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厚大、大平面鑄件的生產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種機床導軌鑄件的生產方法,其特征是: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澆注系統、制作模具、制芯、組芯和澆注;本發明專利技術方法獨特、增強充型凝固過程中鑄件的補縮能力、減少縮松缺陷、減少鑄件大平面處夾渣缺陷、既節約生產成本、提升生產效率、又提升了鑄件的產品質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厚大、大平面鑄件的生產方法,尤其是涉及。
技術介紹
目前對于厚大、大平面鑄件,尤其是對于機床導軌鑄件而言,鑄造上通常采用砂箱造型的生產方式。對于機床小件用這種生產方法一般存在砂鐵比高、工藝出品率低而導致生產成本較高,其次質量很難達到要求,其生產效率也很低。對于這種小件也有采用無箱疊芯工藝生產的,該工藝方法由于砂型尺寸不受砂箱尺寸、形狀的限制,其砂鐵比非常小,工藝出品率也比較高,生產上省去了造型工序,所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產效率,但是這種工藝對于優質高端的鑄件,在質量上不易保證;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做到既節約生產成本、提升生產效率,又提升了鑄件的產品質量的機床導軌鑄件的生產方法。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方法獨特、增強充型凝固過程中鑄件的補縮能力、減少縮松缺陷、減少鑄件大平面處夾渣缺陷、既節約生產成本、提升生產效率、又提升了鑄件的產品質量的。為了實現專利技術目的,本專利技術通過如下方式實現,其特征是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設計澆注系統澆注系統是由直澆道和橫澆道組合而成,橫澆道沿片芯垂直兩面布局,橫燒道沿砂型下底面水平分布,直燒道垂直于橫燒道分布;b、制作模具模具分為芯盒和嵌套砂芯的型腔,嵌套砂芯的型腔其形狀為長方體,高度與芯子高度一致,寬度比芯子寬度大100-140mm,兩邊各留50_70mm,,長度比嵌套芯子的總長度大70-80mm,主要作用是填砂緊固,同時形成直澆道、橫澆道,芯盒根據鑄件的結構設計;C、制芯;d、組芯將砂芯按工藝要求的下芯順序依次放入型腔內,在型腔的寬度方向預留100-140mm的間隙,砂芯按順序放入后,型腔和砂芯之間留有40mm-50mm的間隙,然后向該間隙內填滿砂子并緊實以固定砂芯,最后在砂型上方放置澆口杯;e、澆注;所述直澆道、橫澆道的截面形狀均為長方形。所述芯盒為1-2個。本專利技術有如下效果I)方法獨特、增強充型凝固過程中鑄件的補縮能力、減少縮松缺陷、減少鑄件大平面處夾渣缺陷、既節約生產成本、提升生產效率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澆注系統直澆道、橫澆道沿片芯垂直兩面布局,截面形狀均為長方形,橫澆道沿砂型下底面水平分布,內澆道垂直于橫澆道分布;b、制作模具模具分為芯盒和嵌套砂芯的型腔;其中嵌套砂芯的型腔不形成鑄件的結構,主要起到嵌套砂芯的作用,同時形成直澆道、橫澆道,芯盒根據鑄件的結構設計,數量不等,一般為1-2個,若鑄件內腔結構復雜,數量會更多;C、制芯;d、組芯將砂芯按工藝要求的下芯順序依次放入型腔內,為方便組芯在型腔的寬度方向預留一定的間隙,砂芯按順序放入后,型腔和砂芯之間存在一定的間隙,然后向間隙內填滿砂子并緊實以固定砂芯,最后在砂型上方放置澆口杯,這種嵌套式的組芯方法,這種用嵌套式組芯方法將鑄件的大平面放在側面,在大平面上沒有氣孔、渣孔和縮沉缺陷,由于一次可以放多組芯子,所以生產效率可提升3-4倍,砂鐵比下降低了 1/2到1/3,而且杜絕了鑄件的跑火、底漏的風險;e、澆注。 2)本專利技術采用嵌套式的組芯工藝,彌補了前期無箱疊芯工藝的不足,降低了操作難度,杜絕了跑火、底漏風險。3)本專利技術采用平坐立澆嵌套式的組芯工藝,降低了鑄件大平面的縮沉、夾渣、氣孔缺陷,提升了鑄件質量。4)本專利技術與前期傳統有箱造型生產工藝相比,生產效率可提升3-4倍,砂鐵比下降低了 1/2到1/3,達到了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目的。具體實施例方式,其特征是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設計澆注系統澆注系統是由直澆道和橫澆道組合而成,橫澆道沿片芯垂直兩面布局,橫燒道沿砂型下底面水平分布,直燒道垂直于橫燒道分布; b、制作模具模具分為芯盒和嵌套砂芯的型腔,嵌套砂芯的型腔,主要起到嵌套砂芯的作用,其形狀為長方體,高度與芯子高度一致,寬度比芯子寬度大100-140mm,兩邊各留50-70mm,便于填砂固定,長度比嵌套芯子的總長度大70_80mm,主要作用是填砂緊固,同時形成直澆道、橫澆道,芯盒根據鑄件的結構設計; C、制芯; d、組芯將砂芯按工藝要求的下芯順序依次放入型腔內,在型腔的寬度方向預留100-140mm的間隙,砂芯按順序放入后,型腔和砂芯之間留有40mm-50mm的間隙,然后向該間隙內填滿砂子并緊實以固定砂芯,最后在砂型上方放置澆口杯; e、澆注。所述直澆道、橫澆道的截面形狀均為長方形。所述芯盒為1-2個。權利要求1.,其特征是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設計澆注系統澆注系統是由直澆道和橫澆道組合而成,橫澆道沿片芯垂直兩面布局,橫燒道沿砂型下底面水平分布,直燒道垂直于橫燒道分布;b、制作模具模具分為芯盒和嵌套砂芯的型腔,嵌套砂芯的型腔其形狀為長方體,高度與芯子高度一致,寬度比芯子寬度大100-140mm,兩邊各留50_70mm,,長度比嵌套芯子的總長度大70-80mm,主要作用是填砂緊固,同時形成直澆道、橫澆道,芯盒根據鑄件的結構設計;C、制芯;d、組芯將砂芯按工藝要求的下芯順序依次放入型腔內,在型腔的寬度方向預留100-140mm的間隙,砂芯按順序放入后,型腔和砂芯之間留有40mm-50mm的間隙,然后向該間隙內填滿砂子并緊實以固定砂芯,最后在砂型上方放置澆口杯;e、澆注。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是所述直澆道、橫澆道的截面形狀均為長方形。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是所述芯盒為1-2個。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厚大、大平面鑄件的生產方法,尤其是涉及,其特征是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澆注系統、制作模具、制芯、組芯和澆注;本專利技術方法獨特、增強充型凝固過程中鑄件的補縮能力、減少縮松缺陷、減少鑄件大平面處夾渣缺陷、既節約生產成本、提升生產效率、又提升了鑄件的產品質量。文檔編號B22C9/02GK102941316SQ20121047741公開日2013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2日專利技術者程行東, 王永宏, 曲澤茂, 張紅坎, 高峰臣 申請人:寧夏共享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寧夏共享裝備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機床導軌鑄件的生產方法,其特征是: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設計澆注系統:澆注系統是由直澆道和橫澆道組合而成,橫澆道沿片芯垂直兩面布局,橫澆道沿砂型下底面水平分布,直澆道垂直于橫澆道分布;b、制作模具:模具分為芯盒和嵌套砂芯的型腔,嵌套砂芯的型腔其形狀為長方體,高度與芯子高度一致,寬度比芯子寬度大100?140mm,兩邊各留50?70mm,,長度比嵌套芯子的總長度大70?80mm,主要作用是填砂緊固,同時形成直澆道、橫澆道,芯盒根據鑄件的結構設計;c、制芯;d、組芯:將砂芯按工藝要求的下芯順序依次放入型腔內,在型腔的寬度方向預留100?140mm的間隙,砂芯按順序放入后,型腔和砂芯之間留有40mm?50mm的間隙,然后向該間隙內填滿砂子并緊實以固定砂芯,最后在砂型上方放置澆口杯;e、澆注。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程行東,王永宏,曲澤茂,張紅坎,高峰臣,
申請(專利權)人:寧夏共享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寧夏共享裝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