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碎玻璃濕式除塵器,其包括:中空的殼體,分別設置在中空的殼體上的進料口和出料口,設置在中空的殼體的內部且用來傳送玻璃的傳送滾輪,以及臨近傳送滾輪設置的第一噴霧槍,所述第一噴霧槍并排平行設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除塵效率高,維護簡單,管理便捷,提升了玻璃的質量。(*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除塵設備,尤其涉及一種碎玻璃濕式除塵器。
技術介紹
現有的碎玻璃系統粉塵治理,多采用干法除塵技術,在皮帶廊內各揚塵點,布置多臺單機除塵器,靠其中濾袋的吸附、過濾作用,將粉塵就地治理。一旦除塵效果不理想,或更換布袋,或設備故障停運,造成皮帶廊內粉塵飛揚,使得管理維修環境差,檢修維護困難,最后設備閑置,造成皮帶廊內玻璃粉塵污染加劇,并飛逸到冷端工作區,影響工人的身心健康和冷端設備的正常運轉,給生產造成損失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干法除塵存在粉塵治理效果不理想及其導致管理維修環境差,檢修維護困難的問題,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技術提供一種碎玻璃濕式除塵器,其包括中空的殼體,分別設置在中空的殼體上的進料口和出料口,設置在中空的殼體的內部且用來傳送玻璃的傳送滾輪,以及臨近傳送滾輪設置的第一噴霧槍,所述第一噴霧槍并排平行設置。較佳地,所述第一噴霧槍噴出的水霧方向與玻璃傳送的方向形成45度夾角。較佳地,所述第一噴霧槍和傳輸滾輪設置在玻璃的兩端。較佳地,所述第一噴霧槍和傳送滾輪設置在玻璃的相同一端。較佳地,所述的一種碎玻璃濕式除塵器進一步包括第二噴霧槍,所述第二噴霧槍與第一噴霧槍相對設置,且分別設置在玻璃的兩端。較佳地,所述的一種碎玻璃濕式除塵器進一步包括感應裝置,所述感應裝置臨近第一噴霧槍設置。較佳地,所述感應裝置為相互連接配合工作的攝像頭和處理器。較佳地,所述的一種碎玻璃濕式除塵器進一步包括吸氣開口和過濾腔,所述吸氣開口設置在中空的殼體上,并且吸氣開口和過濾腔相導通。較佳地,每個噴霧槍具有槍管,所述槍管具有相對的噴水端和連接端,所述連接端的端口具有用于連接水管的第一管接頭,所述連接端的側壁具有用于連接壓縮氣管的第二管接頭,所述槍管內具有沿其中軸線上延伸設置的通水細管,所述噴水端具有封住該端的多孔板,所述多孔板上開設有多個通孔,所述通水細管一端連通于所述第一管接頭,另一端貫穿并突出于所述多孔板。上述一種碎玻璃濕式除塵器利用第一噴霧槍對玻璃進行噴出水霧,利用水霧將玻璃上的粉塵帶離,使得玻璃在破碎、輸送過程中均處于濕潤的狀態,從而抑制了粉塵的飛揚,提升了玻璃的質量,除塵效率高,維護簡單,管理便捷,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改善工人的工作環境,保護工人的身體健康。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一種碎玻璃濕式除塵器第一實施例示意圖。圖2是圖I中的噴霧 槍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中噴霧槍的噴水端的平面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一種碎玻璃濕式除塵器第二實施例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一種碎玻璃濕式除塵器第三實施例示意圖。圖6是本技術一種碎玻璃濕式除塵器第四實施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請參閱圖1,其是本技術一種碎玻璃濕式除塵器第一實施例示意圖。本技術提供一種碎玻璃濕式除塵器,其包括中空的殼體11、進料口 12、出料口 13、傳送滾輪14、以及第一噴霧槍15。其中,玻璃從進料口 12進入中空的客體,由傳送滾輪14傳送到出料口 13輸出,再進行碎玻璃的操作。進料口 12設置在中空的殼體11上,連接外置的傳送帶,用來輸入玻璃。出料口 13設置在中空的殼體11上,且相對進料口 12設置,連接外置的傳送帶,用來輸出玻璃。傳送滾輪14設置在中空的殼體11的內部,其數量可以根據需要而設置,用來傳送從進料口 12輸入的玻璃。第一噴霧槍15,臨近傳送滾輪14設置,用于向傳送滾輪14上的玻璃噴出水霧。該水霧為有氣壓的水霧,融合玻璃上的粉塵,并帶離玻璃,且使得玻璃處于濕潤的狀態。所述第一噴霧槍15的數量可以根據需要而設置,且第一噴霧槍15噴出的水霧方向與玻璃傳送的方向形成45度夾角為最佳方式。所述第一噴霧槍15并排平行設置。如圖2和3所示,顯示噴霧槍15的結構,噴霧槍15具有槍管150,槍管150具有相對的噴水端151和連接端152,連接端152的端口具有用于連接水管(圖未示)的第一管接頭154,連接端152的側壁具有用于連接壓縮氣管(圖未示)的第二管接頭153,噴霧槍15的槍管150內具有沿其中軸線上延伸設置的細長通水細管155,噴水端151具有封住該端的多孔板156,多孔板156上開設有多個通孔158,多個通孔158均勻分布于多孔板156上,例如陣列式分布(如圖所示)或多圈等徑分布,通常有數十個孔。通水細管155 —端連通于第一管接頭154,另一端貫穿并突出于多孔板156。水從通水細管155通往噴水端151,壓縮氣從槍管150包圍通水細管155的周圍空腔中通過,經由多個通孔158到達噴水端151 (即噴頭)時,壓縮氣透過多個通孔158將水在噴頭處霧化,其中噴頭處的多孔板156的對多個通孔158對霧化程度起到關鍵作用,通過設置多個通孔158大小和分布密度,可產生預期的噴霧。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噴霧槍15、玻璃、傳送滾輪14依次設置,也即第一噴霧槍15和傳輸滾輪設置在玻璃的兩端。當然,第一噴霧槍15和傳送滾輪14也可以設置在玻璃的相同一端。在上述實施例中,利用第一噴霧槍15對玻璃進行噴出水霧,利用水霧將玻璃上的粉塵帶離,使得玻璃在破碎、輸送過程中均處于濕潤的狀態,從而抑制了粉塵的飛揚,提升了玻璃的質量,除塵效率高,維護簡單,管理便捷,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改善工人的工作環境,保護工人的身體健康。請參閱圖4,其是本技術一種碎玻璃濕式除塵器第二實施例示意圖。相較于第一實施例,在第二實施例中,所述一種碎玻璃濕式除塵器進一步包括第二噴霧槍26,所述第二噴霧槍26與第一噴霧槍25相對設置,且分別設置在玻璃的兩端。請參閱圖5,其是本技術一種碎玻璃濕式除塵器第三實施例示意圖。相較于第一實施例,在第四實施例中,所述一種碎玻璃濕式除塵器進一步包括感應裝置37。所述感應裝置37臨近第一噴霧槍35設置,用于檢測玻璃是否從進料口 32輸入,如果是,啟動第一噴霧槍35進行噴出水霧,否則,不啟動第一噴霧槍35。所述感應裝置37可以為相互連接配合工作的攝像頭和處理器。請參閱圖6,其是本技術一種碎玻璃濕式除塵器第四實施例示意圖。·相較于第一實施例,在第四實施例中,所述一種碎玻璃濕式除塵器進一步包括吸氣開口 48和過濾腔49。吸氣開口 48設置在中空的殼體41上,并且吸氣開口 48和過濾腔49相導通。吸氣開口 48將中空的殼體11內部的融合粉塵的水霧吸走,并導入到過濾腔內49。在過濾腔49內,進行粉塵和水霧的分離。所述過濾腔49可以采用中國公開專利101024136的濕式除塵器中的相應部分。本技術一種碎玻璃濕式除塵器利用第一噴霧槍對玻璃進行噴出水霧,利用水霧將玻璃上的粉塵帶離,使得玻璃在破碎、輸送過程中均處于濕潤的狀態,從而抑制了粉塵的飛揚,提升了玻璃的質量,除塵效率高,維護簡單,管理便捷,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改善工人的工作環境,保護工人的身體健康。這里本技術的描述和應用是說明性的,并非想將本技術的范圍限制在上述實施例中。這里所披露的實施例的變形和改變是可能的,對于那些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實施例的替換和等效的各種部件是公知的。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清楚的是,在不脫離本技術的精神或本質特征的情況下,本技術可以以其它形式、結構、布置、比例,以及用其它組件、材料和部件來實現。在不脫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碎玻璃濕式除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殼體,分別設置在中空的殼體上的進料口和出料口,設置在中空的殼體的內部且用來傳送玻璃的傳送滾輪,以及臨近傳送滾輪設置的第一噴霧槍,所述第一噴霧槍并排平行設置。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碎玻璃濕式除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殼體,分別設置在中空的殼體上的進料口和出料口,設置在中空的殼體的內部且用來傳送玻璃的傳送滾輪,以及臨近傳送滾輪設置的第一噴霧槍,所述第一噴霧槍并排平行設置。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碎玻璃濕式除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噴霧槍噴出的水霧方向與玻璃傳送的方向形成45度夾角。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碎玻璃濕式除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噴霧槍和傳輸滾輪設置在玻璃的兩端。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碎玻璃濕式除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噴霧槍和傳送滾輪設置在玻璃的相同一端。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碎玻璃濕式除塵器,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第二噴霧槍,所述第二噴霧槍與第一噴霧槍相對設置,且分別設置在玻璃的兩端。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碎玻璃濕式除塵...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董清世,王碩穗,劉宙興,郎占山,張國立,
申請(專利權)人:信義環保特種玻璃江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