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蓄電池的電路變換裝置,其特征是:推拉桿下端安裝在插頭板的中心孔口上,插頭板置于上插座板與下插座板之間,連接件將上插座板與下插座板安裝連為一體;公開了充電器,其特征是:充電器設置有多組輸出接線柱,其組數與蓄電池中電池個數相等;還公開了蓄電池的電路變換裝置與充電器的電路連接方法。本發明專利技術結構緊湊,電路簡約,功能可靠,使用方便,很好解決了蓄電池正常使用與快速充電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蓄電池與充電器的連接裝置,具體是,能使蓄電池正常工作與快速充電進行快速變換的蓄電池的電路變換裝置與充電器其及電路連接方法。
技術介紹
蓄電池快速充電技術,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巨大的經濟效益。中國專利公報公布的申請號為201210050954.4的“蓄電池的并聯充電方法”,該方法解決了蓄電池的快速充電技術問題,但是,與之配套的充電器要求有較大的輸出電流,應用范圍受到一定限制。中國專利公報公布的申請號為201210209365. 6的“蓄電池的分組充電方法”,該方法較好解決了蓄電池的快速充電技術問題,與之配套的充電器要求具有多組輸出,每組輸出電流較小,具有廣闊的應用范圍。由于這兩種方法使蓄電池正常工作與快速充電不能同時進行,因此,在蓄電池與充電器之間需要安裝有電路變換裝置,又由于這兩種方法使蓄電池工作·電路與充電電路不一致,因此,其電路連接方法有嚴格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目的是提供一種能使蓄電池正常工作的電路與快速充電的電路進行快速變換的蓄電池的電路變換裝置與該裝置配合的充電器其及電路連接方法。蓄電池的電路變換裝置,包括插頭板、上插座板、下插座板、推拉桿、連接件,其特征是推拉桿下端安裝在插頭板的中心孔口上,插頭板置于上插座板與下插座板之間,連接件將上插座板與下插座板安裝連為一體。所述插頭板的中心設置有孔口,上側面與下側面設置有與蓄電池的正負極接線柱--對應的插頭。所述上插座板的四個角設置有孔口,中心設置有孔口,下側面設置有與插頭板上的插頭--對應的插孔,其插孔的接線柱穿過上插座板。所述下插座板的四個角設置有與上插座板的四個角孔口對應的孔口,上側面設置有與插頭板上的插頭對應的插孔。所述下插座板的上側面的插孔用導體牢固串聯連接。蓄電池的充電器,包括接線柱,其特征是充電器設置有多組輸出接線柱,其組數與蓄電池中電池個數相等。蓄電池的電路變換裝置與充電器的電路連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蓄電池中的第一個電池的正極接線柱與電動機的正極接線柱連接,最后一個電池的負極接線柱與電動機的負極接線柱連接;(2)蓄電池的電路變換裝置的插頭板的插頭與蓄電池的正負極接線柱一一對應連接;(3)蓄電池的電路變換裝置的上插座板的上側面的插孔接線柱與充電器的輸出接線柱分組連接或者并聯連接。所述分組連接,即蓄電池的電路變換裝置中,上插座板的上側面的插孔接線柱與充電器的輸出接線柱各組分別連接。 所述并聯連接,即蓄電池的電路變換裝置中,上插座板的上側面的插孔正極接線柱連接并且和充電器單組輸出的正極接線柱連接,上插座板的上側面的插孔負極接線柱連接并且和充電器單組輸出的負極接線柱連接。由技術方案可知,蓄電池中的第一個電池的正極接線柱與電動機的正極接線柱連接,最后一個電池的負極接線柱與電動機的負極接線柱連接;當推拉桿推進時,插頭板下側面的插頭與下插座板的插孔--對應連接,這時就將蓄電池中的正負極接線柱串聯連接,即蓄電池中第一個電池負極與第二個電池正極連接,第二個電池負極與第三個電池正極連接,……倒數第二個電池負極與最后一個電池正極連接;這時蓄電池與電動機電路接通,蓄電池帶動電動機工作。由技術方案可知,蓄電池中的第一個電池的正極接線柱與電動機的正極接線柱連接,最后一個電池的負極接線柱與電動機的負極接線柱連接;當推拉桿拉出時,蓄電池與電動機電路斷開,電動機停止工作。在上插座板分組連接情形下,當推拉桿拉出時,蓄電池、插頭板上側面的插頭、上插座板的插孔、多組輸出接線柱的充電器各組分別連接,充電器與蓄電池電路分組接通,充電器對蓄電池分組充電。在上插座板并聯連接情形下,當推拉桿拉出時,蓄電池、插頭板上側面的插頭、上插座板的插孔、單組輸出接線柱的充電器的正負接線柱分別連接,充電器與蓄電池電路并聯接通,充電器對蓄電池并聯充電。本專利技術結構緊湊,電路簡約,功能可靠,使用方便,很好解決了蓄電池正常使用與快速充電的技術問題。附圖說明圖I是蓄電池的接線柱示意圖;圖2是蓄電池的電路工作原理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的后視示意圖;圖5是圖3的A-A向剖視示意圖;圖6是圖3中的插頭板上側面的俯視示意圖;圖7是圖3中的上插座板上側面的俯視示意圖;圖8是圖3中的下插座板上側面的俯視示意圖;圖9是充電器的第一種接線柱示意圖;圖10是充電器的第二種接線柱示意圖;圖11是蓄電池與電動機接線示意圖;圖12是蓄電池與蓄電池的電路變換裝置中的插頭的接線示意圖;圖13是分組充電第一種接線示意圖;圖14是分組充電第二種接線示意圖;圖15是并聯充電接線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我們約定,所述蓄電池中包括六個電池。圖I中,蓄電池I中,每一個電池的正極板上設置有伸出電池槽蓋外的正極接線柱111、112、113、114、115、116,正極接線柱置于電池槽的一端;每一個電池的負極板上設置有伸出電池槽蓋外的負極接線柱121、122、123、124、125、126,負極接線柱置于電池槽的另一端。圖2中,蓄電池I的電路工作原理蓄電池I中的接線柱121與112連接、122與113連接、123與114連接、124與115連接、125與116連接;蓄電池I中第一個電池的正極接線柱111與電動機的正極接線柱連接,第六個電池的負極接線柱126與電動機的負極接線柱連接。圖3、4、5、6、7、8 中, 插頭板2的中心設置有孔口 2A,上側面與下側面設置有與蓄電池I的正極接線柱111、112、113、114、115、116對應的正極插頭211、212、213、214、215、216,與蓄電池 I 的負極接線柱 121、122、123、124、125、126,對應的負極插頭 221、222、223、224、225、226。上插座板3的四個角設置有孔口 3A,中心設置有孔3B,下側面設置有與插頭板2上的正極插頭 211、212、213、214、215、216 對應的正極插孔 311、312、313、314、315、316,與插頭板2上的負極插頭221、222、223、224、225、226對應的負極插孔321、322、323、324、325、326。下插座板4的四個角設置有與上插座板3的四個角孔口 3A相對應的孔口 4A,上側面設置有與插頭板2上的正極插頭211、212、213、214、215、216對應的正極插孔411、412、413、414、415、416,與插頭板2上的負極插頭221、222、223、224、225、226對應的負極插孔421、422、423、424、425、426。下插座板 4 的上側面的插孔 421 與 412,422 與 413,423 與 414、424與415、425與416,分別用導體牢固連接。插頭板2置于上插座板3與下插座板4之間。推拉桿5置于上插座板3的中心孔口 3B,下端安裝在插頭板2的中心孔口 2A處。連接件6通過上插座板3的孔口 3A和下插座板4的孔口 4A,將上插座板3和下插座板4安裝連為一體。圖9中,充電器7的第一種情況,設置有與蓄電池I的正極接線柱111、112、113、114、115、116對應的正極輸出接線柱711、712、713、714、715、716,與蓄電池I的負極接線柱121、122、123、124、125、126 對應的負極輸出接線柱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蓄電池的電路變換裝置,包括插頭板、上插座板、下插座板、推拉桿、連接件,其特征是:推拉桿下端安裝在插頭板的中心孔口上,插頭板置于上插座板與下插座板之間,連接件將上插座板與下插座板安裝連為一體。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莫貴,
申請(專利權)人:莫貴,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