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伺服器的燈源容置結構,包括一基座、一支架以及一固定環?;m于連接至伺服器的一機箱,基座具有一面板,且面板具有一組裝貫孔,支架設置于組裝貫孔,支架包括一框體以及多個固定支腳,框體位于面板的一前側且具有一容置貫孔,固定支腳立于容置貫孔周圍并且穿過組裝貫孔而朝向面板的一背側延伸,固定支腳與框體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間,用以容置燈源,且每一固定支腳的末端具有一卡勾,且各卡勾與面板相隔一距離,固定環位于面板的背側,固定環套于固定支腳外圍并且承靠于卡勾與面板之間。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容置結構,尤其涉及一種伺服器的燈源容置結構。
技術介紹
現今一般電子產品諸如臺式計算機、筆記本式計算機、伺服器等電子產品在外殼上通常會設計有識別標記(logo),如型號或商標等。這些識別標記的存在能夠使消費者快速地辨認產品的制造廠商及型號。另一方面,商標也是制造廠商用以建立品牌形象、避免仿冒以及提升產品附加價值的有利工具。承上所述,為能使識別標記能醒目地顯示于電子產品的外殼上,識別標記通常會應用發光裝置來使識別標記更為醒目,同時提升電子產品的整體美觀。此外,電子產品的外殼上亦會配設功能指示燈,以顯示其功能運作的情形。因此,如何將發光裝置簡易且穩固的設置于電子產品上也成為一門重要的課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伺服器的燈源容置結構,其可簡易且快速地組裝燈源于伺服器上。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伺服器的燈源容置結構,包括一基座、一支架以及一固定環。基座適于連接至伺服器的一機箱,基座具有一面板,且面板具有一組裝貫孔,支架設置于組裝貫孔,支架包括一框體以及多個固定支腳,框體位于面板的一前側且具有一容置貫孔,固定支腳立于容置貫孔周圍并且穿過組裝貫孔而朝向面板的一背側延伸,固定支腳與框體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間,用以容置燈源,且每一固定支腳的末端具有一卡勾,且各卡勾與面板相隔一距離,固定環位于面板的背側,固定環套于固定支腳外圍并且承靠于卡勾與面板之間。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伺服器的燈源容置結構還包括多個輔助支腳,立于容置貫孔周圍,并且適于承靠在固定環與燈源之間。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面板的前側具有環繞組裝貫孔的一階梯結構,以形成容置框體的一容置槽。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框體的一外露表面與面板的前側表面齊平。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伺服器的燈源容置結構還包括一透光板,位于面板的前側,并且覆蓋支架與燈源。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燈源包括一發光二極管,且發光二極管的多個引腳(lead)朝向面板的背側延伸。基于上述,本專利技術利用一支架穿過基座的面板上的組裝貫孔,并將固定環由面板背側與支架的固定支腳套合,便可將燈源裝設于支架的框體與固定支腳共同形成的一容置空間內。故本專利技術的設計使燈源的組裝更為簡易快速,進而提升組裝的效率及良率。此外, 更可減少組裝零件的使用數量,進而降低產品的成本。為讓本專利技術的上述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附圖說明 100:基座110:面板112:組裝貫孔114:前側114a :階梯結構114b :容置槽116:背側200:支架210:框體212:容置貫孔214:外露表面220:固定支腳222:卡勾230:輔助支腳300:固定環310:后端面400:透光板20 機箱30 燈源32 引腳S :容置空間具體實施方式圖I為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的機箱與伺服器的燈源容置結構配置關系示意圖,請參考圖1,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伺服器的燈源容置結構10適于與伺服器的機箱20連接并容置燈源 30,以利用其燈源30作醒目標記或顯示其伺服器的運作狀態。圖2為圖I的伺服器的燈源容置結構的結構分解示意圖。圖3為圖2的結構剖面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2以及圖3,本實施例的伺服器的燈源容置結構10包括一基座100、一支架200以及一固定環300?;?100適于藉由螺絲或其他可拆卸的扣件連接至伺服器的一機箱20,且基座100具有一面板 110,而面板110具有一組裝貫孔112、一前側114以及相對前側114的一背側116,支架200包括一框體210、多個固定支腳220以及多個輔助支腳230,框體210具有一容置貫孔212, 固定支腳220以及輔助支腳230立于容置貫孔212的周圍,且每一固定支腳220的末端具有一卡勾222,固定環300位于面板110的背側116且具有一后端面310。圖3為伺服器的燈源容置結構組裝完成后的剖面示意圖,如圖3所示,面板110的前側114具有一環繞組裝貫孔112的階梯結構114a,以形成一容置槽114b,用以容置框體 210于面板110,且使框體210的外露表面214與前側114的表面齊平,如此,不但能使框體 210嵌合于面板110,亦可使伺服器的燈源容置結構更為美觀。固定支腳220穿過組裝貫孔 112而朝向面板110的一背側116延伸,使各卡勾222與面板110相隔一距離。固定環300 套于固定支腳220以及輔助支腳230的外圍,且固定支腳220的卡勾222卡合于固定環300 的后端面310,以使固定環300承靠于卡勾222與面板110之間,并將支架200固定于基座 100 上。圖4為燈源組裝至伺服器的燈源容置結構后的剖面示意圖。如圖4所示,固定支腳220與框體210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間S,用以容置燈源30,其中燈源30可包括發光二極管、白熾燈、熒光燈等,在本實施例中,燈源30為一發光二極管,且其發光二極管具有多個引腳32,朝向面板110的背側116延伸,以與其他電子元件電性連接。此外,本實施例的伺服器的燈源容置結構10還包括一透光板400,位于面板110的前側114,并且覆蓋支架200 與燈源30,以使燈源30提供的光線均勻擴散。如上述的配置,組裝人員欲組裝燈源30于伺服器時,僅需將支架200的固定支腳 220以及輔助支腳230穿過組裝貫孔112,并使支架200的框體210嵌合于面板110上的容置槽114b內,再將固定環300由面板110的背側116套于固定支腳220以及輔助支腳230 外,并利用固定支腳200末端的卡勾222與固定環300的后端面310卡合,以將支架300固定于基座100上。接著再將燈源30裝設于框體210與固定支腳220共同形成的容置空間 S,并蓋覆透光板400于燈源30以及支架200上,且輔助支腳230承靠于固定環300與燈源 30之間以更穩固地將燈源30固定于容置空間S內。最后再將基座100連接于伺服器的機箱20上并與其電性連接,即可利用燈源30顯示伺服器的工作狀態。綜上所述,本專利技術利用一具有燈源容置空間的支架穿過面板上的組裝貫孔,并將固定環由面板背側與支架的固定支腳與輔助支腳套合,便可將燈源裝設于支架的容置空間內,并于燈源以及支架外覆蓋透光板,以保護燈源并更均勻地發散其光源。如此的設計不但有助于簡化組裝程序,提升組裝效率,還可減少組裝零件的使用數量,進而降低產品的成本。雖然本專利技術已以實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專利技術,任何所屬
的普通技術人員,當可作些許更動與潤飾,而不脫離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伺服器的燈源容置結構,包括一基座,適于連接至該伺服器的一機箱,該基座具有一面板,且該面板具有一組裝貫孔;一支架,設置于該組裝貫孔,該支架包括一框體以及多個固定支腳,該框體位于該面板的一前側且具有一容置貫孔,該些固定支腳立于該容置貫孔周圍并且穿過該組裝貫孔而朝向該面板的一背側延伸,該些固定支腳與該框體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間,用以容置該燈源,且每一固定支腳的末端具有一^^勾,且各該卡勾與該面板相隔一距離;以及一固定環,位于該面板的該背側,該固定環套于該些固定支腳外圍并且承靠于該些卡勾與該面板之間。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伺服器的燈源容置結構,其中還包括多個輔助支腳,立于該容置貫孔周圍,并且適于承靠在該固定環與該燈源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伺服器的燈源容置結構,包括:一基座,適于連接至該伺服器的一機箱,該基座具有一面板,且該面板具有一組裝貫孔;一支架,設置于該組裝貫孔,該支架包括一框體以及多個固定支腳,該框體位于該面板的一前側且具有一容置貫孔,該些固定支腳立于該容置貫孔周圍并且穿過該組裝貫孔而朝向該面板的一背側延伸,該些固定支腳與該框體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間,用以容置該燈源,且每一固定支腳的末端具有一卡勾,且各該卡勾與該面板相隔一距離;以及一固定環,位于該面板的該背側,該固定環套于該些固定支腳外圍并且承靠于該些卡勾與該面板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家斌,張貴姣,
申請(專利權)人: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