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建筑用保溫材料的技術領域,具體的涉及一種外墻用發泡水泥保溫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外墻用發泡水泥保溫材料,原料由普通硅酸鹽水泥、硫鋁酸鹽水泥、粉煤灰、硅灰、膨脹劑、促凝增強劑、增粘劑、減水劑、防水劑、發泡劑、泡沫穩定劑、纖維、水配比而成。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首先將普通硅酸鹽水泥、硫鋁酸鹽水泥、粉煤灰、硅灰、膨脹劑進行干混,加入促凝增強劑、增粘劑、減水劑、防水劑、泡沫穩定劑、水和纖維,攪拌得到漿體;(2)在漿體中加入發泡劑,將起泡的漿體裝入模具中。該外墻用發泡水泥保溫材料防火性好,使用壽命長,保溫性能好,輕質高強;吸水率低;抗裂性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建筑用保溫材料的
,具體的涉及。
技術介紹
外墻保溫是房屋建筑節能工程中重要的環節,目前,在外墻保溫工程中使用的輕質保溫材料主要是以聚苯泡沫為代表的有機保溫材料,雖然,有機保溫材料輕質,導熱系數低,保溫效果好,但是,防火性差,存在嚴重的火災隱患,并且耐候性差,與建筑物不同壽命。現在市面上出現的硬質多孔無機保溫材料不穩定,成孔不均勻,孔隙率低,存在著導熱系數高,強度低的問題,實際應用效果不佳。·發泡水泥為目前常用的外墻無機保溫材料,其是對水泥漿體進行發泡,然后送入系統進行現澆施工或者是模具成型,經自然養護所形成的一種含有大量封閉氣孔的新型輕質保溫材料,它屬于氣泡狀絕熱材料,在水泥內部形成封閉的泡沫孔,使水泥輕質化和保溫隔熱化。發泡水泥保溫材料的發泡技術大體分為兩種,一種為物理發泡,即將產生的氣泡通過機械方式注入水泥漿體中,使得漿體包括氣泡固化后形成微小封閉的保溫材料,其缺點為泡沫機械混合過程中損失大;另一種為化學發泡,通過在水泥漿體中摻入發泡劑,發泡劑同水泥漿體混合后,發泡劑通過化學反應放出二氧化碳、氫氣等氣體使水泥不斷膨脹的過程;當水泥漿體固化后,體系就形成了相互獨立的氣泡體系,但存在由于添加劑的選擇和用量而造成的發泡速度快,很難控制泡沫穩定性,從而影響發泡水泥保溫材料孔隙率、干密度等問題,所以添加劑的選擇以及水泥與各種添加劑的配比組成直接影響發泡水泥保溫材料的各項性能。同時根據所采用的膠凝材料不同又分為硫鋁酸鹽水泥體系和硅酸鹽水泥體系,硫鋁酸鹽水泥體系的保溫材料早期強度高,脫模快,但原料成本高,保溫材料后期強度衰減較大。硅酸鹽水泥體系的凝結時間長,早期強度偏低,僅有20 30MPa。現有發泡水泥外墻保溫材料在選用膠凝材料時只是單獨采用硫鋁酸鹽水泥體系或硅酸鹽水泥體系,并且主要采用的是硫鋁酸鹽快干水泥發泡,使用壽命短,質量減退,墻面脫落等。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缺陷而提供。該外墻用發泡水泥保溫材料防火性好,屬A級不燃性材料;使用壽命長,可達到與建筑物同壽命;保溫性能好,導熱系數可以達到O. 05以下;輕質高強;吸水率低;抗裂性好。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外墻用發泡水泥保溫材料,原料由普通硅酸鹽水泥硫鋁酸鹽水泥粉煤灰硅灰膨脹劑促凝增強劑增粘劑減水劑防水劑發泡劑泡沫穩定劑纖維水按重量份(75 200) (O 130) (O 80) (5 30) (O 30) : (O. 2 3): (O 3) : (O O. 5) : (O. 5 5) : (7 13) : (O. 5 3) (O. 5 3) (45 ~ 135)配比而成。所述的外墻用發泡水泥保溫材料,原料由普通硅酸鹽水泥硫鋁酸鹽水泥粉煤灰硅灰膨脹劑促凝增強劑增粘劑減水劑防水劑發泡劑泡沫穩定劑纖維水按重量份(75 200) (40 130) (O 80) (5 30) (O 30) : (O. 2 3) : (O 3) : (O O.5) : (O. 5 5) : (7 13) : (O. 5 3) (O. 5 3) (45 ~ 135)配比而成。所述的促凝增強劑為硅酸鈉或硅酸鉀或硅酸鋰或碳酸鈉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的促凝增強劑為硅酸鋰和硅酸鈉的混合物,其中,硅酸鋰的質量分數為10% 40%。所述的促凝增強劑為硅酸鋰和硅酸鉀的混合物,其中,硅酸鋰的質量分數為 10% 50%。所述防水劑為有機硅;所述減水劑為聚羧酸或萘系減水劑;所述發泡劑為雙氧水;所述泡沫穩定劑為阿拉伯樹膠或十二烷基磺酸鈉;所述纖維為聚乙烯醇(PVA)纖維或聚丙烯(PP)纖維。一種權利要求I所述外墻用發泡水泥保溫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首先將普通硅酸鹽水泥、硫鋁酸鹽水泥、粉煤灰、硅灰、膨脹劑按重量份(75 200) (O 130) (O 80) (5 30) (O 30)的配比進行干混I 2分鐘;待混合均勻后,按重量份(O. 2 3) : (O 3) : (O O. 5) : (O. 5 5) (O. 5 3) (45 ~ 135)加入促凝增強劑、增粘劑、減水劑、防水劑、泡沫穩定劑和水,進行攪拌I 2分鐘,其中水的溫度為30°C 55°C ;然后緩慢地加入重量份為O. 5 3的纖維,進行攪拌I 3分鐘至均勻,得到漿體;(2)在漿體中加入重量份為7 13的發泡劑,在轉速不低于2500r/min的攪拌速度下,進行攪拌O. 2 2分鐘,待漿體剛起泡,迅速將起泡的漿體裝入用保溫板制備的模具中,上面覆以保溫板進行保溫養護,待3 72小時后拆模、切割、保溫養護。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專利技術所述外墻用發泡水泥保溫材料在原料中所采用的膠凝材料為普通硅酸鹽水泥與硫鋁酸鹽水泥混比使用,相較于現有技術中單獨采用硫鋁酸鹽水泥體系或硅酸鹽水泥體系而言,結合了兩種水泥體系的優點,這樣混比使用明顯縮短了水泥的凝結時間,同時強度協同效應明顯,早期強度明顯提高,遠遠高于硅酸鹽水泥的早期強度,克服了硅酸鹽水泥凝結時間長,早期強度偏低的缺陷。由于是硫鋁酸鹽水泥中混比了硅酸鹽水泥,解決了硫鋁酸鹽水泥成本高的問題。同時本專利技術采用的為硅灰,相較于現有技術中所采用的硅灰石粉或活性硅粉而言,硅灰對于提高水泥強度的效果更佳。本專利技術外墻用發泡水泥保溫材料中采用促凝增強劑取代現有技術中所用的早強齊U,促凝增強劑不僅可以起到促凝的作用,而且起到增強的作用,因為促凝增強劑可以與水泥二次水化產物發生二次反應,從而既提高了早期強度,也提高了最終保溫材料的強度。而早強劑只是對前期強度有所提高,但是對后期強度會產生負面影響。同時,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促凝增強劑中含有硅酸鋰,硅酸鋰不會產生如硅酸鈉或硅酸鉀所引起的泛堿現象,而且用量少,但成本高,為此,本專利技術將硅酸鋰與硅酸鈉或硅酸鉀混比使用,既避免泛堿現象,又降低成本。在制備本專利技術所述外墻用發泡水泥保溫材料過程中,控制水溫在30°C 55°C,在該溫度范圍內,水泥凝結速度與穩泡速度能達到一致,可以達到較好的發泡效果。纖維較之水泥、粉煤灰、硅灰、膨脹劑、促凝增強劑、增粘劑、減水劑、防水劑、泡沫穩定劑和水是后加入的,這樣纖維可以更好的分散,避免出現纖維團聚的現象。在發泡漿體保溫養護中,所用的模具為保溫板材質,保溫板材質的模具可以充分利用水化熱,加速水化進程,有助于提高保溫材料早期強度。本專利技術的外墻用發泡水泥保溫材料防火性好,屬A級不燃性材料;使用壽命長,可達到與建筑物同壽命;保溫性能好,導熱系數可以達到O. 05以下;輕質高強;吸水率低;抗裂性好。該外墻用發泡水泥保溫材料的性能指標如下(I)孔隙率為80% 95% ; (2)孔徑I 2mm的孔占總孔的80%以上;(3)干密度為180_300kg/m3 ; (4)導熱系數為O. 049 O.060 ; (5)抗壓強度0. 5 I. 5MPa ; (6)體積吸水率小于10%。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I一種外墻用發泡水泥保溫材料,原料由普通硅酸鹽水泥硫鋁酸鹽水泥粉煤灰硅灰膨脹劑促凝增強劑增粘劑防水劑發泡劑泡沫穩定劑纖維水按重量份100 30 50 10 10 1 2 5 11 3 1. 8 :105 配比而成。所述的促凝增強劑為硅酸鋰。所述防水劑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外墻用發泡水泥保溫材料,原料由普通硅酸鹽水泥:硫鋁酸鹽水泥:粉煤灰:硅灰:膨脹劑:促凝增強劑:增粘劑:減水劑:防水劑:發泡劑:泡沫穩定劑:纖維:水按重量份(75~200):(0~130):(0~80):(5~30):(0~30):(0.2~3):(0~3):(0~0.5):(0.5~5):(7~13):(0.5~3):(0.5~3):(45~135)配比而成。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巧玲,王崇杰,賈立群,薛一冰,管振忠,
申請(專利權)人:劉巧玲,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