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抽油器及采用該抽油器的油罐,技術方案是:一種抽油器,該抽油器包括殼體,抽油器的內腔中設有換熱器,換熱器具有相互連通的進油口Ⅰ和出油口Ⅰ,所述換熱器還具有相互連通的熱媒進口Ⅰ和熱媒出口Ⅰ,所述進油口Ⅰ與設置在殼體上的抽油器進油口連通。有益效果在于:本抽油器安裝在油罐內并具有換熱器,油品通過開在其殼體表面上的進油口進到換熱器內腔中,在內腔中完成增溫過程,隨著溫度的提升,油品流動性能提高,從而實現粘度大的油品的良好出油,具有結構簡單、提高出油速度之優點,能實現粘度大的油品的順利的輸出;抽油器只對進到其內腔中的油品進行加熱,提高了溫升速度且避免了重復加熱,實現了節能環保之目的。?(*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能夠將油品快速均勻從油罐中抽出的抽油器及安裝有該種抽油器的油罐。
技術介紹
油罐是用于儲存油品的容器,是煉油廠、油庫等的主要設備,安裝在罐內的鋼制浮頂可降低油品的消耗量、減少空氣對油品的氧化。使用時,由開設在罐底端的出油口放油,借助油品的流動完成放油的操作。當遇到粘度大的油品時,該種放油方式速度慢、效果差,難以均勻出液。申請號是02223735. 6、技術名稱是“導軌式均勻出液裝置”的專利文件中公開了一種出液裝置,它是在罐頂的浮盤上安設導軌,升降輸液管一端安在導軌內隨液面升降在導槽內滑動,升降輸液管下端設有回轉接頭與排液管相連接,在儲液罐排液口處設有閥門,升降輸液管與排液管之間連接的回轉接頭處設有集合箱。該種出液裝置內的吸頭在導軌凹槽內滑動,浮管側面開的進油口分布在浮筒的不同高度,可保證不同位置高度的儲液自動充滿浮管至混合裝置內混合,從而實現出液效果的改進,但是該種出液裝置結構復雜,還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粘度大的油品出油效果差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出油效果好、出油速度快的抽油器及安裝該種抽油器的油罐,所述抽油器是在常規的均勻抽油裝置的基礎上,增設了換熱裝置,并結合油品分層及其不同的粘度系數,配置相應流通面積的進油口,以達到輸出油品成分上基本上為罐內油品成分的平均值,并且降低了粘度、提高了輸油速度,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抽油器,該抽油器包括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油器的內腔中設有換熱器,所述換熱器具有相互連通的進油口 I和出油口 I,所述換熱器還具有相互連通的熱媒進口 I和熱媒出口 I,所述進油口 I與設置在殼體上的抽油器進油口連通。本技術的技術特征還有所述抽油器進油口的數量為兩個以上且在抽油器軸線方向均布。本技術的技術特征還有所述換熱器為渦流熱膜換熱器。本技術的技術特征還有所述抽油器進油口為矩形進油口。本技術的技術特征還有一種油罐,包括油罐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罐還包括設置在油罐本體內的抽油器,該抽油器包括殼體,所述抽油器的內腔中設有換熱器,所述換熱器具有相互連通的進油口I和出油口 I,所述換熱器還具有相互連通的熱媒進口I和熱媒出口 I,所述進油口 I與設置在殼體上的抽油器進油口連通。本技術的技術特征還有所述抽油器的另一端連接在所述油罐的油罐浮頂上。本技術的技術特征還有所述油罐的底部具有與所述出油口 I相連通的出油口 II,所述出油口 II伸出罐外。本技術的技術特征還有所述油罐的底部具有與所述熱媒進口 I相連通的熱媒進口 II,所述熱媒進口 II伸出罐外。本技術的技術特征還有所述油罐的底部具有與所述熱媒出口 I相連通的熱媒出口 II,所述熱媒出口 II伸出罐外。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抽油器安裝在油罐內并具有換熱器,油品通過開在其殼體表面上的進油口進到換熱器內腔中,在內腔中完成增溫過程,隨著溫度的提升,油品流動性能提高,從而實現粘度大的油品的良好出油,具有結構簡單、提高出油速度之優點,能實現粘度大的油品的順利的輸出;2)抽油器只對進到其內腔中的油品進行加熱,從而有效節省了能量,提高了溫升速度且避免了重復加熱,實現了節能環保之目的;3)多個抽油器進油口保證了不同層次的油品能同時進入到換熱器中,保證了油品輸出前后的一致性;·4)具有該種出油器的油罐出油速度快、效率高、節省能源,適于使用在粘度大的油品的儲存上。附圖說明附圖I是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其中I是殼體,2是抽油器進油口,3是出油口II,4是熱媒進口 II,5是熱媒出口 II,6是油罐本體,7是油罐浮頂。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說明。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抽油器,該抽油器包括殼體1,抽油器的內腔中設有換熱器(圖中未示出),換熱器具有相互連通的進油口 I和出油口 I,換熱器還具有相互連通的熱媒進口 I和熱媒出口 I,進油口I與設置在殼體I上的抽油器進油口 2連通。抽油器進油口 2的數量為兩個以上且在抽油器軸線方向均布,這樣設置的目的在于保證不同層次的油品、不同粘度的油品能同時進入到換熱器中,從而保證油品的一致性。實際使用中,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形狀的抽油器進油口 2,且抽油器進油口 2在抽油器軸線方向上均布,所用的換熱器可為換熱效果良好的渦流熱膜換熱器。本技術還公開了一種油罐,該油罐包括油罐本體6和設置在油罐本體6內的抽油器,抽油器的另一端連接在油罐的油罐浮頂7上。油罐的底部具有與出油口 I相連通的出油口 II 3、與熱媒進口 I相連通的熱媒進口 II 4、與熱媒出口 I相連通的熱媒出口 II 5,出油口 II 3、熱媒進口 II 4和熱媒出口 II 5伸出罐外。當然,上述說明并非對本技術的限制,本技術也不僅限于上述舉例,本
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技術的實質范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抽油器,該抽油器包括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油器的內腔中設有換熱器,所述換熱器具有相互連通的進油口I和出油口 I,所述換熱器還具有相互連通的熱媒進口I和熱媒出口 I,所述進油口 I與設置在殼體上的抽油器進油口連通。2.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抽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油器進油口的數量為兩個以上且在抽油器軸線方向均布。3.按照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抽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器為渦流熱膜換熱器。4.按照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抽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油器進油口為矩形進油口。5.一種油罐,包括油罐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罐還包括設置在油罐本體內的抽油器,該抽油器包括殼體,所述抽油器的內腔中設有換熱器,所述換熱器具有相互連通的進油口 I和出油口 I,所述換熱器還具有相互連通的熱媒進口 I和熱媒出口 I,所述進油口 I與設置在殼體上的抽油器進油口連通。6.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油器的另一端連接在所述油罐的油罐浮頂上。7.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罐的底部具有與所述出油口I相連通的出油口 II,所述出油口 II伸出罐外。8.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罐的底部具有與所述熱媒進口I相連通的熱媒進口 II,所述熱媒進口 II伸出罐外。9.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罐的底部具有與所述熱媒出口I相連通的熱媒出口 II,所述熱媒出口 II伸出罐外。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抽油器及采用該抽油器的油罐,技術方案是一種抽油器,該抽油器包括殼體,抽油器的內腔中設有換熱器,換熱器具有相互連通的進油口Ⅰ和出油口Ⅰ,所述換熱器還具有相互連通的熱媒進口Ⅰ和熱媒出口Ⅰ,所述進油口Ⅰ與設置在殼體上的抽油器進油口連通。有益效果在于本抽油器安裝在油罐內并具有換熱器,油品通過開在其殼體表面上的進油口進到換熱器內腔中,在內腔中完成增溫過程,隨著溫度的提升,油品流動性能提高,從而實現粘度大的油品的良好出油,具有結構簡單、提高出油速度之優點,能實現粘度大的油品的順利的輸出;抽油器只對進到其內腔中的油品進行加熱,提高了溫升速度且避免了重復加熱,實現了節能環保之目的。文檔編號B65D88/74GK202743768SQ20122029696公開日2013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抽油器,該抽油器包括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油器的內腔中設有換熱器,所述換熱器具有相互連通的進油口Ⅰ和出油口Ⅰ,所述換熱器還具有相互連通的熱媒進口Ⅰ和熱媒出口Ⅰ,所述進油口Ⅰ與設置在殼體上的抽油器進油口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連勤,王津,李旭,李麗麗,邊榮江,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普利龍壓力容器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