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伺服器,其包含機柜、機箱與上蓋。機柜具有容置空間。機箱可滑動地連接機柜,進而可滑入或滑出容置空間。機箱具有連通的開口以及容置槽。容置槽用以容置存儲裝置。上蓋可轉動地連接機箱,進而可蓋合或開啟部分開口。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伺服器,且特別是涉及一種機柜型伺服器。
技術介紹
現有的伺服器具有機柜與機箱。機箱相對機柜可抽出或收入。機箱都具有一上蓋,當工作人員需要替換硬盤時,能將上蓋開啟以替換硬盤。伺服器為了達到防護電磁輻射的目的,需要使用金屬外殼與金屬上蓋。同時,為了達到散熱的目的,需要伺服器設計特定的對流口,并且不允許上蓋具有孔隙,以強迫氣流經由特定的對流口流動,增加熱對流的效率。由于上蓋需要符合防護電磁輻射與散熱的功能,現有的伺服器其上蓋設計為一整片的金屬薄板。當工作人員需要開啟上蓋時,要將伺服器完整的拉出才能將上蓋整片開啟,因此十分費力。而且工作人員將上蓋整片開啟以后,由于沒有支撐上蓋之處而需要將上蓋整片拿走。但上蓋十分笨重,并且上蓋沒有特定的放置位置,于是造成工作人員維修時的不便。因此,如何設計出一種伺服器的上蓋結構,可以同時密閉伺服器的機箱,又能在維修時不需要將伺服器的機箱完整的拉出,已成為重要課題。
技術實現思路
因此本專利技術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伺服器,其包含機柜、機箱與上蓋。機柜具有容置空間。機箱可滑動地連接機柜,進而可滑入或滑出容置空間。機箱具有連通的開口以及容置槽。容置槽用以容置存儲裝置。上蓋可轉動地連接機箱,進而可蓋合或開啟部分開□。依據本專利技術一實施方式,伺服器進一步包含連桿。連桿具有第一端以及第二端。第一端與第二端分別樞接對應的上蓋與機箱。依據本專利技術一實施方式,上蓋包含側板與頂板。側板樞接對應的連桿的第一端。頂板連接側板并相對側板彎折,用以蓋合或開啟部分開口。依據本專利技術一實施方式,側板包含第一止擋部。當頂板蓋合開口時,頂板與連桿夾第一角度。當頂板相對連桿轉動至第一止擋部抵靠連桿時,頂板與連桿夾第二角度,且第二角度大于第一角度。依據本專利技術一實施方式,頂板包含第二止擋部。頂板可以第二止擋部抵靠機箱或相鄰的上蓋,進而相對開口立起。依據本專利技術一實施方式,側板進一步包含樞接部與第一本體部。樞接部樞接第一端。第一止擋部連接樞接部,并相對樞接部朝向機箱彎折。第一本體部連接樞接部。樞接部位于第一本體部與第一止擋部之間。依據本專利技術一實施方式,頂板進一步包含第二本體部與延伸部。第二本體部連接第一本體部與第二止擋部,并相對第一本體部彎折。延伸部連接第二本體部。第二本體部位于第二止擋部與延伸部之間。樞接部包含一樞軸,樞軸的軸線位于第一止擋部與第二止擋部之間。依據本專利技術一實施方式,伺服器進一步包含第一鎖扣。第一鎖扣連接機箱。上蓋進一步包含第二鎖扣。當上蓋蓋合部分開口時,第二鎖扣與對應的第一鎖扣相扣合,當第二鎖扣扣合對應的第一鎖扣時,第一鎖扣位于第二鎖扣與側板之間。依據本專利技術一實施方式,第一鎖扣包含矩形凸體朝向容置空間方向凸出。第二鎖扣具有矩形扣槽以與矩形凸體相扣合。依據本專利技術一實施方式,第二鎖扣包含按壓部。側板具有按壓口。按壓部位于按壓口。當按壓部經由按壓口被按壓時,第二鎖扣遠離側板移動并與第一鎖扣解鎖。依據本專利技術一實施方式,機箱具有凹槽。當上蓋蓋合部分開口且按壓部被按壓時,至少部分按壓部通過凹槽而進入容置槽。綜上所述,當工作人員欲替換存儲裝置時,先抽出機箱,并掀起上蓋,就能替換存儲裝置。現有伺服器的機箱其上蓋為一整體金屬片。現有的上蓋不但笨重,工作人員還需要將機箱抽到底才能把上蓋取出,非常不方便。相比較于現有的伺服器,本專利技術的伺服器設計上能使工作人員較輕松的替換存儲裝置。工作人員只需要將機箱拉至需要替換存儲裝置的位置,并掀起對應的上蓋,而不需要將機箱抽到底。因此本專利技術能節省工作人員的維修時間,進而節省人事成本。更進一步地,本專利技術的伺服器采用節省空間的薄型化設計。通過連桿樞接上蓋與機箱,達到將上蓋旋轉的支點下移的目的。若上蓋旋轉的支點凸出于機箱,則伺服器勢必需要更多空間,因此本專利技術的上蓋通過連桿將上蓋旋轉的支點下移至機箱,以節省伺服器的空間。【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一實施方式的伺服器的立體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一實施方式的機箱與上蓋的側視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一實施方式的機箱與上蓋的立體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一實施方式的機箱與上蓋的部分立體底視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一實施方式的機箱與上蓋的破面圖。符號說明100:伺服器110:機柜112:容置空間120:機箱122:開口124:容置槽126:凹槽127:凸點128:進氣口129:容納槽130:上蓋131:缺口132:側板133:第一本體部134:第一止擋部136:樞軸137:樞接部138:按壓口140:頂板142:第二止擋部144:第二本體部146:延伸部150:連桿152:第一端154:第二端156:樞軸160:第一鎖扣162:矩形凸體170:第二鎖扣172:矩形扣槽174:按壓部500:存儲裝置Θ 1:第一角度Θ 2:第二角度【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專利技術公開的內容的敘述更加詳盡與完備,可參照所附的附圖及以下所述各種實施方式,附圖中相同的號碼代表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但所提供的實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制本專利技術所涵蓋的范圍,而結構運作的描述非用以限制其執行的順序,任何由元件重新組合的結構,所產生具有均等功效的裝置,都為本專利技術所涵蓋的范圍。以下將以附圖及詳細說明清楚說明本專利技術的精神,任何所屬
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了解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后,當可由本專利技術所教示的技術,加以改變及修飾,其并不脫離本專利技術的精神與范圍。為了改善現有伺服器的上蓋造成維修上的不便,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伺服器,用于有效改善此問題。請見圖1以及圖2。圖1繪示依照本專利技術一實施方式的伺服器100的立體圖。圖2繪示依照本專利技術一實施方式的機箱120與上蓋130的側視圖。伺服器100包含機柜110、機箱120與上蓋130。機柜110具有容置空間112。機箱120可滑動地連接機柜110,進而可滑入或滑出容置空間112 (類似于抽屜的滑動連接機制)。機箱120具有連通的開口 122以及容置槽124。容置槽124用以容置存儲裝置500。上蓋130可轉動地連接機箱120,進而可蓋合或開啟部分開口 122。當工作人員欲替換存儲裝置500時,先抽出機箱120,并掀起上蓋130,就能替換存儲裝置500。現有伺服器的機箱其上蓋為一整體金屬片。現有的上蓋不但笨重,工作人員還需要將機箱抽到底才能把上蓋取出,非常不方便。相較于現有的伺服器,本實施方式的伺服器100設計上能使工作人員較輕松的替換存儲裝置500。工作人員只需要將機箱120拉至需要替換存儲裝置500的位置,并掀起對應的上蓋130,而不需要將機箱120抽到底。因此本專利技術能節省工作人員的維修時間,進而節省人事成本。請見圖2以及圖3。圖3繪示依照本專利技術一實施方式的機箱120與上蓋130的立體示意圖。伺服器100(請見圖1)進一步包含連桿150。連桿150具有第一端152以及第二端154。第一端152與第二端154分別樞接對應的上蓋130與機箱120。上蓋130包含側板132與頂板140。側板132樞接對應的連桿150的第一端152。頂板140連接側板132并相對側板132彎折,用以蓋合或開啟部分開口 122。本實施方式的伺服器100 (請見圖1)采用節省空間的薄型化設計。通過連桿150樞接上蓋130與機箱120,達到將上蓋130旋轉的支點下移的目的(于本實施方式中,上蓋130旋轉的支點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伺服器,包含:機柜,具有一容置空間;機箱,可滑動地連接該機柜,進而可滑入或滑出該容置空間,該機箱具有連通的一開口以及一容置槽,該容置槽用以容置至少一存儲裝置;以及多個上蓋,每一該些上蓋可轉動地連接該機箱,進而可蓋合或開啟部分該開口。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朝榮,叢耀宗,楊茂照,林永祥,
申請(專利權)人: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中國臺灣;7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