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有效防止EMS發生的養殖方法,通過人為添加有機碳物質,調節水體的C/N比,提高水環境中異養細菌的數量,利用微生物同化無機氮,將水體中氨氮等養殖代謝產物轉化成細菌自身成分,并且通過細菌絮凝成顆粒物質被養殖生物所攝食,起到調控水質、促進營養物質循環、降低飼料系數、提高養殖生物成活率的作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水產養殖領域,確切地說是指一種有效防止EMS發生的養殖方法。
技術介紹
自2009年來,不明對蝦早期死亡疾病席卷亞洲,造成了在投苗以后30天內大規模死亡的慘劇。已經證實被感染的種類包括南美白對蝦和斑節對蝦,病蝦表現出肝胰腺蒼白和萎縮,甲殼質地松軟,生長緩慢,有時打轉游泳,垂死的對蝦沉入池底后死亡的現象。早期死亡綜合癥(Early Mortality Syndrome, EMS)最初就是描述這個階段不尋常的高死亡率癥狀。該定義較為廣義,除了失敗的管理造成高死亡率外,一些病原例如WSSV (白斑病毒)、YHV (黃頭病毒)和弧菌等也與EMS有關。組織學檢驗后發現了對蝦呈··現肝胰腺壞死,因此給予了這種疾病更為確切的定義,叫急性肝胰腺壞死綜合癥(AcuteHepatopancreas Necrosis Syndrome, AHPNS)。目前,還沒有一種養殖方法可以有效防止EMS發生,因此,這是可以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缺陷,本專利技術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有效防止EMS發生的養殖方法,能夠有效防止EMS的發生。為了解決以上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有效防止EMS發生的養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清理標粗塘,將池塘沖洗干凈,再暴曬一個星期即可;(2)、消毒,砂濾水抽到蓄水和沉淀池,采用有效氯濃度15 30g/m3的含氯消毒劑處理養殖用水,待余氯小于O. 05g/m3時,即可抽到生態標粗池;(3)、調節C/N比,添加碳源5 10g/m3和氮源3 5g/m3,氮源是碳源的40 60%,每天添加一次,充分曝氣,使水體中顆粒狀的絮團量慢慢加大;(4)、測量絮團濃度,從第四天開始,測量絮團的量,待絮團量增加到0.5 lml/L以上時,即可拿苗試水,準備放苗,其他水質指標同傳統的養殖方法;(5)、放苗,放苗前潑灑抗應激維生素C 3 5g/m3,放苗密度在有納米管底充氧的池塘為500(Γ10000條/平方米,放苗密度在沒有納米管底充氧的池塘可以放到100(Γ3000條/平方米;(6)、投料,并調節C/N比,根據絮團的濃度,增加碳源的量為飼料量的f I. 5倍;水質監控,DO > 4. 5g/m3,總堿度> 140g/m3,水溫2(T30°C,pH7. 5 8· 5,如果淡化,注意鈣鎂離子比例I 3絮團的濃度保持在5 15ml/L ;(7)、分苗,視季節和水溫不同,養殖到25 40天,苗體長達到Γ5αιι,度過EMS的高發期,就要適時分苗到分苗塘。(8)、分苗后用傳統方法養殖a、每天根據蝦的攝食情況增減投料量;b、每七天補充芽孢桿菌;C、天氣變化前,潑散惡劣天氣到來之前,潑撒抗應激維生素C 3 5g/m3。優選地,步驟(3)中,碳源為紅糖、糖蜜或葡萄糖中的一種或組合,氮源為生態標粗專用的蝦片。優選地,步驟(4)中,測量絮團濃度方法用帶有刻度的V形瓶,在上午1(Γ12點,從兩個取樣點,水面15cm水深的水層取IL水,靜止放置15 20分鐘,讀數。優選地,步驟(6)中,放苗當天,投專用南美白對蝦飼料,I斤/10萬尾,6餐,每四小時一餐,根據攝食情況,每天加料1(Γ20%。 優選地,步驟(7)中,分苗塘的準備工作參照標粗塘放苗前,分苗塘和標粗塘交換水以縮小兩塘之間的差距,分苗前5天,標粗塘的蝦苗內服提高免疫力的藥品,前I天停料,選擇蝦的脫殼間期分苗。優選地,標粗塘內水的鹽度范圍為3%0 -3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有效防止EMS發生的養殖方法,能夠有效防止EMS的發生。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更好地理解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行闡述。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有效防止EMS發生的養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清理標粗塘,將池塘沖洗干凈,再暴曬一個星期即可;(2)、消毒,砂濾水抽到蓄水和沉淀池,采用有效氯濃度15 30g/m3的含氯消毒劑處理養殖用水,待余氯小于O. 05g/m3時,即可抽到生態標粗池;(3)、調節C/N比,添加碳源5 10g/m3和氮源3 5g/m3,氮源是碳源的40 60%,每天添加一次,充分曝氣,使水體中顆粒狀的絮團量慢慢加大;(4)、測量絮團濃度,從第四天開始,測量絮團的量,待絮團量增加到O. 5^1ml/L以上時,即可拿苗試水,準備放苗,其他水質指標同傳統的養殖方法;(5)、放苗,放苗前潑灑抗應激維生素C 3 5g/m3,放苗密度在有納米管底充氧的池塘為500(Γ10000條/平方米,放苗密度在沒有納米管底充氧的池塘可以放到100(Γ3000條/平方米;(6)、投料,并調節C/N比,根據絮團的濃度,增加碳源的量為飼料量的f I. 5倍;水質監控,DO > 4. 5g/m3,總堿度> 140g/m3,水溫2(T30°C,pH7. 5^8. 5,如果淡化,注意鈣鎂離子比例I 3絮團的濃度保持在5 15ml/L ;(7)、分苗,視季節和水溫不同,養殖到25 40天,苗體長達到Γ5αιι,度過EMS的高發期,就要適時分苗到分苗塘。(8)、分苗后用傳統方法養殖。在步驟(4)中,測量絮團濃度方法用帶有刻度的V形瓶,在上午1(Γ12點,從兩個取樣點,水面15cm水深的水層取IL水,靜止放置15 20分鐘,讀數。在步驟(6)中,放苗當天,投專用南美白對奸飼料,I斤/10萬尾,6餐,每四小時一餐,根據攝食情況,每天加料1(Γ20%。在步驟(7)中,分苗塘的準備工作參照標粗塘放苗前,分苗塘和標粗塘交換水以縮小兩塘之間的差距,分苗前5天,標粗塘的蝦苗內服提高免疫力的藥品,前I天停料,選擇蝦的脫殼間期分苗。在步驟(3)中,碳源為紅糖、糖蜜或葡萄糖中的一種或組合,氮源為生態標粗專用的蝦片。 標粗重量標粗成活率餌料系·池號糖源 (kg)規格(g)(%) 數1葡萄糖 5.41_072_75 2_0.622葡萄糖 4.98_062_804_0.733葡萄糖 4.99_058_86X)_0.754葡萄糖 3.77_OJO_5^9_0.925葡萄糖 4.92_055_89^_0.686葡萄糖 4.80_061_78J_0.73 7紅糖_186_059_654_0.658紅糖5.760.7576.80.72- 9紅糖_5^_081_72J_0.68 10紅糖_4J2_055_8^8_0.82 11紅糖_5 5_063_801_0.69 12紅糖_473_060_70_0.7613對照_484_091_532_0.7814對照_13天發病_15對照_13天發病_16對照_18天發病_17對照_521_083_6Z7_0.7518對照_16天發病_整理后如下權利要求1.一種有效防止EMS發生的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清理標粗塘,將池塘沖洗干凈,再暴曬一個星期即可; (2)、消毒,砂濾水抽到蓄水和沉淀池,采用有效氯濃度15 30g/m3的含氯消毒劑處理養殖用水,待余氯小于O. 05g/m3時,即可抽到生態標粗池; (3)、調節C/N比,添加碳源5 10g/m3和氮源3 5g/m3,氮源是碳源的40飛0%,每天添加一次,充分曝氣,使水體中顆粒狀的絮團量慢慢加大; (4)、測量絮團濃度,從第四天開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有效防止EMS發生的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清理標粗塘,將池塘沖洗干凈,再暴曬一個星期即可;(2)、消毒,砂濾水抽到蓄水和沉淀池,采用有效氯濃度15~30g/m3的含氯消毒劑處理養殖用水,待余氯小于0.05g/m3時,即可抽到生態標粗池;(3)、調節C/N比,添加碳源5~10g/m3和氮源3~5g/m3,氮源是碳源的40~60%,每天添加一次,充分曝氣,使水體中顆粒狀的絮團量慢慢加大;(4)、測量絮團濃度,從第四天開始,測量絮團的量,待絮團量增加到0.5~1ml/L以上時,即可拿苗試水,準備放苗,其他水質指標同傳統的養殖方法;(5)、放苗,放苗前潑灑抗應激維生素C?3~5g/m3,放苗密度在有納米管底充氧的池塘為5000~10000條/平方米,放苗密度在沒有納米管底充氧的池塘可以放到1000~3000條/平方米;(6)、投料,并調節C/N比,根據絮團的濃度,增加碳源的量為飼料量的1~1.5倍;水質監控,DO>4.5g/g/m3,總堿度>140g/m3,水溫20~30℃,pH7.5~8.5,如果淡化,注意鈣鎂離子比例1:1~3絮團的濃度保持在5~15ml/L;(7)、分苗,視季節和水溫不同,養殖到25~40天,苗體長達到4~5cm,度過EMS的高發期,就要適時分苗到分苗塘。(8)、分苗后用傳統方法養殖。...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江謝武,李輝,陳錨,陳榮堅,章太卓,孫運忠,王勝,黎宏宇,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海興農集團有限公司,湛江海興農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海南海興農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