一連接部分與第二連接部分。優選地,所述芯材部分分為插入部與未插入部,所述插入部的截面面積大于所述未插入部的截面積。優選地,所述插入部與所述未插入部優選地通過一內凹的圓弧連接過渡。優選地,所述芯材部分的插入部分別與所述第一連接部分以及第二連接部分焊接于所述凹槽處。優選地,所述耗能件還包括一種高強填充材料,所述芯材部分的外部被所述高強填充材料包圍,所述芯材部分與所述高強填充材料形成所述耗能件。優選地,所述軟鋼阻尼器還包括一個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套于所述耗能件的外部,并向所述支撐件延伸至包圍所述支撐件的一部分。優選地,所述外套筒的兩端各設有一外封頭板,所述外封頭板的形狀、尺寸與所述外套筒的端口截面相適應,其通過角焊縫的方式與所述外套筒相連接。優選地,所述外套筒的內部還至少設有一內封頭板,所述第一連接部分延伸至所述內封頭板處,而所述第二連接部分延伸至所述外套筒一端的所述外封頭板處。優選地,所述芯材部分還至少設有一防滑板,所述其垂直設置于所述未插入部,并且所述防滑板的一部分插入所述高強填充材料中。優選地,所述芯材部分的橫截面為十字形以及一字形等形狀中的任一種。優選地,所述承載件的兩端橫截面為H形以及十字形等形狀中的任一種。優選地,所述芯材部分為Q195鋼材、Q235鋼材、LY100鋼材、LY160鋼材、LY225鋼材以及其他低屈服鋼等材料中的任一種。優選地,所述承載件為Q345鋼材、Q235鋼材、Q460鋼材以及其他高強度鋼等材料中的任一種。優選地,所述高強填充材料中為高強度無收縮混凝土以及高強度無收縮混合砂漿等材料的任一種。·優選地,所述第一連接部分、第二連接部分的一端與所述高強填充材料之間至少各留有一段預留壓縮空間。優選地,所述第一連接部分的另一端與所述內封頭板之間以及所述第二連接部分的另一端與所述外封頭板之間也至少各留有一段預留壓縮空間。本專利技術通過提供一種TJD軟鋼阻尼器,其技術優勢在于I.采用高強鋼作為承載件,減小了用鋼量,減小了支撐外觀需求;2.采用槽型插接,減小了芯板廢料;3.采用圓弧過渡避免了應力集中造成的芯板斷裂現象;4.通過套筒延伸至承載件的一部分的方式,增強了支撐抗彎能力,與穩定整體穩定性;5.避免了阻尼器現場分段拼接,實現了承載件與耗能件一體化,并且無拼接螺栓與拼接焊縫,外觀優美。附圖說明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專利技術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圖I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第一實施例的,所述軟鋼阻尼器的正視圖;圖2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第一實施例的,所述軟鋼阻尼器的俯視圖;圖3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第一實施例的,所述軟鋼阻尼器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圖4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第一實施例的,所述軟鋼阻尼器在圖I或圖2中1-1處的橫截面示意圖;圖5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第一實施例的,所述軟鋼阻尼器在所述圖I或圖2中2-2處的橫截面示意圖;圖6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第一實施例的,所述軟鋼阻尼器在所述圖I或圖2中3-3處的橫截面示意圖;圖7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第一實施例的,所述軟鋼阻尼器在所述圖I或圖2中4-4處的橫截面示意圖;以及圖8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第一實施例的,所述軟鋼阻尼器在所述圖I或圖2中5-5處的橫截面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TJD軟鋼阻尼器,又稱TJD型軟鋼阻尼器,其采用高強鋼作為承載件,減小了用鋼量,減小了支撐外觀需求;采用槽型插接,減小了芯板廢料;采用圓弧過渡避免了應力集中造成的芯板斷裂現象;通過套筒延伸至承載件的一部分的方式,增強了支撐抗彎能力,與穩定整體穩定性;避免了阻尼器現場分段拼接,實現了承載件與耗能件一體化,并且無拼接螺栓與拼接焊縫,外觀優美。圖I示出了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第一實施例的,所述軟鋼阻尼器的正視圖。具體地,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軟鋼阻尼器主要包括一耗能件I以及一承載件2,所述耗能件I位于所述承載件2之間。更具體地,所述承載件2上至少設有一連接段21,優選地,所述連接段21的橫截面為十字形。進一步地,所述連接段21分為第一連接部分211與第二連接部分212,所述耗能件I位于所述第一連接部分211與所述第二連接部分212之間,更具體地,所述第一連接部分211與所述第二連接部分212相對的端面上設有一凹槽31,類似地,所述第二連接部分212與所述第一連接部分211相對的端面上設有一凹槽32。進一步地,所述耗能件I由一芯材部分11以及高強填充材料12組成,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芯材部分11的橫截面優選地呈十字形,其由兩塊芯板垂直焊接而成,所述凹槽31以及凹槽32的形狀、尺寸與所述芯材部分11的兩端相適應,進而所述芯材部分11的兩端能夠分別插入所述凹槽31以及所述凹槽32,使所述芯材部分11分別與所述第一連接部分211、第二連接部分212相連接,此處不予贅述。進一步地,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承載件2的兩端橫截面優選地呈工字形,所述承載件2上有一段所述連接段21,所述連接段21的橫截面呈十字形,其兩端分別向外延伸,此時所述十字形的連接段21有一部分插入所述承載件2工字形的一部分,即在此情況下,所述承載件2的一部分其橫截面呈王字型(可參考圖6)。而在一個變化例中,所述承載件2兩端的橫截面也可以是十字形的,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所述變化例同樣可以結合圖I所示實施例予以實現,此處不予贅述。進一步地,根據圖I所示實施例,所述芯材部分11可以分為插入部111與未插入部112,具體地,所述插入部111與所述凹槽31以及所述凹槽32焊接相連,所述插入部111 的橫截面面積大于所述未插入部112的橫截面面積,其中,所述插入部111與所述未插入部112之間優選地通過一內凹的圓弧連接過渡(具體可參考圖3)。進一步地,根據圖I所示實施例,所述芯材部分11的外部被所述高強填充材料12所包圍。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高強填充材料12可以是高強度無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TJD軟鋼阻尼器,其包括一耗能件以及一承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件至少包括一芯材部分,所述承載件至少有一連接段,所述連接段分為第一連接部分與第二連接部分,并且所述第一連接部分與所述第二連接部分相對的端面處至少各有一個與所述芯材部分相適應的凹槽,所述芯材部分的兩端能夠分別插入所述第一連接部分與第二連接部分的凹槽,從而連接所述第一連接部分與第二連接部分。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宮海,郭建好,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藍科鋼結構技術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