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主缸密封圈裝配方法,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密封圈可能被相貫線割傷的技術問題,包括:將密封圈組件裝入缸孔的入口處;從末端進出油口將所述缸孔內的空氣抽出;將所述密封圈組件向所述缸孔的底部推進;直到所述密封圈組件推進到所需安裝的位置。實施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可實現保護密封圈的技術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汽車零部件裝配工藝,特別涉及裝配方法。
技術介紹
主缸是一種汽車零部件領域常見的零部件,一種現有技術中的主缸,如圖I所示,包括缸體I、缸孔2、進出油口 3和末端進出油口 4。所述缸孔2與所述進出油口 3相貫后,形成相貫線5。所述相貫線5通常為尖銳的形狀,且在加工中不易去除毛刺。在現有技術的密封圈安裝工藝中,將密封圈組件6裝入所述缸孔的入口處;將所述密封圈組件6朝著所述缸孔2的底部推進,至所需安裝的位置。所述密封圈組件6包括 金屬件7和密封圈8,所述密封圈8為彈性材料,例如橡膠。所述密封圈8的無受力條件下的外徑大于所述缸孔2的內徑,所述密封圈8變形后產生密封效果。由于所述相貫線5尖銳、可能帶有毛刺,在所述密封圈組件6的推進過程中,當所述密封圈組件6的所述密封圈8通過所述進出油口 3時,所述相貫線5可能割傷所述密封圈組件6的所述密封圈8,造成所述密封圈8損傷,造成所述主缸使用壽命短、整體報廢率高、質量不穩定、合格率低,且由于合格率降低,進一步造成每件合格產品的平均成本升高。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中披露了一種,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施的,包括將密封圈組件裝入缸孔的入口處;從末端進出油口將所述缸孔內的空氣抽出;將所述密封圈組件向所述缸孔的底部推進;直到所述密封圈組件推進到所需安裝的位置。更進一步地,還包括將所述末端進出油口連接至真空氣源。更進一步地,在所述密封圈組件的推進過程中,所述真空氣源保持開啟。更進一步地,還包括將可能割傷密封圈的進出油口連接至高壓氣源。更進一步地,所述高壓氣源的壓縮空氣的表壓在O. 05MPa以上。 更進一步地,在所述密封圈組件的推進過程中,保持所述高壓氣源開啟,從所述可能割傷密封圈的進出油口向缸孔里通入壓縮空氣。更進一步地,在將所述密封圈組件向所述缸孔的底部推進的過程中,推進速度保持勻速。更進一步地,當所述密封圈組件推進至離所述可能割傷密封圈的進出油口 Imm以內時,開啟所述高壓氣源,從所述可能割傷密封圈的進出油口向缸孔里通入壓縮空氣。更進一步地,當所述密封圈組件推進至通過所述可能割傷密封圈的進出油口O.5mm以上時,關閉所述高壓氣源。更進一步地,當所述密封圈組件推進至離所述可能割傷密封圈的進出油口 1-5_時,減緩所述密封圈組件的推進速度。實施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可解決現有技術中密封圈可能被相貫線割傷的技術問題;實施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可達到保證主缸產品質量的技術目標;實施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可實現保護密封圈、提高產品合格率的技術效果,并可進一步實現降低對裝配工人的要求、提高生產效率的技術效果。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為現有技術中的一種主缸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方法流程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以圖I所示的現有技術中的主缸為例,所述主缸包括缸體I、缸孔2、進出油口 3和末端進出油口 4和密封圈組件6。所述密封圈組件6包括金屬件7和密封圈8,所述密封圈8為彈性材料,例如橡膠。所述密封圈8的無受力條件下的外徑大于所述缸孔2的內徑,所述密封圈8變形后產生密封效果。所述進出油口 3與所述缸孔6相貫形成相貫線5。在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如圖2所示,一種,包括將密封圈組件6裝入所述缸孔2的入口處;從所述末端進出油口 4將所述缸孔2內的空氣抽出;將所述密封圈組件6向所述缸孔2的底部推進;直到所述密封圈組件6推進到所需安裝的位置。從所述末端進出油口 4抽氣,由所述主缸的結構決定,可能在所述進出油口 3和/或在所述密封圈8與所述缸孔2的貼合處產生由大氣環境流入所述缸孔2的氣流。當所述密封圈8通過所述相貫線5時,所述進出油口 3內的氣流可吹動所述密封圈8,由于所述密封圈8的材料為彈性材料,例如橡膠,所述密封圈8在氣流影響下發生形變,在不與所述相貫線5發生接觸或與所述相貫線5接觸但貼合力較低的情況下通過所述相貫線5。同理地,在所述密封圈8與所述缸孔2的貼合處的氣流,也可使得所述密封圈8發生形變,在不與所述相貫線5發生接觸或與所述相貫線5接觸但貼合力較低的情況下通過所述相貫線5。在該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密封圈8在所述密封圈組件6的安裝過程中,不與所述相貫線5發生接觸或與所述相貫線5接觸但貼合力較低,因而所述密封圈8在安裝過程中受到的損傷更小,從而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所述密封圈8可能被所述相貫線5割傷的技術問題;達到保證主缸產品質量的技術目標;實現保護密封圈、提高產品合格率的技術效果。顯然地,本專利技術所披露的可適用于不限于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中所示的多種主缸種類,例如包括廣10個進出油口的主缸。在一種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還包括將所述末端進出油口4連接至真空氣源。所述真空氣源指壓強低于大氣壓的連續或脈沖工業氣源,包括但不限于真空罐、通風機、鼓風機、壓縮機、工業壓縮空氣系統等。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有能力針對不同的主缸形式,選擇不同的抽氣方式。在該優選實施方式中,米用真空氣源可形成穩定的氣流,且對該氣流的開啟或關閉具有可操控性。在另一種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還包括將可能割傷密封圈的進出油口連接至高壓氣源。所述高壓氣源指壓強高于大氣壓的連續或脈沖工業氣源,包括但不限于儲氣罐、通風機、鼓風機、壓縮機、工業壓縮空氣系統等。在該優選實施方式中,將所述進出油口 3連接至高壓氣源,形成所述進出油口 3內的高速氣流。所述密封圈8在高速氣流的影響下產生更顯著的變形,避免與所述相貫線5發生接觸,進一步保護所述密封圈8。在該優選實施方式中,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有能力根據需要選擇適當的所述高壓氣源的壓縮空氣的表壓,為了克服流動阻力,形成足夠高速的氣流,所述高壓氣源的壓縮空氣的表壓優選在O. 05MPa以上。在另一種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還包括在所述密封圈組件 的推進過程中,保持所述高壓氣源開啟,從所述可能割傷密封圈的進出油口向缸孔里通入壓縮空氣。所述高壓氣源在整個推進過程中保持開啟,可在所述進出油口 3內形成持續的、穩定的高速氣流,從而避免在具體裝配中,因操作失誤、系統響應延時等因素產生的,所述密封圈8未及發生形變即通過所述相貫線5的情況,從而提高所述在工業實施中的產品質量穩定度。在該優選實施方式中,進一步地,在將所述密封圈組件6向所述缸孔2的底部推進的過程中,推進速度保持勻速。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顯然理解的是,所述推進速度保持勻速的過程,不包括加速啟動與減速停止階段。在所述高壓氣源在整個推進過程中保持開啟的前提下,由于所述進出油口 3內的氣流高速而穩定,可采用勻速推進的方法,從而到達簡化推進裝置、加速整個裝配流程的技術效果。在該優選實施方式中,由于采用勻速推進的方法,可縮短整個裝配流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主缸密封圈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將密封圈組件裝入缸孔的入口處;從末端進出油口將所述缸孔內的空氣抽出;將所述密封圈組件向所述缸孔的底部推進;直到所述密封圈組件推進到所需安裝的位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戴秀寬,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吉尚汽車部件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