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帶手動液壓驅動的液壓分流閥,包括由液壓機構驅動的油缸、帶閥門通孔的閥體和閘板,所述閘板穿過閥體與油缸的活塞桿連接,所述液壓機構包括與電機連接的油箱,該油箱上設有手動換向閥門和手動泵。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停電時仍能通過手動的方式對分流閥進行開啟和關閉操作;且具有更優良的密封效果,防止介質泄漏。(*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液壓控制的閥門,主要用于采礦、鋼鐵、煤炭、電力和食品等行業中介質運輸的流通閥。
技術介紹
目前,煤炭、冶金、礦山、電力、食品行業廣泛實用漿液閥、插板閥等流通閥,用于各行業的介質流通。其中采礦和鋼鐵工業中用于煤漿和濾渣漿的流通;凈化裝置中用于廢水、泥漿、污物及帶有懸浮物的澄清水的流通;而造紙工業中,用于任何濃度的紙漿、料水混合物的運輸流通;制糖工業,則用于甜菜洗滌、糖漿、榨汁、果汁等的流通;還有食品工業,則用于洗滌和沖洗設備、糧食運輸設備、麥芽漿以及電站除灰中用于灰渣漿等介質的流通。普通分流閥當停電或出現故障時不能工作,造成閥門不能開啟或關閉。且老式分流閥的閥體采用U型密封墊,容易受力變形和移位造成密封效果下降從而介質泄漏。
技術實現思路
專利技術目的針對上述現有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帶手動液壓驅動的液壓分流閥,它能在停電時仍能通過手動的方式對分流閥進行開啟和關閉操作。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專利技術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帶手動液壓驅動的液壓分流閥,包括由液壓機構驅動的油缸、帶閥門通孔的閥體和閘板,所述閘板穿過閥體與油缸的活塞桿連接,所述液壓機構包括與電機連接的油箱,該油箱上設有手動換向閥門和手動泵。作為優選,所述閥體上端和下端與閘板接觸的位置分別設有耐磨石墨盤根,同時在閥體內壁的徑向上設有O型密封圈。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以下優點停電時仍能通過手動的方式對分流閥進行開啟和關閉操作;且具有更優良的密封效果,防止介質泄漏。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右視圖。其中,電機I、油箱2、油缸3、閥體4、閘板5、石墨盤根6、O型密封圈7、密封塊8、手動換向閥9、手動栗10。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技術,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技術而不用于限制本技術的范圍,在閱讀了本技術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技術的各種等價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如圖I 2所示,一種帶手動液壓驅動的液壓分流閥,它包括由液壓機構驅動的油缸3、帶閥門通孔的閥體4和閘板5,所述閘板5穿過閥體4與油缸3的活塞桿連接,其中液壓機構包括油箱2和電機I,通過電機I的驅動力使油箱2中的液壓油進入到與之連接的油缸3中,從而實現油缸3活塞桿的伸縮動作,進而帶動閘板5從而實現閥體4的開啟和關閉,作為改進,我們在油箱2上設置手動泵10和手動換向閥9,從而通過手動的方式對油缸3進行壓力油的輸送獲得動力。從而在停電等特殊情況下或需要手動調節時可通過手動液壓功能實現閥門的啟閉。另外為防止介質從閥體4與閘門之間的縫隙漏出,提高其密封效果,閥體4的上端和下端設有凹槽,并在該凹槽填充耐磨石墨盤根6,并在其上螺栓固定密封塊8,從而壓緊該石墨盤根6。與此同時,閥體4內壁的徑向設置O型密封圈7。權利要求1.一種帶手動液壓驅動的液壓分流閥,包括由液壓機構驅動的油缸、帶閥門通孔的閥體和閘板,所述閘板穿過閥體與油缸的活塞桿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機構包括與電機連接的油箱,該油箱上設有手動換向閥門和手動泵。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帶手動液壓驅動的液壓分流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體上端和下端與閘板接觸的位置分別設有耐磨石墨盤根,同時在閥體內壁的徑向上設有O型密封圈。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帶手動液壓驅動的液壓分流閥,包括由液壓機構驅動的油缸、帶閥門通孔的閥體和閘板,所述閘板穿過閥體與油缸的活塞桿連接,所述液壓機構包括與電機連接的油箱,該油箱上設有手動換向閥門和手動泵。本技術停電時仍能通過手動的方式對分流閥進行開啟和關閉操作;且具有更優良的密封效果,防止介質泄漏。文檔編號F16K31/143GK202746729SQ20122031057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8日專利技術者宋有良, 陳志剛, 劉建 申請人:宋有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帶手動液壓驅動的液壓分流閥,包括由液壓機構驅動的油缸、帶閥門通孔的閥體和閘板,所述閘板穿過閥體與油缸的活塞桿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機構包括與電機連接的油箱,該油箱上設有手動換向閥門和手動泵。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宋有良,陳志剛,劉建,
申請(專利權)人:宋有良,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