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針對充油暖氣散熱片的自動多點焊接機,?它包括左機架和右機架,在左架體和右架體之間設有電極組合裝置、定位機構和輸送機構,所述的電極組合裝置包括緩沖液壓裝置、下壓力氣缸和上頂升氣缸,所述的緩沖液壓裝置連接有對應設置的上儲油電機座和下儲油電極座,上儲油電極座與下壓力氣缸的輸出端連接,下儲油電極座與上頂升氣缸的輸出端連接,下壓力氣缸和上頂升氣缸均連接有雙輸出變壓器;所述的定位機構設置在電極組合裝置的前端,定位機構與輸送機構傳動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實現對焊接片的自動多點焊接,焊接質量高,可節省人力操作,減少材料損耗,提高焊接效率。(*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自動多點焊接機
本技術涉及焊接
,具體地指一種針對充油暖氣散熱片的自動多點焊接機。
技術介紹
在一些充油暖氣散熱片的焊接工藝過程中,由于散熱片比較薄的特性,需對其焊點的要求質量較高,即散熱片與散熱片必須密封且不能有擊穿現象,并且在焊點位置不能有毛刺焊渣。傳統的對焊接散熱片與散熱片焊接方式有單點電阻焊機和多點電阻焊機,但都有如下缺點I、由于散熱片與散熱片必須對齊重疊,人工無法控制,且手工移動焊接精度差;2、焊接質量低,容易擊穿,焊接毛刺飛邊大;3、由于上下電極都成球狀導致電極材料耗損快;4、操作工人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以上導致焊件容易出現不合格品,生產效率低下,浪費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就是要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的不足,提供一種生產效率高且成本低的自動多點焊接機。本技術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自動多點焊接機,它包括左機架和右機架,所述左機架體內設有氣路系統,氣路系統由設置在左機架上的左控制面板控制,右機架體內設有電氣系統,電氣系統由設置在右機架上的右控制面板控制,在左架體和右架體之間設有電極組合裝置、定位機構和輸送機構,所述的電極組合裝置包括緩沖液壓裝置、下壓力氣缸和上頂升氣缸,所述的緩沖液壓裝置連接有對應設置的上儲油電機座和下儲油電極座,上儲油電極座與下壓力氣缸的輸出端連接,下儲油電極座與上頂升氣缸的輸出端連接,下壓力氣缸和上頂升氣缸均連接有雙輸出變壓器;所述的定位機構設置在電極組合裝置的前端, 定位機構與輸送機構傳動連接。所述的緩沖液壓裝置包括液壓油罐,液壓油罐通過上電極油路管與上儲油電機座連接,液壓油罐通過下電極油路管與下儲油電極座連接,在上電極油路管和下電極油路管上均設有高壓球閥。所述的定位機構包括對稱設置的氣動手爪裝置,氣動手爪裝置之間設有用于裝載焊接工件的裝載體,氣動手爪裝置上下兩端均設有限位裝置。所述的限位裝置對稱設置,限位裝置包括上限位模、下限位模、上定位壓力組件和下定位壓力組件,上限位模與上定位壓力組件的輸出端連接,下限位模與下定位壓力組件的輸出端連接。所述的輸送機構包括驅動裝置,驅動裝置通過輸送裝置與定位機構中的氣動手爪裝置滑動連接。所述的輸送裝置包括固定設置的固定軌道,在固定軌道上設有與固定軌道滑動連 接的移動滑塊,移動滑塊一端與輸送機構的驅動裝置的輸出端連接,移動滑塊的另一端與 氣動手爪裝置連接。所述的自動多點焊接設有裝料箱,所述的裝料箱通過卸料板連接有設置在輸送裝 置下方的接料板。本技術中,雙輸出變壓器為下壓力氣缸和上頂力氣缸輸送浮動壓力,使下壓 力氣缸和上頂力氣缸開始運動,上儲油電機座和下儲油電極座向相對的方向運動,直到上 儲油電機座和下儲油電極座的電極頭與焊接構建接觸,并繼續對焊接工件進行加壓,同時 雙輸出變壓器放電,把電極頭的加壓反作傳遞到緩沖液壓裝置中的液壓油罐,使液壓油罐 得油位上升,此時對焊接工件的焊接開始運行,油位上升到一動位置后停止,焊接動作也相 應停止,雙輸出變壓器斷電,使下壓力氣缸和上頂力氣缸回收,焊接過程結束。整個焊接過 程可使焊接工具得到了一排圓滑的焊點,且無毛刺無飛邊,減少了電極頭的磨損,降低了不 合格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術的工作原理為首先人工把焊接工件放置在裝載體中,通過上、下限位 裝置使焊接工件定位,此時氣動手爪裝置夾緊焊接工件,通過輸送裝置把裝載體輸送到上 儲油電機座和下儲油電極座之間預先確定的位置,此時電極組合裝置開始對焊接工件開始 點焊。焊完一排后,驅動裝置通過輸送裝置帶動氣動手爪裝置向內拉動一個工位,再進行下 一排的焊接,依次進行。在焊接一個周期后,驅動裝置繼續帶動氣動手爪裝置,使焊接工件 繼續向內拉,到指定位置后,氣動手爪裝置松開,焊接工件進入接料板,并通過卸料板進入 裝料箱中。本技術可實現對焊接片的自動多點焊接,焊接質量高,可節省人力操作,減少 材料損耗,提聞焊接效率。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整體結構主視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整體結構側視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中電極組合裝置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中定位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中輸送裝置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便于清楚地了解 本技術,但它們不對本技術構成限定。如圖1所示,一種自動多點焊接機,它包括左機架1和右機架2,在左機架1體內設 有氣路系統(圖中未標出),氣路系統由設置在左機架1上的左控制面板1. 1控制,右機架2 體內設有電氣系統(圖中未標出),電氣系統由設置在右機架2上的右控制面板2. 1控制。如圖1、圖3所示,在左架體1和右架體2之間設有電極組合裝置3,電極組合裝置 3包括緩沖液壓裝置3. 1、下壓力氣缸3. 2和上頂升氣缸3. 3,下壓力氣缸3. 2的輸出端連接有上儲油電極座3. 4,下壓力氣缸3. 2和上頂升氣缸3. 3均連接有雙輸出變壓器3. 9,上頂升氣缸3. 3的輸出端連接有下儲油電極座3. 5,緩沖液壓裝置3. I包括液壓油罐3. 6,液壓油罐3. 6通過上電極油路管3. 7與上儲油電機座3. 4連接,液壓油罐3. 6通過下電極油路管3. 8與下儲油電極座3. 5連接,在上電極油路管3. 7和下電極油路管3. 8上均設有高壓球閥3. 10。如圖2、圖4所示,在電極組合裝置3的前端設有定位機構4,定位機構4包括對稱設置的氣動手爪裝置4. 1,氣動手爪裝置4. I之間設有用于裝載焊接工件4. 2的裝載體4.3,氣動手爪裝置4. I上下兩端均設有限位裝置,所述的限位裝置對稱設置,限位裝置包括上限位模4. 4、下限位模4. 5、上定位壓力組件4. 6和下定位壓力組件4. 7,上限位模4. 4 與上定位壓力組件4. 6的輸出端連接,下限位模4. 5與下定位壓力組件4. 7的輸出端連接。如圖2、圖5所示,定位機構4連接有輸送機構5,輸送機構5包括驅動裝置5. I,驅動裝置5. I通過輸送裝置5. 2與定位機構4中的氣動手爪裝置4. I滑動連接,所述的輸送裝置5. 2包括固定設置的固定軌道5. 2. 1,在固定軌道5. 2. I上設有與固定軌道5. 2. I滑動連接的移動滑塊5. 2. 2,移動滑塊5. 2. 2 一端與輸送機構5的驅動裝置5. I的輸出端連接, 移動滑塊5. 2. 2的另一端與氣動手爪裝置4. I連接。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還設有裝料箱6,所述的裝料箱6通過卸料板6. I連接設置在輸送裝置5. 2下方的接料板6. 2。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為首先人工把焊接工件4. 2放置在裝載體4. 3中,通過上、 下限位裝置使焊接工件4. 2定位,此時氣動手爪裝置4. I夾緊焊接工件4. 2,通過輸送裝置5.2把裝載體4. 3輸送到上儲油電機座3. 4和下儲油電極座3. 5之間預先確定的位置,此時電極組合裝置3開始對焊接工件4. 2開始點焊。焊完一排后,驅動裝置5. I通過輸送裝置5.2帶動氣動手爪裝置4. I向內拉動一個工位,再進行下一排的焊接,依次進行。在焊接一個周期后,驅動裝置5. I繼續帶動氣動手爪裝置4. 1,使焊接工件4. 2繼續向內拉,到指定位置后,氣動手爪裝置4. I松開,焊接工件4. 2進入接料板6. 2上,并通過卸料板6. I進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動多點焊接機,它包括左機架(1)和右機架(2),所述左機架(1)體內設有氣路系統,氣路系統由設置在左機架(1)上的左控制面板(1.1)控制,右機架(2)體內設有電氣系統,電氣系統由設置在右機架(2)上的右控制面板(2.1)控制,其特征在于:在左架體(1)和右架體(2)之間設有電極組合裝置(3)、定位機構(4)和輸送機構(5),所述的電極組合裝置(3)包括緩沖液壓裝置(3.1)、下壓力氣缸(3.2)和上頂升氣缸(3.3),所述的緩沖液壓裝置(3.1)連接有對應設置的上儲油電機座(3.4)和下儲油電極座(3.5),上儲油電極座(3.4)與下壓力氣缸(3.2)的輸出端連接,下儲油電極座(3.5)與上頂升氣缸(3.3)的輸出端連接,下壓力氣缸(3.2)和上頂升氣缸(3.3)均連接有雙輸出變壓器(3.9);所述的定位機構(4)設置在電極組合裝置(3)的前端,定位機構(4)與輸送機構(5)傳動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明祥,劉塞,王亞明,劉學明,李美清,
申請(專利權)人:應城駿騰發自動焊接裝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