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機床,特別是指專用于加工管件的轉臺式管件加工機床,采用間歇性傳動構件帶動多工位轉臺,在轉臺上裝配卡具,利用凸輪機構帶動主軸箱的滑動并控制加工刀具的進給,并在主軸箱及轉臺的相應位置裝配定位裝置及定位器。與現有生產機械相比,具有加工精度好,生產效率高,并可對各種類型管件進行加工的優點。(*該技術在200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機床,特別是指加工管件所用的轉臺式多工位管件加工機床。目前我國現有管件倒角加工設備仍停留在單頭加工、氣動裝卡,依靠手動或氣動完成加工工件的進給,由齒輪、齒條機構成氣缸驅動溜板滑動進給,溜板上裝有氣動夾具,由一個氣缸驅動單向開合,每次只能裝卡和加工管件的一個頭。公告號2059119U公開的“多功能小型工具機”專利采用較普通車床之形式,床身通過調節可臥置又可裝置,尾座套筒座與尾座體為可分式結構,具有不同常規之刀架和溜板的結構,利用插削裝置使主軸的回轉運動變成插削裝置的直線運動,利用鉆孔裝置使工件在鉆孔過程中作進給或退出運動,具有車削、銑削(立臥),鉆削多種功能,但該工具機使用上存在著加工一個工件經數次裝卡,加工精度較差,生產效率低等缺點。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公開一種用于管件加工所用的轉臺式多工位管件加工機床,采用間歇性傳動構件帶動多工位轉臺,在工位上轉臺上裝配卡具,利用凸輪傳動控制主軸箱并帶動刀具的進給,并在主軸箱及轉臺上裝配相應的定位裝置,來達到提高加工精度及生產效率,克服現有技術不足之目的。本技術的整體結構是轉臺式多工位管件加工機床包括床身1、驅動器2及的減速器3和相應的傳動構件,工作臺4和加工刀具5,驅動器為電機2,電機2轉軸上裝配有減速器3,傳動構件包括與減速器3裝配連接的換向齒輪付及凸輪6,傳動桿7組成的傳動付,其特征是間歇性傳動構件8與換向齒輪9同軸緊固裝配于減速器3傳動軸10上,間歇性傳動構件8上緊固有多工位轉臺4,多工位轉臺上裝配有卡具,凸輪6通過傳動軸11與換向齒輪9緊固配合,傳動桿7與主軸箱12底部配接為一體,主軸箱12由電機13驅動,主軸箱內裝配有效數量的平行主軸19,每根主軸前端裝配有組合加工刀具5,每組組合加工刀具5分別與多工位轉臺的加工工位相對應。本技術卡具的結構特征是卡具包括端部相對且相互逆旋的絲杠16、裝配于絲杠16上的鉗口17以及緊固于絲杠16上端部的手柄18,卡具還可以采用電機驅動絲杠的自動型卡具。本技術的間歇性傳動構件是間歇性傳動構件是相互嚙合的不完全齒輪8。本技術的定位裝置及定位桿特征是定位裝置14設置于主軸箱12上部,定位器15裝配于鉗口17上部。本技術的附圖有附圖說明圖1 是本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 是本技術的轉臺工作原理圖。圖3 是本技術的卡具結構示意圖。附圖給出了本技術的實施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實施例詳述如下本技術的整體結構如圖1所示,轉臺為正方形四工位轉臺、換向齒輪為錐齒輪,不完全齒輪付的主動輪與錐齒輪付的主動輪同軸緊固裝配,不完全齒輪8付的從動輪與其主動輪嚙合,并緊固于轉臺的轉軸上,不完全齒輪上共開設四組輪齒,相鄰每組輪齒間隔為1/4輪周長。圓柱狀凸輪6通過傳動軸與錐齒輪付的從動輪連接,圓柱狀凸輪6與不完全齒輪的主動輪8同步運動,凸輪6旋轉一周,主軸箱完成加工過程(進刀、加工、退刀)一次,同時不完全齒輪帶動轉臺轉動90°,主軸箱內滑動裝配有三根全齒輪傳動的平行主軸,主軸前端安裝刀具卡盤及刀具,主軸分布如圖3所示,定位裝置14為定位桿,定位器15為十字定位頭,其余結構如說明書結構部分所述。本機工作原理如下,其中A工位為裝卸工位,B、C、D工位為加工工位。A工位卡具在A工位完成開合動作,操作者在本工位取下加工好的工件,同時裝好待加工的工件。B工位裝載后轉臺轉動90°,工件進入B工位,主軸箱在圓柱狀凸輪的驅動下滑動進給,主軸Ⅰ帶動刀具對工件的第一個頭平口、倒角、擴孔,同時主軸Ⅱ、Ⅲ上的刀具對不同管件的其余兩個不同的頭(第2、3頭)加工。C工位B工位加工完畢后,主軸箱自動回位,轉臺自動旋轉90°,工件進入C工位,主軸箱再次滑動進給,主軸Ⅱ對工件側頭(第2頭)平口、倒角、擴孔。同時主軸Ⅰ、Ⅲ對不同管件的其余兩個不同頭(第1、第3頭)加工。D工位C工位加工完畢后,主軸箱自動回位,轉臺轉動90°,工件進入D工位,主軸箱再一次進給,主軸Ⅲ對工件第3頭平口、倒角、擴孔。同時主軸Ⅰ、Ⅱ對不同管件的其余兩個不同頭(第1、第2頭)加工。D工位加工完畢后,加工好的工件轉到A工件,開始下一個循環。本技術的技術進步是可同進對多個管件進行裝卡和加工,循環所用時間短,較普通單頭加工機床而言生產效率成倍提高,在主軸箱及卡具上裝配的定位裝置保證管件加工精度,根據不同管件設計卡具后可完成對各種類型管件尤其是異徑管件的加工。權利要求1.轉臺式多工位管件加工機床包括床身1、驅動器2及的減速器3和相應的傳動構件,工作臺4和加工刀具5,驅動器為電機2,電機2轉軸上裝配有減速器3,傳動構件包括與減速器3裝配連接的換向齒輪付及凸輪6,傳動桿7組成的傳動付,其特征是間歇性傳動構件8與換向齒輪9同軸緊固裝配于減速器3傳動軸10上,間歇性傳動構件8上緊固有多工位轉臺4,多工位轉臺上裝配有卡具,凸輪6通過傳動軸11與換向齒輪9緊固配合,傳動桿7與主軸箱12底部配接為一體,主軸箱12由電機13驅動,主軸箱內裝配有效數量的平行主軸19,每根主軸前端裝配有組合加工刀具5,每組組合加工刀具5分別與多工位轉臺的加工工位相對應。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具包括端部相對且相互逆旋的絲杠16、裝配于絲杠16上的鉗口17以及緊固于絲杠16上端部的手柄18,卡具還可以采用電機驅動絲杠的自動型卡具。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間歇性傳動構件是相互嚙合的不完全齒輪8。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床,其特征在于定位裝置14設置于主軸箱12上部,定位器15裝配于鉗口17上部。專利摘要本技術屬于機床,特別是指專用于加工管件的轉臺式管件加工機床,采用間歇性傳動構件帶動多工位轉臺,在轉臺上裝配卡具,利用凸輪機構帶動主軸箱的滑動并控制加工刀具的進給,并在主軸箱及轉臺的相應位置裝配定位裝置及定位器。與現有生產機械相比,具有加工精度好,生產效率高,并可對各種類型管件進行加工的優點。文檔編號B23B5/00GK2186614SQ9420033公開日1995年1月4日 申請日期1994年1月5日 優先權日1994年1月5日專利技術者裴建橋, 張道生 申請人:河北省徐水縣建中瑪鋼廠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轉臺式多工位管件加工機床包括床身1、驅動器2及的減速器3和相應的傳動構件,工作臺4和加工刀具5,驅動器為電機2,電機2轉軸上裝配有減速器3,傳動構件包括與減速器3裝配連接的換向齒輪付及凸輪6,傳動桿7組成的傳動付,其特征是間歇性傳動構件8與換向齒輪9同軸緊固裝配于減速器3傳動軸10上,間歇性傳動構件8上緊固有多工位轉臺4,多工位轉臺上裝配有卡具,凸輪6通過傳動軸11與換向齒輪9緊固配合,傳動桿7與主軸箱12底部配接為一體,主軸箱12由電機13驅動,主軸箱內裝配有效數量的平行主軸19,每根主軸前端裝配有組合加工刀具5,每組組合加工刀具5分別與多工位轉臺的加工工位相對應。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裴建橋,張道生,
申請(專利權)人:河北省徐水縣建中瑪鋼廠,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13[中國|河北]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