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高效節水現澆排灌暗渠施工方法,包括下渠體設計及配套設施設計、渠體選址及定位放線、土渠體開挖成形、渠體澆筑、渠體養護、泥砂雜物沉淀井施工、閘門施工、覆土回填、運行維護等步驟。本發明專利技術施工方便,效果好,具有節水、節能、減少占地、灌水效率高、管理方便、省工省時等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現澆排灌暗渠施工方法。
技術介紹
目前國內外水土資源供需矛盾不斷加劇,國際社會紛紛呼吁保護水土資源、節約用地、用水;國際上不少社會組織及學術團體將保護水土資源、節約用地、用水列入重要的研究課題;我國則是水土資源十分貧乏的國家,因而我國政府把保護水土資源、節約用地、用水列入了國家的基本國策,而農業用水應占社會用水量的50%以上,農業用地占社會用地的70%以上;研究探討農業節約用地用水則大有可為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施工方便,效果好的。本專利技術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驟 (一)渠體設計及配套設施設計(I)渠體設計根據時速排水道與灌水量設計渠體管徑,確保3小時水面覆蓋所灌區域; (2 )雜物砂石沉淀井設計雜物砂石沉淀井井口平面面積與渠體截面積相同,雜物砂石沉淀井深度為外河底平面深度以上0. 5m ;(3)閘門設計根據支渠管徑設置,閘門的底面、頂面、立面均應與支渠平行對齊; (二)渠體選址及定位放線 (1)渠體選址現澆排灌暗渠選址以現行明渠或道路作排灌暗渠選址; (2)定位放線按照選址進行定位,每IOOm設立號樁并按001號,依次編號定位,并通過測試儀測定標高在號樁上注明標高,所設號樁向距渠體中心線向左偏離2m,打入號樁; (三)土渠體開挖成形 (1)渠體開挖開挖時泥土均勻倒在距渠體兩側Im以外; (2)棱邊修整當渠體開挖后,對棱邊、底槽全面進行修整,去除浮土并測底標高,確保底面水平; (四)渠體澆筑 (1)模機具吊裝就位將模機具吊裝就位,吊裝時用卷揚機或滑輪機吊裝,入槽后進行校正水平度、垂直度,做好開啟準備; (2)開啟澆筑當模機具開啟后從進料口投入商品混凝土,所投入的商品混凝土采用C25強度,水灰比應為0. 55-0. 6,坍落度為6-8m ; (3)底半槽渠修理當底半槽渠澆筑后,對裂邊、毛邊進行修整,并涂刷一層塑性砂漿抹面,確保內壁光滑;(4)安裝內模氣囊,內模氣囊直徑與設計渠體直徑相同,并檢查氣囊是否牢固、是否滲氣現象; (5)進行澆筑成形,抽出氣囊,拆除機具; (五)渠體養護 (1)保養保溫膜制作選用柔性抗曬抗凍0.5_厚的塑料薄膜和OUmm空心塑膠管及¢5111111空心塑膠管;其中①Imm空心塑膠管作支流管,0 5mm塑膠管作主流管,將支流管側面按0. 5cm距離鉆孔,孔徑為0. Im ;其主流管按2cm距離鉆眼孔,孔徑為1mm,然后將塑膠紙平鋪在制作臺上,刷粘合劑,按間距2cm橫向鋪貼0) Imm空心膠管,鋪貼時眼孔朝上,然后縱向頂面鋪貼2-3根0>5mm塑膠管,并將OUmm空心塑膠管插入0>5mm孔眼,周邊涂入粘合劑,然后再將預先準備的眼狀膜覆蓋上面,完成保養保溫膜制作; (2)眼狀膜制作混構體保養保溫膜由底面膜、支流管、主流管、眼狀膜組成;眼狀膜是 覆蓋在支流管、主流管上的一層膜,該膜有與支流管相對應的眼孔;制作眼狀膜是在商品膜上按橫向2cm間距,縱向0. 5cm間距,鉆0>0. I孔徑眼;鉆孔眼時,設與薄膜幅度相等的木板,木板上按橫向2cm間距,縱向0. 5cm間距,植入0>0. Imm鋼釘,制作眼狀膜鉆孔板,用眼狀膜鉆孔板在薄膜上輕輕敲打,即可形成; (3)保養保溫鋪貼將保溫保養膜平鋪在所需保養的路面上,鋪貼后,在保養保溫膜上覆蓋保護網;保護網由聚丙烯線編制成,網眼為IOX 10cm,并將網繃緊壓入地面; (4)貯水箱制作與安裝選擇塑膠桶或鐵桶,在桶底安裝控水閥門和水咀,水咀咀頭直徑< 5mm;水箱制作后,并當保養保溫膜鋪貼后,進行水箱安裝,水箱高度高于所保養混構體高度的至少2m,采用蹬式安裝或竿式吊裝均可;安裝后,將主流管連接貯水箱水咀,然后將水箱灌滿水,打開閥門,實施保養; (5)保養保溫設施拆除當保養期滿后,拆除保養保溫設施;拆除時應先拆除貯水箱,然后掀開保護網,再掀開保護膜,并將保護網、膜,卷疊綁扎,留作再用; (六)泥砂雜物沉淀井施工 (1)沉淀井區位確定渠體長度每300-500m設置一個沉淀井,選擇近鄰河道; (2)成井機制作采用3mm厚鋼板焊接成圓桶形,桶形直徑O=井徑直徑O,高度按井徑深度確定; (3)打井當成井機制作后,配以空壓機一次性打井成形; (4)澆筑當土井形成后,采用圓桶形鋼桶直接澆筑振搗密實,卸模即可; (七)閘門施工 (1)出水門施工水門設置為直方形,寬度=支渠直徑長度,且制成模板采用C25混凝土澆筑,門框寬度為5cm,厚度為5cm,在內側設置閘門槽,槽口深度為2cm,寬度為2cm ; (2)閉水門采用2cm鋼板或塑膠板或預制板,閉水門規格長寬=出水門長寬,厚度為2cm,在閉水門上安裝提門竿,提門竿在固定閉水門部分為扁鋼,厚度為1cm,并焊接三個螺栓,套入閉水門孔,用螺母固定,其它部分為圓鋼,直徑Olcm,并絞成絲牙; (3)閉水圈采用橡膠制成,圈圍在閉門三邊上; (4)固定栓梁由木質、鋼質或混砼土制成,在橫梁上固定提門器,并與開音器配合進行開啟與關閉; (A)覆土回填當混構體渠保養期滿,沉淀井、閘門澆筑安裝完成后進行覆土,覆土時采用分層覆土,每層厚度不超過30cm,且分層夯實,總體覆土厚度> 60cm以上,便于種植或筑路; (九)運行維護需要供水時開啟閘門,按供水量大小控制開啟閘門大小;為保證水流順暢、關閉靈活,一般每兩年進行一次維護,更換閉水圈,對閉水圈不能閉水的及時更換;另外對沉淀井處每兩年開啟一次沉淀井出水口,將沉淀井中的泥砂雜質沖出,確保水流暢通。本專利技術施工方便,效果好,具有節水、節能、減少占地、灌水效率高、管理方便、省工省時等優點。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具體實施例方式一種,包括下列步驟 (一)渠體設計及配套設施設計 (I)渠體設計根據時速排水道與灌水量設計渠體管徑,確保3小時水面覆蓋所灌區域; (2 )雜物砂石沉淀井設計雜物砂石沉淀井井口平面面積與渠體截面積相同,雜物砂石沉淀井深度為外河底平面深度以上0. 5m ; (3)閘門設計根據支渠管徑設置,閘門的底面、頂面、立面均應與支渠平行對齊; (二)渠體選址及定位放線 (1)渠體選址現澆排灌暗渠選址以現行明渠或道路作排灌暗渠選址; (2)定位放線按照選址進行定位,每IOOm設立號樁并按001號,依次編號定位,并通過測試儀測定標高在號樁上注明標高,所設號樁向距渠體中心線向左偏離2m,打入號樁; (三)土渠體開挖成形 (1)渠體開挖開挖時泥土均勻倒在距渠體兩側Im以外; (2)棱邊修整當渠體開挖后,對棱邊、底槽全面進行修整,去除浮土并測底標高,確保底面水平; (四)渠體澆筑 (1)模機具吊裝就位將模機具吊裝就位,吊裝時用卷揚機或滑輪機吊裝,入槽后進行校正水平度、垂直度,做好開啟準備; (2)開啟澆筑當模機具開啟后從進料口投入商品混凝土,所投入的商品混凝土采用C25強度,水灰比應為0. 55-0. 6,坍落度為6-8m ; (3)底半槽渠修理當底半槽渠澆筑后,對裂邊、毛邊進行修整,并涂刷一層塑性砂漿抹面,確保內壁光滑; (4)安裝內模氣囊,內模氣囊直徑與設計渠體直徑相同,并檢查氣囊是否牢固、是否滲氣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效節水現澆排灌暗渠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驟:(一)渠體設計及配套設施設計:(1)渠體設計:根據時速排水道與灌水量設計渠體管徑,確保3小時水面覆蓋所灌區域;(2)雜物砂石沉淀井設計:雜物砂石沉淀井井口平面面積與渠體截面積相同,雜物砂石沉淀井深度為外河底平面深度以上0.5m;(3)閘門設計:根據支渠管徑設置,閘門的底面、頂面、立面均應與支渠平行對齊;(二)渠體選址及定位放線:(1)渠體選址:現澆排灌暗渠選址以現行明渠或道路作排灌暗渠選址;(2)定位放線:按照選址進行定位,每100m設立號樁并按001號,依次編號定位,并通過測試儀測定標高在號樁上注明標高,所設號樁向距渠體中心線向左偏離2m,打入號樁;(三)土渠體開挖成形:(1)渠體開挖:開挖時泥土均勻倒在距渠體兩側1m以外;(2)棱邊修整:當渠體開挖后,對棱邊、底槽全面進行修整,去除浮土并測底標高,確保底面水平;(四)渠體澆筑(1)模機具吊裝就位:將模機具吊裝就位,吊裝時用卷揚機或滑輪機吊裝,入槽后進行校正水平度、垂直度,做好開啟準備;(2)開啟澆筑:當模機具開啟后從進料口投入商品混凝土,所投入的商品混凝土采用C25強度,水灰比應為0.55?0.6,坍落度為6?8m;(3)底半槽渠修理:當底半槽渠澆筑后,對裂邊、毛邊進行修整,并涂刷一層塑性砂漿抹面,確保內壁光滑;(4)安裝內模氣囊,內模氣囊直徑與設計渠體直徑相同,并檢查氣囊是否牢固、是否滲氣現象;(5)進行澆筑成形,抽出氣囊,拆除機具;(五)渠體養護(1)保養保溫膜制作:選用柔性抗曬抗凍0.5mm厚的塑料薄膜和Ф1mm空心塑膠管及Ф5mm空心塑膠管;其中Ф1mm空心塑膠管作支流管,Ф5mm塑膠管作主流管,將支流管側面按0.5cm距離鉆孔,孔徑為0.1m;其主流管按2cm距離鉆眼孔,孔徑為1mm,然后將塑膠紙平鋪在制作臺上,刷粘合劑,按間距2cm橫向鋪貼Ф1mm空心膠管,鋪貼時眼孔朝上,然后縱向頂面鋪貼2?3根Ф5mm塑膠管,并將Ф1mm空心塑膠管插入Ф5mm孔眼,周邊涂入粘合劑,然后再將預先準備的眼狀膜覆蓋上面,完成保養保溫膜制作;(2)眼狀膜制作:混構體保養保溫膜由底面膜、支流管、主流管、眼狀膜組成;眼狀膜是覆蓋在支流管、主流管上的一層膜,該膜有與支流管相對應的眼孔;制作眼狀膜是在商品膜上按橫向2cm間距,縱向0.5cm間距,鉆Ф0.1孔徑眼;鉆孔眼時,設與薄膜幅度相等的木板,木板上按橫向2cm間距,縱向0.5cm間距,植入Ф0.1mm鋼釘,制作眼狀膜鉆孔板,用眼狀膜鉆孔板在薄膜上輕輕敲打,即可形成;(3)保養保溫鋪貼:將保溫保養膜平鋪在所需保養的路面上,鋪貼后,在保養保溫膜上覆蓋保護網;保護網由聚丙烯線編制成,網眼為10×10cm,并將網繃緊壓入地面;(4)貯水箱制作與安裝:選擇塑膠桶或鐵桶,在桶底安裝控水閥門和水咀,水咀咀頭直徑≤5mm;水箱制作后,并當保養保溫膜鋪貼后,進行水箱安裝,水箱高度高于所保養混構體高度的至少2m,采用蹬式安裝或竿式吊裝均可;安裝后,將主流管連接貯水箱水咀,然后將水箱灌滿水,打開閥門,實施保養;(5)保養保溫設施拆除:當保養期滿后,拆除保養保溫設施;拆除時應先拆除貯水箱,然后掀開保護網,再掀開保護膜,并將保護網、膜,卷疊綁扎,留作再用;(六)泥砂雜物沉淀井施工(1)沉淀井區位確定:渠體長度每300?500m設置一個沉淀井,選擇近鄰河道;(2)成井機制作:采用3mm厚鋼板焊接成圓桶形,桶形直徑Φ=井徑直徑Φ,高度按井徑深度確定;(3)打井:當成井機制作后,配以空壓機一次性打井成形;(4)澆筑:當土井形成后,采用圓桶形鋼桶直接澆筑振搗密實,卸模即可;(七)閘門施工(1)出水門施工:水門設置為直方形,寬度=支渠直徑長度,且制成模板采用C25混凝土澆筑,門框寬度為5cm,厚度為5cm,在內側設置閘門槽,槽口深度為2cm,寬度為2cm;(2)閉水門采用2cm鋼板或塑膠板或預制板,閉水門規格長寬=出水門長寬,厚度為2cm,在閉水門上安裝提門竿,提門竿在固定閉水門部分為扁鋼,厚度為1cm,并焊接三個螺栓,套入閉水門孔,用螺母固定,其它部分為圓鋼,直徑Φ1cm,并絞成絲牙;(3)閉水圈:采用橡膠制成,圈圍在閉門三邊上;(4)固定栓:梁由木質、鋼質或混砼土制成,在橫梁上固定提門器,并與開音器配合進行開啟與關閉;(八)覆土回填:當混構體渠保養期滿,沉淀井、閘門澆筑安裝完成后進行覆土,覆土時采用分層覆土,每層厚度不超過30cm,且分層夯實,總體覆土厚度≥60cm以上,便于種植或筑路;(九)運行維護:需要供水時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葛加君,
申請(專利權)人:葛加君,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