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藥物化合物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類新的源于海洋真菌的二倍半萜類化合物及其應用。
技術介紹
海洋微生物種類繁多,來源廣泛,篩選獲得率高,海洋微生物與其它海洋生物相比,最大的優勢就是對環境友好,具有可持續性發展特征。海洋微生物生活在特殊環境之中,已發展出獨特的代謝方式,能夠產生結構新穎的活性代謝產物。根據John教授在《Natural Product Reports))的報道,2008年發現海洋天然產物新化合物首次突破I千種(1065種),來源于海洋微生物新的代謝產物從2008年占21.69% (231種),2010年上升至31. 1% (312種),海洋微生物的代謝產物是海洋天然產物的主要來源,成為當今國際上研究的熱點。紅樹林生態系是世界上最富多樣性、生產力最高的海洋生態系之一。紅樹林沼澤區有充足的植物材料,有豐富的浮游藻類和浮游生物,這些條件正適合于為微生物的繁殖。在過去的十幾年里,紅樹林棲息地被證明是真菌新種屬的豐富來源。海洋曲霉真菌Aspergillus sp. HNY16-5C從紅樹林葉子中分離得到.已有文獻報道該菌屬具有獨特的代謝方式,能夠產生結構新穎的活性代謝產物。本專利技術從曲霉真菌Aspergillus sp. HNY16-5C分離得到的新的抗乙酰膽堿酯酶活性代謝產物,在制備乙酰膽堿酯酶之酶抑制劑藥物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類來源于海洋紅樹林內生真菌的新二倍半萜類化合物。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上述二倍半萜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目的是提供上述二倍半萜類化合物在制備乙酰膽堿酯 ...
【技術保護點】
二倍半萜類化合物,其結構式如式(Ⅰ):化合物1?????????????化合物2:R1=H,R2=OH????????????????????化合物3:R1=H,R2=OA(Ⅰ)。FDA00002286673900011.jpg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佘志剛,黃錫山,馬林,龍玉華,陸勇軍,孫學鳳,肖澤恩,何磊,
申請(專利權)人:中山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