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白蘿卜種植技術,本發明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驟:選擇白蘿卜良種、合理密植,整地和土壤消毒,適時播種,曬種,播種,追肥殺蟲,在真葉初展期,畝用肥料500-600倍液淋施;真葉全展期,畝用300-400倍殺蟲劑預防噴霧病蟲;破肚期,肥料和殺蟲劑兌水淋根;破肚期后,每隔6-8天每畝用肥料和殺蟲劑兌水噴霧施用至收獲。采用本發明專利技術種植的白蘿卜質量好,農藥材料少,整體經濟效益佳。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蘿卜種植方法,尤其是一種綠色高效的白蘿卜種植技術。
技術介紹
蘿卜是常年供應的大宗蔬菜。全國每年種植面積為1800萬畝左右。由于蘿卜生活習性喜涼,所以,對種植區域和種植季節有一定的選擇。而由于這種習性,蘿卜主產區,長期連作不可避免。由此所引起的土壤酸化、土壤肥力下降的同時,病蟲危害也逐年加重。為提高蘿卜種植單位面積產量,傳統方法只有不斷增加無機肥用量,不斷加大農藥用量。此種種植模式不僅增加生產成本,而且降低經濟效益。更嚴重的是加速土壤化學污染,破壞生態環境,導致蘿卜食品安全隱患增加。 中國專利公開號CN101755546A,公開日2010年06月30日,此技術方案涉及一種蔬菜、西瓜的栽培技術,其特征是選擇無工業“三廢”的土地作為蔬菜地,施足有機肥,選擇高產的西瓜、小白菜和胡蘿卜品種,合理安排茬口,在西瓜、小白菜和胡蘿卜的種植和生長中,合理施無機肥和農藥,保證成熟的西瓜、小白菜和胡蘿卜高產無公害。很明顯此技術方案依然不能改變加速土壤化學污染,破壞生態環境,導致蘿卜農殘超標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存在加速土壤化學污染,破壞生態環境,導致蘿卜農殘超標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綠色高效的白蘿卜種植技術。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選擇白蘿卜良種; 步驟二 合理密植,種植行距40cm、株距15cm,單株/穴,10000-11000株/ 666. 7 m2 ;步驟三整地和土壤消毒,深翻土地耙細起廂,每畝廂面寬20cm,廂高15—18cm ;步驟四溝底施肥,廂面掏溝寬10—12cm,深8—10cm,均勻施用有機肥撒于溝中后,覆土是廂面呈瓦背狀; 步驟五選擇播種時機,其標準是大氣溫度穩定通過15度; 步驟六曬種,將蘿卜種子合蓋打開,置于陽光下曬6-8小時,在曬種時每隔1-2小時翻動一次,使曬勻曬透;浸種,將曬后的蘿卜種子,倒入30-35度的溫水中泡10-12小時,過濾攤晾; 步驟七播種,打孔,每孔播蘿卜種子一粒,隨即覆土 ; 步驟八追肥殺蟲,在真葉初展期,畝用生態益生菌肥料500-600倍液淋施; 真葉全展期,畝用300-400倍生態益生菌殺蟲劑預防噴霧病蟲; 破肚期,生態益生菌肥料和生態益生菌殺蟲劑兌水淋根;破肚期后,每隔6-8天每畝用生態益生菌肥料和生態益生菌殺蟲劑兌水噴霧施用至收-M-犾。本專利技術在白蘿卜種植全過程中,采用專制有機肥,其有機肥經“生態益生菌”發酵后施用,追肥及病蟲防治使用有益微生物肥(藥),輔之以物理方法誘殺害蟲,禁用無機肥,禁用化學農藥,禁用基因工程技術及該技術產物或衍生物,實現白蘿卜優質高產,并切實保證無農藥殘留檢出,達到有機食品品質。通過有機肥生產過程中的生物發酵、土壤生物消毒和生產過程中不斷地使用生物肥料和生物農藥,使土壤中酵母菌,固氮菌、光合菌等對病蟲有抑制、對抗作用的“生態益生菌”總量不斷增加,不斷地改變蘿卜根系土壤環境,不斷地供給生長所需養分,并有效地拮抗病蟲危害和降解土壤中有毒物質,使蘿卜達到有機品質。作為優選,所述的步驟四中施用的有機肥為專用有機肥,配制專用有機肥的配方為沼澤型腐殖質65 % ± 5 %,菜枯10 + 2 %,豆柏5 % ± I %,磷礦粉5 %,玉米秸桿10% ±2%,原料干粉含水量< 5%。作為優選,所述的專用有機肥的主要原料標準為 菜枯中的粗蛋白含量彡38%,菜枯中N:P:K的質量比為6:2:1 ; 每100克豆柏中,蛋白質4-5g,P含量彡28mg,K含量彡1300mg ; 腐殖質中的有機質含量> 80% ; 磷礦粉中P205含量> 25%。本技術所用的專用有機肥,在生產時加入菜枯餅粉和豆柏粉后,解決了有機肥堿解氮不足問題;加入天然磷礦粉后,補充了有機肥速效磷;加入玉米秸桿粉后,可以補充有機肥速效鉀。這種有機肥克服了純有機肥速效養分不足,N. P. K比例不協調不能滿足生產實際需要的缺陷;又克服了廄肥、豬牛糞直接施用生物污染問題。使其專用有機肥既保持有機肥特征,有具備有機無機混配肥肥效,滿足蘿卜生產的實際需要。作為優選,專用有機肥加工中的加工工藝依次為,原料分別粉碎、按比例混合、攪拌、生物發酵、制粒、干燥、檢驗、包裝和入庫。作為優選,所述的生物發酵步驟中,每IOOOkg混合攪拌后物料加4000ml生態益生菌原液,厭氧狀態下發酵15-20天,再好氧狀態下發酵20-25天后,經檢測有酒香氣溢出,無酸腐臭異味后進入制粒步驟。作為優選,在發酵步驟中,應加水拌至捏之成團和觸之即散的半干濕狀,所述的發酵步驟應在棚內進行。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是根據有機食品生產的“建立和恢復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和農業資源良性循環利用”的一般原理,在白蘿卜種植全過程中,采用專制有機肥,其有機肥經“生態益生菌”發酵后施用,追肥及病蟲防治使用有益微生物肥(藥),輔之以物理方法誘殺害蟲,禁用無機肥,禁用化學農藥,禁用基因工程技術及該技術產物或衍生物,實現白蘿卜優質高產,并切實保證無農藥殘留檢出,達到有機食品品質。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I : 首先進行專用有機肥配制。按照有機肥配方進行原料選擇,其中,沼澤型腐殖質粉70 %,菜枯粉10%,豆柏粉5%,磷礦粉5%玉米秸桿粉10 %。其中,磷礦粉選用湖北恩施鶴峰天然磷礦粉,本原料中干粉的含水量< 5%。專用有機肥的主要原料選擇標準為,菜枯粉中的粗蛋白含量> 38%,菜枯中N元素比P元素比K元素的質量比為6比2比I ;每100克豆柏中,蛋白質4-5g,P元素含量>28mg, K元素含量彡1300mg ; 腐殖質中的有機質含量> 80%,磷礦粉中P205含量> 25%。然后進行專用有機肥加工。將專用有機肥原料按照分別粉碎一比例混合一攪拌一生物發酵一制粒一干燥一檢驗一包裝一入庫的工藝進行加工。在專用有機肥原料生物發酵過程中,每IOOOkg混合攪拌后物料加4000ml中科惠農出品的“生態益生菌原液”,厭氧狀態下發酵15-20天,再好氧狀態下發酵20-25天。只有符合只有淡淡酒香氣溢出,無酸腐臭異味標準后,再進入制粒工藝。在實施生態益生菌生物發酵工藝時,專用有機肥原料應加水拌至半干濕狀,達到捏之成團和觸之即散的標準。生物發酵過程應在棚內進行,遮風避雨。 專用有機肥加工的技術標準執行《NY884—2012》,專用有機肥的質量標準(重量% )為有機質彡 70%,堿解 N :5—6%,P205 彡 3%, K20 3—3. 5%。然后進行良種選擇,選擇湖北農科院選育的“雪單I號”。以行距40cm。株距15cm,單株/穴。11000株/ 666. 7 Hl2的標準進行合理密植。每畝用土壤消毒用中國農科院土肥所出品的“沃土特抗菌肥” 5kg拌細土 IOkg均勻撒施后,深翻土地IE細起廂,廂面寬20cm,廂高15cm,完成整地和土壤消毒。然后進行廂面掏溝,廂面掏溝的標準為寬IOcm,深8cm,均勻將專用有機肥撒于溝中后,覆土是廂面呈瓦背狀。專用有機肥的用量為200kg / 666.7 m2。完成以上步驟后,進行適時播種,播種標準為在海拔1400的高海拔高山地區以6月25日-7月5日為最佳播期。隨海拔升高或降低,播期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白蘿卜種植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選擇白蘿卜良種;步驟二:合理密植,種植行距40cm、株距15cm,單株∕穴,10000?11000株∕666.7㎡;步驟三:整地和土壤消毒,深翻土地耙細起廂,每畝廂面寬20cm,廂高15??18cm;步驟四:溝底施肥,廂面掏溝寬10??12cm,深8??10cm,均勻施用有機肥撒于溝中后,覆土是廂面呈瓦背狀;步驟五:選擇播種時機,其標準是大氣溫度穩定通過15度;步驟六:曬種,將蘿卜種子合蓋打開,置于陽光下曬6?8小時,在曬種時每隔1?2小時翻動一次,使曬勻曬透;浸種,將曬后的蘿卜種子,倒入30?35度的溫水中泡10?12小時,過濾攤晾;步驟七:播種,打孔,每孔播蘿卜種子一粒,隨即覆土;步驟八:追肥殺蟲,在真葉初展期,畝用生態益生菌肥料500?600倍液淋施;真葉全展期,畝用300?400倍生態益生菌殺蟲劑預防噴霧病蟲;破肚期,生態益生菌肥料和生態益生菌殺蟲劑兌水淋根;破肚期后,每隔6?8天每畝用生態益生菌肥料和生態益生菌殺蟲劑兌水噴霧施用至收獲。
【技術特征摘要】
所記載的技術方案的前提下還有其它的變體及改型。權利要求1.一種白蘿卜種植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選擇白蘿卜良種; 步驟二 合理密植,種植行距40cm、株距15cm,單株/穴,10000-11000株/ 666. 7 m2 ;步驟三整地和土壤消毒,深翻土地耙細起廂,每畝廂面寬20cm,廂高15—18cm ;步驟四溝底施肥,廂面掏溝寬10—12cm,深8—10cm,均勻施用有機肥撒于溝中后,覆土是廂面呈瓦背狀; 步驟五選擇播種時機,其標準是大氣溫度穩定通過15度; 步驟六曬種,將蘿卜種子合蓋打開,置于陽光下曬6-8小時,在曬種時每隔1-2小時翻動一次,使曬勻曬透;浸種,將曬后的蘿卜種子,倒入30-35度的溫水中泡10-12小時,過濾攤晾; 步驟七播種,打孔,每孔播蘿卜種子一粒,隨即覆土 ; 步驟八追肥殺蟲,在真葉初展期,畝用生態益生菌肥料500-600倍液淋施; 真葉全展期,畝用300-400倍生態益生菌殺蟲劑預防噴霧病蟲; 破肚期,生態益生菌肥料和生態益生菌殺蟲劑兌水淋根; 破肚期后,每隔6-8天每畝用生態益生菌肥料和生態益生菌殺蟲劑兌水噴霧施用至收-M-犾。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白蘿卜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四中施用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冉玲嬌,黃毅華,牟來明,
申請(專利權)人:恩施市巨鑫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