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治療慢性特發性胰腺炎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它是由柴胡、附子、黃芩、黃連、白芍、延胡索、木香、干姜、金銀花、連翹、川芎、當歸、熟地、生黃芪、大棗、甘草、大黃、丹參、川楝子、龍膽草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組成,具有疏肝理氣,清熱利濕,健脾化積,活血止痛,抗菌消炎,通里攻下的功效,能夠有效治療慢性特發性胰腺炎。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
技術介紹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是由于酗酒、膽系疾患、外傷、藥物、感染、代謝紊亂、遺傳性家族史等因素造成的胰腺組織和功能的持續性、永久性損害。胰腺出現不同程度的腺泡萎縮、胰管變形、纖維化及鈣化,并出現不同程度的胰腺外分泌和內分泌功能障礙,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或脂肪瀉,消瘦及營養不良等胰腺功能不全的癥候。引起慢性胰腺炎的常見原因有三類(I)阻塞性先天性導管異常、損傷硬化性膽管炎,特發性纖維性胰腺炎(2)鈣化遺傳性胰腺炎、熱帶性胰腺炎、膽囊纖維化高鈣血癥、高脂血癥(3)混合性線粒體肌病、炎癥性腸病、特發性。慢性特發性胰腺炎指現今未發現可識別的致病因素的慢性胰腺炎,在女性和兒童慢性胰腺炎患者較多,比例高達70%和40%-60%。隨著醫 學發展,特發性慢性胰腺炎的比例有所下降,可以通過影像技術及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和超聲內鏡可以明確90%的病因,如膽道微結石、胰腺或膽道組織解剖結構異常、基因變異及自身免疫異常等潛在病因。目前,西醫常見的治療方法有外科手術治療、內鏡治療、藥物的胰酶替代治療等,治療的基本原則是去除病因,控制癥狀、改善胰腺功能和治療并發癥,效果欠佳。慢性特發性胰腺炎屬中醫“腹痛”、“脅痛”、“胃脘痛”等范疇。中醫藥治療采用辨證施治的方法,通過整體調理,取得了一定的療效,可以較好地緩解患者癥狀,減輕患者痛苦。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該中藥組合物對于治療慢性特發性胰腺炎具有療效確切,成本低,服用方便的特點。本專利技術選擇柴胡、附子、黃芩、黃連、白芍、延胡索、木香、干姜、金銀花、連翹、川芎、當歸、熟地、生黃芪、大棗、甘草、大黃、丹參、川楝子、龍膽草進行組合,將這些藥物組合使得各藥物功效產生協同作用,使之具有疏肝理氣,清熱利濕,健脾化積,活血止痛,抗菌消炎,通里攻下的功效,從而能夠有效治療慢性特發性胰腺炎。本專利技術中藥物的作用 柴胡為傘形科植物柴胡或狹葉柴胡的干燥根或全草。性味微寒、苦、辛。歸肝經、肺經、脾經。功能透表泄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附子為毛茛科植物烏頭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性味辛、甘,大熱;有毒。歸心、腎、脾經。功能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烏頭堿是附子所含雙酯型二萜生物堿,是鎮痛作用的有效成分。黃岑為唇形科植物黃岑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性味苦,寒。歸肺、膽、脾、胃、大腸、小腸經。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抗炎。對濕熱瀉痢、腹痛,與白芍、葛根、甘草等同用;黃芩煎劑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霍亂弧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葡萄球菌、溶血性璉球菌(a,B)、肺炎雙球菌、白喉桿菌等有抑制作用。黃連為毛茛科植物黃連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葉黃連Coptisdeltoidea C. Y. Cheng et Hsiao 或云連 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莖。性味苦,寒,無毒。歸心、脾、胃、肝、膽、大腸經。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抗菌。能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 肺炎球菌、腦膜炎雙球菌、痢疾桿菌、炭疽桿菌等,黃連有效成分為小檗堿,有抗炎作用。白芍為雙子葉植物藥毛茛科植物芍藥(栽培種)的根。性味苦酸,涼。歸肝、脾經。功效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芍藥甙有顯著的鎮痛效果。延胡索為罌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塊莖。性味辛;苦;溫;無毒。歸、胃、心、肺、脾經。功效鎮痛、鎮靜、催眠。延胡索含有延胡索總堿、延胡索甲素、乙素、丑素、癸素均有鎮痛作用。《醫學啟源》治脾胃氣結滯不散,主虛勞冷瀉,心腹痛,下氣消食。《綱目》活血,利氣,止痛,通小便。木香為菊科植物木香的根。性味辛;苦。歸脾、胃、肝、肺經。功效理氣調中,燥濕化痰。木香揮發油能抑制鏈球菌、金黃色與白色葡萄的生長。《藥品化義》木香,香能通氣,和合五臟,為調諸氣要藥。以此治痞悶噯氣,水腫腹脹,痢疾腳氣,皆調滯散氣之功。但辛香屬陽,陽則升浮,如中焦、下焦結滯,須佐檳榔墮之下行;因性香燥,同黃連、黃芩治痢疾,同黃柏、防己治腳氣,皆藉寒藥而制其燥,則用斯神矣。若怒氣拂逆攻沖,遍身作痛,以此使肺氣調,則肺氣自伏,若肝氣郁,致脅肋小腹間痛,同青皮疏之,令肝氣行,則血順痛止。干姜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e.的干燥根莖。性味辛,熱。歸脾、胃、心、肺經。功效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燥濕消痰,溫肺化飲。干姜和附子二者皆為辛熱之品,均能溫里散寒,回陽救逆,同用可治陰寒內盛,脾陽不振之脘腹冷痛、大便溏瀉。干姜的醚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均有明顯的抗炎作用。金銀花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紅腺忍冬Lonicerahypoglauca Miq.、山銀花 Lonicera confusa DC.或毛花柱忍冬 Lonicera dasystylaRehd.的干燥花蕾或帶初開的花。性味甘,微苦,清香,辛,寒。歸肺,胃,心,大腸經。功效清熱解毒、疏散風熱。對多種致病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霍亂弧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對熱毒痢疾、下痢膿血、濕溫阻喉、咽喉腫痛等有解毒止痢涼血利咽之效。金銀花含環己六醇、黃酮類、肌醇、皂甙及鞣質等,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等多種致病菌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連翅為木犀科植物連翅Forsythia suspensa (Thunb. ) Vahl的干燥果實。性味苦,微寒。歸心、肺、小腸經。功效清熱解毒,散結消腫。連翹濃縮煎劑有抗菌作用,可抑制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白喉桿菌及霍亂弧菌、葡萄球菌、鏈球菌等。連翹有鎮吐作用,果殼中所含的齊墩果酸有輕微的利尿作用。《藥性論》主通利五淋,小便不通,除心家客熱。川芎為傘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莖。性味辛,溫。歸肝、膽、心包經。功效活血祛瘀;行氣開郁;祛風止痛。川芎對大腸、痢疾(宋內氏)、變形、綠膿、傷寒、副傷寒桿菌及霍亂弧菌等有抑制作用。《綱目》:燥濕,止瀉痢,行氣開郁。芎藭,血中氣藥也,肝苦急以辛補之,故血虛者宜之;辛以散之,故氣郁者宜之。當歸為傘形科植物當歸Angelica sinensis (Oliv. ) Diels的根。性味溫,甘、辛。歸肝、心、脾經。功效補血活血,止痛。揮發油有鎮靜、催眠、鎮痛、麻醉等作用。當歸對痢疾、傷寒、副傷寒、大腸桿菌、白喉桿菌、霍亂弧菌及a、B溶血性鏈球菌等均有抗菌作用。熟地為玄參科植物地黃(學名Rehmannia glutinosa)的塊根,性味甘,微溫。歸肝、腎經。功效補血養陰,填精益髓。生黃芪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黃芪、膜莢黃芪的根。性味甘,微溫。歸肺、脾、肝、腎經。功效益氣固表、斂汗固脫、托瘡生肌、利水消腫。《神農本草經》“黃耆,味甘微溫。主癰疽久敗創,排膿止痛,大風,痢疾,五痔,鼠瘺,補虛,小兒百病。一名戴糝。生山谷。” 大棗鼠李科植物棗Ziziphus jujuba Mill.的干燥成熟果實。性味甘,溫。歸脾、胃經。功效補中益氣,養血安神。大棗中的黃酮雙葡萄糖苷A,有鎮靜作用。甘草為雙子葉植物豆科Legu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慢性特發性胰腺炎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該中藥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藥物組成:柴胡7?17份、附子5?15份、黃芩4?14份、黃連4?14份、白芍10?20份、延胡索4?14份、木香4?14份、干姜5?15份、金銀花10?20份、連翹5?15份、川芎10?20份、當歸10?20份、熟地10?20份、生黃芪25?35份、大棗5?15份、甘草3?9份、大黃10?20份、丹參15?25份、川楝子5?15份、龍膽草4?14份。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呂建曉,
申請(專利權)人:呂建曉,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