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無影燈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無影燈的光斑調節裝置及其方法。本發明專利技術包括燈殼以及固定于燈殼上的LED模組,所述LED模組包括透鏡、LED以及LED電路板,所述燈殼設有控制模塊,控制模塊與每個LED電路板電連接,所述燈殼的中部固定有支座組件,所述支座組件包括觸碰開關和用于接觸觸碰開關的活動裝置,所述觸碰開關與控制模塊連接,所述透鏡包括至少兩種投影角度的透鏡。本發明專利技術的無影燈的光斑調節裝置在使用時,可以根據需要來使用相應的LED模組,從而達到調節光斑的效果,無需移動無影燈。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無影燈
,具體地說,涉及。
技術介紹
無影燈被廣泛的應用于醫療中,為了更好的服務于手術,無影燈被逐漸更新,目前使用較為高端的是多孔多聚焦手術無影燈,該無影燈包括多個LED模組,通過多個LED燈發光照射形成無影效果,由于這種無影燈的燈殼一般呈凹球面形,LED燈發出光匯集在球面的中心軸上,為了滿足不同手術的需求,無影燈在使用時,需要將LED燈形成的光斑沿中心軸上下移動。而目前采用的方法,大多都為直接將無影燈分成若干個模塊,通過機械結構上下移動模塊調節焦距,這種機械結構移動調光雖然可以達到調節光斑位置的效果,機構復雜,成本較高,不利于技術的發展。同時移動整體無影燈調節來實現調節光斑方法,操作不方便,會影響到手術空間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無影燈的光斑調節裝置,該調節裝置無需移動整體無影燈或移動LED模塊,操作快捷方便。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調節無影燈光斑的方法,該方法操作簡單、方便。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無影燈的光斑調節裝置,包括燈殼以及固定于燈殼上的LED模組,所述LED模組包括透鏡、LED以及LED電路板,所述燈殼設有控制模塊,控制模塊與每個LED電路板電連接,所述燈殼的中部固定有支座組件,所述支座組件包括觸碰開關和用于接觸觸碰開關的活動裝置,所述觸碰開關與控制模塊連接,所述透鏡包括至少兩種投影角度的透鏡。其中,所述支座組件包括一個固定于燈殼的座體,所述座體呈筒狀,座體的中部設有隔板,所述觸碰開關設置于隔板,所述活動裝置包括與座體活動連接的旋轉座,旋轉座可相對座體旋轉,旋轉座設有向座體方向延伸的凸塊,所述觸碰開關位于凸塊旋轉的軌跡上。其中,觸碰開關設有兩個,分別位于所述凸塊旋轉的軌跡的兩側。其中,所述隔板設有弧形的安裝槽,安裝槽內設有彈簧,所述旋轉座連接有限位桿,限位桿的自由端插入所述安裝槽內并嵌入彈簧中。其中,所述弧形的安裝槽的下方設有壓片,所述壓片設有限位弧形孔,所述限位桿的自由端穿過隔板的安裝槽插入限位弧形孔。其中,所述旋轉座遠離座體的端面的中部連接有把手導向柱,所述旋轉座外套設有把手,所述把手與旋轉座套接。其中,所述把手包括一端封口的套管、連接環和外套筒,所述外套筒的內側面設有多個內凸的凸片,所述旋轉座的側面設有呈V形設置的凹槽,所述凸片包括第一凸片和第二凸片,第一凸片插入所述凹槽內,第二凸片與旋轉座的側面相抵。其中,所述旋轉座設有缺口,缺口內設有用于固定把手的按鈕裝置,所述按鈕裝置包括按鍵、按鍵殼體、按鍵底座、按鍵軸、復位彈簧和L形的活動扣,按鍵殼體、按鍵底座、旋轉座均設有同軸的安裝孔,安裝孔內設有固定件,通過固定件將按鍵底座和按鍵殼體連接且將按鍵殼體固定于旋轉座,按鍵軸固定于按鍵殼體的上端部,所述L形的活動扣的上端與按鍵軸鉸接,所述復位彈簧設置于活動扣與按鍵底座之間,活動扣的中部設有鉤部,且按鍵殼體設有用于鉤部外露的通孔,所述按鍵與按鍵殼體活動連接,且按鍵與活動扣的另一端相抵;所述把手的連接環設有與所述鉤部向配合的鉤體和用于按鍵外露的活動孔。一種無影燈的光斑調節方法,包括 1、在凹面燈殼上設置多個LED模組和控制模塊,其中LED模組可分為至少兩種投影角度的LED模組,每個LED模組均與控制模塊連接; 2、在燈殼的中部設置支座組件,支座組件包括觸碰開關和用于接觸觸碰開關的活動裝置,觸碰開關與控制模塊連接;活動裝置運動時會觸碰到觸碰開關,每觸碰一次觸碰開關,控制模塊將控制不同的投影角度的LED模組發光切換,從而實現光斑的調節。其中,所述支座組件包括一個固定于燈殼的座體,所述觸碰開關為兩個且設置于座體內,所述活動裝置與座體活動連接,活動裝置可相對座體旋轉,活動裝置設置有用于與觸碰開關碰觸的凸塊,兩個觸碰開關位于凸塊的兩側。其中,活動裝置包括旋轉座以及把手,把手與旋轉座固定連接。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專利技術的無影燈的光斑調節裝置在使用時,可以根據需要來使用相應的LED模組,從而達到調節光斑的效果,無需移動無影燈或LED模組塊。本專利技術的無影燈的光斑調節方法,在使用時操作簡單,易于實現。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支座組件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座體的俯視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的活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的旋轉座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的把手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專利技術的工作流程示意圖。附圖標記I——燈殼2——透鏡3——支座組件 4——座體5-觸碰開關6-限位桿 7——旋轉座8——把手導向柱9—把手10—彈簧 II—限位弧形孔12—壓片 13——按鍵殼體14——活動扣 15——復位彈簧16——按鍵底座17——鉤部18——按鍵軸 19——按鍵20——凸塊 21——凹槽22——鉤體 23—第一凸片24—活動孔 25——第二凸片26——連接環 27——外套筒28——套管。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地說明。 實施例I :參見圖I至圖6。一種無影燈的光斑調節裝置,包括燈殼I以及固定于燈殼I上的LED模組,所述LED模組包括透鏡2、LED以及LED電路板,所述燈殼I設有控制模塊,控制模塊與每個LED電路板電連接,所述燈殼I的中部固定有支座組件3,所述支座組件3包括觸碰開關5和用于接觸觸碰開關5的活動裝置,所述觸碰開關5與控制模塊連接,所述透鏡2包括至少兩種投影角度的透鏡2。本專利技術在實施時,由于其具有至少兩種投影角度的透鏡2,因此LED模組在投射時,至少具有兩種位于燈殼I中心軸不同高度的光斑,當然為了使得無影燈能夠達到無影效果,具有相同投影角度的透鏡2均勻或大致均勻的分布于燈殼I上。該無影燈剛使用時,只有具有其中一種投影角度的透鏡2的LED模組在工作,當需要調節時,通過活動裝置觸碰到觸碰開關5,觸碰開關5給予控制模塊信號,控制模塊控制呈亮狀態的LED模組停止工作,控制具有另一種投影角度的LED模組工作,從而達到調節光斑的效果,當然如果還不滿意投影效果,可以繼續通過活動裝置觸碰觸碰開關5來調節光斑。其中,所述支座組件3包括一個固定于燈殼I的座體4,所述座體4呈筒狀,座體4的中部設有隔板,所述觸碰開關5設置于隔板,所述活動裝置包括與座體4活動連接的旋轉座7,旋轉座7可相對座體4旋轉,旋轉座7設有向座體4方向延伸的凸塊20,所述觸碰開關5位于凸塊20旋轉的軌跡上。將座體4設置呈筒狀便于座體4與旋轉座7相對旋轉,旋轉座7旋轉便可以帶動凸塊20接觸觸碰開關5,當然作為等同變形,也可以將座體4設計其他形狀,如矩形體等氣體不規則形狀,在座體4的上端面設置圓形開孔,旋轉座7活動連接于圓形開孔。其中,觸碰開關5設有兩個,分別位于所述凸塊20旋轉的軌跡的兩側。將觸碰開關5設置呈兩個,可以方便控制LED模組的工作,如凸塊20朝一個方向旋轉碰撞觸碰開關5時,將控制無影燈的投影光斑向上移動,凸塊20朝另一個方向旋轉碰撞觸碰開關5時,將控制無影燈的投影光斑向下移動,控制方便。其中,所述隔板設有弧形的安裝槽,安裝槽內設有彈簧10,所述旋轉座7連接有限位桿6,限位桿6的自由端插入所述安裝槽內并嵌入彈簧10中。旋轉座7相對座體4旋轉,使得凸體接觸并觸碰到觸碰開關5,如果此時還需要調節光斑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無影燈的光斑調節裝置,包括燈殼以及固定于燈殼上的LED模組,所述LED模組包括透鏡、LED以及LED電路板,所述燈殼設有控制模塊,控制模塊與每個LED電路板電連接,所述燈殼的中部固定有支座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組件包括觸碰開關和用于接觸觸碰開關的活動裝置,所述觸碰開關與控制模塊連接,所述透鏡包括至少兩種投影角度的透鏡。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何新廣,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勤上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