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打火機自動焊接生產線,其包括一傳輸帶,以及沿所述傳輸帶的傳輸方向順次設置的上料機械手模組、上壓頭模組、焊接模組和下料機械手模組;其中,在所述傳輸帶上設置有用于夾持打火機機殼的夾具,所述上料機械手將機殼放入所述夾具內,所述上壓頭模組將打火機機頭傳輸至機殼上方后使該機頭與機殼緊密配合,所述焊接模組將機頭焊接在機殼上,所述下料機械手模組將焊接好的機頭和機殼從傳輸帶的夾具中取下。采用所述打火機自動焊接生產線,對比傳統的人工焊接的方式,可使生產效率至少提高2倍;并且由該自動焊接生產線組裝的打火機產品質量穩定,加工精度高。(*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打火機生產線,尤其涉及一種打火機自動焊接生產線。
技術介紹
打火機是人們日常使用的一種點火工具,尤其是吸煙人士的必備物品。傳統的打火機焊接生產線,自動化程度差,生產效率極低;并且,產品質量不穩定,加工精度不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成倍提高生產效率的打火機自動焊接生產線。為實現上述目的,所述打火機自動焊接生產線,其特點是,所述自動焊接生產線包括一傳輸帶,以及沿所述傳輸帶的傳輸方向順次設置的上料機械手模組、上壓頭模組、焊接模組和下料機械手模組;其中,在所述傳輸帶上設置有用于夾持打火機機殼的夾具,所述上料機械手將機殼放入所述夾具內,所述上壓頭模組將打火機機頭傳輸至機殼上方后使該機頭與機殼緊密配合,所述焊接模組將機頭焊接在機殼上,所述下料機械手模組將焊接好的機頭和機殼從傳輸帶的夾具中取下。優選的是,在所述傳輸帶上設置多組機殼模座,每組機殼模座由兩排平行的內側夾具和外側夾具構成,內側夾具與外側夾具并排設置。優選的是,所述上料機械手模組包括分別對應外側夾具的左上料機械手和對應內側夾具的右上料機械手,所述左上料機械手將置于左上料機構內的機殼夾放至外側夾具上,所述右上料機械手將置于右上料機構內的機殼夾放至內側夾具上。優選的是,所述左上料機構包括用于將機殼供應至左上料機械手下方的左上料傳輸帶,所述左上料機械手每夾取一機殼后,所述左上料傳輸帶前進一步,使下一機殼位于所述左上料機械手的下方,以便進行下一次夾取;同樣地,與所述左上料機構結構相同的右上料機構包括用于將機殼供應至右上料機械手下方的右上料傳輸帶,所述右上料機械手每夾取一機殼后,所述右上料傳輸帶前進一步,使下一機殼位于所述右上料機械手的下方,以便進行下一次夾取。優選的是,所述上壓頭模組包括沿傳輸帶的傳輸方向設置的結構相同的左上壓頭模組和右上壓頭模組,其中,所述左上壓頭模組用于將置于外側夾具上的機殼裝配上機頭,所述右上壓頭模組用于將置于內側夾具上的機殼裝配上機頭;所述左/右上壓頭模組包括用于定位機殼模座的機殼定位板,用于定向排列機頭并將其置于機殼上的機頭振動盤,用于隔單機頭的分料模組,以及設置于機殼定位板上方且用于將機頭與機殼緊密配合在一起的機頭上壓模組;所述機殼定位板將傳輸過來的一組機殼模座夾合住,機頭振動盤供料,使各機頭經直線振動槽依次進入一分料滑槽中,各分料滑槽分別對應該組機殼中的一個機殼,所述分料模組對置于分料滑槽中的機頭進行隔單后,各機頭滑入相應的機殼的上部并與該機殼配合,所述機頭上壓模組向下施壓使相對應的機頭與機殼緊密配合。優選的是,所述焊接模組包括中間定位模組、左定位模組、右定位模組和位于各定位模組上方的超聲波焊接模組;其中,所述中間定位壓住傳輸至焊接工位的機殼模座的中間位置,所述左、右定位模組分別從外側和內側定位置于外側夾具和內側夾具中配合在一起的機頭和機殼,所述超聲波焊接模組壓下,將機頭和機殼焊接在一起。優選的是,所述下料機械手模組包括分別對應外側夾具的左下料機械手和對應內側夾具的右下料機械手,所述左下料機械手將置于外側夾具上的焊接好的機頭和機殼整體夾放至左下料機構,所述右下料機械手將置于內側夾具上的焊接好的機頭和機殼整體夾放至右下料機構。優選的是,所述左下料機構包括用于將機殼供應至左下料機械手下方的左下料傳輸帶,所述左下料機械手每將夾取的焊接好的機頭和機殼整體放至于左下料傳輸帶上時,所述左下料傳輸帶后退一步,使左下料傳輸帶的下一空白位置置于左下料機械手的下方,以便進行下一焊接好的機頭和機殼整體的放置;同樣地,與所述左下料機構結構相同的右下料機構包括用于將機殼供應至右下料機械手下方的右下料傳輸帶,所述右下料機械手每將夾取的焊接好的機頭和機殼整體放至于右下料傳輸帶上時,所述右下料傳輸帶后退一步,使右下料傳輸帶的下一空白位置置于右下料機械手的下方,以便進行下一焊接好的機頭和機殼整體的放置。優選的是,所述傳輸帶為一閉合的傳輸帶。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所述打火機自動焊接生產線,對比傳統的人工焊接的方式,可使生產效率至少提高2倍;并且由該自動焊接生產線組裝的打火機產品質量穩定,加工精度高。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所述的打火機自動焊接生產線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所示的打火機自動焊接生產線的俯視圖。圖3示出了圖I中所示的上料機械手模組的結構示意圖。圖4示出了圖3中所示的上料機械手模組的左視圖。圖5示出了圖I中所示的第一上壓頭模組的結構示意圖。圖6示出了圖5中所示的第一上壓頭模組的左視圖。圖7示出了圖I中所示的焊接模組的結構示意圖。圖8示出了圖7中所示的焊接模組的俯視圖。圖9示出了圖I中所示的下料機械手模組的結構示意圖。圖10示出了圖9中所示的下料機械手模組的左視圖。圖11示出了圖I中所示的送料模組和出料模組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說明。如圖I和圖2所示,所述打火機自動焊接生產線,包括一傳輸帶800,以及沿所述傳輸帶800的傳輸方向順次設置的上料機械手模組200、上壓頭模組、焊接模組500和下料機械手模組600。所述傳輸帶800優選地為一閉合的傳輸帶800。在所述傳輸帶800上設置有用于夾持打火機機殼的夾具,所述上料機械手將機殼放入所述夾具內,所述上壓頭模組將打火機機頭傳輸至機殼上方后使該機頭與機殼緊密配合,所述焊接模組500將機頭焊接在機殼上,所述下料機械手模組600將焊接好的機頭和機殼從傳輸帶800的夾具中取下。具體地,在所述傳輸帶800上設置多組機殼模座801,每組機殼模座801由兩排平行的內側夾具8012和外側夾具8011構成,內側夾具8012與外側夾具8011并排設置,每排內側夾具8012、外側夾具8011包括10個夾具。所述打火機自動焊接生產線的一個流程可完成20個打火機的焊接。如圖3和圖4所示,所述上料機械手模組200包括分別對應外側夾具8011的左上料機械手201和對應內側夾具8012的右上料機械手202,所述左上料機械手201將置于左上料機構101的左機殼底架1011上的機殼夾放至外側夾具8011上,所述右上料機械手202將置于右上料機構102的右機殼底架1021上的機殼夾放至內側夾具8012上。如圖11所示,所述左上料機構101包括用于將機殼供應至左上料機械手201下方·的左上料傳輸帶800,機殼位于設置于左上料傳輸帶800上的機殼底架1011上,所述左上料機械手201每夾取一機殼后,所述左上料傳輸帶800按箭頭Pl所示的方向前進一步,使下一機殼位于所述左上料機械手201的下方,以便進行下一次夾取;同樣地,與所述左上料機構101結構相同的右上料機構102包括用于將機殼供應至右上料機械手202下方的右上料傳輸帶800,機殼位于設置于右上料傳輸帶800上的機殼底架1021上,所述右上料機械手202每夾取一機殼后,所述右上料傳輸帶800前進一步,使下一機殼位于所述右上料機械手202的下方,以便進行下一次夾取。另外,所述左上料機構101和右上料機構102組成了上料機構100。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左上料機械手201依次將10個打火機機殼由左上料傳輸帶800夾放至10個外側夾具8011內,由各外側夾具8011夾持著在傳輸帶800上傳輸,以便進行后續加工工序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打火機自動焊接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焊接生產線包括一傳輸帶,以及沿所述傳輸帶的傳輸方向順次設置的上料機械手模組、上壓頭模組、焊接模組和下料機械手模組;其中,在所述傳輸帶上設置有用于夾持打火機機殼的夾具,所述上料機械手將機殼放入所述夾具內,所述上壓頭模組將打火機機頭傳輸至機殼上方后使該機頭與機殼緊密配合,所述焊接模組將機頭焊接在機殼上,所述下料機械手模組將焊接好的機頭和機殼從傳輸帶的夾具中取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打火機自動焊接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焊接生產線包括一傳輸帶,以及沿所述傳輸帶的傳輸方向順次設置的上料機械手模組、上壓頭模組、焊接模組和下料機械手模組;其中,在所述傳輸帶上設置有用于夾持打火機機殼的夾具,所述上料機械手將機殼放入所述夾具內,所述上壓頭模組將打火機機頭傳輸至機殼上方后使該機頭與機殼緊密配合,所述焊接模組將機頭焊接在機殼上,所述下料機械手模組將焊接好的機頭和機殼從傳輸帶的夾具中取下。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打火機自動焊接生產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傳輸帶上設置多組機殼模座,每組機殼模座由兩排平行的內側夾具和外側夾具構成,內側夾具與外側夾具并排設置。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打火機自動焊接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機械手模組包括分別對應外側夾具的左上料機械手和對應內側夾具的右上料機械手,所述左上料機械手將置于左上料機構內的機殼夾放至外側夾具上,所述右上料機械手將置于右上料機構內的機殼夾放至內側夾具上。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打火機自動焊接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料機構包括用于將機殼供應至左上料機械手下方的左上料傳輸帶,所述左上料機械手每夾取一機殼后,所述左上料傳輸帶前進一步,使下一機殼位于所述左上料機械手的下方,以便進行下一次夾取;同樣地,與所述左上料機構結構相同的右上料機構包括用于將機殼供應至右上料機械手下方的右上料傳輸帶,所述右上料機械手每夾取一機殼后,所述右上料傳輸帶前進一步,使下一機殼位于所述右上料機械手的下方,以便進行下一次夾取。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打火機自動焊接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壓頭模組包括沿傳輸帶的傳輸方向設置的結構相同的左上壓頭模組和右上壓頭模組,其中,所述左上壓頭模組用于將置于外側夾具上的機殼裝配上機頭,所述右上壓頭模組用于將置于內側夾具上的機殼裝配上機頭; 所述左/右上壓頭模組包括用于定位機殼模座的機殼定位板,用于定向排列機頭并將其置于機殼上的機頭振動盤,用于隔單機頭的分料模組,以及設置于機殼...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阮俊康,
申請(專利權)人:阮俊康,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