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shù)公開了一種治療燒燙傷的藥物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藥材組成:荷葉20-30份、槐花20-30份、仙茅5-15份、黃柏5-15份、大黃5-15份、虎杖5-15份、黃連5-15份、地榆5-15份、紫草5-15份、冰片5-15份、甘草5-15份、竹茹4-10份、金銀花3-10份、薄荷6-8份、紫蘇葉5-8份、辛夷5-7份、細辛3-8份、生姜2-6份、廣藿香2-5份、紫菀1-3份。通過臨床應(yīng)用和觀察,本發(fā)明專利技術(shù)具有促使創(chuàng)面愈合、減少疤痕的形成的優(yōu)點。
【技術(shù)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shù)涉及中藥
,具體是指一種治療燒燙傷的中藥組合物。
技術(shù)介紹
在日常生產(chǎn)生活中,常有人裸露部位被燒燙傷,比如手、顏面部等,皮膚燒燙傷后,皮膚屏障功能受損且細菌容易感染,影響愈合。燒燙傷的嚴重程度取決于受傷組織的范圍和深度,燒燙傷深度可分為I度、II度和III度。III度燒燙傷損傷最重,如果不及時治療,將使皮膚壞死,同時留下永久疤痕。目前,現(xiàn)有的治療燒、燙傷的藥物雖有多種,但大多存在治療效果不夠顯著的問 題,尤其對大面積深度燒傷或燙傷的重癥者來說,不能及時清火解毒、止痛消腫,更不能有效控制患處及創(chuàng)面的交叉感染,從而給燒、燙傷患者帶來極大痛苦,甚至帶來生命危險,即使治愈,也難于消除燒、燙傷留下的疤痕,日后還需要通過植皮、美容等手術(shù)才能康復(fù)。不僅治療周期漫長,而且治療費用昂貴,給患者及其家人帶來過重的經(jīng)濟負擔。因此,完全有必要研制新的效果顯著且不留疤痕的藥物,以滿足燒、燙傷患者的治療需求。
技術(shù)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shù)目的就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shù)的缺陷,提供一種治療燒燙傷的中藥組合物,本專利技術(shù)是通過以下技術(shù)方案實現(xiàn)的 一種治療燒燙傷的中藥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藥材組成荷葉20-30份、槐花20-30份、仙茅5-15份、黃柏5-15份、大黃5_15份、虎杖5_15份、黃連5_15份、地榆5_15份、紫草5-15份、冰片5-15份、甘草5-15份、竹茹4_10份、金銀花3_10份、薄荷6_8份、紫蘇葉5-8份、辛夷5-7份、細辛3-8份、生姜2-6份、廣藿香2_5份、紫菀1_3份。優(yōu)選地,一種治療燒燙傷的中藥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藥材組成荷葉25份、槐花25份、仙茅10份、黃柏10份、大黃10份、虎杖10份、黃連10份、地榆10份、紫草10份、冰片10份、甘草10份、竹茹8份、金銀花7份、薄荷7份、紫蘇葉6份、辛夷6份、細辛5份、生姜4份、廣藿香3份、紫斃2份。本專利技術(shù)還提供了一種治療燒燙傷的中藥組合物的使用方法,具體為將各中藥材混合均勻后研磨成細末,均勻敷于傷口處,一天敷一次,一周為一個療程,共二個療程。治療期間每天觀察一次,包括傷口情況、體征癥狀改善情況,不良反應(yīng)等。本專利技術(shù)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臨床應(yīng)用和觀察,本專利技術(shù)療效好、見效快,對燒燙傷處迅速消腫、祛痛、祛火,生肌生筋快,有利于傷口快速愈合,并能有效阻止創(chuàng)面細菌滋生,防止交叉感染,尤其在治療大面積燒、燙傷創(chuàng)面后,無需再行植皮、美容等手術(shù),對于III度燒燙有明顯的療效。具有促使創(chuàng)面愈合、減少疤痕的形成的優(yōu)點。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jié)合實施例和病例對本專利技術(shù)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I 一種治療燒燙傷的中藥組合物,由如下中藥材組成荷葉25g、槐花25g、仙茅10g、黃柏10g、大黃10g、虎杖10g、黃連10g、地榆10g、紫草10g、冰片10g、甘草10g、竹苑8g、金銀花7g、薄荷7g、紫蘇葉6g、辛夷6g、細辛5g、生姜4g、廣藿香3g、紫斃2g。實施例2 一種治療燒燙傷的中藥組合物,由如下中藥材組成荷葉20g、槐花30g、仙茅5g、黃柏15g、大黃5g、虎杖15g、黃連5g、地榆15g、紫草5g、冰片15g、甘草5g、竹茹10g、金銀花3g、薄荷8g、紫蘇葉5g、辛夷7g、細辛3g、生姜6g、廣藿香2g、紫斃3g。 實施例3 一種治療燒燙傷的中藥組合物,由如下中藥材組成荷葉30g、槐花20g、仙茅15g、黃柏5g、大黃15g、虎杖5g、黃連15g、地榆5g、紫草15g、冰片5g、甘草15g、竹茹4g、金銀花10g、薄荷6g、紫蘇葉8g、辛夷5g、細辛8g、生姜2g、廣藿香5g、紫斃lg。為檢驗本專利技術(shù)的治療效果,選取30例III度燒燙傷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8-65歲,平均年齡42歲。將這30例患者隨機分為三組,其中治療組I采用實施例I的中藥組合物治療、治療組2采用實施例2的中藥組合物治療、治療組3采用實施例3的中藥組合物治療。治療方法將本專利技術(shù)實施例廣3的各自的中藥組合物研磨成細末,均勻敷于傷口處,一天敷一次,一周為一個療程,共二個療程。治療期間停止外用其它藥物,停止口服抗生素。治療期間每天觀察一次,包括傷口情況、體征癥狀改善情況,不良反應(yīng)等。兩個療程后,治療結(jié)果如下權(quán)利要求1.一種治療燒燙傷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藥材組成荷葉20-30份、槐花20-30份、仙茅5-15份、黃柏5-15份、大黃5-15份、虎杖5-15份、黃連5-15份、地榆5-15份、紫草5-15份、冰片5-15份、甘草5_15份、竹茹4_10份、金銀花3_10份、薄荷6-8份、紫蘇葉5-8份、辛夷5-7份、細辛3-8份、生姜2_6份、廣藿香2_5份、紫菀1_3份。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治療燒燙傷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藥材組成荷葉25份、槐花25份、仙茅10份、黃柏10份、大黃10份、虎杖10份、黃連10份、地榆10份、紫草10份、冰片10份、甘草10份、竹茹8份、金銀花7份、薄荷7份、紫蘇葉6份、辛夷6份、細辛5份、生姜4份、廣藿香3份、紫菀2份。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shù)公開了一種治療燒燙傷的藥物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藥材組成荷葉20-30份、槐花20-30份、仙茅5-15份、黃柏5-15份、大黃5-15份、虎杖5-15份、黃連5-15份、地榆5-15份、紫草5-15份、冰片5-15份、甘草5-15份、竹茹4-10份、金銀花3-10份、薄荷6-8份、紫蘇葉5-8份、辛夷5-7份、細辛3-8份、生姜2-6份、廣藿香2-5份、紫菀1-3份。通過臨床應(yīng)用和觀察,本專利技術(shù)具有促使創(chuàng)面愈合、減少疤痕的形成的優(yōu)點。文檔編號A61P17/02GK102940870SQ20121051868公開日2013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6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2年12月6日專利技術(shù)者鄭松林 申請人:鄭松林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shù)保護點】
一種治療燒燙傷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藥材組成:荷葉20?30份、槐花20?30份、仙茅5?15份、黃柏5?15份、大黃5?15份、虎杖5?15份、黃連5?15份、地榆5?15份、紫草5?15份、冰片5?15份、甘草5?15份、竹茹4?10份、金銀花3?10份、薄荷6?8份、紫蘇葉5?8份、辛夷5?7份、細辛3?8份、生姜2?6份、廣藿香2?5份、紫菀1?3份。
【技術(shù)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shù)屬性】
技術(shù)研發(fā)人員:鄭松林,
申請(專利權(quán))人:鄭松林,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