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鞋面一體成型工藝,包括以下步驟:選原料、整經、上機、穿紗、制圖、輸入電控系統、制訂花盤、調機、織造、松弛預縮、預定、溢流染色、烘干、成定;其中,所述選原料是指選擇鞋面成型用的纖維或紗線,所述制圖是指根據鞋型大小制訂圖案,所述預定是指根據鞋型大小定型。本發明專利技術區別于現有技術,首次將紡織技術應用于鞋面成型工藝中,采用纖維或紗線作為鞋面材質,并通過增設制圖、預定等步驟,使鞋面得以一次性織造成型,既對生態環保,又簡化了鞋面生產流程,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用于制作高檔提花彈性三層鞋材面料,改善了三層面料在彈性方面上使用的局限性,具有手感柔軟彈性好,對腳趾無擠壓作用,穿著舒適的特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鞋類制造領域,具體說是一種鞋面一體成型工藝。
技術介紹
現有的鞋面結構,通常分為前套、后套、鞋頭、腰身、鞋眼和鞋舌。這些部件通常單獨制作,之后縫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鞋面。鞋面的制作工藝一般包括備料、沖裁、削皮、鞋頭定型、鞋面折邊、鞋面或內里貼合、鞋面或內里針車、粘貼飾物或縫飾物、面里貼合、面里車合、修內里等工序,制作工序繁多,生產效率低下,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如需在鞋面不同部分附著圖案,還必須通過印刷或者高周波壓制或者將圖案縫制上去,不能與鞋面一次成型,降低了產品的合格率。另外,現有的鞋材面料一般彈性較差,手感僵硬,對腳趾會產生擠壓作用,穿著不舒適。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鞋面一體成型工藝。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鞋面一體成型工藝,包括以下步驟選原料、整經、上機、穿紗、制圖、輸入電控系統、制訂花盤、調機、織造、松弛預縮、預定、溢流染色、烘干、成定;其中,所述選原料是指選擇鞋面成型用的纖維或紗線,所述制圖是指根據鞋型大小制訂圖案,所述預定是指根據鞋型大小定型。本專利技術區別于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I)首次將紡織技術應用于鞋面成型工藝中,采用纖維或紗線作為鞋面材質,并在現有紡織技術的基礎上通過增設制圖、預定等步驟,使鞋面得以一次性織造成型,既對生態環保,又簡化了鞋面生產流程,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由于不存在縫合拼接等步驟,所制得的產品合格率大大提高,外觀整潔美觀;(2)用于制作高檔提花彈性三層鞋材面料,改善了三層面料在彈性方面上使用的局限性,具有手感柔軟彈性好,對腳趾無擠壓作用,穿著舒適的特點。具體實施例方式為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
技術實現思路
、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詳予說明。本實施方式的鞋面一體成型工藝,包括以下步驟步驟I、選原料按照鞋面設計要求,比如透氣性、彈性、柔軟度等性能要求,選擇合適的纖維或紗線,比如氨綸、滌綸、尼龍等。制作高檔提花彈性三層鞋材面料如下LI :200D氨綸238條,2穿2空,送經量是1200,含量是6. 2% ;L2 :280D錦綸重網238條,2穿2空,送經量是1800,含量是12% ;L3 30D錦綸單絲476條,滿穿,送經量是7600,含量是25. 2% ;L4 :140錦綸包芯紗238條,I穿I空,送經量1600,含量18. 6%,是提花梳;L5 :140錦綸包芯紗238條,I穿I空,送經量1600,含量18. 6%,是提花梳;L6 100D錦綸重網476條,滿穿,送經量1750,含量19. 4%。步驟2、整經 將一定數量的筒子紗(步驟I所選定的纖維或紗線),按設計要求的長度,配置成一定幅寬,以適宜的、均勻的張力,平行卷繞到經軸或織軸上,為構成織物的經紗系統做準備。整經張力的控制要均勻,這有兩方面的要求一是每一條紗線的張力要始終保持均勻;二是各條紗線之間的張力要始終保持均勻。為適應當今經編大生產的需要,長絲紗餅的規格尺寸越來越大,導致卷裝張力和退繞張力無法真正由始至終保持一致。所以在生產中真正要做好的就是要盡量讓每一套經軸里每一個盤頭之間的張力均勻一致。紗餅以4 6kg的重量為佳。以DSE-H21/30NC氨綸整經流程為例,說明整經工序的工藝控制要點如下a、針對經編整經工藝頭數多的特點,采用分散均勻、對稱上筒的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改善各紗餅個體之間在細度和吸色方面的差異,這一點對長絲和氨綸同等重要;b、現代先進的整經機型上設置主盤頭,其參數的準確性直接影響其余輔盤頭的工藝性能;C、氨綸的整經應列入整經技術的重點,對有PIV設置的電腦氨綸整經機而言,其技術參數的準確性與操作的先進性從反面阻止了對有質量問題的盤頭進行重新組配的可倉泛。該步驟的相關計算I、實際細度的測取原絲的真實細度直接關系到織造工藝的計算,也相應的影響到坯布中各原料的含量比例,必須力求準確。而整經環境、設備性能和工藝操作都會引起細度的變化。如標識為44dtex的氨纟侖,實際整經時可能只有40dtex或42dtex,而標識55dtex的長絲,可能有56dtex。正確的方法是在每一次紗架試用時,同時抽取10個筒,以每個筒實際用去的凈重克數與實際耗去的米長來計算各自的細度,將取得的10個細度值去掉最大和最小值后再求取平均值。2、整經用紗量的計算所需盤頭總長度與所需原料總重量的計算公式為 PxMxNN =- 48001 NxnxDxAG =-9000 X 1.000式中,N為所需盤頭的總長度,單位為m ;P為織造縱密,單位為橫列/cm ;M為對應梳櫛的送紗量,單位為mm/rack ;L為織造所需坯布總長,單位為m ;1為相應原料的拉伸比,長絲的可視為I ;G為所需原料的總重量,單位為kg ;n為所需盤頭的個數;D為實際纖度,單位為D ;A為整經根數。步驟3、上機;步驟4、穿紗;步驟5、制圖根據鞋型大小制訂圖案;步驟6、輸入電控系統將所制定的圖案及控制參數等條件輸入織造機的電控系統中,包括紗架和盤頭清零,輸入速度、根數和拉伸比,確定停機條件等;步驟7、制訂花盤; 步驟8、調機用氨綸纖維調機,調整適當的工藝,張力密度轉速;步驟9、織造該步驟的質量控制點包括以下幾點I、斷紗疵點按照以下方法降低斷紗a、先從整經工序上預防毛紗、斷紗的產生,做好整經上油、靜電處理及毛紗、斷紗自停的檢測工作。對不同品種的原料要使用相應的整經張力,控制好整經機速,確保質量;b、重視鉗針、校針工作,定期對成圈針件進行選針和校針工作。在生產飽和的情況下,每9個月左右應該對槽針進行一次整機選針工作,對針芯、沉降片、導紗針要進行鉗針和校針工作。4年左右,所有針件應全部更新;c、重視現場的保全與換針工作,減少針路和斷紗。同時加強對操作工的技術培訓,在一次就能處理好的情況下,不允許接二連三地停機;d、工藝參數與環境的配合是減少斷紗的重要途徑。如車間的溫濕度,氨綸拉伸比,氨綸含量以及紗線粗細的搭配等因素都對斷紗的多少有影響。2、云斑疵點使用擴邊器,并采用適當的擴邊速比以解決云斑疵點。3、油污及色條將盤頭最邊上的兩條紗線,飛架到布邊去織,以預防色條。該步驟的相關計算I、氨綸含量的控制以氨綸和長絲交織的兩梳織物為例,在已知長絲送經量時,按照以下公式計算所需要的氨綸送經量 I1 X L2 X D2 X EL1 = -^;--- I2 X D1式中,L1為氨纟侖送經量,單位為mm/rack ;L2為長絲送紗量,單位為mm/rack山為氨綸含量比例;i2為長絲含量比例辦為氨綸的實際纖度;D2為長絲的實際纖度;E為氨綸拉伸比。其中,I^i2=IOOW,氨綸拉伸比=1+氨綸的凈拉伸百分率;長絲和氨綸的實際纖度D1, D2應在整經工序中測得。2、成品縱密和成品克重計算為了確保產品縱橫向的伸長率和回復率,克重偏差應以±5%為宜。權利要求1.鞋面一體成型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選原料、整經、上機、穿紗、制圖、輸入電控系統、制訂花盤、調機、織造、松弛預縮、預定、溢流染色、烘干、成定; 其中,所述選原料是指選擇鞋面成型用的纖維或紗線,所述制圖是指根據鞋型大小制訂圖案,所述預定是指根據鞋型大小定型。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鞋面一體成型工藝,包括以下步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鞋面一體成型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選原料、整經、上機、穿紗、制圖、輸入電控系統、制訂花盤、調機、織造、松弛預縮、預定、溢流染色、烘干、成定;其中,所述選原料是指選擇鞋面成型用的纖維或紗線,所述制圖是指根據鞋型大小制訂圖案,所述預定是指根據鞋型大小定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卓麗瓊,
申請(專利權)人:莆田市華峰工貿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