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鋼卷邊部加熱裝置及其加熱方法,由熱水泵、循環水管、止回閥和截止閥的水循環系統、設有進氣管、電動閘閥、橫管及排管的蒸汽加熱系統、帶有電器元件及PLC的電控箱以及帶蓋的連體水箱組成的加熱裝置,利用蒸汽加熱水,再利用熱水加熱鋼卷,對熱水采取循環利用,可極大節省用水,減少占地面積,降低工程投資,提高加熱效率,極大縮短鋼卷加熱時間,并可針對不同的鋼卷采取不同的加熱溫度,增加鋼卷加熱的靈活性,在加熱時間小于40min的條件下保證鋼卷的開軋溫度保持在50℃以上,完全滿足軋制節奏的需要,并有效提高軋后帶鋼的邊部質量,避免邊裂缺陷,杜絕鋼卷的斷帶事故。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軋鋼工藝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鋼卷冷軋前對齊邊部進行快速加熱的裝置及其加熱方法。
技術介紹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對于冷軋產品的精度要求亦隨之提高,二十輥軋機以其輥系剛度大、道次壓下量大及產品精度高等特點,在高精度帶鋼如不銹鋼、硅鋼生產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鋼鐵產品中,有一類產品用于各種電機和變壓器的鐵芯,是電力、電子和軍工事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軟磁合金,也是一種節能的重要金屬功能材料。此類產品是國內急需的高技術含量產品,由于其生產工藝復雜、控制難點多,因而也是一個國家鋼鐵生產綜合實力的表現?!び捎诖祟惍a品隨著硅含量的增加,其屈服強度、抗拉強度亦明顯提高,而伸長率顯著降低,硬度迅速增高;因此冷軋時由較高的變形抗力和冷脆性,使得軋制時比其他鋼種尤為困難。特別是高級別要求的產品,冷軋前對板溫要進行嚴格控制,否則將無法進行軋制。對于含硅量在3%左右的硅鋼,其塑性-脆性轉變點一般在40-50°C,為防止冷軋時斷帶,冷軋前鋼卷溫度應保持在50°C以上或更高,以保證帶鋼在開軋前的溫度也能保持在40°C以上。目前,國內采用二十輥軋機進行生產的廠家中,武鋼和寶鋼由于生產品種的需要,在軋制前需要對鋼卷進行預熱處理。采用的加熱裝置是在鋼卷下通入蒸汽的方式,即在開軋前將鋼卷溫度加熱到50°C以上。此方式存在的問題時加熱速度慢,鋼卷易上銹,且能耗高;同時,為了保證生產的銜接,需要同時加熱多個鋼卷,因此占地面積大,生產靈活性差,給現場管理帶來極大地難度。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可提高加熱效率,縮短加熱時間,占地少、投資省,節能環保,并可根據不同鋼卷自動控制加熱溫度的鋼卷邊部加熱裝置及其加熱方法。為此,本專利技術所采取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鋼卷邊部加熱裝置,包括水箱、水循環系統、蒸汽加熱系統及電控系統; 所述水箱通過中間的隔板平均分隔成兩個單獨的連體水箱,連體水箱固定在底座上; 所述水循環系統包括熱水泵、循環水管、止回閥和截止閥; 所述蒸汽加熱系統包括進氣管、截止閥、電動閘閥、橫管及排管; 所述電控系統由帶有電器元件及可編程序邏輯控制器(簡稱PLC)的電控箱組成; 兩個連體水箱單獨設有水箱蓋,連體水箱上部安裝有進水管,下部設有排污閥,側壁上裝有液位計和溫度計,兩個連體水箱內分別安裝有爬梯和一對鞍座;兩個熱水泵通過連接板分別固定在自身連體水箱的前壁下部,熱水泵進出水口均連接有循環水管,進水端循環水管與自身的連體水箱相連,出水端循環水管與另一連體水箱連通,循環水管上分別設有止回閥和截止閥;連接蒸汽管道的進氣管通過截止閥并聯兩個電動閘閥,兩個電動閘閥分別與設置在連體水箱下部的橫管連接,橫管上焊接有至少3根排管,橫管與排管上開有排氣孔;熱水泵、電動閘閥及溫度計均與電控箱內的PLC連接。所述水箱蓋上設有排氣閥和吊耳。所述連體水箱外敷設有巖棉保溫層,保溫層通過加強圈、筋板和面板固定在連體水箱外壁上。所述溫度計為電接點溫度計。 所述液位計為電接點液位計。 一種使用上述鋼卷邊部加熱裝置的加熱方法,其具體加熱方法和步驟為 (I )、加熱前,用吊車吊開水箱蓋,并將兩個鋼卷分別吊放到兩個連體水箱的鞍座上,然后重新蓋上水箱蓋; (2 )、打開進水管上的截止閥,向其中一個連體水箱內注水,通過液位計觀察水位情況,待水位上升至完全沒過鋼卷達到設定水位后,關閉截止閥停止注水; (3)、打開蒸汽進氣管上的截止閥,PLC開啟注水側電動閘閥,未注水一側電動閘閥關閉,蒸汽通過橫管和排管上的排氣孔充入連體水箱的水中,對連體水箱中的水進行加熱; (4)、溫度計隨時檢測并將實測水溫反饋給PLC,當水溫上升至設定上限溫度后,PLC自動關閉注水側電動閘閥,停止充氣;當水溫下降至設定下限溫度時,PLC又自動開啟注水側電動閘閥,進行充氣升溫; (5)、保持水溫在設定溫度區間內連續加熱30-40min后,關閉電動閘閥,停止充氣加熱過程; (6)、PLC開啟注水側連體水箱上的熱水泵,將連體水箱內的熱水全部抽入未注水的連體水箱內,并按照步驟(4)、(5)對注入熱水的連體水箱內的鋼卷進行加熱; (7)、吊開已排空連體水箱的水箱蓋,將加熱后的鋼卷迅即吊到軋機前直接進行軋制,并將另一待加熱鋼卷放入空下的連體水箱鞍座上,蓋上水箱蓋,待循環使用另一連體水箱內加熱后的熱水。所述連體水箱內熱水加熱溫度T的控制區間為80°C彡T < 90°C。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為 I、由于本專利技術采取用蒸汽加熱水,再用熱水加熱鋼卷的方式,使蒸汽得到了充分利用,避免了蒸汽的散失浪費;而且對高溫的熱水采取循環利用,從而可極大節省用水,在節能的同時有利于環境的保護。2、采用密閉式連體水箱,可減少占地面積,降低工程投資,并實行兩箱倒換加熱,可提高加熱效率,完全滿足軋制生產節奏的需要。3、實行熱水循環使用,可極大縮短鋼卷加熱時間,提高熱量的利用效率,在加熱時間小于40min的條件下保證鋼卷的開軋溫度保持在50°C以上。4、實現加熱溫度的自動控制,可針對不同的鋼卷采取不同的加熱溫度,增加了鋼卷加熱的實用性和靈活性。5、由于保證了鋼卷加熱和軋制溫度,從而可有效提高軋后帶鋼的邊部質量,避免邊裂缺陷,杜絕了鋼卷由于邊部溫度造成的斷帶事故。附圖說明圖I為鋼卷邊部加熱裝置主視半剖圖。圖2為鋼卷邊部加熱裝置A-A截面圖。圖3為鋼卷邊部加熱裝置左視圖。圖中排污閥I、液位計2、水箱蓋3、吊耳4、鋼卷5、鞍座6、隔板7、循環水管8、止回閥9、熱水泵10、排氣閥11、連體水箱12、爬梯13、截止閥14、底座15、電動閘閥16、進氣管17、橫管18、排管19、連接板20、溫度計21、進水管22。具體實施方式 本專利技術之鋼卷邊部加熱裝置,主要是由水箱、水循環系統、蒸汽加熱系統及電控系統四部分所構成,整套加熱裝置設置在軋機附近,以減少熱量散失。水箱的長寬高尺寸規格為5000X2500X2500 mm。在水箱的中間焊接有一塊隔板7,將水箱平均分隔成兩個單獨的連體水箱12,連體水箱12固定在底座15上。水循環系統主要包括熱水泵10、循環水管8、止回閥9和截止閥14。蒸汽加熱系統包括進氣管17、截止閥14、電動閘閥16、橫管18及排管19。電控系統則是由帶有電器元件及PLC的電控箱組成。兩個連體水箱12均單獨設有水箱蓋3,水箱蓋3上設有排氣閥11和吊耳4,以便于排氣和吊裝。在連體水箱12的后壁上部安裝有進水管22,側壁下部設有排污閥1,當兩個連體水箱12內的熱水不能繼續使用時,可通過排污閥I將污水排出。沿兩個連體水箱12的側壁上分別垂直裝有兩個液位計2和一個溫度計21,液位計2采用電接點液位計,溫度計21亦采用電接點溫度計。同時在兩個連體水箱12內外壁上還分別安裝有爬梯13,連體水箱12的箱底上固定有一對安放鋼卷5的鞍座6。在兩個連體水箱12的前壁下部分別焊接有一塊連接板20,連接板20上各固定有一臺熱水泵10,熱水泵10的進出水口均連接有循環水管8,進水端循環水管8與自身的連體水箱12相連,出水端循環水管8與另一連體水箱12連通。循環水管8上分別設有止回閥9和手動截止閥14。進氣管17 —端連接外部蒸汽管道,另一端連接一個截止閥14,截止閥14另一端則并聯兩個電動閘閥16,兩個電動閘閥16分別與設置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鋼卷邊部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水循環系統、蒸汽加熱系統及電控系統;所述水箱通過中間的隔板平均分隔成兩個單獨的連體水箱,連體水箱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水循環系統包括熱水泵、循環水管、止回閥和截止閥;所述蒸汽加熱系統包括進氣管、截止閥、電動閘閥、橫管及排管;所述電控系統由帶有電器元件及可編程序邏輯控制器即PLC的電控箱組成;兩個連體水箱單獨設有水箱蓋,連體水箱上部安裝有進水管,下部設有排污閥,側壁上裝有液位計和溫度計,兩個連體水箱內分別安裝有爬梯和一對鞍座;兩個熱水泵通過連接板分別固定在自身連體水箱的前壁下部,熱水泵進出水口均連接有循環水管,進水端循環水管與自身的連體水箱相連,出水端循環水管與另一連體水箱連通,循環水管上分別設有止回閥和截止閥;連接蒸汽管道的進氣管通過截止閥并聯兩個電動閘閥,兩個電動閘閥分別與設置在連體水箱下部的橫管連接,橫管上焊接有至少3根排管,橫管與排管上開有排氣孔;熱水泵、電動閘閥及溫度計均與電控箱內的PLC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龐界明,朱麗君,石良,朱文豪,
申請(專利權)人:鞍鋼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