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舵槳在船體分段的安裝方法,包括舵槳在船體分段上的安裝及船體分段在船臺的安裝兩階段,其中,舵槳在船體分段上的安裝階段包括:S01、在平臺上固定船體分段,S02、根據分段中心線確定平臺中心線,S03、在船體分段上取基準點,S04、安裝舵槳圍井,S05、安裝舵槳;船體分段在船臺的安裝步驟包括:S21、將船體分段吊裝于船臺/船塢上,S22、船體分段的裝焊。本發明專利技術能夠大大提高生產效率,使船臺建造周期減少20天,并能夠改善施工條件。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船舶建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
技術介紹
舵槳安裝是船舶建造過程中的一個關鍵步驟,其安裝好壞直接影響到船舶的質量。舵槳圍井定位,是以船臺/船塢的高度標桿和中心線為基準進行檢驗,而在舵槳安裝后難于對舵槳圍井進行精度檢驗。現有技術中的舵槳安裝方法包括依次進行的包含舵槳的船體分段 在船臺/船塢的合攏以及舵槳圍井和舵槳的安裝兩個階段,先進行包含舵槳的船體分段在船臺/船塢的合攏階段,然后對舵槳圍井以及舵槳進行安裝階段,具體的步驟如下I)在船臺上裝焊舵槳所在的船體分段;2)根據船臺或船塢上的高度標桿和中心線安裝舵槳圍井;3)以船臺的高度標桿和中心線為基準對舵槳圍井進行精度檢驗。如上述安裝步驟,雖然能夠對舵槳圍井的精度進行檢驗,但涉及具體的過程中,舵槳的安裝包括拉中、裝焊舵槳圍井、對外報驗、鏜孔鉸孔、油漆、吊裝設備,歷時二十多天,這大大延長了船臺或船塢的建造周期,增加了船舶的建造成本。為此,有必要對上述的舵槳安裝方法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船槳在船體分段的安裝方法,在保證舵槳圍井及舵槳的安裝精度的前提下,能夠減少船臺的工作量,縮短船臺的建造周期。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包括依次進行的舵槳在船體分段上的安裝階段及船體分段合攏裝焊階段,所述舵槳在船體分段上的安裝,包括如下步驟S01、在平臺上固定船體分段將船體分段正態放置于平臺上,調整船體分段上的甲板面使之與水平面平行,并將船體分段固定于平臺上;S02、根據分段中心線確定平臺中心線以該船體分段左右方向上的分段中心線在平臺上的投影線來確定平臺中心線;S03、在船體分段上取基準點在船體分段的甲板面與外側板面的相交線上取四個水平基準點及一個中心基準點,所述中心基準點位于分段中心線與外側板面的交點上;S04、安裝舵槳圍井根據船體分段基準面及平臺中心線確定舵槳圍井的安裝位置,并將舵槳圍井焊接固定于安裝位置;S05、安裝舵槳將舵槳對正、平齊地安裝于舵槳圍井;所述船體分段合攏裝焊階段,包括如下步驟S21、將船體分段吊裝于船臺/船塢上在船臺/船塢上設置高度標桿及船臺中心線,分別測量所述船體分段上的四個水平基準點相對于高度標桿的垂直距離及位于分段中心線上的中心基準點相對船臺/船塢中心線的左右偏離距離,調整船體分段,使之相對船臺/船塢上的高度標桿的垂直距離以及船臺/船塢的中心線水平偏差距離在允許范圍內,固定船體分段;S22、船體分段的裝焊對船體分段的合攏縫進行施焊,同時測量四個水平基準點相對于高度標桿的垂直距離及位于分段中心線上中心基準點與船臺/船塢中心線的左右偏差距離,若測量的四個水平基準點相對于高度標桿的垂直距離或中心基準點與船臺/船塢中心線的左右偏差距離超出偏差范圍,調整焊接工藝;反之,則繼續施焊,直至船體分段合攏焊接結束。優選的,在步驟S21中,所述四個水平基準點與船體基準面的垂直距離為7400毫米。優選的,在步驟S21中,所述處于分段中心線上的中心基準點與船臺/船塢中心線的偏差范圍為3mm之內。優選的,在步驟S21中,所述四個水平基準點與船臺高度標桿的垂直距離為高度標桿距船體分段基準面的預設垂直距離與四個水平基準點距船體基準面的垂直距離之和。 優選的,在步驟S22中,所述船體分段與船臺進行續焊時,所述四個水平基準點與船臺高度標桿的垂直距離的高度偏差范圍為5_之內。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技術效果是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采用將安裝舵槳的步驟提前至分段階段,根據舵槳所在分段的基準點間接確定舵槳的安裝位置來對舵槳圍井及舵槳進行定位安裝;在船體分段合攏裝焊過程中,通過對船體分段吊裝和施焊工藝的精度控制,減少船體分段在船臺/船塢合攏受焊接、定位等因素影響而產生的偏差的問題,保證船體分段的安裝精度。另一方面,船體分段上基準點與船臺/船塢的相對位置保證在允許偏差范圍內也間接驗證了舵槳圍井與船臺/船塢的相對精度偏差在允許范圍內。本專利技術能夠大大提高生產效率,使船臺建造周期減少20天,并能夠改善施工條件。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船槳在船體分段階段的安裝方法的安裝步驟流程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標號說明I-船體分段,11-甲板,12-外側板,13-船體分段基準面;2-平臺,3-船臺/船塢,4-高度標桿,5-全站儀。具體實施例方式為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
技術實現思路
、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請參閱圖I至圖4,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船槳在船體分段的安裝方法,包括依次進行的舵槳在船體分段上的安裝階段及船體分段合攏裝焊階段,在所述舵槳在船體分段上的安裝過程中,包括如下步驟SOI、在平臺上固定船體分段將船體分段I正態放置于平臺2上,調整船體分段I上的甲板11面使之與水平面平行,并將船體分段I固定于平臺2上;該水平面與船體分段I基準面及平臺2平行。S02、根據分段中心線確定平臺中心線以該船體分段I左右方向上的分段中心線在平臺上的投影線來確定平臺中心線。如圖2所示,A點與B點的連線為船體分段中心線,A與B在平臺2上的投影點分別為Al和BI,Al與BI之間的連線為平臺中心線。S03、在船體分段上取基準點在船體分段I中甲板11面與外側板12面的交線上取四個水平基準點和一個中心基準點,四個水平基準點分別為C點、D點、E點及F點,上述CDEF四點用于驗證甲板11面是否水平,中心基準點為B點,所述中心基準點位于分段中心線與外側板12面的交點上,用于驗證船體分段中心線與船臺/船塢3中心線的左右偏離距離,參閱圖2 ;在一具體的方案中,所述CDEF四點個水平基準點與船體基準面的垂直距離為7400毫米。S04、安裝舵槳圍井根據船體分段基準面13及平臺中心線,確定舵槳圍井的安裝位置,并將舵槳圍井焊接固定于安裝位置;其中,AlBl為平臺中心線。 S05、安裝舵槳將舵槳圍井鏜孔后,用吊車將舵槳吊裝至舵槳圍井的鏜孔處,調整舵槳位置,使舵槳對正、平齊地安裝于舵槳圍井。所述船體分段與船臺的安裝包括步驟S21、將船體分段吊裝于船臺/船塢上在船臺/船塢3上設置高度標桿4及船臺/船塢中心線,用全站儀5分別測量C點、D點、E點及F點這四個水平基準點相對于高度標桿4的垂直距離及位于分段中心線上的中心基準點相對船臺/船塢中心線的左右偏離距離,調整船體分段I位置,使之相對船臺/船塢3上的高度標桿4的垂直距離以及船臺/船塢中心線,船臺/船塢中心線為GGl所示直線。水平偏差距離在允許范圍內,固定船體分段1,參閱圖3 ;在一具體的方案中,所述四個水平基準點與船臺高度標桿4的垂直距離為高度標桿4距船體分段基準面13的預設垂直距離(h)與四個水平基準點距船體基準面的垂直距離(H)之和,H=7400+h沖心基準點與船臺/船塢3中心線的水平偏差距離范圍處于-3 3毫米之間,其中,-3 O為基準點向左偏離中心線的距離,O 3為基準點向右偏離中心線的距離。S22、船體分段的裝焊考慮到對船體分段I在船臺/船塢3進行裝焊會影響船體分段I的相對位置的問題,本方案中對船體分段采用合攏縫對稱施焊技術,同時測量四個水平基準點相對于高度標桿4的垂直距離及中心基準點與船臺/船塢3中心線的左右偏差距離,若測量的四個水平基準點相對于高度標桿4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船槳在船體分段的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進行的舵槳在船體分段上的安裝階段及船體分段合攏裝焊階段,所述舵槳在船體分段上的安裝,包括如下步驟:S01、在平臺上固定船體分段:將船體分段正態放置于平臺上,調整船體分段上的甲板面使之與水平面平行,并將船體分段固定于平臺上;S02、根據分段中心線確定平臺中心線:以該船體分段左右方向上的分段中心線在平臺上的投影線來確定平臺中心線;S03、在船體分段上取基準點:在船體分段的甲板面與外側板面的相交線上取四個水平基準點及一個中心基準點,所述中心基準點位于分段中心線與外側板面的交點上;S04、安裝舵槳圍井:根據船體分段基準面及平臺中心線確定舵槳圍井的安裝位置,并將舵槳圍井焊接固定于安裝位置;S05、安裝舵槳:將舵槳對正、平齊地安裝于舵槳圍井;所述船體分段合攏裝焊階段,包括如下步驟:S21、將船體分段吊裝于船臺/船塢上:在船臺/船塢上設置高度標桿及船臺中心線,分別測量所述船體分段上的四個水平基準點相對于高度標桿的垂直距離及位于分段中心線上的中心基準點相對船臺/船塢中心線的左右偏離距離,調整船體分段,使之相對船臺/船塢上的高度標桿的垂直距離以及船臺/船塢的中心線左右偏差距離在允許范圍內,固定船體分段;S22、船體分段的裝焊:對船體分段的合攏縫進行施焊,同時測量四個水平基準點相對于高度標桿的垂直距離及位于分段中心線上中心基準點與船臺/船塢中心線的左右偏差距離,若測量的四個水平基準點相對于高度標桿的垂直距離或中心基準點與船臺/船塢中心線的左右偏差距離超出偏差范圍,調整焊接工藝;反之,則繼續施焊,直至船體分段合攏焊接結束。...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施宏玲,
申請(專利權)人:福建省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