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肝素鈉粗品的分離提取工藝,包括腸衣粘膜的預處理、樹脂吸附、脫附處理,最后沉淀、烘干得到肝素鈉粗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脫附處理過程為:用清水對吸附后的樹脂清洗2-3次,至溶液pH為中性,將樹脂置于容器內,加入0.5-1mol/l的氯化鈉溶液,在常溫下攪拌,攪拌速度為100-150r/min,并輔以超聲介質將肝素鈉從樹脂上脫附下來,時間為1-1.5h,超聲功率為200-300W,每隔10-15min超聲一次,超聲時間為20-30s。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在樹脂洗脫時,采用低濃度的氯化鈉溶液輔以超聲波對樹脂進行一次洗脫,其肝素鈉洗脫收率即可達到99%以上,該工藝洗脫時間短,比傳統兩次洗脫工藝可節省1-2h,同時避免了高濃度鹽水的排放,提高了肝素鈉的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肝素鈉粗品的分離提取工藝。
技術介紹
肝素鈉是一類抗凝血藥,主要由豬或牛的腸粘膜中提取的硫酸氨基葡聚糖的鈉鹽,屬粘多糖類物質。肝素鈉可用于手術預防危險的血栓栓塞性疾病,能夠減輕不穩定型心絞痛、預防心肌梗塞,降低急性心肌梗塞病死率,最新研究發現還具有降血脂、降膽固醇的作用。傳統的肝素鈉提取工藝是鹽解或酶解-離子交換-乙醇沉淀-干燥,其中,在離子交換工段,對吸附后的樹脂多采用鹽水分次洗脫,不僅洗脫時間長,而且鹽水的用量也比較 多,影響了產品的提取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肝素鈉粗品的分離提取工藝,具體為樹脂洗脫時間短,效率高。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肝素鈉粗品的分離提取工藝,包括腸衣粘膜的預處理、樹脂吸附、脫附處理,最后沉淀、烘干得到肝素鈉粗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脫附處理過程為用清水對吸附后的樹脂清洗2-3次,至溶液pH為中性,將樹脂置于容器內,加入O. 5-lmol/l的氯化鈉溶液,在常溫下攪拌,攪拌速度為100-150r/min,并輔以超聲介質將肝素鈉從樹脂上脫附下來,時間為l_2h,超聲功率為200-300W,每隔10-15min超聲一次,超聲時間為2_3min。優選地,所述氯化鈉溶液與樹脂的質量比為1:1.5。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在樹脂洗脫時,采用低濃度的氯化鈉溶液輔以超聲波對樹脂進行一次洗脫,其肝素鈉洗脫收率即可達到99%以上,該工藝洗脫時間短,比傳統兩次洗脫工藝可節省l_2h,同時避免了高濃度鹽水的排放,提高了肝素鈉的生產效率。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公眾能充分了解本專利技術的技術實質和有益效果,申請人將在下面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詳細描述,但申請人對實施例的描述不是對技術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據本專利技術構思作形式而非實質的變化都應當視為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肝素鈉粗品的分離提取工藝,包括腸衣粘膜的預處理、樹脂吸附、脫附處理,最后沉淀、烘干得到肝素鈉粗品,其具體步驟如下所示 I)腸衣粘膜的預處理將新鮮的豬腸用清水洗凈除去內外污物和脂肪后,絞碎成糜狀,加入等質量的清水混合,以氫氧化鈉調節pH值至8左右,加入lmol/1的氯化鈉浸泡,再加入胰蛋白酶,在38-40°C下酶解反應2-3h,胰蛋白酶的用量為混合液重量的2%,酶解后,肝素鈉與蛋白質固體殘渣分離,過濾除雜質,得到含肝素鈉的濾液;2)樹脂吸附將上述濾液采用D254樹脂吸附,在室溫下,以150r/min的攪拌速度,吸附4-5小時,吸附結束后過濾除濾液,其中,樹脂的用量與母液的質量比為3-4% ; 3)脫附處理用清水對吸附后的樹脂清洗2-3次,至溶液pH為中性,將樹脂置于容器內,加入O. 5-lmol/l的氯化鈉溶液,在常溫下攪拌,攪拌速度為100-150r/min,并輔以超聲介質將肝素鈉從樹脂上脫附下來,時間為l_2h,超聲功率為200-300W,每隔10_15min超聲一次,超聲時間為20-30S,其洗脫效果如下表所示 現S,, 攪拌速率I超聲功率超聲間隔超聲時間.I洗職時間洗聰收權利要求1.一種肝素鈉粗品的分離提取工藝,包括腸衣粘膜的預處理、樹脂吸附、脫附處理,最后沉淀、烘干得到肝素鈉粗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脫附處理過程為用清水對吸附后的樹脂清洗2-3次,至溶液pH為中性,將樹脂置于容器內,加入O. 5-lmol/l的氯化鈉溶液,在常溫下攪拌,攪拌速度為100-150r/min,并輔以超聲介質將肝素鈉從樹脂上脫附下來,時間為l-2h,超聲功率為200-300W,每隔10_15min超聲一次,超聲時間為2_3min。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肝素鈉粗品的分離提取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鈉溶液與樹脂的質量比為1:1. 5。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肝素鈉粗品的分離提取工藝,包括腸衣粘膜的預處理、樹脂吸附、脫附處理,最后沉淀、烘干得到肝素鈉粗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脫附處理過程為用清水對吸附后的樹脂清洗2-3次,至溶液pH為中性,將樹脂置于容器內,加入0.5-1mol/l的氯化鈉溶液,在常溫下攪拌,攪拌速度為100-150r/min,并輔以超聲介質將肝素鈉從樹脂上脫附下來,時間為1-1.5h,超聲功率為200-300W,每隔10-15min超聲一次,超聲時間為20-30s。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在樹脂洗脫時,采用低濃度的氯化鈉溶液輔以超聲波對樹脂進行一次洗脫,其肝素鈉洗脫收率即可達到99%以上,該工藝洗脫時間短,比傳統兩次洗脫工藝可節省1-2h,同時避免了高濃度鹽水的排放,提高了肝素鈉的生產效率。文檔編號C08B37/10GK102952205SQ20121037878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9日專利技術者顧永軍 申請人:江蘇聯眾腸衣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肝素鈉粗品的分離提取工藝,包括腸衣粘膜的預處理、樹脂吸附、脫附處理,最后沉淀、烘干得到肝素鈉粗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脫附處理過程為:用清水對吸附后的樹脂清洗2?3次,至溶液pH為中性,將樹脂置于容器內,加入0.5?1mol/l的氯化鈉溶液,在常溫下攪拌,攪拌速度為100?150r/min,并輔以超聲介質將肝素鈉從樹脂上脫附下來,時間為1?2h,超聲功率為200?300W,每隔10?15min超聲一次,超聲時間為2?3min。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顧永軍,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聯眾腸衣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